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标准化伤员应用于军校战伤救护综合演练中的效果。方法便利抽样选取某军校战伤救护综合演练中采用标准化伤员参训的73名学员,对其进行训练,并在训练后运用自制问卷进行标准化伤员使用效果的调查。结果学员参训前对标准化伤员的知晓度和使用率不高;对于标准化伤员总体效果评价较高,认为其有助于提高战伤救护演练效果。结论标准化伤员在战伤训练中具有较好的适用性,应推广使用。保密意识不强、反馈能力欠缺等问题是下一步的培训重点。  相似文献   

2.
针对目前战伤救护五项技术训练存在的不足,采用计算机虚拟现实技术进行模拟训练。模拟系统利用虚拟现实技术,真实再现战斗一线的情景,综合设置并三维模拟伤员的受伤情况、治疗过程,通过人机互动达到训练的目的。操作者可以更加直观地体会战伤救护的过程,提高救治伤员的应急能力。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基于战术战伤救治的野战救护实践教学模式在护理本科生《野战护理学》课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便利抽样法选取第二军医大学2012级41名护理本科生为研究对象,在前3次理论课中融入战术战伤救治(tactical combat casualty care,TCCC)理论精华,在后2次实践课中利用动物组织、仿真模拟人、标准化伤员模拟战伤和大规模伤亡,分别开展TCCC关键救护技术实战化训练和野战救护综合模拟演练。演练后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其自我感知变化和对教学质量的评价。结果护生对战创伤救护知识、能力和态度的自我感知均实现了积极的显著性提升,一致认为此次教学改革是一种创新的实践教学模式。结论基于TCCC的野战救护实践教学改革取得了较好效果,今后还需不断贴近战场实际,更新救治理念,完善训练模式,进一步提高训练效果。  相似文献   

4.
周明芳  李巍  舒勤 《护理学报》2006,13(5):77-79
目的适应新时期军事斗争卫勤准备需要,探索培养合格军队护理人才的模式。方法采用自编问卷调查及访谈法,调查选修《现代野战护理学》的学员共95人。结果被调查者对现代战争认识模糊,对新概念武器尤其是战伤救护5项技术知晓率极低;多数人因对军事护理有强烈兴趣而选修《现代野战护理学》并认为该课程急需开设或很有必要开设;排在前4位的培训需求依次为战时心理护理、战伤救护5项技术、野战外科护理、战伤休克;学生最愿意选择的培训方式是技术操作训练,其次为模拟演习、课堂讲授与临床实践;室外被认为是进行训练的最佳场所。结论为护理专业学员开设军事护理课程非常必要且迫在眉睫,训练应力求贴近实战并加强战时心理护理与战伤救护5项技术培训。  相似文献   

5.
关于战伤分类安置及流向标志的综述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通过对几场现代高科技局部战争的分析,发现实施分级救治伤员是高技术战争中卫勤保障的必然选择,而标志统一规范的战伤分类是保证有效分级救治的基础。为此,我们结合野战外科原则,对现代战伤分类安置进行了初步探讨。 1 现代战争的战伤分类特点 1.1 战场不固定,分类过程长 高技术下的局部战争以空袭作战为主导的地位日益突出,随着空袭目标的不断变更,传统概念上的前方与后方已不复存在,使得既往采用的单纯分类场的分类模式发生变化,战伤分类工作贯穿到了医疗后送工作的全过程。首先是伤员在医疗后送线上通过各级救治机构时要反复进行分类,其次是伤员从进入救治机构到离开救治机构的全过程也要反复进行分类。 1.2 伤类、伤型增多,流向标志更新 在现代化战争中,多  相似文献   

6.
总结了战伤救治分类模式在急诊救护身份识别中的应用效果,战伤救治分类模式主要包括制作急诊伤病员身份分类信息卡,有效进行了伤病员身份识别及病种分类,既保证了伤病员护理安全,又达到了快速准确救治的目的,强调院前急救与院内救护的无缝衔接是成批伤员抢救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1986年9月,我作为总后医学专科学校首批赴前线参战见习学员中的一员,来到了老山脚下第一野战医疗所,参加了救治护理战伤伤员的实际锻炼。工作中,我感到,战伤伤员与普通伤病员不同,他们不仅病情复杂,严重,而且还有许多特殊的心理  相似文献   

8.
四川省护理人员对灾害护理培训内容重要性的认同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四川省护理人员对灾害护理培训内容重要性的认识,确定灾害护理培训效果,为后期培训设置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在培训结束后收集学员对培训内容重要性的认识,包括地震伤员急救护理、地震伤员骨科护理、灾民和救护人员心理护理、地震伤员康复护理和灾后灾民健康管理5个维度.结果 学员对灾害护理培训内容重要性认识的总分...  相似文献   

9.
海上医院船分类工作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战伤分类工作是战伤救护工作中的重要一项,为保障救治工作的顺利进行、提高伤员的救治成功率,对海上医院船分类工作的目的、工作质量标准及分类人员职责等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0.
目的开展战术战伤救治(tactical combat casualty care,TCCC)战术区域救护阶段通气模块教学,为军医大学演习学员更好掌握通气技术提供参考。方法 2017年5月对参加"联卫-2017"演习的军医大学应届毕业学员进行TCCC战术区域救护阶段通气模块教学,对教学考核结果进行分析,并对学员进行访谈,了解其对TCCC战术区域救护阶段通气模块教学的看法。结果 425名学员参加TCCC战术区域救护阶段通气模块考核,333名学员(78.4%)考核结果为优秀,78名学员(18.4%)出现不同程度的操作步骤错误,有3名学员(0.7%)伤情判断出现错误,采取了错误的通气技术,延误伤员病情,考核结果为不合格。访谈结果显示,学员认可TCCC战术区域救护阶段通气模块教学,认为有助于其掌握通气技术。结论 TCCC战术区域救护阶段通气模块教学设计较为合理,能够有效促进演习学员对战术区域救护阶段通气技术的掌握。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基层部队官兵对战术战伤救治的理解程度、战场基本伤情判断的能力及掌握情况,为指导基层部队开展战术战伤救治知识培训提供依据。方法 2016年7-8月,便利抽样法抽取某陆军部队官兵225名,采用自制调查问卷进行战术战伤救治基本理论认知情况调查。结果179名(79.56%)官兵自我评判应该完全掌握战场救治技术,其中119名(52.89%)对于基本战场救治技术掌握不足或部分掌握,仅有29名(12.89%)选择的战场救治策略为最优。结论基层部队官兵对于战场救治理论和技术掌握程度较低,战场基本伤情判断的能力欠缺。建议基层部队相关部门应普及战术战伤救治理论知识和技术的系统训练,以提高官兵的自救能力,增强我军战斗力保障。  相似文献   

12.
《野战护理学》课程内容设置及教学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适应未来战争需要,培养合格的军事护理人才,探寻《野战护理学》课程最佳的内容设置及教学方法。方法采用半封闭式自编问卷结合访谈进行调查,对象为《野战护理学》必修课学员共75人。结果学员认为有必要开设本门课程,学好本课程所需具备的最重要的基础知识为基础医学知识,其次为基础护理、外科护理;学员希望获取的知识有核、化学、生物武器损伤的救护,其次为战创伤救护技术、战伤休克的防治原则及护理、多发伤的救治原则及护理、战时医疗后送体系、战时常见传染病的治疗原则与护理;对野战内科护理知识的需求最低。学员最喜欢的教学方式为技术操作训练。室外为学员最为向往的教学地点。多数学员认为,考核方式应选取模拟伤员救护实际能力考查。对教学方法的改进上,学员认为应增加模拟训练。结论《野战护理学》教学过程中应精选教学内容,拓展教学方式,灵活应用多种考核方式。应根据教学实践经验编写针对未来高技术局部战争的《野战护理学》教材,进一步完善教学方法及考核手段。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对边防官兵和海洋警察进行急救技能培训的方法,观察其效果。方法集中1周时间对51名边防海警官兵进行全脱产全封闭式培训,内容包括止血、包扎等5项技能。于培训前后分别对学员进行急救理论与技能的考核,采用自设问卷评估学员对教师和自我的评价,并追踪调查学员归队后急救的成功率。结果51名学员均完成全部课程。培训前后学员的理论与技能考核成绩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t=18.02,12.10,P<0.001);问卷调查表明100%的学员都愿意参加这种培训班,对教师的授课方法较为满意;追踪调查表明学员归队后抢救成功率达86.96%。结论对边防海警官兵进行为期1周的急救技能培训的方法切实可行,效果良好,可提高他们对现场伤员进行初步急救处理的能力,提高救治成功率。  相似文献   

14.
煤矿创伤伤员一体化救治模式的实践与效果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巫彩奕 《护理管理杂志》2010,10(10):694-695
目的探讨对煤矿创伤伤员采取一体化救治的方法与效果。方法制订一体化救治流程;完善指挥、通讯、运输系统;健全三级急救组织;培训各级护理急救人员。结果 1 049例创伤伤员安全转运到医院急诊科、专科病房或ICU。伤员死亡率为0.67%;伤员及事故单位对出诊、急救满意度达98.00%;投诉率为零。结论对煤矿创伤伤员实施一体化救治模式,建立了急救生命的绿色通道,降低了伤员死亡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提高水际滩头战伤救护的护理卫勤保障能力。方法理论学习与技能培训相结合,开展护理技能训练、急救小组训练、外出学习培训等,提高护理人员的战伤救护能力。结果理论成绩考核为(86.5±3.2)分;技能训练考核为(82.3±5.6)分;急救小组训练考核12组均为(80.2±1.3)分;静脉穿刺一次性成功率为90%;4项急救技术训练后操作速度明显提高。结论战伤救护训练为加强一线护理人员救治能力、培养战时所需人才、做好新时期卫勤保障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正大出血及失血性休克是日常生活及战场环境下创伤后最常见的可预期死亡原因[1],对大出血及失血性休克的防治在战伤救治中至关重要。一项针对2001-10-2011-06期间4 596名战伤伤员死亡分析的研究显示,有约90%的战伤死亡,发生在伤员被送达医疗救治机构之前的"战术环境"[2],其中24%的可预防性死亡伤员中,又有约90%的伤员死于严重出血。这就凸显了战现场急救救命性措施的紧迫性及危及生命的大出血及失血性休克救治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构建军队医务人员战伤救治培训评价指标体系,为战伤救治培训效果评估提供参考。方法 基于柯氏模型理论框架,通过文献研究、理论分析、研究组讨论等方法,运用德尔菲专家咨询法对17名专家进行两轮函询,统计分析专家函询结果,确定评价指标体系。结果 两轮函询专家积极系数分别为100.00%、94.12%,专家的判断系数分别为0.871、0.875,熟悉程度分别为0.847、0.850,权威系数分别为0.859、0.863;变异系数的平均值分别为0.138、0.089,肯德尔和谐系数分别为0.252、0.236(P<0.001)。最终形成军队医务人员战伤救治培训评价指标体系,包括4个一级指标、13个二级指标、55个三级指标。结论 基于柯氏模型构建的军队医务人员战伤救治培训评价指标体系,过程严谨科学、内容全面系统,对保证和提升军队战伤救治培训的质量、减少战时伤亡率等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简化客观结构化(OSCE)临床考试模式应用于危重症(ICU)专科护士培训的可行性及其效果。方法:根据省级专科护士培训计划,结合临床在ICU专科护士培训考核中采用简化OSCE临床考试模式,由培训考官根据培训内容设置情景,编写考核病例,选拔标准化病人和设置考点,考核2018年南京中大医院32名学员并进行成绩分析和问卷调查。结果:84.4%学员认为考核贴近临床,93.8%学员认为站点安排合理,90.6%学员认为时间安排合理,87.5%学员认为其能反映护士综合能力。93.8%学员认为该模式公平,96.9%学员认为该模式值得推广。结论:简化OSCE临床考试能反应学员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及应变能力,能客观检验护士的综合能力,但受主考老师影响,有待改进。  相似文献   

19.
亚热带地区战伤救治护理特点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 分析亚热带西南战区战伤救治护理特点,以提高战时护理配合能力。方法 对我院“自卫还击战”和“两山作战”2894份战伤病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危重伤员多,自救伤员少:分类后送的多,滞留伤员少;护理操作多,文书书写少;专科处置多,辅助检查少;一、二线医院伤员多,当天到达总医院的伤员少。结论 (1)西南战区地理环境条件恶劣,应提高空运救护能力;(2)规范野战护理管理,统一野战护理预案及检查标准;(3)加强和平时期医院的野战演练,以迎接未来战争的挑战。  相似文献   

20.
新型医院船手术室战伤器械的合理准备与使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新型医院船模拟伤员的伤情特点,探讨战伤情况下紧急手术器械的种类和准备方式,提高海战伤员手术的救治效率.方法:收集300名模拟伤员资料,分析伤情特点,用实验犬模拟40例手术,将传统野战手术器械与改良后的手术器械分别计算器械数量,并进行比较.结果:同一术式,改良后的手术器械数量少于传统野战手术器械.结论:对手术战伤器械准备和使用的改进,可使手术时间缩短,手术效率提高,促使医院船手术救治能力和水平进一步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