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滋肾育胎丸     
[主要成分 ] 党参 续断 白术 巴戟天 何首乌 杜仲 菟丝子 熟地黄等[性状] 本品为黑色的包衣浓缩水蜜丸 ,除去包衣后显深棕色 ;气微香 ,味微苦。[药理试验 ] 对雌兔内生殖器影响的试验结果表明 ,本品能使实验兔子宫内膜轻度增厚 ,腺体数目明显增多 ,并多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分泌期改变 (腺体分泌的改变主要是助孕激素作用有结果) ,并似有随着喂药天数的递增分泌现象越趋明显的倾向 ,提示本品可能有促进卵巢激素 (包括孕激素和雌激素 )的分泌作用。个别动物有红体、白体的形成 ,这种现象可能是曾有排卵的间接反映 ,提示本品可能有促进…  相似文献   

2.
鼻咽灵片     
[主要成分] 山豆根麦冬半枝莲玄参石上柏党参白花蛇舌草等. [性状] 本品为薄膜包衣片,除去包衣后显棕褐色,味苦、微涩.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自制黄芩有效部位提取物药物固体分散体为原药,采用挤出滚圆法制备微丸。用此法制备微丸操作简便、效率高,制得的微丸圆整度好,大小均一,堆密度大,适宜进一步包衣。本文对微丸的处方及制备工艺进行了考察^[1]。  相似文献   

4.
贵州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你局黔食药监呈[2004]162号函收悉。经审核,同意更正收载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第十二册的儿童回春丸质量标准的性状项内容为:本品为红色的包衣浓缩水丸,除去包衣后显褐色;气微香,味微苦、略麻。此复国家药典委员会二○○五年四月十二日关于同意更正儿童回春丸质量标准性状项的函$国家药典委员会  相似文献   

5.
鼻咽灵片     
[主要成分] 山豆根 麦冬 半枝莲 玄参 石上柏 党参 白花蛇舌草等。[性状] 本品为薄膜包衣片,除去包衣后显棕褐  相似文献   

6.
包衣锅和全自动包衣造粒机制备微丸的方法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比较包衣锅和全自动包衣造粒机制备微丸的方法。方法:对分别采用包衣锅和全自动包衣造粒机制备微丸的方法及微丸的各项指标进行比较。结果:全自动包衣造粒机制备的微丸堆密度大,休止角小,填充装量差异小,全自动包衣造粒机制备微丸既能保证微丸质量,又能提高效益,结论:用全自动包衣造粒机制备微丸取代包衣锅制备法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制备银杏叶提取物微丸,并测定其体外释放度。方法:采用3种不同包衣材料(欧巴代Ⅱ、Eudragit L30D-55、Eu-dragit S100)对银杏叶提取物进行包衣,采用离心造粒法制备成相应的包衣微丸;将3种包衣微丸按预设比例混合制成混合包衣微丸;采用pH梯度改变介质方式(0.1mol.L-1盐酸、pH5.8PBS、pH7.2PBS)测定包衣微丸和混合包衣微丸的释放度。结果:3种不同包衣微丸分别在0.1mol.L-1盐酸、pH5.8PBS、pH7.2PBS中可以迅速释放;混合包衣微丸在pH梯度改变介质中持续释放,约8h释放完全。结论:该制备工艺可行,可为工业化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氧化苦参碱肠溶包衣微丸的制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阳  王宝华  伍丹  张晓茹 《中国药房》2009,(24):1870-1872
目的:制备氧化苦参碱肠溶包衣微丸。方法:采用单因素试验考察包衣锅转速、包衣锅温度和喷枪压力对包衣条件的影响,并比较各种树脂包衣液的性质,选出适宜的包衣材料;采用包衣锅法制备微丸;以体外释放度评价包衣效果。结果:包衣条件为包衣锅转速50r.min-1、包衣温度30℃、喷枪压力0.10MPa;包衣材料为湖州Ⅲ号聚丙烯酸树脂;制备的微丸体外释放度符合2005年版《中国药典》(二部)要求。结论:所选方法可制备出体外释放良好的氧化苦参碱肠溶包衣微丸。  相似文献   

9.
王少坤  夏芸 《药学进展》2003,27(2):108-109
[目的]考察剥除与不剥除糖衣进行糖衣片含量测定的差异。[方法]采用数学分析方法,证明在包衣物质对含量测定方法无干扰的情况下,剥除与不剥除糖衣进行含量测定在理论上存在着差异。[结果]剥除糖衣后,片心的损失会造成含量测定结果偏低,而糖衣的残留不会影响含量测定结果。[结论]在包衣物质不影响含量测定的条件下,不剥除糖衣直接含量测定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10.
可普芬     
[通用名称]Ibuprofen and codeine phosphate,洛芬待因 [性状]薄膜衣片,除去包衣显白色.本品为复方制剂,每片含磷酸可待因12.5mg和布洛芬200mg.  相似文献   

11.
陈滗  陈梅新 《中国药师》2003,6(2):82-83
目的:比较包衣锅和半自动包衣造粒机制备微丸的方法。方法:对分别采用包衣锅和半自动包衣造粒机制备复方氨酚烷胺胶囊微丸的方法及微丸的部分指标进行比较。结果:半自动包衣造粒机制备的微丸堆密度大,休止角小,填充装量差异小,制备微丸的整个过程符合GMP要求。结论:用半自动包衣造粒机制备微丸应予推广。  相似文献   

12.
幸良红  程青华 《首都医药》2008,15(10):41-41
目的 为了制备西咪替丁控释微丸并研究其释药机理,方法单因素实验方法考察包衣液中溶媒系统的组成、膜材的浓度、包衣膜厚度对药物释放的影响,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微丸释放出的药物浓度.结果 制作的微丸,包衣液中的溶媒系统的组成、膜材浓度及包衣膜厚度共同决定衣膜的控释能力.体外释放表表明制备的微丸属于包衣骨架控释微丸,随包衣厚度的改变释放机理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制备对乙酰氨基酚缓释微丸,考察包衣处方等因素对微丸释放度的影响。方法采用离心-造粒法制备微晶纤维素空白丸核和对乙酰氨基酚微丸,并在此基础上采用甲基丙烯酸树脂(Eudragit RS30D/RL30D)包衣,制备对乙酰氨基酚缓释微丸。采用HPLC法测定对乙酰氨基酚缓释微丸释放度,单因素筛选包衣处方的优化参数。结果以Eudragit RS30D/RL30D比例为15:1(w/w),包衣增重为10%,柠檬酸三乙酯占包衣材料量的25%,滑石粉占包衣材料量的40%为包衣液,制备的对乙酰氨基酚释微丸释药曲线具有较好的缓释特性。结论制备的对乙酰氨基酚缓释微丸具有缓释特性且操作简便、工艺稳定。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制备氧化苦参碱缓释微丸的影响因素。方法:以挤出滚圆法制备含药丸芯,采用流化床包衣法,分别以HPMC E5及Eudragit RS 30D作为隔离层及控释层的包衣材料进行包衣,考察隔离层包衣增重,控释层增塑剂的种类、用量,以及包衣增重对微丸释放行为的影响。结果:优选出以2%的HPMC E5作为隔离层包衣液,并加入0.2%的PEG 400作为增塑剂,隔离层包衣增重10%;控释层包衣处方为Eudragit RS 30D 6%,滑石粉2%,增塑剂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2%,水90%,包衣增重10%。所制备的氧化苦参碱缓释微丸与普通微丸相比,表现出明显的缓释行为。结论:该工艺处方所制备的氧化苦参碱缓释微丸具有良好的缓释特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制备5-氨基水杨酸微丸及其时控结肠定位控释释药系统的研究。方法首先采用挤出滚圆机制备了含药微丸,然后使用流化床包衣设备将微丸包衣,以羟丙甲纤维素和微粉硅胶的混合物包衣作为溶胀控释层,以乙基纤维素水分散体Surelease包衣作为时滞包衣层,并将包衣微丸装入肠溶胶囊。用释放度测定法研究微丸的释放行为。结果药物通过时滞层破裂开始释放,该层厚度增加可显著延长释药时滞。调节羟丙甲纤维素的型号、包衣增重及羟丙甲纤维素与微粉硅胶两者比例,可以控制药物释放速度。在模拟胃肠道pH情况下延迟5 h释药,之后的10 h内释药完全。结论可通过调整溶胀控释层包衣混合物的比例、型号、包衣厚度及时滞层的包衣厚度,制备5-氨基水杨酸时控结肠定位控释释药系统。  相似文献   

16.
张贺  罗永煌 《中国药房》2012,(7):664-667
目的:综述近年来溶剂包衣技术和非溶剂包衣技术在中药微丸中的应用概况。方法: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整理、归纳和总结。结果与结论:最新发展起来的非溶剂包衣技术克服了溶剂包衣技术的缺点,成为近年来薄膜包衣研究的热点,有望在中药微丸包衣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考察萘普生肠溶微丸两种包衣工艺的可行性。方法:分别选用离心包衣法和流化床包衣法,对萘普生药丸进行肠溶包衣,评价和比较其制备工艺和产品质量。结果:两种方法制得的肠溶微丸质量评价指标均良好,无显著差异,但流化床包衣工艺更经济、更安全。结论:流化床包衣法更适用于萘普生肠溶微丸的制备。  相似文献   

18.
盐酸二甲双胍缓释微丸的制备及体外释放度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制备盐酸二甲双胍(metformin hydrochloride,MH)缓释微丸,并考察其体外释药行为。方法:通过离心造粒法制得MH微丸,以乙基纤维素水分散体(Surelease),丙烯酸树脂水分散体(EudragitNE30D,RS30D)作为膜控释包衣材料,通过流化床包衣制备MH缓释微丸,并考察不同包衣材料、包衣增重、固化时间、释放介质对释放度的影响。结果:离心造粒制得微丸圆整度好,有一定强度,适合包衣,Surelease包衣增重11%时所得的缓释微丸在12 h具有明显的缓释效果,不受释放介质的影响,为零级释放,且12 h释放可以达到85%以上。释放机制主要是通过无孔膜扩散作用。结论:通过离心造粒并用Surelease包衣的MH缓释微丸缓释效果明显,且为零级释放。  相似文献   

19.
目的:考察苦黄缓释微丸的制备及其质量指标。方法:利用流化床包衣设备,采用薄膜包衣法制备苦黄缓释微丸,以总蒽醌为指标性成分,测定缓释微丸的释放度,并考察了包衣处方工艺因素对药物释放的影响。结果:流化床薄膜包衣法成功制备了苦黄缓释微丸,其Eudragit RS 30D与Eudragit RL 30D的用量比例为1∶0时,包衣增重为14%;累积释放百分率2h26%,6h70%,12h90%。结论:水性薄膜包衣技术制备苦黄缓释微丸,具有良好的体外缓释行为。  相似文献   

20.
药物制剂中薄膜包衣微丸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近年来薄膜包衣微丸在药物制剂中的研究与应用。微丸属于多单元型药物传递系统,具有众多优点。而将微丸制备技术和薄膜包衣技术相结合制成的具有特殊释药性质的薄膜包衣微丸,已经成为缓、控释制剂研究领域的热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