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肺动脉高压患者痰液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检测52例稳定期COPD肺动脉高压患者(A组)、60例单纯稳定期COPD患者(B组)以及50例健康查体者(C组)痰液中VEGF水平.并对其肺功能、动脉血气分析及肺动脉收缩压(PASP)进行检测.结果 A、B、C三组VEGF水平分别为(4.30±0.93)、(2.64±0.57)、( 1.48±0.32)μg/L,各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1.612,P<0.01);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分别为(48.68±10.53)%、(67.56±14.61)%、( 101.60±21.97)%,各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8.983,P<0.01);PASP分别为(55.02±11.90)、(23.50±5.08)、(16.16±3.49)mm Hg(1 mm Hg =0.133 kPa),各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4.887,P<0.01);而各组之间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 PaC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2.159、3.167,P>0.05).VEGF水平与FEV1%呈显著负相关(r=-0.562,P<0.05),VEGF水平与PASP呈显著正相关(r=0.783,P<0.05),而VEGF水平与PaO2、PaCO2无相关性(r=-0.318、0.275,P> 0.05).结论 COPD肺动脉高压患者痰液中存在VEGF的高表达,VEGF水平与肺功能、PASP显著相关,VEGF在COPD肺动脉高压的发病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高原地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肺动脉高压(PH)的发生特征及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青海省心脑血管病专科医院住院的青海高原地区的562例COP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肺动脉收缩压(Pulmonary artery systolic pressure, PASP)将患者分为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hypertension, PH)组(PASP≥40mmHg)和非肺动脉高压(Nonpulmonary hypertension, NPH)组(PASP40mmHg)。比较两组患者的基本特征,同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影响COPD患者肺动脉高压的相关因素。结果 562例高原地区COPD患者中,PH的发生率为29.89%(168/562),其中Ⅰ级COPD患者的PH发生率为16.16%,明显低于Ⅱ级(34.40%)和Ⅲ~Ⅳ级COPD患者(43.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0.848,P0.001)。PH组与NPH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 FEV1%)、血氧饱和度、B型钠尿肽、平均血小板体积(Mean platelet volume, MPV)、左心室射血分数、左心房内径等指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FEV1%[OR=1.082(95%CI:1.038~1.256)]、MPV[OR=1.696 (95%CI:1.273~2.257)]为高原地区COPD患者合并PH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高原地区COPD患者中PH发生率较高,其中FEV1%较低和MPV较高的COPD患者更易发生PH。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外周血中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血浆肌肉生长抑素(MSTN)、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及血栓素B2(TXB2)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8年3月于我院确诊的100例COPD患者,根据患者是否伴有肺动脉高压分为高压组(48例)、对照组(52例),对比两组患者的NLR、MSTN、TXB2、NT-proBNP、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FEV1/用力肺活量(FEV1/FVC)、肺动脉收缩压(PASP)。结果高压组患者NLR、MSTN、TXB2、NT-proBN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 05);两组患者FEV1、FEV1/FV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高压组患者PASP显著高于对照组(P0. 05);高压组患者PASP与NLR、MSTN、TXB2、NT-proBNP均呈显著正相关(P0. 05)。结论 COPD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NLR、MSTN、TXB2、NT-proBNP水平较单纯COPD患者升高显著,并且与肺动脉高压程度具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及研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的运动心肺功能变化期发现心血管疾病的机理.[方法]将2005年2月~2007年4月入住我院的OSAHS患者35例设为观察组,分别对两组进行静态肺功能检查,测定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FEV50及FEV25;采用多导睡眠监测仪(PSG)进行监测,测定呼吸紊乱指数(AHI)和最低血氧饱和度(LSaO2);并进行心肺运动试验(CEPT),监测心电图、血压、SpO2、氧耗量(Vo2)、每分钟通气量(VE)及无氧阈(AT)等;另设20例健康人为对照组,进行与观察组同样的PSG和心肺运动试验的测定.[结果]观察组FVC、FEVI、FVC%pred、FEV1%pred、FE25及FEF50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观察组最大氧耗量(Vo2max)、最大运动负荷(Wmax)及无氧阈(AT)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心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1).观察组OSAHS患者运动心肺功能指标与疾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分析显示最大氧脉搏、最大运动负荷及无氧闻与呼吸紊乱指数呈负相关(P<0.01),Vo2max、Wmax及AT与夜间最低血氧饱和度呈亚相关(P<0.05),Vo2max、Wmax及AT与心率呈正相关(P<0.05).[结论]与健康人相比,长期反复发生的夜间低氧血症与OSAHS患者心肺功能的下降相关,即低氧的时间越长,血氧饱和度越低,心肺功能受损越严重.因此,采用心肺运动试验(CPET)评价可判断OSAHS患者心肺病变进行治疗的合适时机.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应用中频止鼾器治疗中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hypopneasyndrome,OSAHS)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22年7月—2023年6月在上海市金山区亭林医院确诊的中度OSAHS患者30例为研究对象,夜间睡眠时给予中频止鼾器治疗,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4周完成睡眠监测、睡眠呼吸暂停生活质量指数量表(sleep apnea quality of life index, SAQLI)评分、日间嗜睡状态量表(epworthsleepinessscale,ESS)评分,分析各项数据。结果 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患者睡眠呼吸暂停指数(apnea hypopneaindex,AHI)、脉氧饱和度(pulseoxygensaturation,SPO2)<90%持续时间、鼾声、最长呼吸暂停时间均降低(P<0.05),最低脉氧饱和度(lowest pulse oxygen saturation, LSPO2)升高(P<0.05),SAQLI评分、ESS评分均有改善(P<0.05)。结论 中频止鼾器能够改善中度OS...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相关引发因素进行了探讨和研究。方法:选取自2010年3月至2016年2月间来我院就诊的800例因睡眠伴有打鼾或者是睡眠质量较差的患者为主要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分为非OSAHS、轻度OSAHS、中度OSAHS、重度OSAHS等四种不同患病程度进行划分,并对所有患者的性别、年龄、身高、体重,同时将患者夜间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夜间呼吸暂停的最长时间(S)、最低血氧饱和度(LSaO_2)以及平均每小时低氧发生次数等多项指标进行研究。结果:四组患者中均是男性患者人数要远远高于女性患者,且存在明显性差异,研究结果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不同患病轻重程度的患者而言,在年龄方面均无明显性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在30~39岁、40~49岁两个年龄段中的患者人数最多;非OSAHS组患者的夜间呼吸暂停的最长时间(S)、最低血氧饱和度(LSaO_2)以及平均每小时低氧发生次数等指标与其余四组之间均存在明显差异,研究结果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随着患病病情的加重,患者的夜间呼吸暂停的最长时间逐渐延长,最低血氧饱和度逐渐降低,并且平均每小时低氧发生次数也在随之增加。结论:男性人群以及年龄在30~39岁、40~49岁两个年龄段中的人群发病率较高,应当引起重视;并且夜间呼吸暂停的最长时间(S)、LSaO_2以及平均每小时低氧发生次数等指标也是衡量OSAHS的重要判断标准。  相似文献   

7.
白晓芳 《现代预防医学》2011,38(5):977-978,981
[目的]探讨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与高血压、冠心病的关系。[方法]选择232老年鼾症患者进行多导睡眠仪检查。根据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和夜间血氧饱和度(SaO2)分为单纯性鼾症组、轻、中和重度OSAHS组,分析OSAHS与并发高血压、冠心病相关性。[结果]OSAHS组164例,并发心血管疾病92例(56.10%),其中高血压病52例(31.71%),冠心病39例(23.78%)。单纯鼾症组68例并发心血管疾病10例(14.71%),高血压病6例(8.83%),冠心病4例(5.89%),OSAHS组并发高血压、冠心病发生率显著高于单纯鼾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SAHS组晨间收缩压、舒张压高于单纯鼾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OSAHS在老年人发病率较高,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应引起临床重视。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SAS)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8年12月青岛市第九人民医院收治的诊断为COPD合并SAS的重叠综合征(OS)患者164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82例和对照组8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平喘、解痉、抗感染及吸氧治疗,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无创正压通气(NIPPV)治疗,分析治疗前后患者的pH值、二氧分压(PaO2)、血氧化碳分压(PaCO2)等动脉血气指标;以及治疗前和治疗后3个月的肺功能,包括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1秒率(FEV1/FVC%)等,同时监测多导睡眠图技术(PSG)的指标,包括呼吸暂停指数(AHI)、最长呼吸暂停时间、夜间最低氧饱和度(SpO2Low)、总睡眠时间(TST)、觉醒次数(AI)等。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pH值和PaO2明显升高,PaCO2明显降低,且研究组PaO2(83.02±19.81)mmHg显著高于对照组(75.71±17.54)mmHg,PaCO2(46.18±8.75)mmHg显著低于对照组(53.16±8.83)mmH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FVC、FEV1、FEV1/FVC水平均明显升高,且研究组FVC、FEV1、FEV1/FVC水平(2.51±0.65)L、(83.52±12.31)ml、(67.12±8.73)均显著高于对照组(2.07±0.57)L、(78.47±14.24)ml、(58.73±7.1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TST和SpO2Low明显升高,AHI、最长呼吸暂停时间、AI明显降低,且研究组的TST为(7.5±1.4)h、SpO2Low(88.2±8.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8±1.2)h、(84.8±7.3)%,AHI(9.3±2.1)次/h、最长呼吸暂停时间(17.5±4.6)s、AI(13.8±2.5)次/h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4.4±3.3)次/h、(20.3±5.0)s、(15.2±2.8)次/h,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创正压通气能够提高OS患者的通气质量,积极纠正患者的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等症状,并能够改善患者的肺功能和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外周血脂肪炎症因子Apelin、一氧化氮合酶(NOS)、一氧化氮(NO)水平与COPD所致肺心病的关系,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COPD合并肺动脉高压、肺心病,未出现心衰患者30例(肺动脉高压组),单纯COPD患者30例(COPD组),COPD合并心衰患者30例(心衰组),健康体检者30例(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肺功能检测仪检查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抽取静脉血进行Apelin、NO、NOS水平测定,比较四组间差异。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肺动脉高压组、COPD组、心衰组FEV1/FVC、LVEF均明显降低,且肺动脉高压组、心衰组低于COPD组(P<0.05);COPD组Apelin、NOS、NO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动脉高压组和心衰组Apelin、NOS、NO水平较对照组和COPD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动脉压与Apelin、NO、NOS存在负相关性。结论 Apelin、NOS、NO可能是肺循环稳态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OSAHS)氧化应激状态与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多导睡眠图确诊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38例为实验组,根据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最低血氧饱和度(SaO2min)将OSAHS患者分轻、中、重;并设正常对照22例。所有入选者次日清晨抽空腹静脉血。ELISA法监测血清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 Px)水平。结果1.与对照组及轻度OSAHS患者比较,中、重度OSAHS患者SOD和GSH Px水平明显下降,MDA明显增加(P﹤0.05);2.相关分析显示:SOD、GSH Px水平与AHI呈负相关,与最低SaO2呈正相关(P﹤0.05);MDA水平与AHI呈正相关,与最低SaO2呈负相关(P﹤0.05)。结论 OSAHS患者体内存在氧化应激,且随着疾病严重程度而加重。  相似文献   

11.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与心律失常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与心律失常的关系。方法160例睡眠打鼾患者经多导睡眠呼吸监测仪(PSG)进行夜间7h以上睡眠监测并同步监测24h动态心电图,根据PSG监测结果分为98例OSAHS组和62例正常对照组进行对照分析。结果OSAHS组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动态脉搏容积血氧饱和度(SpO2)改变及心律失常发生率较对照组差别有显著意义(P<0.01),伴随着呼吸暂停、SpO2下降心率变化呈周期性改变,SpO2低于80%时心律失常发生率明显增多。结论OSAHS患者夜间睡眠时的低氧血症、自主神经张力的改变是引起心律失常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测定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并肺动脉高压(PH)患者血浆内源性一氧化碳(CO)水平,分析其在PH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经多导睡眠仪监测确诊为OSAHS患者58例,分为单纯OSAHS组(36例)、OSAHS并PH组(22例),选取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血浆内源性CO水平、肺动脉压力[右室射血前期时间(RVPEP)与肺动脉血流加速时间(AT)比值]、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夜间最低SaO2及SaO2低于90%的时间占总睡眠时间百分比(TSaO2)等,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单纯OSAHS组及OSAHS并PH组血浆内源性CO水平[(1.04±0.16)mg/L和(1.35±0.13)mg/L]均高于对照组[(0.51±0.16)mg,L,P<0.01];OSAHS并PH组又高于单纯OSAHS组(P<0.01).OSAHS并PH患者在经鼻持续气道内正压(nCPAP)通气治疗后,血浆内源性CO水平明显降低[治疗前为(1.35±0.13)mg/L,治疗后为(1.16±0.11)mg/L,P<0.01],血浆内源性CO水平在治疗前后始终与RVPEP/AT、AHI、TSaO2呈正相关,与夜间最低SaO2呈负相关.结论 CO可能参与了OSAHS患者PH的发生和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综合呼吸训练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肺康复的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方法从攀钢集团总医院呼吸内科门诊抽取COPD患者6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均实施标准化治疗和常规健康教育,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开展综合呼吸训练;干预前后测定两组患者的呼吸频率、动脉血氧、肺功能、呼吸肌肌力、运动耐力和呼吸困难程度和生命质量等指标,评价干预效果。结果干预8周后,两组患者的呼吸频率(RR)、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 CO2)均下降,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动脉血氧分压(Pa O2)均上升(P0.05),干预组的变化幅度均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FEV1/用力肺活量FVC的比值(FEV1/FVC)、每分钟最大通气量(MVV)、深吸气量(IC)、最大吸气压(MIP)和最大呼气压(MEP)均上升(P0.05),干预组的上升幅度均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6分钟步行距离均增加,改良版呼吸困难量表(m MRC)得分和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总分均下降(P0.05),干预组的变化幅度均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呼吸训练能明显增强COPD患者的呼吸肌肌力,有效缓解呼吸困难症状,提高运动耐力,促进肺康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对高碳酸血症的影响及其相关因素。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 连续招募2016年7月至2018年12月就诊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呼吸科门诊的稳定期慢阻肺患者, 收集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 完善肺功能、动脉血气分析和家庭便携式睡眠监测。将慢阻肺患者合并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10次/h, 呼吸暂停事件以阻塞型事件为主, 伴打鼾、睡眠呼吸暂停、日间嗜睡等症状定义为合并OSAHS组, 慢阻肺患者合并AHI<10次/h定义为单纯慢阻肺组。通过相关分析和logistic回归模型探索慢阻肺患者高碳酸血症的影响及其相关因素。结果合并OSAHS组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中位值和日间高碳酸血症比例均显著高于单纯慢阻肺组[42.00比38.95 mmHg(1 mmHg=0.133 kPa), P<0.001和23.3%比3.3%, P=0.002]。PaCO2与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预计值)、残气量/肺总量(RV/TLC)、AHI、夜间平均脉搏血氧...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尿微量白蛋白(UMA)用于监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早期肾损害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照组82例,OSAHS组67例.测量比较两组研究对象的各身体参数和SCr、BUN、肾小球滤过率(GFR)、UMA.并将OSAHS组UMA分别与各身体参数、SCr、BUN、GFR及睡眠呼吸检测指标进行直线相关分析.结果 OSAHS组患者腰围、颈围、体重指数(BMI)及UMA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OSAHS患者UMA与BMI、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SaO2<90%占总睡眠时间百分比、睡眠呼吸障碍事件总时间占总睡眠时间百分比呈正相关,与最低SaO2、平均最低SaO2呈负相关,而与年龄、身高、腰围、颈围及SCr、BUN、GFR无相关性(P>0.05).结论 OSAHS患者UMA明显升高,而且与睡眠呼吸障碍程度密切相关,可以作为监测OSAHS患者早期肾损害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60岁以上男性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合并高血压的发生率及临床特点。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月在海军总医院诊治的305例60岁以上确诊OSAHS的男性患者,收集其临床资料及多导睡眠呼吸监测结果,根据是否合并高血压病分为非高血压OSAHS组和高血压OSAHS组。结果 60岁以上男性OSAHS患者中合并高血压的患者达60.66%。高血压OSAHS组的睡前及醒后血压均明显高于非高血压OSAHS组(P0.05),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也高于非高血压OSAHS组(P0.05),最低血氧饱和度低于非高血压OSAHS组(P0.05)。结论 60岁以上男性OSAHS患者中高血压的发生率较高,老年OSAHS患者合并高血压会加重OSAHS的病情程度和高血压的难治程度,对于OSAHS患者有血压增高的趋势应及时干预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肺功能训练仪对预防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在2015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100例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进行研究,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n=50)和研究组(n=50),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教育预防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情加重,研究组患者采用肺功能训练仪进行预防,观察对比两组患者肺功能、治疗前后的CAT评分和体征变化、病情恶化情况以及治疗前后患者血气指标。结果治疗前研究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肺功能指标FEV1%、FVC和FEV1/FVC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肺功能FEV1%、FVC和FEV1/FVC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研究组患者病情恶化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治疗前研究组患者CAT评分和体征变化积分与对照组患者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CAT评分和体征变化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治疗前研究组患者血气指标PaO_2、PaCO_2和SaO_2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血气指标PaO_2和SaO_2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而PaCO_2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治疗前研究组患者CRP、PCT水平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CRP、PCT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肺功能训练仪对预防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价值高,可以显著改善患者肺功能,并且延缓患者病情的恶化,对维持内环境和改善患者症状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妊娠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血清YKL-40、内脂素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7年7月—2018年7月威海市立医院妇产科收治的82例妊娠期合并OSAHS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组),依据多导睡眠监测(PSG)结果将患者分为轻度OSAHS组(32例)、中度OSAHS组(32例)、重度OSAHS组(18例),选择同期该院60例产检正常孕妇为对照组。两组对象均进行PSG监测和血清人类软骨糖蛋白39(YKL-40)、内脂素检测,对比各组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最低血氧饱和度(LSaO2)、平均血氧饱和度(SaO2)、血清YKL-40、内脂素水平差异。Pearson相关性分析血清YKL-40、内脂素水平与妊娠期合并OSAHS病情关系。曲线下面积(ROC)分析YKL-40、visfatin对妊娠期OSAHS发生的预测价值。结果:观察组中各亚组AHI高于对照组、LSaO2低于对照组(均P0.05),SaO2与对照组无差异(P0.05)。观察组中,随着OSAHS病情加重AHI增大、LSaO2降低(均P0.05),YKL-40、内脂素水平升高且均高于对照组(P0.05)。AHI、LSaO2均与YKL-40(r=0.619、0.435,P0.05)、内脂素(r=0.537、0.402,P0.05)呈正相关,SaO2与YKL-40、内脂素无关(r=0.064、0.038,P0.05)。血清YKL-40、内脂素诊断妊娠期OSAHS AUC分别为0.830、0.719,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86.3%、82.1%,82.2%、79.1%。结论:妊娠合并OSAHS患者血清YKL-40、内脂素水平明显升高,且与OSAHS病情程度密切相关,孕期监测该指标可为预防妊娠期OSAHS的发生提供临床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能够更加全面反映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缺氧程度的多导睡眠图指标.方法 回顾性分析确诊的63例OSAHS患者多导睡眠图,收集其呼吸紊乱指数(AHI)、呼吸暂停占总睡眠时间百分比(AM)、低通气时间占总睡眠时间百分比(HM)、平均血氧饱和度(MSaO2)、最低血氧饱和度(LSaO2)和最长呼吸暂停时间(LAT)等资料.结果 OSAHS患者的AHI与AM、HM、LAT呈正相关(P<0.01或<0.05),与MSaO2、LSaO2呈负相关(P<0.01).AHI与AM、HM和LSaO2呈线性回归关系(F=202.264,P<0.01).结论 OSAHS患者AM与AHI密切相关,AM、HM较LSaO2等多导睡眠图指标能更准确地反映OSAHS患者缺氧程度.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polysomnography(PSG) indexes which can reflex the severity of anoxia in obstructive sleep apnea-hypopnea syndrome(OSAHS) more comprehensively. Methods Sixtythree OSAHS patients' PSG indexes, including the apnea-hypopnea index (AHI), apnea time/total sleeping time (AM), hypoventilation time/total sleeping time (HM), mean oxygen saturation (MSaO2),the lowest oxygen saturation (LSaO2) and the longest apnea time (LAT) were analyzed retrospectively. Results In patients with OSAHS,the AHI was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AM, HM and LAT(P < 0.01 or < 0.05 ), and was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MSaO2 and LSaO2(P < 0.01 ). The AHI had linear regression relationship with AM,HM and LSaO2 (F =202.264,P <0.01). Conclusions Among the PSG indexes,AM is intimately associated with AHI. Therefore,compared with LSaO2,AM and HM can reflex the severity of anoxia in patients with OSAHS more accurately.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经历夜间低血氧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病情与血小板活化依赖性颗粒表面膜蛋白(CD62p)及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Ⅱb/Ⅲa复合物纤维蛋白原受体(PAC-1)表达量之间的关系,为提高亚临床心血管病变的早期诊断水平提供依据。方法选择120例(病例组)确诊的OSAHS患者,依据多导睡眠监测结果分成轻度组(43例)、中度组(41例)、重度组(36例),同期健康体检者26例作为对照组。在一夜睡眠监测后静息仰卧位采血,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CD62p及PAC-1的表达水平。结果 OSAHS患者的CD62p及PAC-1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62p及PAC-1在中度至重度组的表达水平与轻度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度组与重度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D62p及PAC-1水平分别与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血氧饱和度低于90%的时间占总睡眠时间百分比(TS90%)呈显著正相关(r值分别为0.332、0.405、0.305和0.417,P0.05),与最低血氧饱和度(min Sa O2)、夜间平均血氧饱和度(m Sa O2)呈显著负相关(r值分别为-0.282、-0.311、-0.264和-0.373,P0.05,P0.01)。结论 OSAHS患者存在血小板活化,血小板功能改变可先于血管病变发生,通过评估血小板活化状态,有利于预测血管病变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