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孙燕  田洋 《华北国防医药》2010,22(4):401-403
粒子源植入技术,是近些年发展起来的治疗肿瘤的新手段,又称体内伽玛刀。该项技术通过影像(超声、CT或MRI)引导,将具有放射性的核素直接植入到肿瘤靶体积内或周围,通过放射性核素持续释放的射线对肿瘤细胞进行杀伤,达到治疗肿瘤的目的。我科2008~2009年采用125I粒子植入治疗肺癌6例,现将护理措施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放射性粒子植入组织间内照射是一种新兴的恶性肿瘤治疗方法,将放射性粒子植入肿瘤内或受肿瘤侵犯的组织中,通过释放持续短距离的放射线,使肿瘤组织遭受最大限度的杀伤,而正常组织不损伤或微小损伤,以达到治疗的目的.易防护的125碘(125I)和103钯(103Pd)放射性粒子的研制成功、超声和CT影像学技术的进展及计算机三维治疗计划系统的出现,使放射性粒子近距离治疗肿瘤具有光明的应用前景[1].现将125I粒子植入在中晚期恶性肿瘤的临床应用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3.
放射性粒子植入组织间内照射是一种新兴的恶性肿瘤治疗方法,将放射性粒子植入肿瘤内或受肿瘤侵犯的组织中,通过释放持续短距离的放射线,使肿瘤组织遭受最大限度的杀伤,而正常组织不损伤或微小损伤,以达到治疗的目的.易防护的125碘(125I)和103钯(103Pd)放射性粒子的研制成功、超声和CT影像学技术的进展及计算机三维治疗计划系统的出现,使放射性粒子近距离治疗肿瘤具有光明的应用前景[1].现将125I粒子植入在中晚期恶性肿瘤的临床应用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4.
放射性粒子植入组织间内照射是一种新兴的恶性肿瘤治疗方法,将放射性粒子植入肿瘤内或受肿瘤侵犯的组织中,通过释放持续短距离的放射线,使肿瘤组织遭受最大限度的杀伤,而正常组织不损伤或微小损伤,以达到治疗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放射性^125I籽源近距离治疗肿瘤的疗效。方法利用CT、超声技术,术中直接或引导介入,用专用植入器规律布源,植入瘤体内或瘤体周围。结果42例中晚期肿瘤患者除5例死亡外,均取得满意疗效。结论放射性^125I籽源近距离治疗肿瘤疗效确切,操作简便,并发症小。  相似文献   

6.
放射性粒子植入(简称体内γ刀)治疗肿瘤主要依靠立体定向技术和后装技术,将放射粒子准确植入肿瘤部位,通过放射粒子所释放的γ射线,破坏肿瘤细胞核的DNA双链,使肿瘤细胞失去繁殖能力,达到杀灭肿瘤的目的。我科自2002年4月起对33例肿瘤病人实施了放射性粒子近距离治疗。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7.
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是肿瘤内放疗的一种,自21世纪初引入中国后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尤其是近年来3D打印模板引导植入的出现,使得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进入一个高速发展的时期.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因其具有较为广泛的适应证在肿瘤的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其在肿瘤综合治疗中的应用现状报道较少.本文分别就放射性粒子植入技术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放射性125Ⅰ籽源近距离治疗肿瘤的疗效.方法 利用CT、超声技术,术中直接或引导介入,用专用植人器规律布源,植入瘤体内或瘤体周围.结果 42例中晚期肿瘤患者除5例死亡外,均取得满意疗效.结论 放射性125Ⅰ籽源近距离治疗肿瘤疗效确切,操作简便,并发症小.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随着医学科学技术的发展,术中植入125I粒子治疗恶性肿瘤已渐成为一种越来越被重视的综合治疗手段之一,它是将微型放射源(125I粒子)植入肿瘤内或肿瘤浸润组织,逐渐发出持续低能量的射线最大限度地杀伤肿瘤。笔者2008年3月~2009年7月对23例恶性肿瘤患者行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治疗,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随着医学科学技术的发展,术中植入125I粒子治疗恶性肿瘤已渐成为一种越来越被重视的综合治疗手段之一,它是将微型放射源(125I 粒子) 植入肿瘤内或肿瘤浸润组织,逐渐发出持续低能量的射线最大限度地杀伤肿瘤[1] .笔者2008年3月~2009年7月对23例恶性肿瘤患者行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治疗,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张进明  郑丽华  王峰  冯和林 《河北医药》2012,34(14):2190-2191
放射性治疗是目前临床上治疗恶性肿瘤的主要方法之一.一直以来,外照射是放射性治疗的主要途径.20世纪80年代后由于低能核素125I和103Pd等的研制成功、计算机三维治疗计划系统的出现和B超、CT、MRI等引导下种植技术的发展,使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开辟了近距离放射性治疗的新篇章,取得较为满意的临床疗效.近距离放射性治疗是将放射性同位素放置在肿瘤组织5 cm范围内的距离,或者肿瘤组织内[1],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骨与软组织肿瘤有适应证较广、禁忌证相对较少,因此,放射性粒子植入为治疗骨与软组织肿瘤提供了一条新而有效的途径.本文将对放射性粒子植入为治疗骨与软组织肿瘤的最新研究进展作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实验方法,考察胆道支架技术对恶性胆道梗阻的应用价值。方法:对427例恶性胆道梗阻病人采用经皮胆道支架置入术(EMBE)治疗。结果:单支架植入298例,双支架植入118例。支架植入成功率97.42%。对于恶性胆道梗阻导致的黄疸,解除率为85.11%;总有效率93.44%。结论:1.胆道支架植入技术在临床上应用成功率高,且对黄疸疗效确切。2.应用介入疗法可使梗阻胆管充分引流。3.支架植入技术联合抗肿瘤治疗可提高胆道肿瘤患者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以来,随着微创介入技术和影像学的的飞速发展,影像引导下放射性粒子组织间植已经成为晚期恶性肿瘤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1]。放射性粒子植入是一种近距离的放疗,它主要是应用计算机立体定位计划系统(treatment plan system,TPS)设计方案,在影像引导下将放射性粒子植入肿瘤内,使肿瘤组织遭受最大程度的杀伤,而正常组织不损伤或仅有微小损伤,以达到治疗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目的。现将我科从2009年1  相似文献   

14.
~(125)I籽源组织间植入治疗恶性肿瘤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125I籽源组织间植入治疗恶性肿瘤的方法及其对恶性肿瘤的治疗效果。方法将51例来自成都军区总医院和攀成钢青白江医院各种肿瘤患者纳入此研究。采用直视下或在B超、CT及X光机引导下穿刺腔道支架携带,将^125I籽源植入病变区域,观察疗效。结果全组51例经治疗有效率达94.1%。结论放射性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恶性肿瘤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治疗方式,可以作为肿瘤姑息治疗的首选及根治性手术的补充治疗。  相似文献   

15.
郭洲  黄益  郝群禹 《现代医药卫生》2009,25(18):2746-2747
目的:探讨选择性腰动脉栓塞钛笼植入治疗胸腰椎肿瘤的疗效。方法:行肿瘤切除钛笼植入治疗胸腰椎肿瘤13例。结果:13例术后均获得7~36个月随访,神经功能恢复满意,钛笼植入获得骨性融合,脊柱稳定性良好。结论:肿瘤椎体切除,采用钛笼植入可重建脊柱支撑,术前节段性腰动脉栓塞可减少出血量。  相似文献   

16.
晚期食管癌患者,常因食道梗阻出现吞咽困难、吞咽疼痛、恶心、呕吐等症状,因错失手术时机,只能选择放疗或化疗,或化疗与放疗联合治疗[1]。但借助植入器,经内镜将5-氟尿嘧啶(5-FU)化疗缓释粒子植入肿瘤体内,能发挥持久的抗癌作用,对晚期消化道肿瘤具有一定疗效。我院2006年1月-2012年7月对27例晚期食管癌患者进行了此项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恶性肿瘤病人的护理方法.方法 总结在CT引导下进行肿瘤内125Ⅰ粒子植入治疗的25例恶性肿瘤病人的术前、术后护理.结果 由于对所有病人进行合理的术前、术后护理,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 护士应掌握好护理方法及放射防护措施,通过及时有效的护理使植入治疗顺利完成.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术中125I放射性粒子永久性组织间植入近距离照射治疗晚期无法切除的胰腺癌的治疗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4~2006年间11例手术无法切除的晚期胰腺癌患者行术中B超引导下125I放射性粒子永久性组织间植入近距离照射的临床资料.结果 11例接受手术中125I粒子植入的患者术后1、3个月CT复查,肿瘤平均比术前缩小70%.其中有4例患者肿瘤在术后2个月后完全消失;3例明显缩小;2例肿瘤体积无明显变化,但未进一步增长;2例患者因粒子分布不均匀而肿瘤增大,但在125I粒子分布区肿瘤缩小,无125I粒子分布的区域肿瘤生长明显.生存时间最短者5个月,最长者13个月,平均9.6个月.结论 对手术不能切除的晚期胰腺癌患者行术中125I放射性粒子永久性肿瘤组织间植入近距离照射治疗,可使肿瘤明显缩小或消失,延长患者的生存期,减轻晚期痛苦,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125I粒子植入在肝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超声引导下将125I粒子按计划植入肿瘤的不同深度,术后超声验证粒子剂量分布是否与治疗计划一致,确定下步补充治疗方案。结果 125I粒子植入治疗后,所有患者临床症状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术后复查见肿瘤明显缩小。结论放射性粒子植入在肝癌治疗中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增加了中晚期肝癌的有效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20.
不同于传统体外佩戴的助听器,听觉植入技术需要通过手术植入人工听觉辅助设备。其原理如同心脏病患者植入起搏器、白内障患者植入人工晶体一样,是通过更换或强化某处毁损的传音结构,帮助声音信号畅通无阻地传至大脑。如今。临床已经掌握了多项成熟的听觉植入技术,包括骨锚式助听器植入、振动声桥植入以及电子耳蜗植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