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遵 《医疗装备》2021,(4):103-104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术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手术指标及髋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3月上饶市广丰区人民医院收治的70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35例。对照组行解剖锁定钢板内固定手术,试验组给予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指标(引流量、手术时间、失血量)与髋关节功能优良率。结果试验组引流量、失血量均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髋关节功能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可减少失血量及引流量,缩短手术时间,提高髋关节功能优良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比分析动力髋螺钉(DHS)与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6月~014年5月收治的90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45例,采用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治疗,对照组45例,采用动力髋螺钉(DHS)即钉板固定系统治疗,记录手术时间、出血量值,以及切口愈合、术后下床活动的时间,同时评价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情况。结果观察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应用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较动力髋螺钉(DHS)疗效更好,治疗后患者能在短时间内恢复髋关节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予以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与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医院确诊的60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0例。对照组行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治疗,试验组行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的手术指标、疗效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手术时间、下床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髋关节功能优良率高于对照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效果确切,可促进患者髋关节恢复,且手术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究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22年1月高安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2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组,将接受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术治疗的31例患者纳入对照组;将接受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的31例患者纳入试验组。比较两组临床围手术期指标、术前术后手术创伤应激指标、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前术后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结果 治疗后,试验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手术时间、愈合时间、下地负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术前两组C反应蛋白(CRP)、皮质醇(Cor)、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CRP、Cor、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切口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愈合不良、大腿疼痛等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Harris评分(功能、疼痛、畸形、活动度4个维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Harri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可减轻手术创伤应激反应,加快术后康复,且并发症较少。  相似文献   

5.
杨振 《现代养生》2014,(20):96-96
目的:观察并探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术(PFNA)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42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将患者分析治疗组(21例)和对照组(21例),治疗组采取PFNA髓内固定术,对照组实施DHS髓外固定手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平均住院时间等情况,观察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术后髋关节功能评分比较。结果:治疗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且并发症发生率较低,两组数据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月,术后3个月、6个月时治疗组髋关节评分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术手术时间短、出血量较少、预后快,具有显著临床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应用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的临床疗效进行探究.方法:此次研究纳入87例于2016年4月至2017年9月间我院收治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将所选对象分为对比组和探究组,给予对比组患者动力髋螺钉治疗方式,给予探究组患者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结果:与对比组患者相比较,探究组患者手术时间以及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更短、术中出血量明显更少,两组患者愈合时间对比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组髋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为81.40%,探究组髋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为95.45%,探究组髋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明显更高,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应用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能够取得更佳的临床疗效,能够使患者生活质量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小切口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术和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及术后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5年6月—2019年10月本院收治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150例,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小切口组(75例)和对照组(75例),对照组患者使用股骨近端重建钉内固定术治疗,小切口组使用小切口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下床活动时间和住院时间,并对两组患者VAS评分、Harris评分和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 小切口组治疗有效率为96.00%,高于对照组的90.67%,(χ2=8.917,P=0.012)。小切口组手术时间为(42.29±5.46 )min、术中出血量为(87.49±9.9)mL、下床活动时间为(5.74±1.01)d、住院时间为(10.17±2.25)d,均少于对照组的(61.09±8.43)min、(153.82±16.82)mL、(10.34±2.14)d、(17.58±3.38)d,(t=18.53、33.64、19.24、18.07,P值均<0.01)。两组患者术前VAS评分和Harri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治疗后小切口组VAS评分为(2.42±0.74),低于对照组的(4.68±0.98),Harris评分为(86.34±12.11),高于对照组的(78.51±10.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小切口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00%,低于对照组的14.67%,(χ2=5.042,P=0.025)。结论 小切口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显著,可明显减少患者术中出血量,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改善髋关节功能,且并发症较少,具有较高安全性,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分析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与股骨近端锁定板(LPFP)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股骨粗隆间骨折47例患者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24例)和实验组(23例),两组患者分别采用股骨近端锁定板和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在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负重时间方面,实验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在Harris评分优良率以及骨折愈合时间方面,对照组和实验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的效果更加理想,具有微创、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发生率低、固定理想、术后恢复时间短等特点,可以将其作为首选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并探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术(PFNA)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42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将患者分析治疗组(21例)和对照组(21例),治疗组采取PFNA髓内固定术,对照组实施DHS髓外固定手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平均住院时间等情况,观察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术后髋关节功能评分比较。结果:治疗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且并发症发生率较低,两组数据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月,术后3个月、6个月时治疗组髋关节评分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术手术时间短、出血量较少、预后快,具有显著临床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临床医学工程》2019,(6):781-782
目的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高龄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48例高龄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24例,观察组采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对照组采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显著大于对照组,术后下床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 <0.05)。术后1个月、 3个月,观察组的Harri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术后6个月,两组的Harris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是治疗高龄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一种有效方法 。  相似文献   

11.
崔晓明 《现代养生》2014,(2):124-124
目的:分析股骨粗隆间骨折治疗中应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68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2例行动力髋关节螺钉(DHS),观察组36例行PFNA,对比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手术用时及骨折愈合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结论: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对股骨粗隆间骨折有显著疗效,安全性高,患者术后可快速康复,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治疗对股骨转子下骨折的效果和价值。方法:选取本院于2015年5月~2016年5月间本院接收的股骨转子下骨折患者60例,按照随机化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应用股骨近端锁定钢板固定治疗,观察组采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对比两种治疗方法的实施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流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髋关节功能优良率为76.67%,对照组的髋关节功能优良率为93.3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股骨转子下骨折患者采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治疗,效果较为理想,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 针对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微创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 方法 从笔者所在医院骨科所接收并进行临床治疗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资料中选取96例进行研究,按照临床治疗方式的差异性将研究对象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8例,对照组给与动力髋螺钉治疗,观察组给与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微创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出血量、手术时长、术后的引流量、骨折愈合时长以及发生并发症的几率。结果 对两组患者实施相同时长的差异性治疗后,接受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微创治疗的观察组患者手术过程及术后创口愈合时间相对较短, 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引流量及术中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出现并发症几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应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微创治疗方法具有更为明显的效果, 同时还能够有效控制并降低各种并发症的产生,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方法:对200例患者分别实施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治疗与股骨近端髓内钉(PFN)治疗,分别设为PFNA组与PFN组,各100例。结果:PFNA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PFN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PFN组,骨折愈合时间明显短于PFN组,比较具有明显差异(P0.05)。而两组的术后并发症、Harris髋关节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采用PFNA治疗可促进骨折早期愈合,且操作方便,此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股骨近端髓内钉髓内固定和动力髋螺钉髓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71例在我院接受手术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随机分为PFN组(37例)和DHS组(34例),PEN组行股骨近端髓内钉髓内固定治疗,DHS组行动力髋螺钉髓内固定治疗。观察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愈合时间(骨折愈合和伤口愈合)、髋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PFN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均明显小于DHS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的伤口愈合时间差异不显著(P>0.05)。术后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中,PFN组优良率显著高于DHS组(89.2%vs 67.7%);PFN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DHS组(5.4%vs 23.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PFN内固定比DHS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骨折患者的髋关节恢复功能效果更好,术后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防旋转髓内钉联合鲑鱼降钙素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及对骨密度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骨科自2013年7月-2014年5月收治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7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接受股骨近端旋转髓内钉内固定手术;且术后两组患者均给予相同的钙剂治疗,观察组在钙剂治疗的基础上再给予鲑鱼降钙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中、术后情况、骨密度情况和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t=4.313,P0.001)、骨折愈合时间(t=3.510,P0.001)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1年,观察组患者股骨颈、股骨大粗隆、Ward三角的骨密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并均明显高于治疗前,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Harris评分总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4. 647,P=0. 0310. 05),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股骨近端防旋转髓内钉联合鲑鱼降钙素治疗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疗效较为显著,且对其骨密度的提高有明显作用,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童维 《实用预防医学》2010,17(9):1826-1828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PFNA)治疗老年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老年不稳定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随机分为2组,分别用PFNA及动力髋螺钉(DHS)行内固定术治疗,观察两组术中、术后情况及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与DHS组比较,PFNA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及髋关节功能改善明显优于DHS对照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FNA内固定技术治疗老年不稳定性股骨粗隆间骨折安全可靠,简便实用,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动力髋螺钉内固定)和观察组(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观察和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并发症。结果:平均随访12个月,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优良率差异性不明显,P〉0.05,而观察组手术时间、出血量均明显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降低,P〈0.05。结论:对于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能够有利于患者的快速愈合,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效果。方法对50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进行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手术治疗,并对这些患者进行半年的随访。结果经随访,50例患者的骨折全部愈合。结论股骨近端防旋内钉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王笑山 《医疗装备》2022,(6):104-106
目的 探讨股骨近端交锁髓内钉(InterTan髓内钉)与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术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上饶市广信区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将患者分为InterTan组与PFNA组,各30例.Inte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