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目的:探讨多学科团队延续护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负性情绪、治疗依从性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我院收治的128例COP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分析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60例)和研究组(68例),对照组患者在治疗上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多学科团队延续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负性情绪、治疗依从性以及生活质量的变化情况。结果:(1)研究组护理后负性情绪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较对照组降低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0.970,7.606;P0.001);(2)研究组护理干预后治疗依从性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1.994,P=0.001);(3)研究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生活质量评分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132,P=0.002;t=2.255,P=0.025;t=5.149,6.475,3.494;P0.001)。结论:多学科团队延续护理干预能改善COPD患者负性情绪,改善治疗依从性和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探讨心理干预对乳腺癌患者术后焦虑抑郁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1月-2017年10月在我院行乳腺癌根治术的患者140例,根据干预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0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治疗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心理康复干预,比较干预前后两组患者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情况和生活质量评分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HAMA)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5.654,P0.05);观察组患者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HAMD)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314,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生理功能、精神状态、社会功能、一般健康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6.453,6.504,13.720,11.690;P0.05)。结论:心理干预可缓解乳腺癌根治术患者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有利于提高她们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女性乳腺癌手术患者情绪特点及情绪疗法的干预效果。方法:从我院2013年11月至2016年11月就诊的女性乳腺癌患者中选取118例,随机分为2组,常规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情绪疗法,对比两组干预前后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生命质量等评分情况。结果:干预后研究组SDS评分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70,P0.05);研究组HAMD评分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40,P0.05);研究组SAS评分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862,P0.05);研究组HAMA评分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25,P0.05);研究组生命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269,8.646,20.212;P0.05)。结论:乳腺癌患者治疗期间给予情绪疗法可有效改善患者抑郁、焦虑等负面情绪,提高患者自信的同时,提高了患者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药物联合心理护理干预对冠心病伴抑郁/焦虑患者的影响。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抗抑郁药治疗,对研究组进行心理护理,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8周,使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进行评分。依据评分改变情况判断心理护理在治疗中的作用。结果治疗2周后HAMA评分显示对照组与治疗前比较无明显变化,HAMA评分显示研究组与治疗前比较评分显著降低(t=4.43,P0.01),且研究组评分低于对照组(t=2.21,P0.05)。治疗2周后HAMD评分显示对照组与治疗前比较降低(t=2.26,P0.05),研究组评分与治疗前比较显著降低(t=4.43,P0.01),研究组评分低于对照组(t=2.34,P0.05)。研究组治疗后心理功能评分低于对照组(t=2.49,P0.05)。结论心理干预能有效缓解患者的抑郁焦虑情绪,改善患者的心理功能,优于单纯使用抗抑郁药物。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正念认知疗法干预对抑郁障碍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60例抑郁障碍患者分两组,对照组进行药物治疗,研究组在药物治疗的同时进行正念认知疗法干预等心理康复干预。分别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版本(HAMD-17)、五因素正念评估量表(FFMQ)、生活质量问卷(SF-12)对干预后两组患者精神状态、正念水平及生活质量进行评定和比较。结果:为期8周正念认知疗法干预后,研究组HAMD-17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t=-2.423,P0.05),研究组在观察、有觉知行动、不判断、不反应维度和总分评分上高于对照组(t=4.214,3.098,3.358,2.410,3.389;P0.05);研究组SF-12生理及心理总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t=2.062,3.769;P0.05)。结论:正念认知疗法干预能够很好地促进患者管理自己情绪,改善家庭与社会功能,显著降低复发率、提高患者正念水平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心理干预对子宫全切术患者焦虑与抑郁及性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子宫肌瘤患者224例,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患者112例,对照组患者112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子宫全切手术治疗,研究组患者在进行手术治疗后进行健康、社会、家庭、性心理等方面的心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在手术前后的焦虑与抑郁情绪、性生活质量变化情况。结果:子宫肌瘤患者入院时两组焦虑和抑郁量表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患者进行心理干预后,术后半年焦虑、抑郁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16,-14.49;P0.05);入院时两组患者在生活质量上无统计学差异(P0.05),心理干预后,研究组的生活质量、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社会关系领域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47,7.08,9.52,8.96;P0.05)。比较两组患者在术后半年有关性方面的改变,结果显示研究组相对于对照组在自信心、性欲、性唤起所需时间、性高潮出现频率、阴道干燥以及和爱人交流性问题等方面均有所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6.38,88.72,114.59,55.45,49.33,102.89;P0.05)。结论:对子宫全切术后的子宫肌瘤患者进行心理干预,能够帮助患者改善术后焦虑与抑郁的症状,提高性生活以及生活各个方面的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老年餐后低血压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182例老年餐后低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85例和研究组97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干预,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心理干预。干预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其焦虑抑郁得分、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分、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分等具体情况,并记录两组患者对干预的满意度情况。结果:(1)干预后,两组患者SAS、SDS评分均较干预前降低,且研究组降低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t=27.771,23.992;P0.001);(2)研究组患者抑郁、焦虑、恐惧、敌对以及偏执等SCL-90项目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间具有统计学意义(t=4.897,6.260,2.761,6.951,3.009;P0.01);(3)研究组患者生理职能、躯体疼痛、一般健康、精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以及精神健康评分均高于对照组(t=3.887,6.615,5.576,4.144,4.728,3.857,4.004;P0.001);(4)研究组干预总满意度(98.97%)明显高于对照组(91.76%)(P0.05)。结论:心理干预对老年餐后低血压患者具有一定的干预效果,可明显减轻患者其焦虑和抑郁程度,提高其生活质量,且更易被患者所接受。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分析个体化心理干预对膀胱癌根治术患者的效果及对其术后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7年6月在我院进行膀胱癌根治术治疗的患者80例,依据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采用普通干预,研究组在此基础上采用个体化心理干预,统计对比两组患者的负性情绪、并发症发生以及生活质量的变化情况。结果:干预完成后均得到改善,研究组患者的抑郁和焦虑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t=-15.23,-16.82;P0.05);干预完成后,研究组患者感染、出血和尿失禁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5,P=0.013);干预完成后对照组的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生理功能、社会功能评分均提高(t=-9.13,-12.72,-13.64,-13.34;P0.001),研究组的躯体、心理、生理、社会功能评分也均提高(t=-14.97,-19.47,-20.28,-23.18;P0.001)。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的躯体、生理、心理和社会等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t=-6.51,-10.09,-11.40,-12.87;P0.001)。结论 :针对膀胱癌根治术患者应用个体化心理干预,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术后负性情绪,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值得推广以及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团体心理辅导结合引导式教育对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心理和行为问题的影响。方法:取我院于2014年3月-2016年8月住院部强直性脊柱炎患者64例进行研究,采取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模式,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团体心理辅导结合引导式教育模式护理。采用生活质量评定表(WHO)评定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情况;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价抑郁和焦虑情况;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疼痛程度;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估睡眠状况;巴氏强直性脊柱炎功能指数(BASFI)评价关节功能。结果:护理前,各项评分均无差异。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的生存质量评分中心理健康(t=2.264)、社会关系(t=2.309)以及环境融洽度(t=3.093)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疼痛程度(t=-2.257)、睡眠质量(t=-2.081)、关节功能评分(t=-2.430)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的SDS(t=-2.136)、SAS评分(t=-2.160)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团体心理辅导结合引导式教育,可有效改善患者社会关系和环境融洽度,缓解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生命意义感对抑郁障碍患者生活质量影响。方法:将60例抑郁障碍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两组,对照组进行药物治疗,研究组在药物治疗同时进行生命意义感等心理康复干预。分别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生命意义量表(MLQ)、生活质量问卷(SF-12)对干预后两组患者精神状态、生命意义感水平及生活质量进行评定和比较。结果:为期12周生命意义感干预后,研究组在HAMD-17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t=-4.886,P0.01),研究组在MLQ总分观察维度评分上高于对照组(t=9.326,P0.01);在存在意义感维度评分上高于对照组(t=7.549,P0.01);在寻求意义感维度评分上高于对照组(t=5.893,P0.01);研究组SF-12生理及心理总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t=2.614,4.483;P0.05)。结论:生命意义感干预能够很好促进患者管理自己情绪,改善家庭与社会功能,显著降低复发率、提升患者积极情绪和生活质量,回归社会。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基于坚强概念的认知-信念-行为干预对乳腺癌手术患者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某院2018年6至12月收治的乳腺癌患者100例作为对照组,2019年1至6月收治的乳腺癌患者100例作为观察组。两组患者均行单侧保乳乳腺癌切除术,术后辅以相同放疗方案。对照组予以常规照护模式,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以基于坚强概念的认知-信念-行为干预,均自入院干预至出院为止。分别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正性负性情绪量表(PANAS)、症状自评量表(SCL-90)、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WHOQOL-BREF)、欧洲癌症研究治疗组织生命质量测定量表(EORTC QLQ-30)在干预前后评估两组患者的负性情绪以及生活质量,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干预后观察组PANAS评分中PA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t=4.964,P0.001),SAS评分低于对照组(t=-3.639,P0.05);干预后观察组SCL-90量表中抑郁、人际关系敏感维度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t=2.347,2.968;P0.05),焦虑、躯体化、强迫症状、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维度评分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WHOQOL-BREF量表中生理、心理、社会关系、环境各维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t=2.139,5.031,2.674,2.526;P0.05);干预后观察组EORTC QLQ-30量表中功能、总体生命质量维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t=2.775,4.043;P0.01),症状维度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t=4.062,P0.05)。结论:基于坚强概念的认知-信念-行为干预可有效改善乳腺癌手术患者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手术前后心理护理干预对前列腺癌去势手术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及QLQ-C30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80例于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入我院诊治的前列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分析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资料中的护理方法将80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行双侧睾丸切除术、药物治疗和常规护理,研究组在行双侧睾丸切除术、药物治疗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另在手术前后(围手术期)给予心理护理干预。在干预前、术后第7天和术后第1个月,用生活质量核心问卷(QLQ-C30)评定两组患者生活质量,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分别评定两组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绪。结果:(1)两组患者术后7天和术后1个月QLQ-C30评分与干预前比较存在明显差异(F=4.540,18.100,6.460.8.840,11.680,33.080,3.670,11.100,3.950,15.300,3.290,15.300,3.290,12.550;P0.05),且术后7天和术后1个月,QLQ-C30表中研究组患者的整体生活质量、角色功能、情感功能、认知功能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322,3.627,3.507,4.144,2.526,3.105,2.474,2.764,3.239,2.748,2.613,2.550;P0.05);(2)两组患者术后7天和术后1个月SAS、SDS评分与干预前比较存在明显差异(F=77.340,733.750,405.250,40.380;P0.001),且术后7天和术后1个月,研究组患者的SAS和SDA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029,5.302,8.649,10.972;P0.001)结论:对采用去势手术治疗前列腺癌的患者,手术前后进行心理护理干预能显著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并有效减轻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状态。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团体治疗对广泛性焦虑障碍患者生活质量改善作用。方法:将60例广泛性焦虑障碍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两组,对照组进行药物治疗,研究组在药物治疗同时进行认知行为团体治疗等康复干预。分别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席汉失能量表(SDS)、生活质量问卷(SF-12)对干预后两组患者精神状态、职业、生活质量进行评定和比较。结果:为期8周认知行为团体治疗治疗后,研究组在HAMA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t=-8.837,P0.05),研究组在SDS总分、工作维度、社会生活维度和家庭生活维度评分上显著低于对照组(t=-3.849,-3.925,-3.582,-4.082;P0.05)。研究组SF-12生理维度评分上高于对照组(t=18.553,P0.01),及心理维度评分上高于对照组(t=20.884,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认知行为团体治疗能够改善患者焦虑情绪,显著降低复发率、提升患者积极情绪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团体认知行为治疗对首发精神分裂症缓解期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将126例首发精神分裂症缓解期患者分为研究组61例和对照组52例,研究组给予团体认知行为治疗。在干预前后分别进行自动思维问卷(ATQ)、症状自评量表(SCL-90)、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和应付方式问卷(CSQ)的评估。结果:①干预后研究组的ATQ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t=-2.5914,P=0.0107);②干预后研究组的躯体化(t=-1.9983,P=0.0479)、人际关系敏感(t=-3.1662,P=0.0020)、抑郁(t=-3.0518,P=0.0028)、焦虑(t=-3.5234,P=0.0006)4个因子评分和SCL-90总分(t=-3.5429,P=0.0006)明显低于对照组;③干预后研究组的家庭支持(t=4.1017,P=0.0001)、朋友支持(t=2.6169,P=0.0100)、其他支持(t=2.0738,P=0.0402)和总分(t=3.0232,P=0.0031)均明显高于对照组;④干预后研究组在解决问题(t=2.3990,P=0.0180)、求助(t=2.2410,P=0.0268)因子的评分及成熟应对评分(t=2.3214,P=0.0219)明显高于对照组,自责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t=-2.0490,P=0.0426);⑤干预前后的ATQ评分差值对SCL-90总分差值(P=0.005)、PSSS总分差值(P=0.012)和成熟应对评分差值(P=0.032)、不成熟应对评分差值(P=0.044)起中介效应。结论:团体认知行为治疗可以改善患者负性自动思维,进而改善患者的心身症状、社会支持和应对方式。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心理社会支持系统对青年乳腺癌患者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应对方式及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利用数字表法将我院收治的90例青年乳腺癌病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5例,对照组予以常规干预,实验组在其基础上应用心理社会支持系统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SRESE)评分、应对方式(CSQ)评分、社会支持(SSRS)评分及生活质量核心量表(QOL-C30)评分。结果:干预后,实验组SRESE中POS评分(t=5.931,P0.001)、ANG评分(t=4.389,P0.001)、DES评分(t=4.389,P0.001)及总分(t=5.134,P0.001)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实验组CSQ中解决问题(t=2.130,P=0.036)、求助(t=6.606,P0.001)以及合理化(t=2.811,P=0.006)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幻想(t=-7.435,P0.001)、退避(t=-8.288,P0.001)、自责(t=-3.633,P0.001)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实验组SSRS中客观支持(t=7.591,P0.001)、主观支持(t=9.848,P0.001)、支持利用度(t=9.192,P0.001)评分与总分(t=6.439,P0.001)均明显高于对照组,QOL-C30中物质社会(t=6.408,P0.001)、社会功能(t=6.257,P0.001)以及心理功能(t=3.662,P0.001)评分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对青年乳腺癌患者应用心理社会支持系统,可有效提高其情绪调节效能感与生活质量,改善应对方式,增加社会支持,促进社会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心理康复对改善老年高血压合并焦虑抑郁患者负面情绪和生活质量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0月至2017年10月我院接收治疗的老年高血压合并焦虑抑郁患者11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给予对照组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心理康复干预,比较干预前和干预后两组患者焦虑(SAS)和抑郁(SDS)和生活质量评分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9.15,17.21;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生理功能、精神状态、社会功能、一般健康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康复干预可缓解老年高血压合并焦虑抑郁患者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血压明显得到控制,有利于生活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探讨心理康复对创伤性截肢患者不良情绪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01月至2017年12月我院接收治疗的创伤性截肢患者90例,根据干预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治疗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心理康复干预,比较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焦虑抑郁和生活质量评分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7.031,8.726;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生理功能、精神状态、社会功能、一般健康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6.03,8.375,8.105,9.372;P0.05)。结论:心理康复干预可缓解创伤性截肢患者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有利于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综合心理干预对癌症晚期患者家属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 将86例癌症晚期患者家属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不进行干预,干预组进行团体心理治疗,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定其情绪状况,观察比较家属在综合心理干预8周前后SAS和SDS评分结果.结果 干预组患者家属焦虑情绪得到明显改善,前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t=4.225,P<0.001);干预组患者家属抑郁情绪得到明显改善,前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t=4.345,P<0.001).结论 综合心理干预可以改善癌症晚期患者家属的焦虑抑郁情绪.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森田疗法对骨折后抑郁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70例骨折后抑郁患者,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在接受常规骨科治疗及护理的基础上,研究组进行为期8周的森田疗法治疗。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及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分别在干预前、后对两组进行评定。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HAMD、GQOLI-74评分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治疗8周后,研究组的HAMD评分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t=7.65,P0.01);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的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功能及生活质量总分均较治疗前有所提高,且研究组提高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t=2.85,P0.01;t=2.958,P0.01;t=3.16,P0.05;t=3.229,P0.05;t=3.254,P0.05)。结论森田疗法治疗骨折后抑郁患者的临床疗效确切。能有效改善患者抑郁情绪并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团体心理治疗对乳腺癌放疗患者心理康复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对已完成乳腺癌放疗6~8个疗程的患者,预期生存期大于5年的乳腺癌患者共60人进行为期12周的团体心理干预,并在干预前和干预结束后4周给予一般情况调查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症状自评量表(SCL-90)、生存质量量表(WHOQOL-BREF)评估。结果:团体心理治疗患者干预后HAMD评分显著降低(t=2.471,P=0.016),SCL-90中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因子评分显著性下降(t=2.397,2.225,2.117,5.745,5.789,2.471,2.078;P0.05)。WHOQOL-BREF总分、生理领域、心理领域因子分显著提高(t=-3.332,-2.000,-1.981;P0.05)。结论:团体心理治疗明显促进了乳腺癌患者的心理康复,改善了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