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锁骨下静脉穿刺入路的应用解剖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为了提供锁骨下静脉穿刺的应用解剖资料,在40侧标本上对锁骨下静脉、动脉及胸膜的穿刺点、穿刺角度和深度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通过锁骨下入路穿刺锁骨下静脉,最佳角度是针与额状面夹角约为20.5°,针与水平面夹角约为28.3°,深度约为2.6cm。而通过锁骨上入路最佳角度是针与额状面的夹角约为-8.3°针与水平面的夹角约为40.3°,深度约为2.3cm。本文同时讨论了临床应用要点。  相似文献   

2.
本文解剖观察了32例成人男性锁下静脉的锁骨下段。锁骨下静脉与锁骨的交叉点位于肩峰或肩锁关节至胸锁关节连线的内,中1/3稍外侧。在交叉点与环状软骨和胸骨颈静脉切迹连线的中点之间作一连线,此连线在锁骨下方的延长线即是锁骨下段的体表投影。  相似文献   

3.
目的找到下入路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较好的体位、进针部位、穿刺方向及定位方法。方法对5具成人尸体颈根部及腋窝进行解剖,观测与下入路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有关结构、结构间位置关系及其随体位变化,比较不同部位进针穿刺锁骨下静脉。结果腋-锁骨下静脉上缘与锁骨下缘相交处(下称A点)在锁骨上缘对应的结构是前斜角肌外侧缘等。上肢贴躯干时、肩外展90°时,腋-锁骨下静脉上缘与锁骨下缘的夹角分别是41.3°±2.2°(45.2°~36.8°)、22.4°±1.8°(24.6°~19.8°)。肩前屈、外展时,锁骨与第一肋之间间隙变大;反之变小。在A点外下方1~1.5cm处(下称B点)进针,朝A点穿刺,针尖能顺利到达A点,再贴锁骨后面往胸锁关节穿刺,针尖能顺利到达胸锁关节;在锁骨外、中1/3交界处下1~1.5cm处进针,按相同方向穿刺,针尖在锁骨内、中1/3交界处被第一肋顶住。结论进行下入路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时,应采取肩前屈、外展体位;用前斜角肌外侧缘在体表定位A点、B点;应在B点处进针,朝A点穿刺。  相似文献   

4.
目的解剖学比较颈内静脉和锁骨下静脉2种穿刺入路的优缺点,探讨临床建立中心静脉通路的最佳方法。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开胸手术患者120例,根据静脉穿刺入路的不同将患者分为颈内静脉组和锁骨下静脉组,每组60例,穿刺操作由同一组医师进行。评价2种穿刺的学习曲线例数、一次穿刺成功率、完成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结果颈内静脉组穿刺操作完成时间为(22.00±5.58)min,一次穿刺成功率52%,学习曲线例数12例,锁骨下静脉穿刺组则分别为(11.60±2.67)min,93%和3例,2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颈内静脉组总的穿刺并发症发生率为58%,而锁骨下静脉组为12%,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锁骨下入路锁骨下静脉穿刺操作的难易度、安全性和穿刺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颈内静脉穿刺,抢救休克等危重患者需要建立中心静脉通路时首选锁骨下入路锁骨下静脉穿刺。  相似文献   

5.
6.
目的 比较改良穿刺法与传统穿刺法在锁骨下静脉穿刺术中的穿刺成功率及并发症, 探索更加安全、高效的锁骨下静脉穿刺方法。方法 前瞻性选取2016年6月—2017年6月200例拟行全身麻醉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的患者,其中男100例、女100例,年龄17~83岁。依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传统组、改良组、传统B超组、改良B超组,每组50例,分别采用传统穿刺法、改良穿刺法、B超引导传统穿刺法和B 超引导改良穿刺法行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比较4组的穿刺成功率、穿刺时间、穿刺次数及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1)改良组穿刺总成功率为98.0%(49/50)、一次穿刺成功率为90.0%(45/50),高于传统组的94.0%(47/50)和64.0%(32/50);改良组穿刺次数明显少于传统法组,穿刺时间短于传统组,总并发症发生率低于传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2)改良组、改良B超组和传统B超组一次穿刺成功率高于传统组(P值均<0.01)。(3)改良B超组和传统B超组穿刺时间、穿刺次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改良穿刺法较传统穿刺法在锁骨下静脉穿刺术临床应用中的优势明显,其穿刺成功率更高,并发症更少,值得推广;超声引导下行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成功率高,并发症少, 更加安全高效,尤其对于穿刺困难的患者,有重要的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经锁骨下路锁骨下动脉穿刺插管的应用解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为经锁骨下路锁骨下动脉穿刺插管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对24侧成人标本锁骨下动脉的走行、毗邻结构进行了解剖学观察,测量了经锁骨下路行锁骨下动脉和胸膜穿刺的角度和深度。结果:锁骨下动脉经过锁骨中点偏内约0.5cm处,或胸锁关节与喙突连线中点偏外1.5cm处。当在锁骨中外1/3下2.5cm处穿刺锁骨下动脉时额状面最佳角度为23.3°±6.3°,横断面为11.3°±5.3°,深度为4.1±0.8cm,与刺入胸膜顶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经锁骨下路行锁骨下动脉穿刺插管是可行和安全的  相似文献   

8.
根据临床经锁骨下入路穿刺锁骨下诸静脉常用三个进针点,在38具尸体上作有标记的摸拟穿刺,解剖追踪各进针点到达的静脉,证实锁骨下缘外中1/3交界处进针穿入头静脉末段、下缘中点穿入腋静脉末段,下缘中内1/3交界处穿入锁骨下静脉。同时对上述各穿刺静脉进行观测:进针点处的头静脉直径平均4.3mm,至汇入腋静脉长平均3.1cm,该段头静脉与锁骨平行,居锁骨下方约1cm,位置表浅,皮面至该静脉的深度平均1.3cm,可供锁骨下穿刺和注射药液用,中间进针点处的腋静脉直径平均为11.1mm,该段静脉与锁骨长轴相交成55°角斜行向内上,皮面至该静脉的深度平均2.1cm,内侧穿刺点处的锁骨下静脉直径平均为12.3mm,与锁骨长轴相交成38.1°角,位锁骨深(背)面,皮面至该静脉的深度平均为2.2cm。锁骨下的静脉穿刺和置导管,因静脉口径大,位置恒定,容易穿刺和置导管固定方便等优点,近年已在临床广泛应用。鉴于锁骨下的静脉穿刺术常用的锁骨下三个进针点,并非全都穿刺在锁骨下静脉内。为配合临床开展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工作的需要,对与锁骨下穿刺有关的静脉作进一步调查,积累数据,供临床参考。  相似文献   

9.
浅谈锁骨下静脉穿刺的教学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锁骨下静脉穿刺插管术,为全胃肠外营养、中心静脉压测定、周围血管不易穿刺的长期输液患者提供了方便。但此项技术在教学时危险性较大,很难尽快熟练掌握,操作不当时易发生各种并发症,而且实践机会少,不能反复操练,一次仅能带教一名实习生。为此,熟悉锁骨下静脉的解剖部位,了解各种穿刺方法及术后并发症极为重要,运用锁骨下静脉的情景教学法针对初上临床的实习生进行系统培训,对掌握锁骨下静脉置管也卓有成效。  相似文献   

10.
新生儿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的应用解剖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为新生儿锁骨下静脉穿刺提供应用解剖学基础。方法对15具30侧新生儿尸体的锁骨下静脉及相关结构进行解剖观测。结果锁骨下静脉属支腋静脉与锁骨中线交点距锁骨中点下缘(6.2±1.7)mm;锁骨下静脉与锁骨下缘交点指数为39.0±4.5,提示交点在锁骨中内1/3交点稍偏外侧。静脉角位于锁骨上缘距胸锁关节外侧(10.0±2.4)mm处。上述三点相连,即为新生儿锁骨下静脉的体表投影。结论沿锁骨下静脉体表投影穿刺进针可获较高的穿刺成功率,穿刺应首选右侧,穿刺插管长度不超过5.8cm(右)或4.7cm(左)。  相似文献   

11.
锁骨下静脉及颈内静脉穿刺标本的制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临床上,锁骨下静脉及颈内静脉穿刺术是一种常用而又重要的操作技术,该项技术除了用于给长期不能进食的患者或丧失大量液体的病人提供急需帮助外,还常用于癌症病人的化疗或注射刺激性强的药物以及紧急放置心内起搏导管和测量中心静脉压等。显然,熟悉掌握该项技术对临床上此类病人的处理至关重要。但长期以来,由于学生在校学习期间仅仅满足于书本上的知识,没有经过实际的操作训练,当其走向临床时,常因心中无数而导致操作失误,引起诸如气胸、刺入锁骨下动脉及周围神经等并发症。因此,为了使我们培养的医生、护士能适应临床需要,熟…  相似文献   

12.
新生儿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是临床儿科护理工作中常用的一种技术,它在新生儿的安全静脉营养、交换输血、长期滴注抗生素及中心静脉压的监测等方面有着较高的使用价值。有关锁骨下静脉的临床解剖资料较为丰富,但多为成人资料,较少涉及儿童,鲜有新生儿的解剖资料报道。为给临床提供新生儿经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至上腔静脉的有关临床解剖资料,本文对15具共30侧新生儿尸体进行解剖观察,并测量了锁骨下静脉及相关结构的有关数据,以期对临床应用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头静脉汇入腋静脉或锁骨下静脉夹角对经头静脉入路上肢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s,PICC)操作的影响。 方法 解剖38具(76侧)捐献者遗体,测量和分析上肢外展0 °和90 °时男、女两侧头静脉汇入腋静脉或锁骨下静脉的夹角。 结果 头静脉汇入腋静脉或锁骨下静脉的前外侧壁,汇入处管径平均为(7.27±2.94)mm,95%可信区间为6.51~8.03 mm,夹角有锐角、直角和钝角3种类型。上肢外展0 °时,夹角平均为(47.14±27.02)°,95%可信区间为40.97°~63.32°;上肢外展90°时,夹角平均为(63.88±24.26)°,大于上肢外展0°时夹角,95%可信区间为53.96°~65.64°。上肢外展0°时,男、女夹角无明显差异,而上肢外展90°时男性夹角大于女性夹角。上肢外展0°和90°时,左、右侧夹角均无明显差异。 结论 经头静脉入路PICC术时,男、女两侧头静脉汇入腋静脉或锁骨下静脉的夹角不影响导管通过,但有少部分人夹角接近或大于90°,尤其男性上肢外展90°可能增加导管通过夹角的难度,操作中需加以注意。  相似文献   

14.
目的:为提高新生儿锁骨下静脉穿刺术的成功率,避免其邻近结构损伤形成的并发症。方法:对50例新生儿尸体锁骨下静脉及其相关结构进行了观察和测量。结果:锁骨下静脉起始处外径4.6±0.8mm,末端外径6.2±0.8mm,长度为18.6±2.0mm。锁骨下静脉与锁骨下缘交点处皮肤至锁骨下静脉前壁的垂直距离为10.0±1.4mm。锁骨下静脉与锁骨下面交点的角度为38.2±11. 4°,交点指数为39.1%。结论:新生儿锁骨下静脉穿刺进针部位应以锁骨内、中1/3交点的稍外侧为宜。  相似文献   

15.
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有关的解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85具成人尸体上,结合颈部静脉穿刺置管术,调查了锁骨下静脉以及其它有关静脉。锁骨下静脉口径平均值为1.16厘米,长度平均值为3.76厘米,静脉全长近2/3位于锁—肋—前斜角肌之间隙内。锁骨下静脉的深度平均值为2.18厘米,锁骨下静脉与锁骨下面交点的角度平均值为37.99°,交点指数为33.38。提示锁骨下静脉进针部位以经锁骨下,于锁骨内、中1/3交点处,深度以不超过3厘米为宜。插管深度左侧在15厘米,右侧在12厘米范围内,以采用右侧插管为佳。颈内静脉口径平均值为1.26厘米。观察了颈内静脉和胸锁乳突肌的关系,讨论了穿刺测管的定位标志及周围结构。颈外静脉的口径由上段到下段逐渐增大,有些呈结节状膨大,有的部分主干呈岛状,其注入部位和属支数目变异较多,限制了置管术的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和总结后入路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技术要点及术中注意事项.方法 我院自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接受后入路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患者共386例,回顾性分析穿刺过程中及穿刺后并发症情况,总结穿刺技术要点.结果 术中并发症共15例(3.9%),其中误穿动脉5例(1.3%),穿刺置管失败5例(1.3%),血气胸2例(0.5%),心律失常1例(0.26%),术中出血2例(0.5%);术后并发症共13例(3.4%),其中导管感染5例(1.3%),导管周围渗液2例(0.5%),导管阻塞4例(1.0%),局部血肿2例(0.5%).结论 后入路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前定位非常重要,规范操作可以降低术中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锁骨下静脉穿刺输液港植入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总结减少并发症的策略。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6月~2018年6月我院605例经锁骨下静脉穿刺植入输液港患者的临床资料,选取性别、年龄、身高、BMI、入路(右侧、左侧)及输液港导管尖端位置等6种可能影响锁骨下静脉穿刺输液港植入并发症发生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本组患者总体并发症发生率为3.64%,其中术中并发症发生率为1.98%,包括穿刺失败改对侧锁骨下静脉穿刺后植入、气胸、误入颈内静脉;远期并发症发生率为1.65%,包括1例锁骨下静脉血栓,1例输液港外露,1例导管破损,2例导管堵塞,1例导管脱落,4例导管感染。术中并发症患者均顺利完成化疗,远期并发症导致非正常取港10例。左、右侧植入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异常BMI(BMI>24 kg/m2和BMI<19 kg/m2)是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 锁骨下静脉穿刺植入输液港并发症发生率低,异常BMI指数患者是锁骨下静脉穿刺输液港植入并发症发生的高危人群。  相似文献   

18.
目的为经眶一圆孔入路行射频热凝术治疗三叉神经第二支三叉神经痛提供解剖测量数据。方法对80个成人头骨经眶一圆孔穿刺入路及相关结构进行了测量与观察,对20个头颅软标本进行在CT引导下模拟操作与观察。结果在160侧颅骨中,成功穿进圆孔者为122侧,占76.25%;穿刺点位于眶下缘外眦的内侧(0.41±0.11)cm;经穿刺点至圆孔外口的距离为(4.45±0.18)cm,至圆孔内口前缘的距离为(4.99±0.17)cm,至颈动脉沟外侧缘距离为(5.52±0.35)cm。头颅软标本模拟操作穿刺安全有效深度为(5.38±0.25)cm;穿刺针进入圆孔时针与正中矢状面角度为32.2°±2.3°,与冠状面角度为57.2°±2.5°;穿刺针进入眶上裂后端时针与正中矢状面角度为26.0°±1.5°,与冠状面角度为64.5°±1.6°。结论根据解剖测量数据,在CT引导下经眶下裂至圆孔穿刺法行临床治疗第二支三叉神经痛安全可靠,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9.
小儿锁骨下静脉的应用解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为给小儿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提供应用资料,在56具小儿童尸体上观测了锁骨下静脉、左、右无名静脉的口径、长度和角度等,结合小儿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讨论了插管的定位、深度和毗邻等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为临床寰枢椎穿刺入路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 :对 2 0例上颈段脊柱标本进行了徒手解剖和横切面解剖观察。结果 :①经咽入路至寰椎前弓和枢椎齿突的穿刺点为与腭垂相对的咽后壁正中线上 ,定为A点 ,向后水平进针 ,深度分别为 ( 0 .95± 0 .0 4)cm和 ( 1.5 2± 0 .0 8)cm。经咽后壁至寰椎侧块的穿刺点为A点旁开 1.5cm处 ,深度为 ( 1.2 3± 0 .0 5 )cm。至枢椎体的穿刺点为A点下移 2 .0cm处 ,即B点 ,深度为 ( 1.13± 0 .0 6)cm。至枢椎侧块的穿刺点为B点旁开 1.8cm ,深度为 ( 1.3 6± 0 .0 6)cm。②经颈后外侧入路至寰椎前弓、寰椎侧块和枢椎齿突的穿刺点为枕外隆突至乳突尖连线的中外 1/ 3交界处 ,为C点 ,深度和角度分别为 ( 6.3 2± 0 .97)cm和 66.0 0°± 1.62°、( 4 .2 3± 0 .3 0 )cm和 63 .0 0°± 1.77°、( 5 .85±0 .5 1)cm和 71.0 0°± 1.83°。至枢椎体及侧块的穿刺点为C点向下 2 .0cm处 ,称为D点 ,深度和角度分别为 ( 4 .41± 0 .2 9)cm和 65 .0 0°± 1.68°、( 5 .46± 0 .48)cm和 70 .0 0°± 1.78°。③对穿刺入路的层次结构做了详尽的描述。结论 :上述两种穿刺入路有关测量结果可为术中准确定位有关结构提供参考依据 ,并有效避免损伤颈部大血管和神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