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用自然变性缝匠肌桥接15只狗在股神经缺损3cm和左肢正中神经缺损3cm,而右肢正中神经缺损3cm,用其左肢切下来的3cm正中神经缝接。术后不同时间,切取缝接神经,常规制成光、电镜标本及测定有关电生理指标。结果显示用缝匠肌和正中神经缝接狗神经缺损后,无论形态学观察抑或电生理指标测定,均证明神经再生获得成功,两者在神生效果上无明显差异。术后180天有2/3有髓神经纤维达靶器官取得再生成功。由此可知长肌纤维组成的缝匠肌可能是一个神经再生效果好的,而且取材容易的桥接物。  相似文献   

2.
为确认神经肌桥内神经纤维的再生效果,将狗的缝匠肌条桥接在股神经缺损处,术后10个月进行HRP的逆行观察。结果表明,桥接侧的运动和感觉神经纤维均已再生,并且证明了再生神经纤维逆行运输功能已得到恢复。同时,还发现红肌桥比白肌桥的神经再生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3.
用自体游离自然变性缝匠肌为肌桥,缝接9只狗股神经缺损3cm;术后10个月切取桥接神经部位,并将其分成神经近段(正常神经部位)、肌桥段、神经远段(再生神经部位)和远、近端缝合段等5个部分。常规制成光、电镜标本,Luzex—F图像分析仪测定。结果无髓和有髓神经纤维均获得再生成功。神经近段与远段内的有髓神经纤维,在数量上没有明显差异,但神经近段一般均较神经远段粗,而神经远段的神经纤维密度较近段的大。由此可进一步证实长肌纤维组成的缝匠肌,确实是一个具有适宜神经再生条件的肌肉,可为临床应用提供一个神经再生效果好,且取材容易的桥接物。  相似文献   

4.
为探知桥接神经缺损的肌桥与其桥接神经再生间的变化关系,从而为改善肌桥神经再生效果提供形态学依据,采用50只兔的100条肌条和30条狗的60条肌条为研究对象,分A、B、C三组,A组用30只兔不同长度和排列的肌纤维组成的三种肌条各20条,在切取每条肌肉时将其分成两条,其中一条为肌桥桥接正中神经缺损3cm处,另一条分离标本观察肌桥肌纤维的排列。B组用20条狗和20只兔红、白肌纤维组成的肌肉80条。红肌纤维为主的缝匠肌尾侧部、指浅屈肌和以白肌纤维为主的缝匠肌颅侧部及桡侧伸腕肌,各切取2条与正中神经缺损3cm处桥接。C组用10条狗缝匠肌肌条,并…  相似文献   

5.
分别用红、白肌纤维为肌桥,桥接狗股神经和正中神经缺损3cm。术后10个月切取桥接神经,并将它分成神经近段(正常神经部位)、肌桥段、神经远段(再生神经部位)和远、近端缝合段5个部分。常规制成光、电镜标本,最后镜下观察和LUZEX-F图像分析仪测定神经远、近段内有髓神经纤维密度和数量等。结果显示,红肌纤维为主的肌桥明显较白肌纤维的神经再生效果好(P<0.05)。特别是缝匠肌尾侧部为肌桥(红肌纤维为主)更明显较其颅侧部(白肌纤维为主)的神经纤维再生数量多(P<0.05)。由此可知缝匠肌尾侧部是一个最适宜神经再生的肌肉。  相似文献   

6.
目的为修复周围神经缺损探求更为理想的肌桥。方法对取材于犬的缝匠肌颅、尾侧部的肌桥进行组化分型及桥接缺损神经的实验观察。结果实验用的肌桥均由Ⅰ型和Ⅱ型肌纤维混合配布,但数量比例有较大差异。缝匠肌的颅侧部主要由Ⅱ型肌纤维组成,尾侧部主要由Ⅰ型肌纤维组成。由Ⅰ型肌纤维为主要构成的缝匠肌尾侧部桥接的缺损神经再生效果较好。结论肌桥的肌型配布差异对缺损神经的再生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7.
目的:为提高缺损神经的再生效果,探求更为理想的肌桥。方法:对取材于犬的缝匠肌颅、尾侧部的肌桥进行了组化分型及桥接缺损神经的实验观察。结果:实验用的肌桥均由Ⅰ型和Ⅱ型的肌纤维混合配布组成,但构成比例有较大差异。取材于缝匠肌颅侧部的肌桥主要由Ⅱ型肌纤维组成,取材于尾侧部的肌桥主要由Ⅰ型肌纤维组成。由Ⅰ型肌纤维为主要构成的缝匠肌尾侧部肌桥桥接的缺损神经的再生效果较好。结论:肌桥的肌型配布差异对桥接后的缺损神经的再生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8.
目的:减轻结缔组织增生的干扰,促进神经胶质细胞增生和轴突再生,提高脊髓神经纤维的再生效果,延缓肌萎缩提高功能恢复.方法:切除狗L1-2L3-4脊髓节段,采用缝匠肌尾侧部桥接脊髓缺损局部,术后不同时间采用行为学和形态学方法进行测试和观察.结果:肌桥段内有再生的神经纤维,肌萎缩逐渐恢复,双下肢运动功能有所恢复,Tarlov Motor Scotol分级2~4级.结论:肌桥桥接脊髓缺损局部减轻结缔组织增生的干扰,提高脊髓神经纤维的再生效果,延缓肌萎缩提高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9.
基础医学 d肛cAMP和顺铂的化疗效果与肿瘤细胞缝隙连接通讯的相互关系………………罗 阳等(1一1) 猫ABR两耳相互作用的研究…………………………………………………………安玉香等(1一s) 身高与经皮电刺激诱发肌电潜伏期的研究…………………………………………倪月秋等(1—11) 国产与进口氮甲酰胆碱对豚鼠离体肠平滑肌作用的比较…………·……………“郝伟等(1—16) 缓,中溶液pH校正因数的研究………………………………………………………朱永春等(1一18) 不同骨貉肌桥接兔正中神经缺损的实验形态学研究………………………………安责林…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索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复合降解膜置入肌桥桥接脊髓缺损局部,提高脊髓神经纤维的再生效果。方法:切除8条家犬L3-4脊髓节段0.8cm,采用缝匠肌尾侧部桥接脊髓缺损,按随机数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在脊髓桥接处置入bFGF复合降解膜,对照纽在脊髓桥接处不置入bFGF复合降解膜,术后不同时间取材进行形态学观察研究。结果:膜内外结缔增生有明显的差异,实验组肌桥段内再生的神经纤维明显较对照组多。结论:肌桥桥接脊髓缺损局部置入bFGF复合降解膜,为脊髓的再生和重建提供良好的微环境,提高神经纤维的再生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索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复合降解膜置入脊髓缺损局部抑制结缔组织增生,促进胶质细胞增殖和轴突再生,提高脊髓神经纤维的再生效果。方法:切除狗L1-2,L3-4脊髓节段,采用缝匠肌尾侧部桥接脊髓缺损局部包裹bFGF复合阵解膜,术后不同时间采用行为学和形态学方法进行测试和观察。结果:膜内外结缔组织增生有明显差异。肌桥段内有再生的神经纤维,双下肢运动功能有所恢复,TarlovMotorscotol分级为2-4级。结论:bFGF复合降解膜抑制脊髓损伤局部结缔组织增生,提高神经纤维的再生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带缝匠肌深层肌间隙筋膜蒂的髂前上下棘间骨瓣转位治疗股骨颈部位病变的解剖学基础。方法 在30侧经动脉灌注红色乳胶的下肢标本上,对缝匠肌深层的肌间筋膜的血管分布和走行进行观察。1例进行摹拟手术。结果 该肌间隙行走的血管主要由来自旋股外侧动脉的升支及其分支一阔筋膜张肌支、髂嵴支、臀中肌支、髂前下棘支和来自旋髂浅动脉与旋股外侧动脉的缝匠肌节段性血管,上述血管相互吻合形成丰富的肌间筋膜血管网。采用缝匠肌深面肌间筋膜蒂的髂前上下棘间骨瓣移植,髂嵴支和缝匠肌的节段性血管可保留,肌筋膜蒂的长度可以达到6—8cm。结论 以缝匠肌深层肌间筋膜蒂的髂前上下棘间骨瓣转位移植可用于修复股骨颈部组织缺损。  相似文献   

13.
人缝匠肌肌构筑特征与肌内神经分布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缝匠肌肌构筑特征和肌内神经分支分布。方法用大体解剖法解剖并观察测量20具尸体缝匠肌的肌构筑学特征;用改良Sihler’s肌内神经染色法,探讨10具尸体缝匠肌肌内神经分支分布。结果缝匠肌是一块由长肌束平行排列构成的带状肌,肌质量(97.9±13.3)g,肌长(47.3±4.3)cm,肌纤维长(40.0±3.8)cm,羽状角0°,生理横切面积(2.0±2.3)cm2;缝匠肌有2支一级神经支支配,发出分支支配肌的上部和中下部,且两部肌内神经分支分布相互独立。缝匠肌中下部肌内神经分支少,吻合少,区域性分布较明显。结论缝匠肌肌内神经的分支分布与肌构筑学特点有关。  相似文献   

14.
关于神经缺损的修复问题,虽经国内外学者多年研究,但迄今尚未取得一致结果。自体神经移植,供区神经受损害,而异体神经移植又出现难以克服的免疫排斥反应。由于自体骨骼肌具有与神经相似的结构,所以国内、外学者都在进行骨骼肌为肌桥缝接神经缺损的研究。国内自1986年孔吉明、钟世镇首次用骨骼肌桥接神经缺损获得神经再生成功以来,进行了大量肌桥缝接神经缺损的实验研究和临床应  相似文献   

15.
股三角位于股前部,其上界为腹股沟韧带,外侧界为缝匠肌内侧缘,内侧界为长收肌外侧缘,股三角内有股神经、股动脉、股静脉、三者向下最后集中于股三角尖部,股神经分支隐神经与股动脉、股静脉伴行,进入收肌管。本文观察了股三角内股神经、股动脉、股静脉与缝匠肌的定位关系,以及在股三角尖部的互相位置关系,为临床应用提供解剖学依据。材料与方法经甲醛液固定的国人成年人尸体50具(男40,女10),共100侧,用层次解剖方法、游标卡尺、三角板、钢卷尺测量,其标志  相似文献   

16.
下肢纵向大面积软组织缺损,骨及重要组织外露,修复相当困难。作者设计两端供血的肩胛-背阔肌-下腹部联合巨大皮瓣,将皮瓣上端断蒂,下端带血管蒂转位移植于同侧肢体,上端血管蒂与受区远端血管行端端吻合,使下肢大面积软组织缺损一次修复成功,获得较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患者 男,17岁。因外伤致右下肢大面积软组织缺损4小时入院。检查:右下肢从腹股沟至足背大面积软组织缺损,长95cm,股部宽为13~15cm,膝部10cm,小腿13cm,足背8~10cm,部分股直肌、股内侧肌和缝匠肌缺损,腹股沟部分股动、静泳和股神经外露,膝部部分腱性组织外露缺损,髌骨外露,且有约1/3表面骨皮质缺损,胫骨上端骨外露,整个创面污染较重,有较多碾挫、撕裂的肌  相似文献   

17.
为临床应用缝匠肌髂骨瓣移植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提供解剖学上的依据.在6具(12侧)灌注红色乳胶的成人尸体标本上,对供应缝匠肌髂骨瓣血管的人肌位置、入肌外径及其在髂骨瓣的分布进行观测.结果显示股深动脉分支、旋股外侧动脉横支及降支分别在距髂前上棘(10.8±1.2)cm、(¨.2±2.1)cm、(1 6.3±2.5)cm进入缝匠肌,入肌外径分别为(3.0±0.2)mm、(2.9±0.1)mm、(2.8±0.1)mm,在髂骨分布范围分别为2.0 cm×3.5 cm、2.0 cm×3.0 cm、2.0 cm×2.8 cm.缝匠肌髂骨瓣血供丰富,提示选择分离缝匠肌蒂的最佳长度为(10.8±1.2)cm.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入缝匠肌和股直肌的肌内神经分支分布、肌梭密度和测定神经入肌点,为临床外科提供肌形态学资料.方法:大体解剖法观察20具尸体缝匠肌和股直肌的形态学特点,并以髂前上棘为标志定位缝匠肌和股直肌神经入肌点;H·E染色法研究5具尸体缝匠肌和股直肌肌梭分布;Sihler's肌内神经染色法探讨10具尸体缝匠肌和股直肌肌内神经...  相似文献   

19.
刘静 《中国医药导刊》2012,(11):1843+1845
目的:探讨和研究人体的缝匠肌和股直肌的肌内神经分布和临床意义,为临床外科提供肌形态学资料。方法:利用大体解剖法对20具尸体进行解剖,对缝匠肌和股直肌的形态学特点进行观察,以髂前上棘为标志,定位神经入肌点分别利用H.E染色法和Sihler肌内神经染色法对肌梭分布和神经分支分布进行观察。结果:缝匠肌是长肌束平行构建而成的带状肌,股直肌则是由短肌束构成的羽肌,两者的肌梭分布密度分别为38.04个/g和19.37个/g,缝匠肌的神经入肌点、股直肌外上部和内下部三者距离髂前上棘的直线距离分别为(9.75±1.30)cm、(10.23±0.97)cm和(14.48±1.12)cm。结论:缝匠肌是带状肌,而股直肌是羽肌,了解两者的神经分布对于临床外科手术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王春胜  田伟 《沈阳医学院学报》2012,14(1):55+60-55,60
隐神经是股神经最大的皮支,为单纯性感觉神经[1-7]。它自股三角内下降,穿内收肌管。于收肌管下端,与膝上动脉共同穿收肌腱板,在膝内侧缝匠肌与股薄肌之间穿固有筋膜,伴大隐静脉下降至小腿内侧。下降至小腿的下1/3处分为二支,一支继续沿胫骨内侧缘下降至内踝,另一支经内踝前面,下降至足的内侧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