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克山病的病因至今还不清楚,地区性硒贫乏可能是克山病发病的基本水土因素,在克山病区人群中开展口服亚硒酸钠能有效预防克山病已得到公认。大理州于1978年起开展口服亚硒酸钠预防克山病,人群发硒水平逐年明显上升,2000年后只检出潜在型和慢型克山病例,已无急型和亚急型克山病例检出嘲,于2007年起云南省在洱源县实施了食用硒碘盐预防克山病项目,  相似文献   

2.
哈尔滨医科大学王铜教授及其课题组通过监测查明,我国16个病区省、327个病区县、2954个病区乡的克山病病情已基本处于稳定低发态势。近年,全国克山病监测点慢型克山病的平均检出率在0.6%左右,潜在型克山病的平均检出率在3.5%左右。目前,克山病监测已由初期注重重点人群发病、病情转归等的疫情监测,转变为着重现患检出率和总体估计的病情监测。北方省区基本消除了急型、亚急型克山病,慢型、潜在型克山病发病大幅度下降。西南地区小儿亚急型克山病得到有效控制。通过膳食中补充硒碘盐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3.
硒是动物和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低硒地理环境是我国克山病的主要外环境因素之一,是造成人体内环境处于贫硒状态的根本原因。我所曾于1975 1976连续两年采用双盲法进行口服亚硒酸钠预防克山病的对比观察,从结果可以看出:1975年南华县沙桥区服硒组1734人,无一例新发病人;对照组1870人中则新发亚急型克山病3例,死亡1例,发病率1.6‰。1976年4县6区服硒组14140人中新  相似文献   

4.
大理州1967~1987年克山病流行情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云南省大理州1967~1987克山病流行情况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大理州11个县(市)、73个乡、378个自然村有克山病发病,病区主要分布在海拔1500~2020米的山间河谷盆地的第四系松散沉积物上。大理州1964年为一个克山病多发年,1972年为又一个多发年,但21年的资料分析未见多发年有周期性。每年发病以3~8月相对集中,最小发病年龄为三个月,最大为44岁,2~6岁年龄组患者占总病例数的69.48%。临床类型亚急型克山病占66.91%,急型占16.69%,但病理解剖未能证实本地区存在急型克山病。  相似文献   

5.
威宁县地处云贵高原贵州省西北部,毕节地区西部,海拔2290m,是一个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全县总人口114万,是贵州省目前唯一存在克山病的轻病区县。1983—1992年,贵州省心血管病防治研究所、毕节地区卫生防疫站、威宁县卫生防疫站联合对威宁县东、西、南、北、中方位6个乡镇3~14岁儿童5626人进行了克山病调查,检出克山病145例(亚急型1例,潜在型144例),检出率在1.5%~4.4%之间,平均为2.58%。  相似文献   

6.
本文测定了84及85年云南克山病病区与非病区393例2~15岁儿童发样中硒、锰、锌、铜、铁、钙、镁七种元素含量。用84年132例样本通过电子计算机多类判别程序,建立了包含硒、锰、锌及年令四项指标的三类判别函数,用以判别病区正常儿、潜在型克山病病儿及非病区儿童,内部检验符合率为86.4%,有较满意的判别效果。用85年221例样本进行外部检验,符合率为86.9%,有较满意的应用效果。本函数四项指标对克山病潜在型的诊断可起辅助作用。深入研究硒、锰、锌之间的协同或拮抗作用,将有助于克山病病因及发病机理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心律失常是克山病常见的体征之一。本文拟就我室在黑龙江省富裕县点区1964-1975年系统观察的659例克山病的心律失常,其对诊断与治疗的意义加以探讨,以供防治工作的参考。资料来源与观察结果 1964-1975年在富裕县共搜集资料完整(有心电图、X光及详细查体记录的)且能跟踪观察的克山病659例,其中急型89例,亚急型23例,慢型231例,潜在型316例。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克山病流行特征,防治经验,为今后克山病防治提供科学指导依据。方法根据国家克山病防治工作标准GB17020-1997《克山病病区划分标准》和《克山病诊断标准》,采用心电图、X线检查、超声心动图检查,查阅资料并开展样品硒检测、流行病学调查等。结果三间(时间、空间、人群)分布经历"发生-波浪式暴发流行-散发-持续稳定消退"的过程。结论在了解流行分布特征的同时,以"三防四改"补硒为主的综合性预防措施的深入开展和病区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是控制克山病急发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9.
李恩才 《云南医药》1992,13(5):260-261
云南地区的克山病特点与北方不同,北方是以生育期妇女多发为特点,发病以急型克山病为多见。而云南地区则是以断乳后至学龄前儿童多发为特点,并且是以潜在型,亚急型和(?)型多发为特点。本文就小儿亚急型和慢型克山病的心脏 X 线表现,临床体征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我省的急型及亚急型克山病的病死率有了显著下降,我所六五年冬至六六年春抢救急型及亚急型41例的病死率下降到,4.6%,自六六年冬到七五年冬陆续抢救的廿例急型及亚急型患者尚未遇到死亡。但如何防止急型及亚急型转慢,当前还是急待解决的,我所于六六年春统计了一百五十例急型患者的转归,在发病后一个月内转慢的为15.6%半年内转慢为58.7%,因此如何防止急型及亚急型病人进行了不同的巩固疗效方法,观察其远期效果,现将疗效统计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观察在口服亚硒酸钠及利尿、强心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卡托普利、普萘洛尔对慢型克山病的治疗效果,探索一套适宜在克山病病区开展的治疗方案。方法 2010年在陕西省黄陵县及旬邑县2个克山病重病区共选取76例慢型克山病患者,全部患者给予口服卡托普利、普萘洛尔、氢氯噻嗪、螺内酯、地高辛及亚硒酸钠治疗,治疗前、后均记录心功能NYHA分级,并进行心电图检查、胸片及心脏超声检查。对治疗前后心胸比值、心电图及左室射血分数(EF)的变化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观察4个月,治疗后心功能改善总有效率达81.1%。治疗后异位心律消失率37.5%,传导阻滞消失率2.7%,ST-T改变消失率26.9%。心功能Ⅱ级、Ⅲ级、Ⅳ级3组治疗后心胸比值较治疗前均减小(t=2.643、6.641、3.005,P<0.05);心功能Ⅱ级组EF值治疗前后无统计学差异(t=-0.15、P>0.05),心功能Ⅲ级、Ⅳ级2组治疗后EF值提高(t=-3.213、-2.140,P<0.05)。结论本研究应用的药物组方治疗慢型克山病能显著改善患者心功能,逆转心脏扩大,提高左室功能,并减少心律失常的发生,对轻、中、重患者均有满意疗效,而且费用低廉、安全性及依从性好,适合在克山病病区推广。  相似文献   

12.
克山病病区内、外环境硒缺乏与克山病发病有密切关系。病区土壤、粮食和人发中硒含量普遍低于非病区,克山病分布在低硒地带。到目前为止还未见克山病发生于现有非病区硒水平环境中的报道。我们于1986年对昭通市克山病病区的土壤、粮食和儿童头发作了硒含量分析。发现这部分病区的土壤、粮食和儿童头发中硒含量处于现在非病区硒水平的环境中。材料与方法昭通是我省克山病病区之一。在采样的同时对该地区克山病易感儿童作了临床检诊,检查结果为:受检儿童350名,检出慢克2  相似文献   

13.
河北坝上三县慢型克山病管理干预X线检查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杨利力  席琼  吴建明  刘玉玉 《河北医药》2009,31(14):1829-1829
克山病的病因目前尚不清楚,可分微生物地球化学病因和生物病因。克山病全部发生在低硒地带,患者头发和血液中的硒明显低于非病区居民,而口服亚硒酸钠可以预防克山病的发生,说明硒与克山病的发生有关。生物病因学说认为,克山病可能是由病毒、尤其是肠道病毒感染或食物真菌毒素中毒引起。迄今尚未阐明。根据各地进行的大量研究,可能与水土、营养、感染等因素有关。为加强河北省克山病预防、治疗工作,提高克山病患者的生存质量,中央财政安排专项资金在我省开展慢型克山病自我管理干预项目。作者从X线角度看干预前后心脏变化,分析慢型克山病自我管理干预效果。  相似文献   

14.
小儿克山病心肌酶活性对比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室于1985年至1986年间,分别对克山病患儿和健康儿童进行心肌酶学活性对比观察,以寻找病区健康儿童心肌酶学指标,判别不同临床型克山在心肌损伤不同时期的生化特点,为小儿克山病的早期诊断提供有价值的临床资料。一、材料和方法 1.对象及分组本文选择我所住院治疗的小儿克山病患者为实验组,平均年龄8.7岁;居住郊区的职工户健康子女为对照组,平均年龄9.1岁。两组经临床体检以及X线、心电图、心肌图、超声心动图等项实验室检查,确诊亚急型克山病13例,慢型克山病  相似文献   

15.
柯萨奇病毒B_3与亚急型克山病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柯萨奇病毒B3(CVB3)在亚急型克山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原位核酸杂交和反转录 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技术对吉林省病区亚急型克山病尸检心肌组织石蜡包埋块进行检测 ,并对所得DNA片段进行核苷酸序列分析。结果  9例吉林省病区亚急型克山病尸检病例中有 7例出现原位核酸杂交结果阳性 ,阳性率为 78% ,对RT PCR所得DNA片段进行核苷酸序列分析发现它与CVB3有心肌毒性毒株 (CVB30 /Se-)的相应片段序列相同。结论 亚急型克山病病人心肌组织中有柯萨奇病毒B3感染 ,柯萨奇病毒B3参与克山病的发病过程。  相似文献   

16.
张家口市崇礼县克山病病情调查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崇礼县是张家口市克山病历史重病区之一,历史上曾多次发生急型克山病流行,给病区群众造成极大伤害。通过开展综合防治,病情得以控制并达到国家规定的控制标准。近二十多年来,从未对克山病区的病情开展过详细的病情调查,为全面了解和掌握全县当前克山病病情现状,于2008年8月进行了克山病病情抽样调查,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2006年河北省张北县克山病监测点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北省克山病分布于河北省北部11个县,历史上曾多次爆发流行。通过综合防治,近20多年无急型、亚急型克山病发生,克山病病情相对稳定。为掌握当前克山病病情动态,指导全省克山病防治工作,2006年选择在自然环境、主要农作物和生活习惯等具有普遍代表性的克山病历史病区张北县战海乡水泉洼村作为克山病病情监测点开展病情监测,监测结果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1875年前后,贵州省人民医院曾收治两名心脏显著增大伴有严重心律失常及顽固心衰的患者,均系黔东南自治州剑河县的农村社员。当时诊断为原发性心肌病,亦曾考虑过是否为克山病。两位病员出院后,随访得知相继死亡。 1978年底,为想了解剑河县是否有克山病,省医与黔东南卫生局组成联合调查组赴剑河,以死者所在的两个大队为中心,抽查了5~64岁的男、女农民共255人。对每例受检者均作了物理检查及心电图,部份作了超声心动图和X线检查。两大队受检者心电图异常发生率分别高达42.4%及33.3%,且大部集中于17  相似文献   

19.
一、对急型克山病的认识急型克山病是慢性过程中因心肌出现广泛新的病变而致的急性心脏功能不全。根据其急性心功能不全程度临床上分为轻症与重症。前者约占45.5%后者占54.5%。轻症有急性心功不全的症状,诸如:头迷、头晕、心前区发闷或不适,心跳、气短、恶心、呕吐、腹痛、无力及精神不振等,但没有急型心功不全的体症,诸如血压低、脉细、冷汗、四肢发凉、体温低、昏厥、喀泡  相似文献   

20.
克山病的临床表现克山病是在我国病区农村发生的一种原因尚未明确的、慢性病程的心肌病。它在发病上有地区、时间和人群多发的三个特点。即在一定地区大多发,是一种地方病;在一些年多发,另一些年少发生,急型冬季多发,亚急型春季多发,在农业人口之生育期妇女和断奶后学令前儿童及一个家中多发。临床上根据心脏功能代偿情况,把克山病分为四个临床型,即急型、亚急型、慢型和潜在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