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分析妊娠期糖耐量异常孕妇的妊娠风险与护理需求,评价产科门诊护理干预预后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9年10月至2020年5月期间的120例妊娠期糖耐量异常孕妇,按照1:1比例法进行分组(对照组、观察组)护理,每组各60例.获得伦理委员会批准,对照组孕妇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孕妇配合产科门诊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孕妇的护理...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对糖耐量异常(IGT)人群进行护理干预,探讨护理干预对IGT人群健康状态的影响,以达到促进健康,预防疾病的目的。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60例IGT患者进行调查,了解其健康状态,然后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实验组进行护理干预,1年后,对两组的观察指标变化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血糖水平较干预前下降,对照组血糖水平较一年前升高,且实验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护理干预,能够促进IGT患者好转.降低糖尿病发病率和减少代谢综合征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产科护理干预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随机选择在本院接受治疗的妊娠期高血压患者160例例参与研究,随机平均分成2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选实施产科产科优质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血压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并且产后2h的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产科优质护理干预实施运用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护理中,临床应用价值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观察糖耐量异常者社区护理干预的方法与效果。方法我社区中心对65例糖耐量异常者,在评估一般情况的基础上进行个体化的行为干预,定期随访。结果显效56例,有效的9例。结论有效的社区护理干预可以使糖耐量异常者,避免衍变为糖尿病,降低疾病负担,保障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如何帮助妊娠期妇女更多地了解妊娠知识,正确认识妊娠是一个正常的生理过程,调整好心态,顺利渡过妊娠期,是产科门诊医护人员不容忽视的工作,也是提高产科医疗质量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母婴专科护理干预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中的效果。方法将2013年4月至2014年4月于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住院分娩的80名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常规方法护理的为对照组,采用母婴专科护理干预的为研究组,每组各40例。比较两组护理效果及妊娠结局。结果研究组妊娠期高血压知识、遵医用药、血压监测以及胎动计数方法正确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剖宫产率、胎儿窘迫、子痫、宫缩乏力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及红细胞聚集指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治疗过程中实施母婴专科护理干预效果理想,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护理中产科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2019年1月内60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控制组应用常规护理,基于此实验组应用产科护理干预.比较两个组别焦虑评分及总满意率.结果:两组满意率,焦虑评分差别(P<0.05).结论: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护理中产科护理干预的效果显著,可消除患者焦虑...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分析早期护理干预对糖耐量异常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病例样本为2018年11月~2019年11月时间段我院收治的92例糖耐量异常患者,分组方式为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划分为2组,即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样本量保持一致,n=46,对照组患者护理方案为常规基础护理,研究组患者护理方案为早期护理干预,研究比较组间护理效果。结果:评估组间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评分,研究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糖耐量异常患者采取早期护理干预措施可改善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 2012年1月—2013年3月采用单纯随机抽样的方法将96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8例。实验组接受针对性护理干预,对照组常规处理,观察两组的母婴结局。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水准α=0.05。结果实验组孕妇剖宫产、羊水过多、产后出血、胎儿宫内窘迫、妊娠高血压的发生率(12.50%、4.17、2.08%、4.17%)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实验组新生儿发生早产、巨大儿、新生儿窒息、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比例(2.08%、0.208%、31.25%)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有效的护理干预可以改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妊娠结局,降低母婴并发症。  相似文献   

10.
尤毅梅 《现代保健》2011,(13):136-137
目的 对糖耐量异常的患者进行早期干预治疗,有效地减少或防止糖耐量异常的患者发展为糖尿病.方法 选择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空腹血糖〈6.1 mmol/L,餐后2 h血糖在7.8 mmol/L~11.1 mmol/L之间的患者200例,进行早期干预治疗,记录患者干预治疗前后血糖(空腹和餐后2小时)、糖化血红蛋白,每三个月检查一次,观察期限1年.结果 显效136例;有效59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97.5%.结论 通过早期干预治疗,能有效减少和控制糖耐量异常的患者发展为糖尿病.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妊娠糖尿病与糖尿病合并妊娠孕妇的动态血糖图谱变化特征,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对妊娠糖尿病与糖尿病合并妊娠孕妇128例进行72h连续血糖图谱分析。结果:糖尿病合并妊娠组(65例)空腹血糖值、血糖波动系数、低血糖发生率高于妊娠糖尿病组(63例),妊娠糖尿病组血糖达峰时间长且低血糖发生少。结论:妊娠糖尿病患者与糖尿病合并妊娠患者在基线空腹血糖值及糖化血红蛋白值一致的情况下,动态血糖图谱仍存在差异,动态血糖图谱能够反映妊娠合并糖代谢异常孕妇的血糖波动全貌,为精细调节糖代谢和个体化用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妊娠期糖耐量受损孕妇与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 收集韶关市妇幼保健院妇产科于2010年7月至2012年7月收治的68例妊娠期糖耐量受损孕妇的临床资料作为观察组,取同期生产的正常产妇68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妊娠并发症、分娩方式、围产儿情况等差异.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妊娠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5.863,P<0.05);观察组患者的顺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χ2=4.682,P<0.05),阴道助产率及剖宫产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值分别为5.936、5.836,均P<0.05);对照组患者的围产儿情况明显优于观察组,巨大儿、胎儿生长受限、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早产儿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观察组(均P<0.05).结论 妊娠期糖耐量受损孕妇的妊娠并发症发生率、剖宫产率及围产儿意外发生率均明显高于血糖正常产妇,应注意产前血糖筛查及对症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妊娠糖尿病前期早期干预及胎儿健康状况的效果评价。方法:筛查的2 379例孕妇中,空腹血糖受损88例,糖耐量受损364例,知情同意后共400例参与项目研究,并随机分为干预组及对照组各200例。对干预组实施早期干预模式,比较两组的糖耐量受损、相关生化指标及妊娠高危及并发症情况。结果:干预组干预后GDM、GIGT持续、持续空腹血糖受损、产后OGTT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非炎症反应(C反应蛋白)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羊水过多、巨大儿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胎儿生长发育指数干预组良好率高于对照组,以上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妊娠期糖尿病前期早期干预有利于降低GDM发病率,减少并发症,促进母婴安康。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多囊卵巢综合征孕妇妊娠期糖代谢异常的发病情况以及与发病相关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300例孕妇的病历资料,其中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组140人,正常孕妇160人。结果:PCOS组妊娠期糖代谢异常发生率为60.71%(85/140),其中妊娠期糖尿病(GDM)45例,妊娠期糖耐量受损(GIGT)40例;对照组孕期发生妊娠期糖代谢异常发生率为18.75%(30/160),其中妊娠期糖尿病(GDM)13例,妊娠期糖耐量受损(GIGT)17例。两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由于存在胰岛素抵抗(IR),易导致糖代谢异常而引发妊娠期糖代谢异常,且肥胖加剧胰岛素抵抗的程度,因此对此类患者应加强预防性监控。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及妊娠糖耐量异常(G IGT)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2 208例孕妇行50 g葡萄糖筛查(50 g GCT),对149例异常者行75 g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确诊糖耐量异常者(G IGT组)71例,妊娠期糖尿病者(GDM组)86例并与对照组300例分别比较妊娠结局。结果:50 g GCT阳性率为6.74%,G IGT及GDM检出率分别是3.22%和3.89%。GDM及G IGT两组患者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羊水过多、巨大儿、剖宫产率、新生儿病率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两组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无明显差异。结论:对所有孕妇进行50 g GCT,及早确诊GDM及G IGT,GDM与G IGT均能对妊娠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孕妇血糖控制水平及其对母婴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对374例确诊的GDM孕妇进行随访研究,根据其血糖控制达标情况分为控制良好组228例和控制不良组146例,比较两组孕妇血糖水平、妊娠并发症发生率、围生儿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结果 治疗后374例GDM孕妇中血糖控制不良发生率为39.04%(1...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在对妊娠期糖尿病孕妇进行饮食调理过程中,糖耐量试验结果对饮食控制血糖效果的预测价值,并分析饮食治疗对改善妊娠糖尿病结局的作用。方法:收集2007~2009年在厦门市妇幼保健院营养室265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并收集同期就诊的正常孕妇571例作为对照组,记录其年龄、体重、血压、糖尿病筛查、糖耐量试验结果等一般情况,并追踪其妊娠结局。结果:①两组孕妇孕前BMI指数、文化程度及孕期血压变化无统计学差异,妊娠期糖尿病组年龄高于正常对照组(t=4.389,P<0.05);②空腹血糖正常组的GDM孕妇饮食调理血糖的控制率高于空腹血糖超标组的孕妇(χ2=12.079,P<0.001);在空腹血糖正常的GDM孕妇中,血糖控制情况不佳的孕妇,其糖耐量试验餐后1h血糖(1hrBG)及餐后2h血糖(2hrBG)均高于血糖控制良好的孕妇(t=-5.097,P<0.01;t=-2.042,P<0.01);当OGTT中1hrBG>12.5mmol/L或2hrBG>11.0mmol/L时,血糖值越高,血糖控制情况不佳的风险越高,OR值(风险值)处在中等强度范围内(P<0.05)。③血糖控制不佳组的新生儿出生体重异常率高于正常对照组及血糖控制良好组,并且早产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剖宫产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①年龄对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生有影响;②当OGTT中1hrBG>12.5mmol/L或2hrBG>11.0mmol/L时,提示该孕妇饮食调理血糖的控制率较低,尤其是空腹血糖水平超过标准的妊娠糖尿病孕妇更应当引起临床医生的重视。③及时有效的进行合理的饮食管理并将血糖控制在理想范围内,能减少糖尿病对母婴的危害。  相似文献   

18.
广州地区妊娠期糖代谢异常的膳食因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影响广州地区妊娠期糖代谢可能异常的膳食因素.方法 选取2007年9月至2009年1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产科确诊的妊娠期糖代谢异常孕妇51例(妊娠期糖尿病41例,妊娠期糖耐量受损10例),同时选取正常糖耐量孕妇102例作为对照,测量身高、体重、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及血脂指标(甘油三酯、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并调查膳食史和活动情况.结果 ①糖代谢异常孕妇存在严重的胰岛素抵抗和糖脂代谢紊乱,孕前身体质量指数明显高于正常孕妇(t=3.056,P<0.05);②与正常孕妇相比,糖代谢异常孕妇的膳食总能量、蛋白质及脂肪供能比、1日膳食血糖生成指数较高(t分别为6.528、6.878、11.475和7.540,均P<0.01),而碳水化合物供能比和膳食纤维较低(t分别为-12.554和-9.971,均P<0.01);③糖代谢异常者进行体力活动的时间明显少于正常孕妇(t=-6.478,P<0.05).结论 孕期高能量、高脂肪、高血糖生成指数膳食和较少的体力活动是发生糖代谢异常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不同糖耐量水平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和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观察糖耐量减低(IGT)者应用阿卡波糖早期干预后的变化。方法256例受试者,行口服75g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并以1997年ADA定义分三组:糖耐量正常(NGT)组、糖调节受损(IGR)组和2型糖尿病(T2DM)组。测定颈动脉IMT及血清CRP浓度。将IGR组中的IGT及空腹血糖受损(IFG)+IGT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应用阿卡波糖)和对照组。结果(1)三组颈动脉IMT和血清CRP水平逐渐升高(P<0.05),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显示颈动脉IMT及血清CRP浓度和糖耐量水平呈负相关(P<0.01)。(2)治疗16周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颈动脉IMT及血清CRP浓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IGR程度越重,动脉粥样硬化(AS)病变也越重;对IGT患者使用阿卡波糖早期干预可能有益于减缓AS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比较不同糖耐量水平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和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观察糖耐量减低(IGT)者应用阿卡波糖早期干预后的变化。方法 256例受试者,行口服75g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并以1997年ADA定义分三组:糖耐量正常(NGT)组、糖调节受损(1GR)组和2型糖尿病(T2DM)组。测定颈动脉IMT及血清CRP浓度。将IGR组中的IGT及空腹血糖受损(IFG)+IGT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应用阿卡波糖)和对照组。结果 (1)三组颈动脉IMT和血清CRP水平逐渐升高(P〈0.05),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显示颈动脉IMT及血清CRP浓度和糖耐量水平呈负相关(P〈0.01)。(2)治疗16周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颈动脉IMT及血清CRP浓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IGR程度越重,动脉粥样硬化(AS)病变也越重;对IGT患者使用阿卡波糖早期干预可能有益于减缓AS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