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探讨在战术战伤救治(tactical combat casualty care,TCCC)中引入环甲膜切开术培训,以提升军校医学生在演习中应对急性气道梗阻的战伤救治能力。方法采用"理论授课+技能示范+分组练习"教学模式对参加"联卫-2017"演习的425名军医大学毕业学员进行环甲膜切开术培训;通过专家小组会议方法制定模拟案例,以随机抽取模拟案例方式对学员进行技能考核,并对部分学员进行针对教学评价的访谈。结果环甲膜切开术考核学员合格率为95.2%,伤情判断正确率为81.0%,但操作完全正确率仅为9.5%。其中操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为环甲膜定位不准确、穿刺及扩皮时手法和方向错误等。质性访谈结果显示,学员均认为有必要学习环甲膜切开技术,评价教学模式便于迅速掌握技能,贴近实战;建议理论授课时播放环甲膜切开视频并增加练习时间,以利于学员充分掌握此技能。结论环甲膜切开术是TCCC战术区域必备的缓解气道梗阻的关键措施,可有效减少战场可预防性死亡;但须强化实战仿真教学,提升实践参与能力,并细化考核评分标准,以反映学员技能水平,同时聚焦薄弱操作步骤,采取针对性教学措施,以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以美军最新发布的《战术战伤救护指南》为参考,结合我军实际,编制一套战术战伤救护知识与能力测验,以期为我军战术战伤救护训练的评估与评价提供参考工具。方法参考相关文献并采用专家咨询法对内容效度检验,形成测验初稿;之后以某军医大学在校全日制本科68名学员为研究对象进行测试,分析测试成绩及测验试卷的难度、区分度以及信度。结果试卷内容设计合理,测验成绩总体呈正态分布,平均成绩(68.29±11.64)分,及格率为76%。该测验总体难度系数为0.683,难度适中;各题目区分度绝对值均大于0.2(P0.01),区分度较好;内部一致性信度为0.756。结论该测验编制流程科学,能较真实、稳定地反映战术战伤救护知识与能力水平,并有助于挖掘教学难点,优化战术战伤救护训练模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基于战术战伤救治的野战救护实践教学模式在护理本科生《野战护理学》课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便利抽样法选取第二军医大学2012级41名护理本科生为研究对象,在前3次理论课中融入战术战伤救治(tactical combat casualty care,TCCC)理论精华,在后2次实践课中利用动物组织、仿真模拟人、标准化伤员模拟战伤和大规模伤亡,分别开展TCCC关键救护技术实战化训练和野战救护综合模拟演练。演练后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其自我感知变化和对教学质量的评价。结果护生对战创伤救护知识、能力和态度的自我感知均实现了积极的显著性提升,一致认为此次教学改革是一种创新的实践教学模式。结论基于TCCC的野战救护实践教学改革取得了较好效果,今后还需不断贴近战场实际,更新救治理念,完善训练模式,进一步提高训练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军校学员在标准化伤员培训项目中的学习体验,为合理设置战伤救治训练中标准化伤员培训模式提供依据。方法 2017年5-7月,采用目的抽样法选择在某军医大学参加标准化伤员培训的9名在校学员作为研究对象,进行面对面半结构式访谈,采用Colaizzi内容分析法对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结果提炼出3个主题:对标准化伤员的认知和主要收获;对培训安排的看法;对培训的整体感受和建议。结论有必要优化模块设置,尝试多元化培训形式,建立综合考核模式,增设反馈模块,以期培养出适应军队战伤救治训练需求的高质量综合型人才。  相似文献   

5.
正20世纪90年代中期,美海军陆战队提出了"战术作战伤员救护"(tactical combat casualty care,TCCC),亦称"战场院前急救",大致相当于我军战(现)场急救和部分紧急救治环节的战救任务,总结了战术区伤员急救的十大要素,其中包括液体复苏(fluid resuscitation)~([1])。在现代战争中,各类战创伤所致的大量失血仍是引起伤员死亡的首要原因[2],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基层部队官兵对战术战伤救治的理解程度、战场基本伤情判断的能力及掌握情况,为指导基层部队开展战术战伤救治知识培训提供依据。方法 2016年7-8月,便利抽样法抽取某陆军部队官兵225名,采用自制调查问卷进行战术战伤救治基本理论认知情况调查。结果179名(79.56%)官兵自我评判应该完全掌握战场救治技术,其中119名(52.89%)对于基本战场救治技术掌握不足或部分掌握,仅有29名(12.89%)选择的战场救治策略为最优。结论基层部队官兵对于战场救治理论和技术掌握程度较低,战场基本伤情判断的能力欠缺。建议基层部队相关部门应普及战术战伤救治理论知识和技术的系统训练,以提高官兵的自救能力,增强我军战斗力保障。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突发事件专业知识培训对基层护理人员急救护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的影响。方法:对2016年12月参加和田地区举办的基层护理人员突发公共事件救护培训班的152名学员进行突发公共事件救护理论知识、急救操作技能培训,采用考核的形式评价培训效果。结果:培训后基层护理人员对突发公共事件现场救护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的掌握程度明显高于培训前(P0.01);培训后不同科室护士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的掌握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二级医院护士培训效果明显高于一级医院护士(P0.01);本组护士97.8%认为举办培训班非常必要,98.5%认为本次救护培训的意义重要,96.4%对本次培训总体感觉表示满意。结论:突发事件专业知识培训能有效提高基层护士的急救知识水平与应急能力,持续提升护理质量保障医疗安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提升基层卫生人员服务能力急需的培训课程,评价课程实施路径及实施效果。方法以医学教育课程开发六步法为指导,以能力为本位进行基层卫生人员培训课程开发与应用。通过问卷调查和半结构式访谈评估培训需求,确定课程目标及内容,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应用线上测试、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OSCE)进行课程评估及反馈。结果共有338名学员完成线上课程培训,课程内容综合评价成绩为(81.82~95.16分)。其中常见病与多发病诊疗模块成绩较好,疾病诊断、合理用药两个项目平均分分别是(92.16±8.46)分、(90.29±10.12)分;老年家床服务模块得分较低,老年人健康管理项目平均分(81.24±9.14)分。276名学员完成了线下实践技能的培训与考核,OSCE考核总分为(82.92±9.32)分。参加培训的338名学员普遍认为综合演练课程能够培养临床思维、团队协作能力,案例教学贴近临床,对基层工作有指导作用;OSCE能够综合考核应用能力、应急应对能力,对课程教学、考核、培训效果满意度较高。结论基于课程开发六步法设计的培训课程符合基层卫生人员工作需要,有助于提高基层诊疗水平和岗位胜任力,但也需要进一步优化和完善。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脊柱脊髓损伤非专业救援者救护技能掌握情况,以期为脊柱脊髓损伤非专业救援者救护培训提供依据。方法便利抽样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来某医院脊柱外科门、急诊护送患者住院的患者同事或家属共272名为研究对象。采用先提问后讲解的方法,并于访谈后每人发放一份培训资料,对知识欠缺者进行相关知识和技能讲解,讲解后采用自制的非专业救援者救护技能调查表对其进行调查。结果通过访谈发现研究对象中224名(占82.4%)的非专业人员现场救护技能欠缺,仅有48名(占17.7%)非专业人员知道受伤后可能有骨折,要用木板平抬。经过培训,264名(占97.1%)非专业人员能掌握救护原则和搬运关键技能,仅8名非专业人员(占2.9%)还不能正确描述救护原则和搬运方法。结论非专业救援者救护知识普及培训教育的任务较重,利用简明形象的资料(以图示为主)进行培训,容易掌握,效果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适合《野战护理学》实践课特点的教学内容及方式。方法回顾教学实施情况,并通过课程满意度问卷、师生座谈会、评教评学会以及对学生进行个别访谈等了解教学效果。结果学员对野战护理学课程教学满意度高,对实训课的教学内容及方式的满意率均为100%,认为通过实训课的学习能较准确地掌握救护技能。结论应根据野战护理的特点进一步拓展《野战护理学》实训课的教学内容,强化多环境及情境模拟训练,深化案例教学,并在考核中模拟救治失败场景以强化学员的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11.
《野战护理学》课程内容设置及教学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适应未来战争需要,培养合格的军事护理人才,探寻《野战护理学》课程最佳的内容设置及教学方法。方法采用半封闭式自编问卷结合访谈进行调查,对象为《野战护理学》必修课学员共75人。结果学员认为有必要开设本门课程,学好本课程所需具备的最重要的基础知识为基础医学知识,其次为基础护理、外科护理;学员希望获取的知识有核、化学、生物武器损伤的救护,其次为战创伤救护技术、战伤休克的防治原则及护理、多发伤的救治原则及护理、战时医疗后送体系、战时常见传染病的治疗原则与护理;对野战内科护理知识的需求最低。学员最喜欢的教学方式为技术操作训练。室外为学员最为向往的教学地点。多数学员认为,考核方式应选取模拟伤员救护实际能力考查。对教学方法的改进上,学员认为应增加模拟训练。结论《野战护理学》教学过程中应精选教学内容,拓展教学方式,灵活应用多种考核方式。应根据教学实践经验编写针对未来高技术局部战争的《野战护理学》教材,进一步完善教学方法及考核手段。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临床护理师资培训中采用小班制三段式专题培训模式对教学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3月接受临床护理师资培训的46名学员为观察组,均采取小班制三段式专题培训模式教学;选取2015年12月—2016年2月接受临床护理师资培训的40名学员为对照组,行常规教学,比较两组教学效果。结果培训后观察组理论知识考核、技能操作考核得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学员知识测试合格率91.30%、对培训的总体满意度95.6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00%、77.50%;观察组学员认为培训内容有实用性、培训内容有前沿性、培训内容满足学员学习需求、有利于学员观念与思路的改变、认为培训对自身有启发与帮助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临床护理师资培训中采用小班制三段式专题培训模式,可有效提高教学效果,促使学员对理论知识、技能操作知识有更熟练的掌握,同时学员对这一教学模式的认可度与满意度较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在基层卫生单位进行常见创伤超声快速诊断技术教学培训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方法培训对象来自基层卫生单位的89名学员,其中超声医学零基础学员81名,占91.0%;理论授课老师为副高级以上超声专家,技能培训老师为熟练掌握超声快速诊断技术的超声医师;培训周期为4d(32学时);培训内容为基层卫生单位的常见急症和外伤超声快速诊断技能的理论授课和实际操作手把手教学。培训后全部学员参加理论知识笔试(百分制)和技能实际操作考核,并分析考核结果。 结果89名学员对培训的参与度为100%。培训后,81名超声零基础的学员理论平均成绩(93.7±5.0)分,8名有超声基础的学员理论平均成绩(95.5±3.0)分,二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通过培训,即使是超声零基础的学员,对创伤超声快速诊断理论知识的掌握与有超声基础者无差别。技能实际操作成绩,81名零基础的学员中,优秀率76.5%(62名/81名)、良好率23.5%(19名/81名),8名有超声基础的学员中,优秀率75.0%(6名/8名)、良好率25.0%(2名/8名)二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通过培训,基层卫生单位的受训者能够迅速掌握常见创伤的超声快速诊断技术的理论知识,掌握实际操作技能。  相似文献   

14.
目的 通过建立〈突发事件现场应急救护〉的课程,培养武警部队护理学员应对突发事件现场应急救护能力.方法 采取整群抽样设2007级234名学员为对照组、2008级224名学员为实验组,两组学员均进行应急救护知识培训,实验组增加现场应急救护技能训练,课程结束后比较两组考核成绩.结果 培训后实验组现场应急救护理论知识合格率91.07%,技能知识合格率95.1% 对照组应急救护理论知识合格率45.73%,技能知识合格率35.90%,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突发事件现场应急救护〉的学科设置是培训武警部队护理学员进行现场应急救护知识技能的主要途径,既有理论又有技能的考核是提高学员救护水平的有效方法,在基层部队和军队院校可以建立相应课程,以达到救护知识和技能的普及和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和掌握军医大学本科生无偿献血认知状况,为军校学员无偿献血的宣传招募提供策略。方法以第三军医大学(878名)2011级在校大学生为调查对象,根据无偿献血环节及军医大学本科生特点,采用无记名方式问卷调查。结果 65.72%(577/878)的军医大学本科生参加无偿献血的目的和动机是"无私奉献",70.16%(616/878)的学生认为无偿献血最能体现奉献精神;44.42%(390/878)的学生不知道有《献血法》,67.54%(593/878)的学生不知道什么是固定献血者,35.99%(316/878)的学生还不是无偿献血志愿者,51.37%(451/878)的在校学生想成为固定献血者;69.93%(614/878)的学生是通过广告宣传知晓无偿献血的;94.76%(832/878)学生认为军人献血应该有组织地实施。结论军医大学在校本科生热心无偿献血活动,军校开展无偿献血活动,可凝聚人心并能促进校园文化建设;但目前在军医大学中仍有部分学生对相关法规、制度知之甚少,说明今后还要加强在军队院校中的无偿献血宣传教育。  相似文献   

16.
刘洁英 《家庭护士》2009,7(2):155-156
[目的]探讨将救护新概念知识运用到社区急救培训教学中的效果.[方法]时学员培训前进行评估,制订培训计划,进行理论授课、操作训练考核.重点做好课程设置和课时安排,模拟急救现场考核将现场评估、拨打急救电话、心肺复苏和创伤急救等内容融合在一起,学员以小组形式进行.[结果]学员亲身感受到急救知识和急救技能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学员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参与意识增强,操作技能掌握较快,受到学员的好评.[结论]更新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因人施教,因材施教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关键;规范教学、强化质量在急救培训中尤为重要;模拟现场教学有利于调动学员学习的兴趣和积极参与的热情,更有利于学员救护技能操作熟练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军医大学本科生精神卫生知晓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提升军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提供理论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方便整群抽样,选取某军医大学754名学员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精神卫生与心理保健知识问卷"作为调查工具。结果:军医大学本科生精神卫生知识总体知晓率为82.60%,平均知晓率为74.73%,女学员知晓率高于男学员(P0.05);护理学员知晓率最高,全科医学学员知晓率较临床医学、护理及航空医学学员低(P0.05),且随着年级增长而递减;年龄、生源、是否为独生子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军医大学本科生精神卫生知晓率较高,达到国家精神卫生规划要求,应着重加强对男学员特别是全科医学学员精神卫生知识的宣传教育,强化精神心理问题解决途径及相关纪念日知识宣教。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将PBL教学法与急诊工作特点相结合,应用于急诊专科护士抢救室实践培训中的效果.方法 根据抢救室工作特点及要求,结合查阅文献、访谈急诊专科护士、研究小组讨论等,设计出急诊救护过程中涉及的关键问题量表,以此量表为调查工具,采用Delphi法对15名专家进行2轮咨询,最终形成急诊救护过程中的关键问题,即PBL教学法的12个核心问题.结果 专家咨询的判断系数(Ca)为0.84,熟悉程度(Cs)为0.94,权威系数(Cr)为0.89,均>0.7,说明本研究结果可信度较高,可应用于临床.研究小组通过先培训带教者及学员,后临床应用的方式,将此PBL式培训方法应用于实践.结论 此培训方法的应用,使学员思路清晰、学习目的更明确,培养了临床师资,同时也促进了急诊专科护士临床实践考核由传统的理论、技论考核,扩展至情景模拟式考核.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同伴教育在高等医学院校应急救护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某高等医学院校自愿报名参加应急救护培训的100名医学生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人。对照组接受传统培训干预,观察组接受同伴教育干预。比较两组参与者培训前后的应急救护知识考核得分、操作技能考核得分、培训后两组参与者综合能力自评得分、对培训模式的评价分析。结果培训后,观察组的应急救护基础知识考核得分、操作技能考核得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应急救援参与积极性、沟通交流能力、病情观察能力得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评判性思维能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提升救护知识、技能的掌握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对提升团队合作的能力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对提升开展救护工作的信心的认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同伴教育应用于高等医学院校应急救护培训中的效果明显优于传统培训模式,能显著提高参与者的应急救护知识掌握度、操作技能水平、综合能力,值得在应急救护中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总结2007年至2010年吉林地区社区护士实践技能培训,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方法采用吉林市卫生局统一编制的《护士培训手册》,对参加培训的456名社区护士进行培训成绩登记,填写培训自我总结,统一参加吉林市卫生局组织的社区护士技能操作考核并进行成绩分析。结果参加考核的456名社区护士中,培训前共考核1824人次,合格638人次(35.0%),优秀24人次(1.3%);培训后共考核1615人次,合格932人次(57.7%),优秀351人次(21.7%)。培训后合格、优秀人次较培训前明显增加。447名通过卫生局的技术考核,96%的学员对培训定点单位的工作给予很高的评价。结论加强护士实践技能培训对于全面提高社区护理整体素质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社区护士技能培训取得了良好的培训结果,为今后的社区护理培训探索了新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