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考察童年期创伤、社交焦虑、大学生手机成瘾倾向之间的关系,及社交焦虑在二者之间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童年期创伤问卷(CTQ-SF)、交往焦虑量表(IAS)和大学生手机成瘾倾向量表(MPATS)对北京市68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大学生童年期创伤在户籍方面存在差异(t=-3.006,P0.05),在性别方面不存在差异;大学生社交焦虑和手机成瘾倾向在户籍方面不存在差异,在性别方面存在显著差异(t=-3.789,-4.374;P0.001)。大学生童年期创伤与手机成瘾倾向显著正相关(r=0.381,P0.01),与社交焦虑显著正相关(r=0.199,P0.01);社交焦虑与手机成瘾倾向显著正相关(r=0.571,P0.01)。社交焦虑在大学生童年期创伤与手机成瘾倾向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25.64%。结论:大学生童年期创伤、社交焦虑、手机成瘾倾向两两呈显著正相关,童年期创伤可以直接或通过社交焦虑间接影响手机成瘾倾向。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大学生自我控制在手机依赖和学业拖延间的中介作用。方法:选取315名大学生,采用手机依赖指数量表(MPAI)、大学生自我控制量表(SCS)以及学业拖延量表(PASS)进行测量,使用回归分析、Bootstrap程序及结构方程模型来检验自我控制的中介作用。结果:手机依赖得分与学业拖延显著正相关(r=0.22,P0.01);与自我控制量表得分显著负相关(r=-0.29,P0.01);学业拖延与自我控制量表得分显著负相关(r=-0.19,P0.01);自我控制在手机依赖和学业拖延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结论:大学生手机依赖对学业拖延有显著的影响,自我控制是重要的中介变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大学生孤独感对手机成瘾的具体影响机制。方法:采用手机成瘾倾向量表、孤独感量表、负性情绪量表以及简易应对方式量表对359名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探讨负性情绪和消极应对方式在孤独感对手机成瘾的影响中是否起到中介效应。结果:(1)大学生孤独感与负性情绪、消极应对方式、手机成瘾之间均呈正相关(r=0.20,0.26,0.11;P0.05)。负性情绪与消极应对方式、手机成瘾之间均存在显著正相关(r=0.31,0.29;P0.01)。消极应对方式与手机成瘾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r=0.30,P0.01);(2)负性情绪和消极应对方式在孤独感对手机成瘾的影响中起到完全中介作用,孤独感通过两条途径间接影响手机成瘾,并且数据显示两条中介作用之间无显著差异。结论:负性情绪和消极应对方式在孤独感与手机成瘾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考察心理控制源对大学生手机成瘾的影响,并探讨自我效能感在二者之间的中介效应。方法: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内控性、有势力的他人及机遇量表和大学生手机成瘾倾向量表对357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内控性与自我效能感显著正相关(r=0.330,P0.001),与突显行为显著负相关(r=-0.134,P0.05);有势力他人、机遇与自我效能感显著负相关(r=-0.128,-0.141;P0.05),与手机成瘾显著正相关(r=0.408,0.472;P0.001);自我效能感与手机成瘾显著负相关(r=-0.186,P0.001)。自我效能感在心理控制源的内控因子与手机成瘾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自我效能感在心理控制源的有势力他人因子、机遇因子与手机成瘾倾向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结论:心理控制源影响大学生手机成瘾,且部分影响通过自我效能感起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网络环境下社团与非社团医学生手机网络成瘾、孤独感的状况及差异。方法采用手机网络成瘾量表、网络游戏成瘾量表、感情与社会孤独量表对人口统计学变量相匹配的社团与非社团医学生进行测查。结果①非社团医学生手机网络成瘾倾向者以及严重手机网络游戏成瘾者的比例明显比社团医学生的比例高。社团与非社团医学生手机网络成瘾、社会孤独感差异显著(F=358.99,18.13;P0.001);感情孤独感差异显著(F=33.15,P0.05);②医学生是否属于社团成员与其手机网络成瘾、社会孤独感与感情孤独感均呈显著的相关(r=0.126~0.494,P0.01);③回归分析显示,是否社团成员对医学生手机网络成瘾、社会孤独感和感情孤独感的影响作用显著(P0.001)。结论网络环境下是否是社团成员对医学生手机网络成瘾、孤独感的影响作用显著。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大学生手机依赖的现状及其与冲动行为、拖延行为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法,以手机依赖量表(MPAI)、冲动行为量表(BIS-11)中文版、拖延行为量表(GPS)为测量工具对南京9所高校部分学生进行调查。结果:手机依赖者占21.7%;手机依赖在年级和专业方面(F=2.929,2.390;P0.05)存在差异;手机依赖组冲动行为得分与拖延行为得分明显高于非手机依赖组(P0.001);大学生手机依赖与冲动行为、拖延行为存在正相关性(r=0.401,0.339;P0.01)。冲动行为和拖延行为能够有效预测大学生手机依赖,其预测量为17.6%。结论:手机依赖在大学生中较为普遍;冲动行为水平越高、拖延行为较明显的大学生更易产生手机依赖。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海南大学生手机成瘾现状及与人格的关系,探讨影响大学生手机成瘾的因素,为预防和控制大学生手机成瘾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使用自编的调查问卷基本信息表、手机成瘾量表和大五人格量表对海南在校大学生进行抽样调查。结果:(1)海南大学生手机成瘾率为40.5%;男生成瘾率43.9%,女生为38.2%,男生显著高于女生(χ~2=4.772,P0.05);医学专业成瘾率为46.2%,高于非医学专业的36.2%(χ~2=14.686,P0.05);大一、大二、大三、大四及以上手机成瘾率分别为38.2%、38.4%、44.3%、44.0%;(2)成瘾者与非成瘾者在外向性(F=7.320,P0.05)和开放性(F=11.034,P0.05)有统计学差异;手机成瘾与外向性、顺同性、严谨性、神经质相关显著(r=0.161,-0.188,0.237,0.231;P0.001)。结论:海南大学生手机成瘾率较高,性别、专业对手机成瘾有一定影响,大学生手机成瘾与人格存在相关性,其中神经质、严谨性和外向性对手机成瘾有一定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抑郁在手机网络游戏成瘾与共情之间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修订的Young网络成瘾量表、美国精神病协会DSM-5诊断与统计手册中的网络成瘾诊断标准、人际反应指针量表(IRI-C)(第11版)和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对1660名大一至大四的医科大学学生中的手机网络游戏玩家进行测量。结果:1手机网络游戏成瘾与共情呈显著负相关(r=-0.20,P0.001);2抑郁在手机网络游戏成瘾与共情关系间起着显著的完全中介作用(β=-0.787,P0.001)。手机网络游戏成瘾与抑郁(β=0.19,P0.001)、共情(β=-0.20,P0.001)之间有着紧密相关。结论:手机网络游戏成瘾是医学大学生共情的重要风险因素,而抑郁是这一保护作用的潜在机制。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大学生网购成瘾与消费价值观的关系,为高校开展大学生网购成瘾预防和干预提供指导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在湖北和河南的5所高校共抽取1131名大学生,采用大学生网购成瘾量表和大学生消费价值观量表对其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大学生网购成瘾总分在性别(t=-10.32,P0.01)、年级(F=3.06,P0.05)和生源地(F=21.82,P0.01)3个变量上存在显著差异;相关分析发现,社会型和愉悦型消费价值观与网购成瘾均呈显著正相关(r=0.35,0.28;P0.01);回归分析表明,社会型、愉悦型消费价值观对网购成瘾的解释度均达到显著水平(P0.01)。结论:大学生网购成瘾与自身的消费价值观存在一定程度的关联。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医学本科生手机成瘾及学业倦怠状况,并探讨自我控制在二者之间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手机成瘾指数量表、自我控制量表和学业倦怠量表对239名医学本科生进行测量。结果:手机成瘾和自我控制均与学业倦怠呈显著正相关(r=0.348,0.614;P0.01);手机成瘾和自我控制对学业倦怠有显著预测作用(β=0.335,0.704;P0.001);自我控制在手机成瘾和学业倦怠间起完全中介作用。与低自我控制能力人群相比,高自我控制人群较少出现手机成瘾导致的学业倦怠(χ~2=29.22,P0.01)。结论:手机成瘾通过降低个体自我控制能力影响学业倦怠,高自我控制个体能够免于手机成瘾导致的学业倦怠。  相似文献   

11.
目的:考察大学生新媒介依赖(包括网络和手机依赖)的状况,以及与无聊倾向、抵制效能感的关系。方法:方便抽取北京市3所高校的992名大学生作为被试,完成大学生无聊倾向问卷、抵制效能感量表、中文网络成瘾量表修订版和问题性手机使用问卷。结果:①大学生网络成瘾的检出率为6.2%,边缘网络成瘾比率40.4%;手机依赖的检出率为26.7%;男生的网络成瘾率、手机依赖率均高于女生(χ~2=11.16,7.82;P0.01);②无聊倾向与网络成瘾、手机依赖均呈显著正相关(r=0.27,0.30;P0.01),抵制效能感与无聊倾向、网络成瘾、手机依赖均呈显著负相关(r=-0.25,-0.35,-0.28;P0.01),网络成瘾与手机依赖呈显著正相关(r=0.29,P0.01);③抵制效能感在无聊倾向预测新媒介依赖行为间起部分中介作用(χ~2/df=4.13,CFI=0.90,GFI=0.92,NFI=0.91,NNFI=0.90,RMSEA=0.05,SRMr=0.04),中介效应占比42.41%。结论:无聊倾向既能直接影响大学生新媒介依赖行为,同时也可通过抵制效能感影响新媒介依赖行为。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自我控制与大学生网络成瘾之间的关系,同时考察社交焦虑的中介作用以及拒绝敏感性是否在此中介过程中发挥调节作用。方法:采用自我控制量表、拒绝敏感性问卷、交往焦虑量表、网络成瘾量表对725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①相关分析表明,自我控制与拒绝敏感性(r=-0.42,P0.001)、社交焦虑(r=-0.66,P0.001)及网络成瘾(r=-0.64,P0.001)均呈显著负相关;社交焦虑与拒绝敏感性(r=0.59,P0.001)、网络成瘾(r=0.43,P0.001)均呈显著正相关;拒绝敏感性与网络成瘾呈显著正相关(r=0.17,P0.001);②自我控制显著负向预测网络成瘾(t=-22.60,P0.001),拒绝敏感性与自我控制的交互项对网络成瘾的预测作用不显著(t=-0.11,P0.05);拒绝敏感性对社交焦虑的预测作用显著(t=15.35,P0.001),拒绝敏感性与自我控制的交互项对社交焦虑预测作用显著(t=7.90,P0.001);社交焦虑对网络成瘾的预测作用显著(t=2.87,P0.01),拒绝敏感性与社交焦虑的交互项对网络成瘾的预测作用显著(t=1.84,P0.05)。结论:拒绝敏感性、自我控制、社交焦虑和网络成瘾四者之间构成了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社交焦虑在自我控制与网络成瘾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拒绝敏感性在这一中介过程的前半条和后半条路径上起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反刍思维在完美主义与学业拖延中的中介作用。方法:本研究使用中文版Frost多维度完美主义量表(FMPS)、反刍思维量表(RRS)和学业拖延量表(PASS)对568名大学生进行测查。结果:(1)积极完美主义与反刍思维(r=-0.13,P0.01)、学业拖延(r=-0.17,P0.001)存在负相关,消极完美主义与反刍思维(r=0.51,P0.001)、学业拖延(r=0.22,P0.001)存在正相关,反刍思维与学业拖延存在显著正相关(r=0.40,P0.001);(2)反刍思维在消极完美主义与学业拖延间起完全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45.48%,在积极完美主义和学业拖延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29.01%。结论:完美主义和反刍思维是影响学业拖延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考察智能手机成瘾和人际适应之间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智能手机成瘾量表简版、情绪调节自我效能量表、认知失败问卷和人际关系适应量表对湖南省4所中学1350名初、高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1)手机成瘾与认知失败呈显著正相关(r=0.41,P0.01),与情绪效能感、人际适应(r=-0.24,-0.14;P0.01)呈显著负相关;情绪自我效能感与人际适应呈显著正相关(r=0.41,P0.01),与认知失败呈显著负相关(r=-0.30,P0.01);认知失败与人际适应呈显著负相关(r=-0.31,P0.01);(2)在手机成瘾对人际适应预测中,情绪调节效能感发挥了中介作用,占总效应的39.69%,认知失败也发挥了中介作用,占总效应的36.64%。结论:智能手机成瘾不仅能够直接影响人际适应,还通过情绪调节效能感和认知失败的中介作用对人际适应产生间接影响。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学习拖延、强迫症状与应对方式的关系。方法:采用学习拖延量表、大学生强迫症状调查问卷、简易应对方式量表对514名大学生的学习拖延、强迫症状与应对方式进行测量。结果:消极应对与拖延频率(r=0.259,P0.01)、拖延困扰(r=0.143,P0.01)、强迫症状呈显著正相关(r=0.293,P0.01)。强迫症状在学习拖延与消极应对方式之间起部分中介(效应比为42.38%,P0.01)。结论:学习拖延既直接影响大学生的应对方式,又通过强迫症状对其产生间接影响。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攻击性与社会支持、安全感的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大学生攻击性与社会支持、安全感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攻击性量表、青少年社会支持量表和安全感量表对68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测评。结果①大学生攻击性行为存在性别差异(t=2.28,P0.05),男性攻击性水平高于女性攻击水平;②大学生攻击性与社会支持呈显著负相关(r=-0.20,P0.001),与安全感呈显著负相关(r=-0.42,P0.001);③主观支持,客观支持和确定控制感对攻击性有一定的预测作用(F=19.19,P0.05,R2=0.246)。结论生活中男性比女性更容易出现攻击性行为倾向;社会支持和安全感对于攻击性有较好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考察大学生手机成瘾与人际关系困扰之间的关系,羞怯在其中的中介作用以及自尊对上述中介作用的调节。方法:使用人际关系诊断量表、自尊量表、羞怯量表、大学生手机成瘾倾向量表对472名大学生被试进行调查。结果:不同手机成瘾倾向水平的大学生在人际关系困扰总分及各个维度上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手机成瘾倾向与羞怯、人际关系困扰显著正相关(r=0.228,r=0.349,P0.05)。自尊与人际关系困扰显著负相关(r=-0.184,P0.05),与手机成瘾倾向显著负相关(r=-0.155,P0.05)。手机成瘾倾向通过羞怯对人际关系困扰的间接效应受到自尊的调节。结论:手机成瘾倾向和人际关系困扰中既存在中介效应,也存在调节效应。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儿童期创伤对大学生社交网站成瘾的影响,并检验自尊在其中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儿童期创伤问卷、社交网站成瘾倾向量表和自尊量表对1282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①儿童期创伤与社交网站成瘾呈显著正相关(r=0.161,P<0.01),与自尊呈显著负相关(r=-0.306,P<0.01);自尊与社交网站成瘾呈显著...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地方院校大学生手机成瘾与学习倦怠的关系。方法:采用大学生智能手机成瘾量表和大学生学习倦怠量表对山西省某地方院校193名大学生进行测量。结果:(1)地方院校大学生手机成瘾人数占被调查总人数的25.39%,有51.81%大学生由于手机使用过度造成学习和工作效率明显下降。地方院校大学生手机成瘾存在显著年级差异(F=3.196,P0.05),二年级得分明显高于其它年级;手机成瘾在专业方面也存在显著差异,文科大学生得分明显高于理科大学生(t=-2.419,P0.05);(2)地方院校大学生学习倦怠人数占被调查总人数的27.46%,学习倦怠及其因子在性别、年级和专业方面的差异没有达到显著水平;(3)地方院校大学生手机成瘾与学习倦怠之间的正相关达到显著水平(r=0.348,P0.01)。结论:手机成瘾是造成地方院校大学生学习倦怠的重要因素,手机成瘾越严重,学习倦怠程度越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研究生的学业拖延和自我同一性状态及其各维度的关系.方法 采用研究生学业拖延量表和自我同一性问卷对全国5所大学的283名研究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①77.0%的学生达到了中等以上的拖延;不同年级的研究生在6种任务情境:学期论文撰写(F=10.469,P<0.001)、论文发表(F=8.97,P<0.001)、阅读资料(F=4.539,P<0.05)、导师布置任务(F=9.104,P<0.001)、参与任务(F=9.104,P<0.001)和学业管理任务(F=3.108,P<0.05)中学业拖延程度都达到显著性差异水平;②自认达成型(14.1%)和自认扩散型(17.1%)的研究生相对较少;③不同年级的研究生在自我同一性的时间分裂(F=4.524,P<0.01)、自我意识过强(F=3.295,P<0.05)和定向迷失(F=8.768,P<0.001)3个维度之间差异显著;④学业拖延与自我同一性的各个维度:时间分裂(r=-0.219,P<0.01)、精力涣散(r=-0.257,P<0.001)、认同扩散(r=-0.248,P<0.001)、权威混乱(r=-0.1,P<0.05)和定向迷失(r=-3.03,P<0.001)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⑤定向迷失(F=28.484,P<0.001)和精力涣散(F=17.177,P<0.001)对学业拖延程度的影响达到了显著水平.结论 研究生学业拖延与自我同一性各个维度间存在显著负相关,定向迷失和精力涣散对学业拖延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