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儿童青少年高茺近视更合理的防治时机。方法:观察76例147眼之眼轴长度及其与屈光度、年龄及眼底严重损害发生率之间的相关性并分析病变过程中后巩膜葡萄肿、漆裂样纹损害、玻璃体变性及Fuchs斑等病变之发生与进展。结果:眼轴长度、屈光度、年龄与眼底严重损害成正相关;眼轴在26mm以下,屈光度8D以下或年龄10以下眼底严重损害发生率很低;在眼底损害中,后巩膜葡萄肿出现较早,发展亦快,在眼轴由26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高度近视眼底及后极部在眼底彩照、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pticalcoherencetomography,OCT)、眼部B超及3D-MRI检查中的图像特征,分析各种检查在高度近视不同进展阶段的评估价值。方法 对32例(60眼)高度近视患者,根据屈光度大小分为A、B两组,A组屈光度为-6.00~-10.00D,B组屈光度为-10.25~-26.00D,测量眼轴长度后,分别行眼底彩照、OCT、眼部B超及3D-MRI检查,比较两组病例在各项检查中的表现。结果 A组眼轴长度为(26.52±1.70)mm,眼底彩照73.08%表现为豹纹状眼底+视盘弧形斑,此时OCT、B超、3D-MRI未显示特殊改变;B组眼轴长度为(28.80±2.24)mm,眼底彩照88.24%出现较豹纹状眼底+视盘弧形斑更严重的表现,OCT表现出各种特征性改变,B超可以显示后巩膜葡萄肿分级,3D-MRI表现出眼球的各种形态改变。结论 高度近视患者屈光度数≤-10.00D时眼底及后极部改变相对较轻,屈光度>-10.00D时眼底及后极部改变相对较重;眼底彩照可早期显示高度近视的眼底改变,随病变进展,与OCT、B超、3D-MRI的综合评估有助于全面了解病变的发展阶段和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3.
(二)高度近视眼底病变与视功能改变的关系得以研究 Tokoro等研究发现;屈光度超过—17D或眼轴长度大于29mm时,矫正视力都低于0.8。在眼轴超过30mm的320只眼中,视野异常者占51.9%.色觉缺陷的发生率不随眼轴延长而增加,但色觉异常眼中,半数有眼底后极部病变.他还发现高度近视视觉电生理与眼轴长度、眼底病变有关:EOR比值与眼轴长度有效呈负相关(P<0.001);ERGb波辐度与眼轴长度呈负相关(P<0.01):小波辐ERG b波于眼底改变早期出现,故推测高度近视眼底早期病变可能在视网膜色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B超在近视眼巩膜后葡萄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用B型超声仪检查 >3.0 0D的 38例76眼进展性近视眼的巩膜后葡萄肿的发生情况。结果 :76眼中 5 8眼发生后葡萄肿。其中各级后葡萄肿的平均屈光度及眼轴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 (P <0 .0 1和P <0 .0 0 1)。 1~ 4级后葡萄肿与 0级葡萄肿的弧形斑发生率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 (P <0 .0 1)。结论 :B超是诊断巩膜后葡萄肿最安全、快速、可靠的方法 ,对近视眼的预后判断有着重要作用。近视眼的屈光度和眼轴随巩膜后葡萄肿的加重而增加 ,眼底弧形斑的形成与后葡萄肿的形成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后巩膜葡萄肿深度与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患者术后屈光误差的关系。方法 选取在我院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摘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伴后巩膜葡萄肿的患者共56例(70眼)。术前B超测量后巩膜葡萄肿深度。术后2个月时测量患者屈光状态,计算平均绝对屈光误差值(mean absolute refractive error,MAE),并将后巩膜葡萄肿深度与MAE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 预期屈光度为(-2.91±0.85)D,术后实际屈光度为(-2.63±1.15)D,MAE为(-0.74±0.56)D,实际屈光度与预期屈光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23,P=0.008)。本组患者后巩膜葡萄肿深度为0~6.27(2.13±1.45)mm,其中64眼能测出后巩膜葡萄肿深度;6眼无法测量其后巩膜葡萄肿深度。后巩膜葡萄肿深度与眼轴长度呈正相关关系(r=0.776,P=0.00);后巩膜葡萄肿深度与MAE呈正相关关系(r=0.522,P=0.00);MAE与眼轴长度呈正相关关系(r=0.540,P=0.00)。结论 随着高度近视后巩膜葡萄肿深度增加,术后屈光误差增大。  相似文献   

6.
儿童,青少年病理性近视与后巩膜增强术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本文报告242例(478眼)30岁以下青少年病理性近视之眼底损害,重点观察了视乳头斜入、脉络膜环形萎缩斑、后巩膜葡萄肿、玻璃体混浊和斑块状病变。按年龄分为儿童组、青少年组和青年组,眼底损害轻重度随年龄增长而加重,三组间有显著性差异,20岁以上之青年组患者眼底损害显著加重。本文认为防治性手术应于20岁之前进行;10岁以下儿童近视呈进行性发展者是手术之最佳年龄,提议5岁后即可进行后巩膜增强术。单眼病理性近视之患儿,其对侧眼近视虽尚轻,但近1-2年内呈进行性发展者,此对侧眼仍然是后巩膜增强术之适应症;合并白内障之成年患者应先行后巩膜增强术。  相似文献   

7.
高度近视眼底后极部病变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104例(188眼)高度近视(-6.00D以上)眼底后极部病变进行临床研究表明,后巩膜葡萄肿是本病眼底的一种基础性病变,发生率为77.36%,分为黄斑型,盘周型,盘-斑型。脉络膜视网膜萎缩分为三期:色素上皮萎缩,脉络膜毛细血管萎缩,脉络膜大中血管萎缩。其发生与眼轴变长,近视加重及年龄增长正相关。漆纹样裂纹是导致黄斑出血和视网膜下新生血管的重要因素,它与Fuchs斑关系密切。后巩膜葡萄肿是本病进展阶段的主要早期体征。脉络膜视网膜萎缩则是本病变性阶段的重要标志。上述病变对患者视功能构成进行性损害。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OCT)观察高度近视眼底后部血管弓旁视网膜的形态改变并探讨相关因素。方法横断面研究。177例双眼高度近视患者(屈光不正≥-8 D或眼轴 >26.5 mm),随机选择其中一只眼采用频域OCT观察后部血管弓旁视网膜形态。以高度近视伴血管弓旁视网膜改变为阳性组,高度近视不伴血管弓旁视网膜改变为阴性组,比较2组患者年龄、患眼屈光度以及眼轴长度的差异行独立样本t检验,2组患者后巩膜葡萄肿例数的差异行卡方检验。结果经频域OCT扫描证实,108例患者(61.0%)存在后部血管弓旁视网膜形态改变,平均年龄(59.3±6.2)岁。108只患眼等效球镜度(-13.55±3.43)D,眼轴长度(29.57±2.06)mm。阴性组69例(39.0%)患者平均年龄(34.8±13.1)岁,等效球镜度(-9.50±3.07)D,眼轴长度(27.02±1.02)mm。2组患者年龄(t=10.466,P<0.05)、等效屈光度(t=7.454,P<0.05)以及眼轴长度(t=10.979,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在阳性组中,108例患者(100.0%)伴有血管弓旁视网膜微囊肿和微皱褶,65例(60.2%)伴有视网膜板层裂隙或裂孔,53例(49.1%)伴有视网膜不同层次的劈裂,1例(0.9%)伴有牵引性视网膜脱离。所有视网膜形态改变集中分布于距离视盘2~3 PD的后巩膜葡萄肿凹陷区内。阳性组101眼伴有后巩膜葡萄肿,阴性组48眼伴有后巩膜葡萄肿,2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²=16.999,P<0.05)。结论高度近视眼后部血管弓旁视网膜常见一系列细微的形态改变,玻璃体皮质牵引和后巩膜葡萄肿的发展应是其形成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国人61岁以上高度近视眼形成的眼底退行性病变自然病程进行观察,即该年龄组屈光度、眼轴、眼压、眼球形态下的[底改变]化趋势。方法入选包括:61岁以上、屈光度≥-6 D、眼轴≥25 mm。并按年龄分为3组:~65岁组,~70岁组,71岁以上组。对门诊查体和就诊人群89例(89只眼)进行眼底照相、A/B超、验光、眼压等相关眼科检查,记录并归纳整理。SPSS10.0统计。根据检眼镜、KOWA眼底照相、Heidelberg HRA2激光扫描眼底荧光造影系统进行荧光/吲哚青绿血管造影检查,将眼底形态分为4组:无变化、黄斑局限病灶、豹纹状眼底、后极广泛病灶或混合(即病理性近视)。BVI A/B超仪测量眼轴,并将眼球形态分为无变化、均匀扩张、后巩膜葡萄肿3组。复方托比卡胺滴眼液散瞳,主观检影验光测定眼屈光度。使用Topcon CT60自动眼压计测量眼压。结果 (1)89例(89只眼)中,非病理性改变主要表现为豹纹状改变,占34.8%,无眼底变化仅占1.1%,与~20岁以下组的36.8%、~40岁以下组的25%、~60岁以下组的11.7%相比,呈现阶段性减少趋势;病理性改变明显升高达64%,70岁以上组达81%,与~20岁以下组的15.8%、~40岁以下组的28.5%、~60岁以下组的46.8%相比,呈现阶段性增加趋势。(2)平均近视度数-10 D,平均眼轴27.65 mm;-6.9 D、眼轴26.54 mm时眼底呈现豹纹状改变,-12.6 D、眼轴28.5 mm时呈病理性改变。结论 61岁以上的老年高度近视眼底形态变化与年龄、度数有着内在的规律,病理性眼底呈持续进展趋势,呈现出与机体衰老过程叠加加剧。眼底病理性改变的屈光度与眼轴的偏差加大、分布离散,病变程度继续加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对进行性高度近视患儿施行改良型Snyder-Thompson式后巩膜加固术的疗效。方法对<14岁28例(52眼)进行性高度近视患儿手术前后采用IOLMaster测定眼轴长度,散瞳验光屈光度矫正视力和眼底检查,应用配对t检验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眼轴长度术前为(28.47±2.36)mm,术后为(28.77±2.44)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28,P<0.05)。术后与术前相比,平均眼轴增长(0.31±0.35)mm。矫正视力术前为0.45±0.25,术后为0.61±0.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61,P<0.05)。术后眼底未见1例并发症。结论改良型后巩膜加固术有可能延缓儿童高度近视眼轴的增长。  相似文献   

11.
许艳  陈松 《眼科新进展》2011,31(1):64-67
目的 研究高度近视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retinal detachment,RD)解剖复位后视力预后与预计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 对71例行玻璃体切割联合硅油填充术后解剖复位的高度近视黄斑裂孔性RD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单因素或多因素分析法分析性别、年龄、屈光度、眼轴长度、后巩膜葡萄肿、病程、孔径、RD脱离范围、内界...  相似文献   

12.
20岁以下学生高度近视眼底改变自然病程转归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对国人高度近视眼形成初期眼底退行性病变自然病程观察,即20岁年龄组屈光度、眼轴、眼球形态下的眼底改变演化趋势。方法入选学生包括:20岁以下、屈光度-6D(10岁以下-4D)、眼轴25mm(10岁以下24mm)。并将年龄分为3组:-10岁组,-15岁组,-20岁组。对门诊查体和就诊学生76只眼进行眼底照相、A/B超、验光等相关眼科检查,记录并归纳整理。SPSS10.0统计。根据眼底镜、眼底照相、Heidelberg HRA2激光扫描眼底荧光造影系统进行荧光/吲哚青绿血管造影检查,将眼底形态分为4组:无变化、黄斑局限病灶、豹纹状眼底、后极广泛病灶或混合(即病理性近视)。A/B超仪测量眼轴,并将眼球形态分为无变化、均匀扩张、后巩膜葡萄肿3组。复方托比卡胺散瞳,主观检影验光测定眼屈光度。结果76例中,眼底改变82%为非病理性改变,病理性改变相对在较稳定的低构成15.8%。(1)~10岁组平均近视度-5.71D,平均跟轴25.5mm。但眼轴微小改变(1mm)时眼底呈现明显改变:-4.5D(-4.58±2.78),25mm(25.10±0.71)时可无眼底表现,-8.3D(-8.33±1.26)、26mm(25.99±0.99)时即可呈现病理性改变,而-5.5D(-5.50±1.12)、26mm(25.99±1.54)时眼底也可呈豹纹状改变。(2)~15岁组眼轴的增长、近视度的增加和年龄的增长与眼底演变呈较陡的线性关系,平均近视度一7.89D,平均眼轴27mm;但度数-6D(可到-8D,-5.25±3.46)、眼轴26mm(大到29mill,25.81±2.09)可以无眼底改变,且波动范围较大;-15D(-15.13±3.01)、29mm(29.10±1.87)可呈现病理性改变,发展至-8.75D(-8.75±4.09)、28mm(28.08±1.48)眼底仅呈现豹纹状改变。(3)~20岁组,平均近视度在高度近视-9.68D,平均眼轴27.5mm。但发展至-8D(-6.73±1.78)、26mm(24,84±1.40)时仍可以无眼底改变,-15D(-14.42±6.37)、30mm(30.69±1.11)可呈现病理性改变,-10D(-9.68±4.03)、28mm(27.53±1.29)眼底仅呈现豹纹状改变。(4)3组间,-15岁组无眼底改变明显迟于-10岁组的改变,后2组中,无眼底改变时可耐受最大度数为-8D,而眼轴分别为29mm、26mm;豹纹状改变时,最低眼轴均为28mm,但度数分别为-9、-10D;病理性改变时,最低度数均为-15D,眼轴分别有进展为29mm和30mm,呈现交替性的在眼轴/度数相对稳定时、度数/眼轴增加的现象。结论20岁以下学生的高度近视形态变化与年龄、度数有着内在的规律。(1)10岁以内屈光度-6D、平均眼轴26mm时多预示病理性过程的发生,眼球对眼轴等变化的耐受程度差;(2)10~15岁之间存在着快速的眼球发育演变规律,与青春身体发育吻合,但眼轴从26mm到28mm、再到29mm、屈光度从-5.25D到-8.75D、再到-15D形成无改变、到豹纹状、再至病理性改变的过程有着较长的发展时间阶段,则眼球对屈光和眼轴扩张变化的耐受性随年龄的增大而加大;(3)特别是在10-18岁间、眼轴25—28mm、屈光度-9~-10D的豹纹状改变可作为重要的病理前改变标志,延缓豹纹状改变可能阻止进入病理性改变的演变和发生。  相似文献   

13.
高度近视白内障患者眼轴测量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高度近视白内障患者眼轴测量方法,提高检查的准确性。方法:对103例(168只眼)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患者,用A/B超测量仪(法国光太公司生产的A/B超测量仪和加拿大OTI公司生产的A/B超测量仪)和光学相干生物测量仪(德国生产的IOLMASTER)多种仪器对比测量。结合B超了解后巩膜葡萄肿的位置,对后巩膜葡萄肿位于黄斑区者,调整对准葡萄肿位置诱导出现标准波形进行测量。对后巩膜葡萄肿位于黄斑区之外者,避开葡萄肿位置,诱导出现标准波形。用多种仪器对照测量,对照标准波形(图1)取三次标准波形的均值作为眼轴数据计算人工晶状体度数,并对患者手术后屈光度进行分析。结果:本组患者的后巩膜葡萄肿发生率为76.19%。患者术后复查,平均绝对屈光误差≤±1D为100%。结论:对高度近视白内障患者,特别有后巩膜葡萄肿患者,采取A、B超结合测量,多种仪器对照测量,观察获取标准波形的均值等综合方法获取准确的眼轴数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利用3D-MRI眼球建模技术探讨高度近视眼的MRI影像表现、形态特征,并与其他影像方法比较,评估其临床价值.方法 横断面研究.65例(124眼)高度近视患者(球镜度高于-6.00 D,且眼轴长度≥26 mm)进行眼部常规临床检查、眼眶磁共振检查,其中40例(80眼)进行眼部B超检查.磁共振图像经处理为眼球模型.按年龄分为<50岁组和≥50岁组.按球镜度分为:①-6.00~-12.00 D组,②-12.25~-18.00 D组,③-18.25~-24.00 D组.按眼轴分为:①26.00~28.00 mm组,②28.01~30.00 mm组,③30.01~32.00 mm组,④>32.00 mm组.MRI与B超对于后巩膜葡萄肿的诊断准确率比较采用McNemar检验,不同组别中眼球类型的分布差异采用卡方检验.结果 B超检出后巩膜葡萄肿的诊断准确率为70%,MRI检出后巩膜葡萄肿的诊断准确率为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度近视眼球形态可分为球型、锥型、碗型、柱型4种类型,碗型、锥型视为后巩膜葡萄肿存在.而4种眼球类型的分布在不同年龄组(x2=57.19,P<0.05)、不同眼轴组(x2=87.36,P<0.05)中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不同球镜度组(x2=67.94,P>0.05)中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部分病例于MRI眼球模型上可见不规则隆起与凹陷,但B超不能精确显示.结论 3D-MRI眼球建模能清晰显示高度近视眼球形态与后巩膜葡萄肿的位置及特征,在眼科影像检查手段中诊断准确率高于B超检查,可作为高度近视眼科检查的新手段.  相似文献   

15.
高度近视又称病理性近视,是指屈光度在~6.00D以上,异常眼轴延长,近视度数持续进行性加深,发展快,成年后变慢或相对静止,多伴有后巩膜葡萄肿、眼底退行性变性、视网膜脱离、青光眼、白内障、弱视、玻璃体混浊及黄斑出血等严重并发症的一类近视。目前的研究已确定高度近视与遗传的关系,并发现与其相关的多个候选基因位点,说明高度近视复杂的遗传方式和高度的遗传异质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高度近视患者的视力损伤情况及相关因素.方法:对我院就诊的高度近视患者612例1111眼的就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根据WHO制定的盲和低视力标准,分析高度近视盲和低视力情况.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高度近视盲和低视力的相关因素.结果:共收集高度近视患者612例1111眼,其中达到盲标准的共86眼(7.7%),达到低视力标准的共172眼(15.5%);年龄、眼轴长度、后巩膜葡萄肿均是高度近视盲和低视力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性别、家族遗传史与患者盲和低视力无显著相关性(P>0.05);6~20岁组(232眼)、21 ~ 40岁组(407眼)视力损伤眼分别有21眼(9.1%)和51眼(12.5%),其中弱视是两组患者视力损伤的主要原因,分别有17眼(81.0%)和30眼(58.8%);41 ~60岁组(323眼)、>60岁组(149眼)视力损伤眼分别有105眼(32.5%)和81眼(54.4%);其中眼底病变是两组患者视力损伤的主要原因,分别有86眼(81.9%)和75眼(92.6%).结论:高度近视对视力的损伤严重,年龄、眼轴长度及后巩膜葡萄肿是独立危险因素.弱视是青少年患者视力损伤的主要原因,眼底病变是中年以上患者视力损伤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国人高度近视眼形成后,21-40岁年龄组间青春发育后期中青年人群的眼底表现和其演变趋势,以及相伴随的眼生物参数的变化。方法入选包括:21~40岁、屈光度≥-6D、眼轴≥25mm。并将年龄分为4组:~25岁组,-30岁组,-35岁组,-40岁组。对门诊查体和就诊人群144例(144只眼)进行眼底照相、A/B超、验光、眼压等相关眼科检查,记录并归纳整理。SPSS10.0统计。根据眼底镜、眼底照相、HeidelbergHRA2激光扫描眼底荧光造影系统进行荧光素/吲哚氰绿血管造影检查,将眼底形态分为4组:无变化、黄斑局限病灶、豹纹状眼底、后极广泛病灶或混合(即病理性近视)。BVIA/B超仪测量眼轴,并将眼球形态分为无变化、均匀扩张、后巩膜葡萄肿3组。复方托比卡胺散瞳,主观检影验光测定眼屈光度。使用TopeonCT60自动眼压计测量眼压。结果(1)144只眼中,不同眼底改变的构成年龄基本近似(31-38只眼,21%-26%)。(1)71.6%眼底改变呈现非病理性改变,其中42.4%为豹纹改变,25%无眼底变化、并且集中于25岁以下组(44.7%);②28.5%为病理性改变(较前期研究的20岁组的15.8%明显升高),主要形成于25岁以后,并随年龄增加而构成比加大。(2)①-25岁组平均一8D、眼轴26.3mm。眼轴28mm、屈光度-9D呈现豹纹状改变。②-30岁组、-35岁组平均-10.5D、眼轴28.3mm。29mm以上眼轴呈现病理性眼底改变。③-40岁组平均-11.5D、眼轴28mm。眼底变化呈多样。(4)21-40岁年龄段稳定在-7D以内眼底可以无改变;豹纹状改变可以耐受较高近视度数达10D以上、较大眼轴变化27~30mm;病理性眼底基本分布在12D左右。四组间,~25岁组与-20岁组相似,~30岁组与~35岁组呈平台状,~40岁组又呈多样性改变。⑤眼压呈现较低平均眼压水平(平均16.28mmHg)。结论21—40岁年龄段的高度近视形态变化与年龄、度数有着内在的规律。(1)进入青春发育后期和成年期的高度近视眼底改变仍在持续;(2)发育期后形成的近视度数控制在-8D、眼轴27mm以内眼底可长期保持在豹纹状改变;(3)40岁组在较短眼轴可以出现病理性眼底改变提示正常的机体衰老与高度近视的退行性病变可以重叠,从而加速、加重后者的发生;(4)由于豹纹状改变可以耐受较高近视度数达10D以上、较大眼轴变化27—30mm,故豹纹状改变应作为重要的病理前改变标志,控制豹纹状改变的不同阶段,可能阻止进入中老年龄段后病理性改变的演变和发生;(5)应采用校正眼压以排除球壁的影响,各个阶段控制眼压在正常平均值以下1-2个标准差可能是安全控制眼底豹纹状改变向病理性改变转移的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青少年近视眼屈光度、眼轴长度、眼内压的关系,并评估遗传及环境因素对近视发展的影响。方法:对青少年近视患者166例329眼,分别精确测量其屈光度、眼轴长度、眼内压,并按照屈光度分为正视眼组、轻度近视组、中度近视组和高度近视组;分别测量不同年龄段患者父母的屈光度及眼轴长度,对各组数据采用SPSS13.0软件处理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各组间屈光度与眼轴长度比较,中、高度近视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相关分析显示组内屈光度、眼轴长度明显正相关;屈光度与眼内压在中高度近视组表现出明显的相关性(r=0.817,P=0.031),且患者与其父母的屈光度存在显著相关性。结论:青少年近视屈光度与眼轴长度、眼内压有密切关系,眼轴长度增加是青少年近视形成的主要原因之一,遗传与环境因素在青少年近视的发生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高度近视并发的眼底病变是不可逆的致盲眼病之一。在高度近视眼底的一系列并发病中,后巩膜葡萄肿(posterior seleral staphyloma,PSS)是最基础的病变之一。本文通过对国内外文献的整理就高度近视后巩膜葡萄肿的发生机制、检查方法、分类及治疗展开综述,为临床上后巩膜葡萄肿的防控提供更好的认识。  相似文献   

20.
后巩膜增强术治疗高度近视远期疗效观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对一组高度近视行后巩膜增强术后获得跟踪的35例(62眼)的远期疗效进行报道。获得跟踪时间最短1年6个月,最长8年。结果29眼提高了裸眼视力,33眼提高了矫正视力,57眼屈光度未再发展。显示后巩膜增强术可增强眼球后部球壁的抵抗力,防止眼轴向后延伸及稳定屈光度,远期效果是满意的。本文初步探讨了高度近视眼的病因、眼底损害、后巩膜增强术的加固区域及儿童、青少年高度近视眼的手术时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