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了解自我效能感对大学生前瞻记忆的影响。方法通过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筛选96名被试,采用Einstein和McDaniel的双任务实验范式,以图形组合为实验材料,探讨不同自我效能感大学生前瞻记忆能力的差异。结果高自我效能感基于事件的前瞻记忆正确率显著高于低自我效能感正确率(t=2.445,P0.05),高自我效能感基于事件的前瞻记忆反应时显著低于低自我效能感前瞻记忆反应时(t=-3.763,P0.001);高自我效能感基于时间的前瞻记忆正确率显著高于低自我效能感正确率(t=2.901,P0.01),高自我效能感基于时间的前瞻记忆反应时显著低于低自我效能感(t=-2.612,P0.01);同一实验条件下,基于事件的前瞻记忆正确率及反应时均显著优于基于时间的前瞻记忆正确率及反应时(t=9.061,P0.001;t=-2.188,P0.05)。结论大学生前瞻记忆成绩受自我效能感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认知闭合需要对个体的事件性和时间性前瞻记忆的影响.方法:对30名高认知闭合需要个体和30名低认知闭合需要个体进行事件性和时间性前瞻记忆差异的实验研究.事件性前瞻记忆实验任务是看到目标线索,执行目标任务;时间性前瞻记忆任务是采用双任务实验研究范式,即执行背景任务(图形任务)的同时记住某个时间点执行目标任务.结果:高、低认知闭合需要组被试在时间性前瞻记忆任务的反应时和正确率上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但在事件性前瞻记忆任务的反应时上存在显著差异(P<0.05),高认知闭合需要组的事件性前瞻记忆反应时显著短于低认知闭合需要组.结论:认知闭合需要对个体的前瞻记忆有一定影响,高认知闭合需要被试的事件性前瞻性记忆反应时短于低认知闭合需要组.  相似文献   

3.
目的 根据心理学有关前瞻记忆的定义及记忆任务间相互干扰的效应,对慢性精神分裂症病人的前瞻记忆进行研究与分析.方法 对慢性精神分裂症病人的前瞻记忆状况进行实验室情景下的实验调查.结果 在第一个任务中,患者组漏报率显著增高,其对内容材料理解的正确率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13),错误率比对照组高,但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528).在第二个任务中,患者组漏报率无显著增高(P>0.05),错误率增多,反应时间明显延长(t=-3.984,P=0.001).结论 在第一个任务中漏报率显著增高,而记忆的干扰效应要小于正常人;前瞻记忆的缺损与其受教育年限、性别、家庭关怀程度、态度自评分无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考察听写困难儿童的空间编码特点。方法:选择听写困难组和对照组儿童各30名,共包括两个实验,实验一采用特征匹配范式,以实验材料辨别难度为指标,对比听写困难组儿童和对照组儿童对探测刺激的判断反应时和正确率。实验二采用变化察觉范式,考察听写困难儿童对空间信息的记忆特点。结果:(1)实验一在反应时指标上,组别主效应显著,困难组被试的反应时高于正常组被试;条件主效应显著,在低辨别难度条件下的反应时,明显低于高辨别难度;交互效应不显著。在正确率指标上,条件主效应显著,低辨别难度条件下的正确率明显高于高辨别难度;组别效应和交互作用不显著。(2)实验二在反应时指标上,材料难度主效应显著,在低难度条件下的反应时,明显低于高难度;组别主效应不显著;交互效应不显著。在正确率指标上,材料难度的主效应显著,在低难度条件下的正确率,明显高于高难度;组别的主效应边缘显著,困难组的正确率低于对照组;交互效应不显著。结论:与正常儿童相比,听写困难儿童的视觉空间辨别加工存在缺陷,主要表现在加工速度的延迟。在视觉空间记忆上,听写困难儿童和正常儿童没有明显差别,差异水平边缘显著。  相似文献   

5.
目的:应用脑事件相关电位(ERP)技术对于人的面孔识别机制进行研究,为评价早期认知功能障碍提供依据。方法:对30名正常志愿者进行面孔识别ERP实验,使用E-Prime软件进行面孔和房子等刺激目标的程序编辑,采用64导Neuroscan脑电信号采集系统进行脑电信号采集,并用Curry 7软件进行离线数据分析,应用SPSS17.0统计软件包统计学分析。结果:P100波幅的性别主效应显著(F=9.529,P0.01),刺激类型主效应显著(F=7.365,P0.01)。P100的潜伏期性别主效应显著(F=6.967,P0.01),刺激类型主效应显著(F=13.270,P0.01)。N170潜伏期的性别主效应显著(F=48.356,P0.01),波幅和潜伏期的刺激类型主效应也均显著(F=36.782,38.309;P0.01),其中面孔刺激的波幅和潜伏期均大于房子(-8.847±4.453、-6.787±4.730μv,162.356±13.834、148.352±16.917ms;F=74.243,75.140;P0.01),倒立面孔波幅和潜伏期均大于正立面孔(P=0.010,0.020),但倒立房子的波幅和潜伏期与正立房子均无显著差异(P0.05)。VPP波幅的刺激类型主效应显著(F=58.104,P0.01),电极部位主效应显著(F=9.136,P0.01)。N300波幅的性别主效应显著(F=10.936,P0.01),刺激类型主效应显著(F=4.595,P0.01),电极部位主效应也显著(F=6.396,P0.01)。结论:给予面孔视觉刺激后,首先同时在两侧大脑枕叶产生同等强度,没有面孔翻转效应的P100电位;随后同时在两侧大脑颞枕部产生具有明显右侧大脑优势和面孔翻转效应的特异性N170;最后,在额中央区产生晚期对于面孔进行分析加工的N300成分。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处于康复期的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前瞻记忆是否存在缺陷以及造成缺陷的原因。方法:对男性精神分裂症前瞻记忆状况用实验法、问卷调查法研究。结果:两组被试在前瞻记忆1、2任务和当前任务上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t=-6.085,-5.273,5.-772;P0.01),而前瞻记忆的自评分数也存在显著差异(t=2.666,P0.05)。精神分裂组前瞻记忆与受教育年限呈正相关(r=0.425,0.444;P0.05),前瞻记忆2与当前任务、自评问卷显著相关(r=0.472,-0.639;P0.01)。结论:男性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明显的前瞻记忆缺陷,可能与任务特性、教育年限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区别面孔识别的意识加工和自动加工,探讨其发展机制。方法:39名儿童和大学生进行东西方面孔识别和面孔再认,应用加工分离程序(PDP)区分再认过程的意识加工和自动加工,记录其正确率和错误率,进行组间和组内效应检验。结果:(1)在分类正确率上,年龄主效应显著(F=5.744,P0.05);(2)在分类错误率上,本异族面孔差异主效应显著(F=59.117,P0.01);本异族面孔差异及年龄存在显著的交互作用(F=7.167,P0.01);(3)在意识性及自动性提取比例上,年龄主效应达显著水平(F=6.06,P0.05),意识性/自动性提取与本异族面孔差异之间交互作用显著(F=7.459,P0.05),年龄、本异族面孔及意识性/自动性提取三者交互作用达显著水平(F=4.647,P0.05);(4)儿童被试在加工异族面孔时意识性提取与自动提取呈正相关(r=0.568,P0.01)。结论:(1)支持面孔识别的特殊性发展理论;(2)知觉专家理论更适合解释儿童异族效应机制;(3)成人在对面孔深加工的前提下,双加工理论能较好地解释其异族效应的产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情绪对变化盲视现象的影响。方法:采用3(情绪:积极/中性/消极)×3(刺激类型:出现消失类/颜色改变类/完全替换类)的混合设计,以"图片+故事"作为情绪诱发材料,选取76名被试完成经典闪烁范式的变化探测任务。结果:①情绪主效应边缘显著,F=2.96,P=0.059;②刺激类型主效应显著,F=22.00,P<0.001;③刺激类型和情绪的交互作用显著,F=6.759,P<0.001。结论:①积极情绪促进个体对变化的觉察,消极情绪阻碍个体对变化的觉察;②情绪对变化盲视的影响受到任务难度的调节。在任务难度较大时,积极情绪促进变化觉察,消极情绪阻碍变化觉察,任务难度较小时,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对变化觉察的影响没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音乐类型、音乐节奏以及记忆材料的类型对记忆效果的影响。方法:采用2(音乐类型:古典,流行)×2(音乐节奏:快,慢)×2(记忆材料类型:积极词汇,消极词汇)的三因素混合实验设计,选取40名在校大学生为被试,在E-prime上呈现刺激,要求被试分别在4种音乐环境(古典慢节奏音乐、流行慢节奏音乐、流行快节奏音乐、古典快节奏音乐)下记忆形容词,形容词根据其词性分为积极和消极两类。结果:1不同背景音乐条件下,词汇的反应正确率和反应时均有显著差异;2在反应正确率上,性别差异显著(F=12.60,P<0.01),男生在积极词汇上的反应正确率低于女生,在消极词汇上两者无显著差异;不同音乐类型条件下被试反应正确率差异显著(F=68.25,P<0.001);3在反应时上,性别差异显著(F=22.26,P<0.001),男生在积极词汇上的反应时低于女生,在消极词汇上两者无显著差异;不同音乐类型(F=7.56,P<0.05)、不同音乐节奏(F=40.74,P<0.001)条件下被试反应时差异均显著。结论:背景音乐的类型和节奏对个体记忆能力有重要的影响,这种影响因记忆材料的不同而有所不同,且对男女生而言影响程度是不一样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验证士兵内隐集体自尊效应,探讨其脑机制。方法:通过Go/No-go联想测验任务(Go/No-go Associa-tion Task,GNAT)测量士兵被试在"集体自我+积极"与"集体自我+消极"两种任务条件下的感受性指标(d’)和反应时,同时记录事件相关电位数据。结果:GNAT感受性指标上,任务条件的主效应显著,F(1,15)=12.25,P=0.003;GNAT的反应时指标上,任务条件主效应显著,F(1,15)=8.557,P=0.010。P300潜伏期上,任务条件的主效应显著,F(1,15)=10.752,P=0.005;P300振幅上,任务条件的主效应显著,F(1,15)=24.636,P=0.000。结论:士兵内隐集体自尊效应基于对"集体自我+积极"信息的深度加工,是多脑区参与的同步系列活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本研究首次在中国健康大学生样本中应用概率奖赏任务(Probabilistic Reward Task,PRT),并对其奖赏强化学习行为的机制进行探讨。方法:127名健康大学生被试完成计算机汉化版的概率奖赏任务(长短嘴版本,300试次),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对反应偏向、鉴别力、准确率、反应时等指标进行统计。结果:反应偏向与鉴别力的组块主效应显著(F(2,252)=20.05,P0.001;F(2,252)=13.02,P0.001),随操作次数增多,反应偏向与鉴别力逐渐提高。反应时和准确率的刺激类型主效应显著(F(1,126)=84.09,P0.001;F(2,126)=143.08,P0.001),奖多刺激(获奖赏机率高的刺激)的反应时显著低于奖少刺激(获奖赏机率低的刺激),奖多刺激的准确率显著高于奖少刺激(P0.001)。反应时和准确率的组块和刺激类型的交互作用均显著(F(2,252)=14.15,P0.001;F(2,252)=17.79,P0.001)。在奖多刺激条件下,反应时组块1组块2=组块3(P0.05),准确率组块3组块2组块1(均P0.001);而奖少刺激条件下,三个组块之间的反应时及准确率均没有显著差异。结论:中国大学生群体在PRT任务操作过程中,表现出明显的追求更高机率奖赏的动机与欲望,并存在渐进累积的奖赏学习效应。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无意识目标追求的成败对自我提升的影响。方法:采用2(目标:无意识目标/无目标)×2(任务难度:容易/困难)的组间设计,120名被试依次完成杂乱句子任务(The Scrambled Sentence Task,SST)和字母排序任务(Anagram Task)后,立刻测量其自我提升。结果 :目标主效应显著,F(1,104)=6.551,P=0.012;任务难度主效应显著,F(1,104)=9.257,P=0.003;目标和任务难度的交互作用显著,F(1,104)=5.351,P=0.023。结论:激活无意识的"成功"目标和执行困难任务可以影响自我提升;相对于无意识目标追求的成功,无意识目标追求的失败可以增强自我提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体育锻炼影响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中介效应问题。方法采用文献资料调研、心理测量和数理统计等方法对云南省部分高校的729名少数民族大学生进行了调查与分析。结果①体育锻炼量与少数民族大学生自我效能(r=0.24,P0.01)、社交焦虑(r=-0.186,P0.01)、心理健康(r=0.274,P0.01)相关显著;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与自我效能(r=0.469,P0.01)、社交焦虑(r=-0.485,P0.01)相关显著;②锻炼强度在心理健康得分上存在非常显著的主效应(F=8.37,P0.001),每次锻炼时间和每周锻炼次数在自我效能(F=6.946,P0.01;F=14.197,P0.001)、社交焦虑(F=5.489,13.177;P0.001)和心理健康(F=12.71,18.529;P0.001)上的主效应均达到了非常显著性水平。结论自我效能和社交焦虑是体育锻炼影响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中介变量,自我效能在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的影响中起的中介作用明显大于社交焦虑。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不同成人依恋类型大学生焦虑水平的差异及客观社会支持的调节作用。方法:通过整群随机抽样,选取363名大学生为被试,采用亲密关系经历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和焦虑自评量表进行调查。结果:1成人依恋类型的主效应显著(F=9.32,P0.001,η2=0.07);2客观社会支持的主效应不显著(F=2.21,P=0.11,η2=0.01);3成人依恋类型和客观社会支持的交互作用显著(F=3.39,P0.01,η~2=0.06);4客观社会支持对依恋恐惧个体的简单效应显著(F=4.45,P0.05),且高低客观社会支持个体的焦虑水平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客观社会支持对依恋恐惧个体的调节效应显著,支持和验证了社会支持的缓冲器模型,对于不同成人依恋类型个体焦虑障碍的矫治具有一定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时间定价对个体内隐利他行为的影响及物质主义价值观在两者之间的作用。方法:采用2(自变量操作:时间定价组、控制组)×3(物质主义价值观水平:低、中、高)被试间实验设计,通过计算被试工资操作自变量,以被试相容任务和不相容任务反应时的差代表个体内隐利他行为程度。结果:(1)时间定价主效应显著(F(=15.37,P0.001)。与非时间定价组相比,时间定价组出现了更大的IAT效应;(2)物质主义价值观主效应显著(F=4.32,P0.05),相对于中等水平物质主义价值观组,高、低组均出现了更大IAT效应;(3)二者的交互作用显著(F=3.10,P0.05),即对持高、低水平物质主义价值观的个体而言,时间定价启动对IAT效应没有显著影响;但对持中等水平物质主义价值观的个体而言,时间定价条件下出现了更大的IAT效应。结论:时间定价会削弱个体的内隐利他行为,物质主义价值观在其中起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不同家庭教养方式对大学生共情能力的影响,为家校共育共同提升大学生共情能力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从潍坊某高校在校本科生中随机抽取334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运用SPSS 19.0进行数据录入和统计分析。结果:在性别方面上,父母严厉、惩罚维度存在着明显差异(F=11.728,5.914;P0.01),且与是否是独生子女存在交互效应(F=4.451,5.087;P0.05),同时其与生源地和是否独生子女三者间也存在交互效应(F=3.981,8.117;P0.05)、父亲偏爱维度在性别上也存在着明显差异,且与生源地存在交互效应(F=8.957,7.466;P0.01);在是否独生子女方面,父母偏爱维度(F=29.377,16.603;P0.001)、父母情感温暖、理解维度(F=7.483,4.852;P0.05)差异显著,且均和生源地存在交互效应(F=12.119,5.122;P0.05);在生源地方面,母亲偏爱维度存在显著差异(F=4.267,P0.05),且父母过分干涉维度上生源地和是否独生子女都存在交互效应(F=12.361,5.147;P0.01);对大学生的共情能力分析中得出:共情能力在性别这个因素上主效应差异极其显著,女生显著高于男生(F=17.893,P0.001),而在其余两个因素上主效应均差异不显著,多因素交互效应分析得出:性别和是否独生子女两者的交互效应差异显著(F=5.123,P0.05),其余因素交互效应不显著;家庭教养方式对共情能力的回归分析得出:6个因子进入回归方程,其中对共情能力有正预测作用的是父母情感温暖、理解(t=7.941,9.532;P0.001),对共情能力有负预测作用的是父母严厉、惩罚和父母拒绝否认(t=-8.347,-8.148,-6.113,-6.268;P0.001)。结论:家庭教养方式能有效预测大学生共情能力。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青少年网络成瘾者、暴力犯的人际关系性特点,及与普通少年的区别。方法:用《中文网络成瘾量表》评定是否成瘾,比较成瘾者、少年暴力犯及普通少年在《中国人人格评定量表》人际关系性上的得分。结果:协方差分析发现:年龄的主效应边缘显著(F(5,329)=2.20,P=0.054),而组别的主效应显著(F(10,620)=5.02,P<0.001)。进一步分解发现:三个组在人情取向维度上主效应不显著(F(2,313)=0.58,P=0.56),在面子(F(2,313)=12.52,P<0.001)、灵活性(F(2,313)=10.85,P<0.001)、防御性(F(2,313)=9.92,P<0.001)上,主效应显著。同时,在这三个维度上,暴力犯和网络成瘾者之间无差异(均值差为-0.03-0.01,P>0.05),但在面子、防御性上,得分显著高于正常青少年(均值差为0.11-0.13,P<0.001),在灵活性上,得分显著低于正常青少年(均值差分别为0.08,P<0.01和0.12,P<0.001)。结论:少年暴力犯和网络成瘾少年在人际关系上具有相似的特点,比正常少年更加爱面子和更强的防御性,但更缺乏灵活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慢性乙醇中毒性周围神经病(CAPN)患者的执行功能。方法:以CAPN患者为研究组,同期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应用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连线测验、Stroop数字计数测验、ODDBELL听觉任务、STERBERG视觉任务、双重视听追踪任务研究被试的执行功能。结果:1连线测验:研究组在"基础任务耗时"(t=2.233,P0.05)、"附加任务耗时"(t=2.818,P0.01)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在"基础任务正确率"(t=3.511,P0.01)、"附加任务正确率"(t=2.578,P0.05)均显著低于对照组;2Stroop数字计数测验:研究组在"基线测验耗时"(t=10.755,P0.01)、"一致性测验耗时"(t=4.578,P0.01)、"非一致性测验耗时"(t=4.354,P0.01)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在"基线测验正确率"(t=3.706,P0.01)、"一致性测验正确率"(t=2.287,P0.05)、"一致性测验正确率"(t=4.661,P0.01)均显著低于对照组;3WCST测验:研究组在TN(t=3.834,P0.01)、CFC(t=4.145,P0.01)、EN(t=5.777,P0.01)、PE(t=15.112,P0.01)、CN(t=7.267,P0.01)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在CA(t=6.055,P0.01)、FMSS(t=6.294,P0.01)均显著低于对照组;4视听任务:研究组在"ODDBALL反应时间"(t=16.588,P0.01)、"STERBERG反应时间"(t=16.892,P0.01)、"双重任务追踪误差"(t=9.02,P0.01)、"双重任务反应时间"(t=16.845,P0.01)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在"ODDBALL反应正确率"(t=8.499,P0.01)、"STERGERG反应正确率"(t=23.782,P0.01)、"双重任务反应正确率"(t=13.749,P0.01)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CAPN患者在中枢神经系统临床表现出现前,已经存在脑部高级智能活动障碍,认知心理学检查有助于其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研究生的学业拖延和自我同一性状态及其各维度的关系.方法 采用研究生学业拖延量表和自我同一性问卷对全国5所大学的283名研究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①77.0%的学生达到了中等以上的拖延;不同年级的研究生在6种任务情境:学期论文撰写(F=10.469,P<0.001)、论文发表(F=8.97,P<0.001)、阅读资料(F=4.539,P<0.05)、导师布置任务(F=9.104,P<0.001)、参与任务(F=9.104,P<0.001)和学业管理任务(F=3.108,P<0.05)中学业拖延程度都达到显著性差异水平;②自认达成型(14.1%)和自认扩散型(17.1%)的研究生相对较少;③不同年级的研究生在自我同一性的时间分裂(F=4.524,P<0.01)、自我意识过强(F=3.295,P<0.05)和定向迷失(F=8.768,P<0.001)3个维度之间差异显著;④学业拖延与自我同一性的各个维度:时间分裂(r=-0.219,P<0.01)、精力涣散(r=-0.257,P<0.001)、认同扩散(r=-0.248,P<0.001)、权威混乱(r=-0.1,P<0.05)和定向迷失(r=-3.03,P<0.001)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⑤定向迷失(F=28.484,P<0.001)和精力涣散(F=17.177,P<0.001)对学业拖延程度的影响达到了显著水平.结论 研究生学业拖延与自我同一性各个维度间存在显著负相关,定向迷失和精力涣散对学业拖延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完美主义、结果效价对大学生反事实思维的影响。方法:用近乎完美量表修订版的中文修订版和反事实思维问卷,对南京市两所高校共529名大学生进行施测。结果:1全体被试在完美主义量表中的高标准维度、差异维度的中位数分别为30和45,4类完美主义人群的比例为:积极追求卓越者21.4%、临床完美主义者32.9%、自我满足者25.1%和自我挫败者20.6%;2完美主义类型在大学生自我导向(F=4.81,P0.01)和他人导向(F=4.19,P0.01)反事实思维上的主效应显著;结果效价在大学生自我导向(t=-5.12,P0.001)和他人导向(t=4.19,P0.001)反事实思维上的主效应显著;完美主义类型和结果效价在他人导向反事实思维上的交互效应显著(F=2.47,P0.05)。结论:完美主义类型和结果效价会对大学生的自我导向和他人导向的反事实思维产生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