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惠 《解剖与临床》2014,(6):528-528
笔者在局部解剖学实验教学中观察到1具国人成年男性尸体血管存在多处变异。变异的血管有双侧睾丸动脉的起点变异、右肾有3支动脉供应、左肾上腺下动脉由左睾丸动脉发出、左椎动脉由主动脉弓发出。为国人体质调查增补资料,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椎动脉第1段的解剖学研究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测椎动脉第1段的走行特点,为颈椎手术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在50具成人尸体标本(男30具,女20具)上,观察椎动脉的起始点和进入横突孔的部位及其外径。结果:3例起始部位变异(6%),6例入横突孔部位有变异(12%),后者中1例入C4横突孔、5例入C5横突孔。椎动脉的外径在起始部双侧无差异,入横突孔部左侧稍多于右侧。结论:椎动脉的起始部位及入横突孔部位存在一些变异,前路显露及后路螺钉固定时应予以注意以免损伤。  相似文献   

3.
正笔者在对1例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女性,53岁)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下脑血管造影时,偶然发现双侧椎动脉直接起源于主动脉弓,以及迷走的右锁骨下动脉变异。查阅相关文献资料,此种变异十分罕见,为积累国人解剖学数值资料,报道如下。DSA主动脉弓造影未见头臂干,右锁骨下动脉直接起源于主动脉弓后内侧壁;右椎动脉在右锁骨下动脉起始处远心端直接起源于主动脉弓;左椎动脉在右锁骨下动脉和右椎动脉之间直接起源于主动脉弓。患者后期行胸颈部CT血管造影成像(CTA)检查进一步证实了上述血管变异,自近  相似文献   

4.
椎动脉变异并不少见,超过半数的左椎动脉的外径大于右椎动脉[1],但我们在解剖一具70岁的女性尸体标本时,发现左右椎动脉的外径差异相差近一倍(图1)。报道如下:图1增粗的左椎动脉(双侧颈椎横突已切除)1.右椎动脉2.左椎动脉3.右锁骨下动脉4.左锁骨下动脉5.右颈总动脉(已切断)6.左  相似文献   

5.
后交通动脉开放与椎动脉颅内段发育间关系的MRA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后交通开放情况与椎动脉颅内段发育之间的关系。 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115例3.0T磁共振血管成像(MRA)体检者。观察双侧椎动脉发育与双侧后交通动脉开放情况,测量椎动脉颅内段管径及后交通动脉的长度与管径,分析二者的相关性。 结果  ①右侧椎动脉发育不良占39.13%(45/115),缺如占0.87%(1/115),左侧椎动脉发育不良占15.65%(18/115),双侧椎动脉同时发育不良占2.61%(3/115)。②单侧或双侧后交通动脉开放72例,双侧同时开放35例,仅左侧开放23例,仅右侧开放14例。③椎动脉颅内段发育不良与后交通动脉开放相关(r=0.677,P=0.000)。 结论 椎动脉颅内段发育不良可引起后交通动脉代偿性开放。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健康成人基底动脉弯曲的MR血管成像(MRA)表现及其解剖因素。方法 回顾性研究。2015年3月—2016年5月,北京丰台医院健康体检成人MRA检出基底动脉弯曲160例,其中男99例、女61例,年龄30~65岁。在基于MRA重建的最大密度投影(MIP)图像上观察基底动脉及椎动脉颅内段的形态、走行。应用SPSS 16.0软件,采用χ2检验比较健康人群基底动脉弯曲在椎动脉优势、椎动脉走行及汇合点变异间的分布差异性。结果 MRA检出基底动脉弯曲160例中,104例(65.0%)基底动脉右侧凸弯,56例(35.0%)基底动脉左侧凸弯,基底动脉右侧凸弯型占比多于左侧凸弯型。104例基底动脉右侧凸弯中84例(80.8%)为左优型椎动脉,56例基底动脉左侧凸弯中23例(41.1%)为右优型椎动脉,不同基底动脉弯曲类型间左优型与右优型椎动脉占比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7)。基底动脉右侧凸弯不伴左侧椎动脉优势型20例中,双侧椎动脉汇合前走行不对称者13例(65.0%)、对称者7例(35.0%),双侧椎动脉汇合点偏左侧8例(40.0%)、偏右2例(10.0%)、居中10例(50.0%);基底动脉左侧凸弯不伴右侧椎动脉优势型33例中,椎动脉汇合前走行不对称者23例(69.7%)、对称者10例(30.3%),双侧椎动脉汇合点偏左侧13例(39.4%)、偏右6例(18.2%)、居中14例(42.4%),两组间双侧椎动脉走行及汇合点位置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基底动脉弯曲的健康成人多伴发椎动脉优势变异;因其特殊的血流动力学特点,椎动脉优势可能是引发基底动脉弯曲的解剖学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7.
椎动脉起源变异近年来陆续有报道,其变异包括椎动脉起始部及其行径的变异,121径、数目变异,还有椎动脉发育不良、分支、吻合等变异。国内资料显示,起源于主动脉弓的占3.2%-4.2%,以左椎动脉为主。椎动脉变异容易造成由于基底动脉供血改变而发生多种疾病,产生相应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磁共振血管成像(MRA)椎动脉颅内段发育变异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544例因缺血性脑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行颅脑MRA检查患者,其中男性276例,女性268例;年龄14~89岁,平均年龄51.86岁。行MRA。在Leonardo工作站进行后处理,分析颅脑MRA检查患者的图像,并观察椎动脉发育变异情况。按椎动脉先天性纤细、单干椎动脉形成基底动脉、一侧椎动脉缺如、椎动脉窗式变异、吻合变异进行统计。结果 544例颅内MRA图像均清晰显示了颅内血管,共189例椎动脉先天变异,占34.74%。其中男性92例,女性97例;年龄14~87岁。右侧椎动脉先天性纤细者106例,左侧椎动脉先天性纤细者39例,左侧椎动脉单干形成基底动脉者8例,右侧椎动脉单干形成基底动脉者7例,右侧椎动脉缺如者11例,左侧椎动脉缺如7例,右侧椎动脉窗式变异1例。结论 MRA能够准确地诊断椎动脉发育变异情况,并能为后循环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椎动脉变异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椎动脉是脑部血供两条重要来源之一,它一般起于锁骨下动脉第一段,经上位6个颈椎横突孔穿出,经寰椎侧块后方的椎动脉沟转向上经枕骨大孔入颅腔。由于椎动脉要穿行横突孔这一特点,所以颈椎病、骨质增生等疾病时就可能使横突孔变窄致椎动脉受压而引起脑部缺血的相应症状,而一些偶然的变异则可避上述疾病对椎动脉的压迫及影响,下面是在制作一颈部标本时。发现右侧椎动脉变异属于此类情况,现将解剖所见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应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MSCTA)技术对椎动脉变异进行分型的方法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MSCTA诊断的椎动脉变异66例.结果 单纯椎动脉起源变异3例,单纯椎动脉行径变异14例(16条),起源变异合并行径变异29例(34条),单侧椎动脉双分支2例,椎动脉窗式变异11例,单干椎动脉形成基底动脉(一侧...  相似文献   

11.
正解剖1具老年男性尸体时,见其左椎动脉起自主动脉弓,双侧甲状腺最下动脉共干起自头臂干,该变异较为少见,为积累国人解剖学数值,现报道如下。主动脉弓发出4支分支,从右至左依次为头臂干、左颈总动脉、左椎动脉和左锁骨下动脉。左椎动脉外径为2.54 mm,距左颈总动脉左侧7.18 mm处发出,在左颈总动脉(外径7.26 mm)和左锁骨下动脉(外径7.18 rnm)之间于颈长肌前方、甲状腺下  相似文献   

12.
陈耀康  王新宇 《医学信息》2019,(4):158-159162
目的 探讨双源CTA对椎动脉V3段变异的诊断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7月~2013年1月行头颈部CTA检查的患者215例,重点观察椎动脉V3段的形态、走行及其与邻近结构的关系,综合评估椎动脉V3段的变异。结果 全部215例病例中,发现椎动脉V3段行程及分支变异者15例,发生率为7.05%,其中C2节段型椎动脉12例,发生率为5.68%,窗口型椎动脉2例,发生率为0.92%,小脑后下动脉起点下移1例,发生率为0.56%;发现C1后弓椎动脉沟骨桥形成13例,发生率6.05%。结论 双源CTA能够很好地显示椎动脉V3段的正常解剖及发现其行程、分支和椎动脉沟桥形成等常见变异,为临床颈部手术或颈性眩晕治疗提供参考,是临床了解椎动脉V3段情况的重要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13.
双椎动脉变异的影像学特点及临床意义-附3例报道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报道经血管造影证实的3例双椎动脉变异病例:2例为颅外段的椎动脉开窗畸形,其中1例伴有大脑中动脉分叉处动脉瘤,1例左椎动脉起于主动脉弓的变异;另1例为右侧椎动脉双起源变异,伴旁路血管内血栓形成。结合文献对这一现象的胚胎成因及临床意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4.
背景:寰枢椎后路内固定融合是治疗上颈椎病变的常用手术方式,此处解剖结构复杂多变,损伤椎动脉的案例时有报道。 目的:观察正常人上颈椎三维CT血管图像,研究寰椎后弓的解剖结构及伴行椎动脉的走形特点,为寰椎后路置钉提供解剖学依据。 方法:纳入椎动脉显影良好且寰枢椎无明显病变者400例,利用原始资料进行容积重建,同时配合分离、融合、透明和伪彩等图像处理技术,在三维图像上观察椎动脉寰枕段的走行及变异,测量寰椎与后路置钉相关的解剖数据。 结果与结论:400例头颈部三维CT血管图像清晰,满足要求。椎动脉寰枕段的行程弯曲,走形典型者385例,变异15例,共18侧。固定第一阶段动脉11侧,窗式椎动脉6侧,异常起源的小脑后下动脉1侧;椎动脉沟环48例,其中10例为双侧,共58侧。椎动脉沟底的后弓是钉道最薄弱部分,左右侧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说明寰椎后弓及其伴行椎动脉常存在变异,给寰椎后路置钉带来不确定因素,三维CT血管图像可以清楚地显示两者的解剖结构,置入前充分了解这些数据,可以制定准确的手术方案,提高手术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5.
在制作椎动脉血管标本中,发现一例椎动脉椎骨部变异,其右侧椎动脉特别粗大,直径为5.9mm;左侧椎动脉则较细,直径为2.4mm,左右椎动脉粗细如此悬殊。作者认为:有类似变异的人,当右侧椎动脉受压迫时,左侧椎动脉分布区有可能造成供血不足。椎动脉椎骨部变异一例@徐银峰$舟山卫生学校解剖学教研室!舟山316004@郁迪$舟山卫生学校解剖学教研室!舟山316004@应志国$舟山卫生学校解剖学教研室!舟山316004@杨最素$舟山卫生学校解剖学教研室!舟山316004  相似文献   

16.
正笔者对1具男性尸体进行解剖时,发现左侧椎动脉变异。见左椎动脉有2支,其中1支发出部位走行均正常;变异支直接发自主动脉弓,进第5颈椎横突孔。为积累国人解剖学数据和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现报道如下。变异的左椎动脉起自左颈总动脉和左锁骨下动脉之间,先走行于左颈总动脉外侧,然后转人其后方沿气管与食管左侧上行,至第5颈椎处进入横突孔。变异的椎动脉从主动脉弓发出  相似文献   

17.
背景:目前不同影像学方法对椎动脉的检查仍然存在差异和争论,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技术的发展,为血管及骨关节结构的解剖观察及疾病诊断提供了新的手段。 目的:评价三维CT血管造影显示椎动脉横突段的效果,明确其走行及变异。 方法:从2009-12-01/2010-05-31头颈部联合CT血管造影检查的三维影像资料中,去除椎动脉不显影或显影不清楚的资料,选出无明显异常病变者250例,在三维图像上观察椎动脉在横突段的走行及血管管径的变异。获得原始断层图像后,通过容积重建、多层面重建、表面遮盖成像来显示椎动脉。 结果与结论:椎动脉经C6横突孔进入占所有样本的92.6%,经异常横突孔进入占所有样本的7.4%(37条),经C4,C5,C7横突孔进入的发生率分别为2.2%(n=11,占不正常的29.7%),4.6%(n=23,占不正常的62.2%),0.6%(n=3,占不正常的8.1%)。20例为右侧异常(54.1%),17例为左侧异常(45.9%)。所有患者中27例为单侧异常(10.8%),5例为双侧异常(2%)。比较椎动脉管腔直径,左侧直径明显大于右侧53例,右侧直径明显大于左侧30例,左右侧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 < 0.01)。提示椎动脉在横突段的解剖变异发生率较高,三维CT血管造影能客观地反映椎动脉的病理改变,并清晰显示椎动脉与骨性结构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椎动脉颅内段重复变异的发生率、磁共振血管成像(MRA)表现特点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研究。纳入2011年1月—2020年12月聊城市人民医院38 503例患者和体检者的头颈联合或颅脑三维(3D)时间飞跃法(TOF)MRA扫描及最大密度重建(MIP)资料, 其中男21 048例、女17 455 例, 年龄2~96(63±8)岁;行头颈联合3D TOF MRA检查35 546例, 行颅脑3D TOF MRA检查2 957例。观察并统计椎动脉颅内段重复变异的发生率, 进而分析椎动脉颅内段重复变异的MRA特点, 测量椎动脉重复分支的路径长度, 同时记录伴随的头颈部其他血管异常。结果 38 503例受检者中, 共发现椎动脉颅内段重复变异36例, 检出率为0.093%。左侧13例, 右侧23例;重复分支均汇入基底动脉17例, 分别汇入基底动脉及对侧椎动脉19例;重复近侧分支的行径长度为(0.64±0.32)cm, 远侧分支路径长度为(1.06±0.57)cm。6例合并头颈部其他血管变异:2例合并开窗变异, 其中1例开窗发生在重复分支, 1例发生在对侧椎动脉;2例合并左侧椎动脉起源于主动脉...  相似文献   

19.
左、右两侧椎动脉变异1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笔者解剖1例身长178cm左右,皮肤无疤痕的成年男性标本时发现其左、右两侧椎动脉变异。表现为左侧双椎动脉和右侧高住椎动脉。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制作颅底血管标本时,发现一例椎动脉颅内段 变异,其左侧椎动脉特别粗大(血管直径为5mm)、直接延续为基底动脉.右侧推动脉较细(血管直径 为2mm)、延续为小脑下后动脉,仅发一小交通支 (血管直径为1mm)与基底动脉相连.查阅国内文献,椎动脉左右粗细不等虽有报道,然而,本文所见的这种左右椎动脉相差悬殊者较少见.作者推测,有类似变异的人,当左侧椎动脉受压时,右侧的小交通支不足以供血.有可能产生脑干缺血症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