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目的 探讨脑电图出现的阵发性中央-颞部棘波的临床价值。方法 观察38例脑电图表现为中央-颞部局限性棘波且并非仅表现为中央沟发作患儿的临床发生经过及脑电图表现的变化。其中28例以局限性运动性发作为主,4例表现为不固定的单侧或双侧发作性头痛;2例于5岁前因发热而出现双侧肢体抽搐;余4例无神经系统病症。患儿首次接受脑电图检查的年龄为4~9岁,随访4~7年。结果38例患儿中,癫痫发作者的临床类型呈多种形式;而无癫痫发作病史者中,既有头痛、头晕主诉者,亦有无神经系统疾病病史者。所有患儿的脑电图均表现为不恒定,多次复查脑电图可出现不同部位的局限性慢波或尖波等内容。结论 中央-颞部局限性棘波并非伴中央-颞部棘波的儿童期良性癫痫的特异性脑电图表现。  相似文献   

2.
肢痛性癫痫9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癫痫表现为肢体疼痛是一种较少见的临床发作类型。现将我们确诊的肢痛性癫痫9例报道以下。 一般资料 9例中,男6例,女3例。年龄4岁、6岁、8岁、12岁各2例,18岁1例。病程半年~1年者4例,2~3年者5例。 临床症状及体征 (1)在膝关节周围疼痛者3例,小腿疼痛者4例,双手腕关节以下或双足踝关节以下疼痛者2例,肢痛可以单侧或双侧;(2)疼痛呈发作性,每次数分钟至半小时,少数长达1~2小时,每  相似文献   

3.
本文调查 42例癫痫性精神病患者 ,试分析脑电图 (EEG)改变与精神症状关系。1 一般资料1 1 性别与年龄 男 3 1例 ,女 11例 ;年龄最小 12岁 ,最大 5 6岁 ,平均 3 1岁 ,均符合CCMD 2 R癫痫性精神病的诊断标准。1 2 EEG改变 异常 2 3例 (5 4 8% ) ,以慢波活动多见 ,θ波 19例 ,δ波 12例 ,尖、棘波 10例 ,阵发性高波幅 β活动 1例。异常改变呈弥漫性 17例 ,局灶性 6例。局灶性异常涉及额区 2例 ,顶中央区 2例 ,颞区 1例 ,前半球 2例 ,右侧半球 1例。 3例患者常规EEG正常 ,加测蝶骨电极后出现异常。1 3 精神症状表现形式 …  相似文献   

4.
额叶癫痫发作录像脑电图特点分析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8  
目的通过录像脑电图观察额叶癫痫的临床特征、发作期及发作间歇期的脑电图特点。方法使用录像脑电图(videoEEG,VEEG)对50例确诊为额叶癫痫的患者进行常规及长时间记录,对其中17例(20次)癫痫发作的临床表现及脑电图所见进行分析。结果额叶癫痫常见的发作形式有:姿势性发作,具有额叶癫痫特点的自动症;复杂部分性发作时伴发声、偏转或表情的变化,有时出现发作性情绪改变或强迫思维等少见症状。其发作特点为:持续时间短,发作相对较频繁,无明显发作后意识障碍。发作间歇期脑电图有时可无阳性所见,典型的临床发作及发作时VEEG记录到的额部爆发性节律有助于诊断。本组9例儿童期起病的额叶癫痫患者,以夜间频繁的躯体自动症发作为主,检查均未发现相应的脑器质性病变。脑电图睡眠描记可见频繁的额部导联癫痫样放电。临床治疗观察预后良好,提示可能为一组儿童原发性部分发作型癫痫综合征。结论额叶癫痫是一组较为特征性的癫痫综合征,临床并不少见,及时而正确的诊断有助于治疗。  相似文献   

5.
头痛性癫痫易与功能性头痛及偏头痛混淆 ,导致误诊误治。现将我院近 6年来 37例头痛性癫痫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般资料 男 2 0例 ,女 1 7例 ,年龄为 8~ 42岁 ,有癫痫家族史 5例。临床表现 均为阵发性无先兆性剧烈头痛。头痛部位 :额部 1 6例 ,双颞部 1 2便 ,顶部 4例 ,眶部 3例 ,枕部 2例。头痛性质以跳痛为主 2 4例 ,胀痛 1 0例 ,刺痛 3例。伴发头晕 34例 ,呕吐 1 5例 ,腹痛 7例。神经系统检查无阳性体征 ,头颅 CT平扫正常。脑电图检查 患者脑电图检查均出现癫痫样放电 ,其中轻度异常 2 1例 ,中度异常 1 3便 ,重度异常3例。全部病例 …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脑电图出现的阵发性中央-颞部棘波的临床价值。方法:观察38例脑电图表现为中央-颞部局限性棘波且并非仅表现为中央沟发作患儿的临床发生经过及脑电图表现的变化,其中28例以局限性运动发作为主, 4例表现为不固定的单侧或双侧发作性头痛,2例于5岁前因发热而出现双侧肢体抽搐;余4例无神经系统病症。患儿首次接受脑电图检查的年龄为4-9岁,随访4-7年。结果:38例患儿中,癫痫发作的临床类型呈多种形式;而无癫痫发作病史中,既有头痛、头晕主诉,亦有无神经系统疾病病史。所有患儿的脑电图均表现为不恒定,多次复查脑电图可出现不同部位的局限性慢波或尖波等内容。结论:中央-颞部局限性棘波并非伴中央-颞部棘波的儿童期良性癫痫的特异性脑电图表现。  相似文献   

7.
儿童偏头痛误诊为癫痫18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自 1996年 3月~ 1998年 2月期间 ,治疗儿童偏头痛误诊为头痛性癫痫 18例。误诊时间为 2月~ 1年 ,其中 12例按癫痫给予口服丙戊酸钠、卡马西平治疗 ,7例有效 ,头痛减轻 ,但不能终止发作。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18例均为门诊病例 ,女 11例 ,男 7例。年龄 2岁~ 14岁 ,病史 3月~ 2年。1 2 临床表现特点  (1)发作前多有诱因 ,情绪紧张、恐惧、劳累、睡眠不足、受寒等。 (2 )全部病例均呈发作性额、双侧颞或单侧颞部疼痛。 (3)持续时间 30分~ 2天不等 ,睡眠后好转。 (4)有明确家族史 10例。 (5 )多伴有 :面色苍白 ,恶心、呕吐、…  相似文献   

8.
日间睡眠脑电图在癫痫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探讨睡眠脑电图(EEG)在癫痫诊断中的价值及适应症。方法:过去10年间522例患有癫痫及各种发作性疾患病人的睡眠及清醒EEG进行研究。结果:EEG有异常爆发活动(PA)者217例,PA只在睡眠中出现者96例,痫样放电的检出率由清醒的23.2%提高到41.6%。15例病人通过发作间期或发作期的睡眠EEG显示的PA,进一步明确癫痫发作类型。在97例有中央--颞棘波的儿童良性部分性癫痫中,50例(  相似文献   

9.
具有中央-颞部棘波的良性儿童期癫痫3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具有中央-颞部棘波的良性儿童期癫痫(BECT)的临床特点.方法 分析36例BECT患者的临床及脑电图资料.结果 本组发病年龄为6~14岁,平均10.5岁,全部病例均于睡眠时发作,其中3例睡眠及清醒时均有发作.20例表现为局灶性发作,16例为局灶性发作继发全身性发作.发作间期脑电图均有一侧或双侧中央或颞区尖波和棘波,7例清醒时脑电描记正常,睡眠状态下监测均出现癫痫样放电.有1对孪生患儿先后患病发作.结论 了解BECT特征性的临床表现与典型的脑电图改变,是诊断的主要依据.  相似文献   

10.
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男18例,女12例。6~11岁5例12~26岁7例,30岁以上18例,病程:15天~6个月8例,l~3年最多。病因;产后窒息4冽,有头部外伤史6例,胞对虫9例,有结胞交3例,有遗传史8例。2、病状与体征:全部病例为剧烈发作性头痛,每年发作数十次,遇有感冒或情绪波动等诱因,每日可发作数次。发作时间短者5~6分钟,最长者可达1~2小时。疼痛部位,前额痛6例,两额部痛5例,伴眼眶痛9例,头顶痛2例,枕部痛1例,全头痛7例。一般突然发作,自行停止,无明显先兆。伴有植物神经症状者26例(恶心呕吐、面色苍白者11例,出汗4例,腹…  相似文献   

11.
视频脑电图在假性癫痫发作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假性癫痫发作系指在各种诱因下 (情绪原因为主 )出现的类似癫痫发作的非癫痫发作 ,常易误诊。现将我院经视频脑电图监测诊断的 16例假性癫痫发作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 ,并与 16例癫痫患者比较 ,探讨视频脑电图鉴别假性癫痫的价值。资料和方法 :16例假性癫痫发作患者 ,男 4例 ,女 12例 ,年龄 2 1~ 6 5岁 ,平均 42岁 ,均为视频脑电图检查前临床诊断为癫痫的患者。临床分型 :全身强直 阵挛性发作 11例 ,复杂部分性发作 3例 ,单纯部分性发作 2例。病程 1d至 2 0年。同时选择临床确诊且视频脑电图监测到发作的 16例患者 ,男 9例 ,女 7例 ,年龄 1…  相似文献   

12.
我院 1 996年 1月~ 1 998年 4月 ,收治了只在术后才出现癫痫发作的 1 0例病例 ,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本组男性 7例 ,女 3例 ,年龄 32~ 44岁 ,平均37.5岁。均系颅脑损伤术后致颅骨缺损 ,额部 2例 ,颞顶部 4例 ,额颞顶部 4例。缺损区直径约 8~1 0 cm。所有病例在伤后的开颅手术治疗过程中发现其局部的脑组织均有明显的挫裂伤 ,并且有脑内血肿 35~ 80 ml,术中均予以清除。术后一直未见癫痫发作。颅骨缺损存在的时间为 3~ 1 0月 ,平均 6.4月。在修补手术前 3~ 5d,所有病例均行 2 4 h动态脑电图连续监测和头颅 CT检查。未见到明显癫痫波出…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颞-枕叶交界区癫痫的脑电图、电临床症状学特点及其在致痫区定位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7例怀疑颞-枕叶交界区癫痫的患者,进行了长程视频脑电图监测,根据电生理及头颅MRI结果,进行术前评估及颞-枕叶交界区病灶切除,随访1年.结果 (1)发作起始的症状和体征:所有患者无论病史和监测中均无初级视幻觉,7例中2例有视错觉或复杂视幻觉;快速眨眼(有或无发作先兆)做为发作起始的体征见于6例患者中;(2)头皮脑电图间歇期癫痫样放电位于双侧4例,同侧颞-枕区2例,同侧颞区1例;头皮脑电图发作期7例中5例发作起始表现为弥漫性放电,无侧向性,1例位于同侧后头部,1例为同侧颞区;(3)手术及预后:7例患者中5例行颞-枕交界区病灶切除术,2例术后完全无发作,1例术后有偶发先兆,2例患者术后发作未减少;另外2例未接受外科治疗.结论 发作起始期先兆症状学可为颞-枕叶交界区癫痫致痫区定位诊断提供重要线索,而头皮脑电图间歇期和发作期癫痫放电对颞-枕叶交界区癫痫致痫区定位只能提供参考线索.正确和充分的颅内电极(特别是深部电极)置入并记录发作期颅内电极脑电图改变,对发作起始区的定位诊断可能提供更重要的资料.  相似文献   

14.
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血管性偏头痛35例临床体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一、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2007年2月至2007年8月收治35例病人中,男11例,女24例.年龄24~81岁,平均45岁.疼痛部位:额部4例,颞部12例,枕部24例,其中5例中同侧颞、枕部3例,双侧枕部2例.35例病人术前均行常规检查,头MRI检查排除颅内其他病变引起的头痛.偏头痛发作时均行局部封闭试验确定疼痛部位.颞部疼痛病人检查可见颞动脉隆起,搏动增强,压迫后头痛可减轻.额部或枕部疼痛者无明显搏动性,但眶上切迹或枕大神经出腱膜处均压痛明显.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伴中央颞区棘波的小儿良性癫痫(BECCTS)患儿临床症状与脑电图的变化特点。方法对2011-2013年收治的52例BECCTS患儿的临床资料和脑电图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发病年龄为3~12岁,其中6~9岁的发病率在76%。发作与睡眠密切相关,47例在睡眠中发作,5例于睡眠和觉醒时均有发作;部分性运动发作30例((57.6%)),22例(42.3%)为部分性发作泛化全身性发作。发作间期脑电图均有一侧或双侧中央和(或)中颞区反复尖波或棘波发放,呈负向或双向,清醒脑电图阳性率36.5.%,睡眠脑电图阳性率86.7%。结论 BECCTS与年龄与睡眠密切相关的癫痫,棘波灶均出现在中央颞区或以中央颞区为主的部位,掌握其临床症状及EEG的变化规律对该病的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6.
额叶癫痫发作的临床与脑电图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分析额叶癫痫发作的临床及EEG特征。方法L经同步录像脑电图(Video-EEG)监测,对40例癫痫病人181次额叶发作的临床表现及EEG进行同步分析。结果:额叶发作频繁而短暂,以睡眠中发作为主。常见的临床表现依次为过度运动、扭转性强直、姿势性强直、发声、假性失神等。发作新时期额区棘、尖波稀少且波形不典型,发作期额 叶限局性或弥漫性的改变与背景活动的差别不明显。结论:临床和EEG不典型是导致额叶发作临床诊断困难或误诊的主要原因。认识额叶发作的临床特点,延长EEG记录时间及发作期临床-EE现步分析有助于对额叶发作的诊断。  相似文献   

17.
脑电图 (EEG)在确定癫诊断中有重要作用 ,常规EEG虽较普及 ,但因电极固定困难 ,描记时间有限 ,癫样放电检出率较低 ,而首次原因不明的抽搐发作后复发的危险性大小是决定是否用抗癫药治疗的重要依据。我们共对 4 0例首次癫样发作患者进行同步录像脑电图 (video EEG)昼夜监测 ,并进行临床随访研究 ,现将结果分析报告如下。1 资料1 1 临床资料 :4 0例均为本院癫门诊首次癫样发作的初诊患者 ,男 2 2例 ,女 1 8例 ,年龄 1~6 7岁 ,平均 2 2 3岁 ,全部病人均经详细询问病史和进行神经系统检查 ,排除了症状性癫发…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家族性颞叶癫痫(FTLE)的临床和脑电图(EEG)特点。方法收集6个 FTLE的家系资料,通过详细的调查,建立较完善的家系谱,并对受累者的临床资料、EEG进行分析总结。结果6个家系共78名家族成员,其中受累者20例,每个家系2-6例受累者不等,2代发病居多。发病年龄0.5-27岁,平均(13.7±10.5)岁。平均发作频率(6.7±8.9)次/月。表现为复杂部分性发作13 例次(76.5%),继发全身强直一阵挛性发作12例次(70.6%),单纯部分性发作4例次(23.5%),强直发作和全身强直一阵挛性发作各1例次;无法分类3例。20例受累者中3例出现复杂视幻觉,1例出现听幻觉。受累者中13例进行发作间期EEG检查,仅1例示颞叶局灶痫性放电(7.7%),2例痫性异常放电, 余未见明显异常;10例进行MRI检查,仅1例示右额颞发育异常(10.0%)。18例受累者疗效观察,3例发作自然缓解,另15例接受抗癫痫药物(AEDs)治疗,14例有效(4例发作控制),仅1例无效。结论 FTLE家庭受累者临床症状呈多样性,发作间期EEG大部分未见局灶异常放电,MRI检查未见异常。 FTLE的正确诊断主要依据患者临床发作特征和家系谱,AEDs治疗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19.
经颅显微手术开放视神经管治疗视神经损伤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临床资料与方法男 8例 ,女 4例。最小年龄 12岁 ,最大 5 6岁 ,平均年龄 35 6岁。左眼 7例 ,右眼 5例。致伤原因 :车祸 7例 ,坠落伤 3例 ,打击伤 2例。着力部位 :额部 3例 ,颞部 2例 ,额顶部 1例 ,额颞交界处 6例。伤后就诊时间最短 2小时 ,最长 10天 ,伤后即刻出现视力障碍者 8例 ,逐渐下降者 4例。眼科所见 :眼部肿胀青紫 ,结膜充血 ,直接光反应消失 ,间接光反应存在 ,术前有光感 7例 ,无光感 5例 ,眼底检查均未见异常。外伤至手术时间≤ 1周 10例 ,>1周 2例。放射学检查 :12例均行双侧视神经管投照拍片 ,其中 7例发现视神经管双侧不…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粘多糖病ⅢA型(MPSIIIA)合并癫痫发作的临床表现、脑电图特征及治疗。方法报道1例MPSⅢA合并有癫痫发作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本例患者6岁半时确诊粘多糖病ⅢA型(MPSⅢA),3岁时首次癫痫发作,9岁后发作频繁(1~2次/d),同时睡眠时间减少、易兴奋、性格急躁,癫痫发作表现为全面性强直-阵挛发作并喉部发声,其发作间期脑电图特征为双侧前头部(额极-额-前颞区)低-中波幅慢波假节律样发放伴多量不典型三相波发放,初期单用妥泰疗效不佳,合用苯巴比妥治疗后发作得到有效控制,睡眠和情绪障碍改善明显。结论粘多糖病ⅢA型(MPSⅢA)合并癫痫发作患儿伴有睡眠、情绪障碍,发作间期脑电图具有一定的特征性,妥泰联合苯巴比妥可有效控制患儿癫痫发作,并在一定时期内改善患儿睡眠和情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