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惠 《吉林中医药》2001,21(4):40-40
1 临床资料本组68例盆腔炎病人中年龄24~50岁。急性盆腔炎23例,慢性盆腔炎45例。病程4d~5年。2 临床表现2.1 急性期23例均有腹痛,发热,白细胞增高,子宫附件区压痛,小便灼热,口干苔黄,脉洪数或滑数。伴发症状:阴道浓稠样白带,阴道不规则流血。阴道后穹窿穿刺,穿刺液呈脓样或淡黄色液体。盆腔腹膜炎者下腹有压痛、反跳痛。2.2 慢性期45例中大多出现低热起伏,怕冷,乏力,下腹隐隐作痛,腰骶部酸楚,带多味臭,便秘,胸胁胀痛,情绪不稳,苔黄白,脉滑数。妇科检查:阴道白带呈黄白色,质稠或稀,宫颈糜…  相似文献   

2.
<正>直肠阴道瘘是直肠与阴道相通的一种异常管道,常表现为阴道不自主排气、排便或溢脓,甚者会阴部肿胀、疼痛,如有肛门闭锁或狭窄则可出现腹胀、呕吐等肠梗阻症状。本病病因较复杂,种类繁多,手术后感染及复发率高,给患者生理、心理及生活带来极大不便与负担。我科近期收治1例产伤导致直肠阴道瘘的病例,现报道如下。1病例介绍王××,女,29岁,因"阴道排气、排便20+d"于2012年4月25日入院。入院症见:阴道内少许稀便流出,时有阴道排气  相似文献   

3.
中药治疗老年性阴道炎53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老年性阴道炎为绝经后妇女常见病。主要表现为阴道分泌物增多或出现脓血性白带。重者可致阴道后壁粘连,形成阴道或官腔积脓。更重要的是有时易和宫颈及宫体的恶性肿瘤混淆。笔者应用中药对53例患者进行了治疗观察,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人工流产术后诸证的证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卓宏英 《新中医》1990,22(7):30-31
本文主要介绍人流术后临床最多出现的术后阴道流血淋漓不净或血崩、月经失调、继发不孕等证的病因病机及辨证施治随证化裁的处理:一、人流术后阴道流血不净或血崩,治宜活血化瘀,调理冲任,用加味生化汤化裁;二、术后月经失调(周期紊乱、月经稀发、闭经),治宜补肝肾、益气血、调冲任,佐以疏肝,用当归地黄饮加味;三、继发性不孕(病位以附件炎、输卵管阻塞不通),治宜疏肝理气,活血调冲,软坚散结,用中药内服与外敷少腹取效。)  相似文献   

5.
经间期出血又称排卵期出血,即在2次月经之间,氤氲之时,出现周期性的少量阴道出血。多发生于月经周期的第10-16 d,以青壮年女子多见。出血或多或少,病程或长或短,出血同时伴有腰痠、腹坠,或一侧下腹部不适,  相似文献   

6.
微波联合中药治疗中重度宫颈糜烂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宫颈糜烂的治疗方法。方法选取我院门诊中重度颗粒型或乳突型宫颈糜烂患者,随机分为A组予微波联合中药治疗和B组予单纯微波治疗,治疗后定期观察宫颈局部愈合和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A组治愈率90%,临床症状缓解有效率100%,临床症状缓解时间(42.65±12.79)d。B组治愈率73%,临床症状消失或缓解有效率83%,临床症状缓解时间(72.65±18.46)d,有62%患者出现少量阴道排液或出血。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微波联合中药治疗中重度颗粒型或乳突型宫颈糜烂疗效显著,并发症少,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先兆流产是指妊娠28周前先出现少量阴道流血,常为暗红色或血性白带,无妊娠物排出,随后出现阵发性下腹痛或腰背痛.妇科检查宫颈口未开,胎膜未破,子宫大小与停经周数相符.经休息及治疗后症状消失,可继续妊娠;若阴道流血量增多或下腹痛加剧,可发展为难免流产[1].西医方面常应用黄体酮及绒促性素肌注治疗,部分患者常因肌注致臀部疼痛而要求口服或外用药物治疗.笔者自2008年开始,除了运用口服中药汤剂外,还使用中药穴位敷贴治疗肾虚型先兆流产102例,取得较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细菌性阴道炎主要表现为阴道分泌物增多,有鱼腥臭味,性交后加重,可伴有外阴瘙痒和烧灼感。临床上可有外阴瘙痒、灼热或刺痛,于行走、排尿及性交时加重。检查可见外阴红肿、有抓痕,有时可见糜烂、湿疹或溃疡形成等。分泌物呈灰白色,均匀一致、稀薄、常粘附于阴道壁,容易将分泌物从阴道壁拭去。确诊:①阴道分泌物较正常稀薄均匀,呈鱼水样。  相似文献   

9.
老年性阴道炎为绝经后妇女常见病,主要表现为阴道分泌物增多或出现脓血性白带.重者可导致阴道后壁粘连,形成阴道甚至宫腔积脓.有时还易和宫颈及宫体的恶性肿瘤相混淆.给广大老年妇女的生活带来诸多的不便和痛苦,精神上带来压力.影响老年人的晚年生活质量.本人应用中药灌洗加中药药纱阴道保留对60例老年患者进行了治疗观察.现将治疗感受报导如下.  相似文献   

10.
1995年 5月~ 1998年 12月我院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滴虫性及霉菌性阴道炎 12 4例 ,疗效显著 ,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 共 2 2 4例 ,分为治疗组 12 4例 ,对照组 10 0例。滴虫性阴道炎表现为阴道分泌物多 ,呈灰白色、灰黄色泡沫样 ,外阴轻痒、阴道充血或散在出血点 ,化验可见阴道毛滴虫。霉菌性阴道炎表现为外阴奇痒 ,阴道填塞感或灼热感 ,分泌物增多 ,呈豆腐渣或凝乳样 ,阴道壁或小阴唇有一层白色膜状物覆盖 ,不易擦掉 ,化验可见白色念珠菌。2 治疗方法 治疗组用败酱草、贯众、黄柏、蛇床子、苦参、花椒各15 g,2日 1剂 ,水煎 ,过滤后坐…  相似文献   

11.
中药治疗霉菌性阴道炎30例小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醋越 《西部中医药》2003,16(8):26-27
霉菌性阴道炎多见于幼女、孕妇、糖尿病患者,或接受雌激素治疗和长期使用抗菌素及肾上腺皮质激素的患者。笔者近年来应用辨证施治的方法,治疗霉菌性阴道炎患者30例,获得比较满意的效果,现总结如下。1一般资料30例患者中,年龄在16~50岁之间;病程最短5天,最长10天。2诊断依据外阴、阴道瘙痒伴灼痛;白带粘稠呈白色豆渣样、凝乳样、软膏样或稀薄,其中混有白色片状物;阴道粘膜发红、水肿,有时有白色片状薄膜粘附,易剥离,其下为糜烂之粘膜,有的已形成浅溃疡;阴道分泌物镜检可找到霉菌。3治疗方法用泻肝清热,利湿解毒之法,采用内服外洗相结合的方…  相似文献   

12.
<正>1病历介绍患者,女,28岁,已婚,末次月经2009年6月21日。因停经50 d,无明显诱因出现小腹痛伴阴道流血7 d,量不多,色暗或淡红,无血块,在外院诊断先兆流产,肌肉注射黄体酮20mg/d,2 d后症状未见缓解,于2009年8月10日来诊。查体  相似文献   

13.
阴道炎一般由细菌、真菌、滴虫引起,其中细菌性阴道病占首位,临床上有10%-25%的妇女患过此病,其中30%~65%有性交传染疾病,目前多予抗生素口服或阴道用药治疗;真菌性阴道炎排第二,常由白色念珠菌过度增长引起,多予抗真菌药物治疗;另一常见阴道炎为滴虫性,由阴道毛滴虫引起,临床上多用灭滴灵治疗。  相似文献   

14.
谷守敏  陆庆革  吴晓庚  王爱磊 《河北中医》2010,32(12):1882-1883
<正>直肠前突(rectoceie,RC)又称直肠前膨出,主要临床表现为排便困难、排便时间延长、排便不尽感及会阴下坠感[1]。严重者常需在肛门周围加压,或手指伸入阴道堵塞膨出口,或伸入肛门挖出粪便才能排便,其发病率有逐年  相似文献   

15.
外用中药熏洗治疗尖锐湿疣6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科于 1998年 5月以来 ,运用中草药熏洗法治疗尖锐湿疣 6 8例 ,取得满意疗效 ,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6 8例患者均来自我科门诊 ,具有典型的临床表现。年龄 18~ 5 0岁 ,平均 2 8岁 ,病程 12天~半年 ,平均 3.5个月。皮损主要分布于大小阴唇、阴道口、尿道口及肛周 ,其次为阴道壁及宫颈。其中 4例外阴与肛周并发 ,18例外阴与阴道壁、宫颈并发 ;皮损最少 3个 ,最多达 2 3个 ;皮损呈菜花状及乳头状改变 ;皮损如米粒至蚕豆大小不等。 6 8例患者中 ,6 1例有婚外性行为 ,在运用该药治疗前有 19例患者曾用其它方法治疗不愈或复发 ,12例患者的配偶…  相似文献   

16.
<正>药物流产后出血系指药物流产术后阴道流血超过10 d,淋漓不净,或血量过多,或流血停止后又有多量阴道流血[1],它归属于中医恶露不绝的范畴。由于近年来药流的患者增多,此类病人亦日渐增多。笔者近年来采用中药治疗药物流产后恶露不绝属血瘀型,B超或彩超提示宫内组织物残留,证实为不全流产者50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正>流产术后阴道出血指人工流产或药物流产或药流后清宫或自然流产清宫术后阴道出血超过10天,或淋漓不尽或出血量多或出血暂停又出现阴道出血者[1]。谢萍教授从事妇科临床、教学、科研工作20余年,对不孕症、月经不调、盆腔炎等妇科常见病及疑难  相似文献   

18.
患者 ,66岁 ,因阴道流血 1 0d后排液 6个月、加重1周于 2 0 0 1年 8月 2 7日入院。患者 6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阴道不规则出血 ,色鲜红 ,量少 ,无肉样组织排出 ,无其它不适。1 0d后出现阴道排液呈浆液性 ,无臭味 ,量稍多 ,伴有头晕、困乏、嗜睡、食欲不振、发热等不适 ,未行诊治。1个月前突然出现下腹部阵发性胀痛 ,并向右腿及腰背部放射 ,休息后不缓解 ,憋尿后阴道排液明显增多 ,呈阵发性流水样 ,浆液脓性 ,恶臭 ,排液后疼痛减轻 ,出现高热 (T 40℃ ) ,于当地医院诊刮后确诊为子宫内膜炎、宫腔积脓 ,予以扩宫引流、静滴抗生素等治疗 1 0…  相似文献   

19.
凌雅静  齐建永  刘艳平 《河北中医》2009,31(10):1461-1462
霉菌性阴道炎是妇科门诊最常见的阴道炎症之一,75%妇女一生中至少患1次霉菌性阴道炎,40%~45%的女性经历2次或2次以上复发。霉菌性阴道炎已成为仅次于细菌性阴道病的最常见的阴道感染,80%-90%的病原体为假丝酵母菌,为真菌的一种,常规治疗为阴道局部上药或口服应用抗真菌药物。  相似文献   

20.
笔者于2005年1月~2005年12月,自制中药液雾化治疗复发性阴道念珠菌病89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89例均为门诊患者,都曾用西药栓剂治疗,病情仍反复发作。89例中,年龄20岁以下12例,20~30岁46例,30~40岁26例,40岁以上5例;1年内发作4~5次者67例,5次以上者22例;病程最短1年,最长7年。均有性生活史,排除外阴湿疹、糖尿病、疱疹等疾病及支原体、衣原体感染。临床表现有外阴阴道痒痛不适,阴道内有豆渣样分泌物,且阴道分泌物涂片检查找到念珠菌。均符合《妇产科学》第6版中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诊断标准。2治疗方法药用苦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