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连续前路腰丛神经阻滞在膝关节置换术后镇痛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连续前路腰丛神经阻滞用于全膝关节置换(TKA)术后镇痛和康复锻炼的效果。方法选择择期在全身麻醉下行TKA术的患者40例,随机分为2组:连续前路腰丛神经阻滞组(Ⅰ组)和静脉持续芬太尼组(Ⅱ组),每组20例。Ⅰ组患者通过连续前路腰丛神经阻滞导管持续输注0.2%罗哌卡因镇痛,Ⅱ组患者术后持续静脉输注芬太尼镇痛,均持续镇痛50h。记录静息及功能锻炼时视觉摸拟评分(VAS)、肌力分级、镇静程度及副作用发生。结果Ⅰ组患者术后8、12、24、48h静息时和功能锻炼时VAS评分均明显低于Ⅱ组,(P〈0.05或P%0.01)。两组患者肌力均良好,无统计学差异。Ⅱ组患者镇静过度、恶心及镇痛不全发生率均较高。结论连续前路腰丛神经阻滞用于全膝关节嚣换术后镇痛效果良好,对肌力影响小,副作用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连续腰丛阻滞用于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7 年1 月— 2017 年11 月雅安市中医医院收治的48 例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的老年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 究组,每组24 例。对照组采用静脉自控镇痛(PCIA)方法,研究组采用连续腰丛阻滞镇痛。比较两组治疗效果、 不良反应发生率、美国膝关节协会评分(AKS)、视觉模拟评分(VAS)及髋关节活动度。结果 研究组治疗 后髋关节功能Harris 评分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 <0.05),而不良反应率低于对照组(P <0.05)。两组术前及术后3、 6 和12 个月的AKS 和VAS 评分在不同时间、不同组间及变化趋势上有差异(P <0.05);研究组术后3、6 和 12 个月的AKS 评分较对照组高,而VAS 评分较对照组低。研究组髋关节屈曲、外展、内收、外旋及内旋等 活动度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 连续腰从阻滞用于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镇痛效果良好,临床价值较高, 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患者自控连续股神经镇痛用于老年全膝置换术的可行性.方法 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患者自控连续股神经镇痛组(F组)与患者自控连续硬膜外镇痛组(E组),每组各20例.腰麻联合硬膜外阻滞下手术.F组在手术结束后行股神经穿刺,术后行自控镇痛.两组镇痛泵的配方如下:F组为罗哌卡因600 mg加生理盐水稀释至300 ml,输注速度为6 ml/h;E组为罗哌卡因225 mg,稀释至100 ml,输注速度为2 ml/h.观察术后各时间点血液动力学变化、VAS评分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 术后两组患者疼痛评分无统计学差异,E组术后血液动力学波动较明显且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较高(P〈0.05).结论 股神经阻滞用于术后患者自控镇痛对于老年全膝置换术患者能提供有效的镇痛效果,且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安全性,减少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4.
张华  刘海生  缪叶  黄敏  罗艳 《蚌埠医学院学报》2017,42(12):1638-1640
目的:比较连续腰丛神经阻滞与股神经阻滞在全膝关节置换术后镇痛中应用效果.方法:选择行全膝关节置换手术病人7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病人随机分为连续股神经阻滞组和连续腰丛神经阻滞组,各37例.记录术后4、8、16、32 h静息时及术后16、32 h活动时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应用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法对术前、术后2周以及术后10周膝关节功能进行评分;记录2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连续腰丛神经阻滞组术后4、8、16、32 h静息时VAS评分及术后16、32 h活动时VAS评分均低于连续股神经阻滞组(P<0.05~P<0.01);2组术后2周与术后12周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均较术前明显升高(P<0.01);连续股神经阻滞组不良反应率37.84%,高于连续腰丛神经阻滞组的16.22%(P<0.05).结论:全膝关节置换术后镇痛连续腰丛神经阻滞组明显优于连续股神经阻滞组,且不良反应较轻,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罗哌卡因连续前路腰丛神经阻滞用于全膝关节置换(TKP)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选择ASAⅠ-Ⅱ级,择期在全身麻醉下行TKP术的患者45例,随机分为3组:静脉持续芬太尼组(A组),0.2%罗哌卡因组(B组)和0.15%罗哌卡因组(C组),每组15例,所有患者均采取静吸复合全身麻醉。A组患者术后持续静脉输注芬太尼镇痛,B组和C组患者分别通过前路腰丛阻滞导管持续输注0.2%罗哌卡因和0.15%罗哌卡因镇痛。3组患者均持续镇痛50h。记录静息及被动运动时视觉模拟评分(VAS)、肌力分级、镇静程度及副作用发生情况。结果:B组和C组患者术后8、12、24、48h静息和运动时VAS评分均明显低于A组,P〈0.05或P〈0.01,B、C组患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组患者肌力均良好,无统计学差异。A组患者镇静过度、恶心及镇痛不全发生率均较高。结论:0.15%或0.2%罗哌卡因连续前路腰丛神经阻滞用于全膝关节置换术后镇痛效果良好,对肌力影响小,副作用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比分析连续腰丛神经阻滞和连续股神经阻滞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的镇痛效果。方法收集2012年2月至2014年2月于信阳职业技术学院附属医院行全息关节置换手术的90例患者临床资料,按照麻醉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45)和观察组(n=45),观察组采用连续腰丛神经阻滞麻醉,对照组采用连续股神经阻滞麻醉,分别于术后6、12、24 h进行疼痛VAS评分,对比两组患者的镇痛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6、12、24 h术区疼痛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连续腰丛神经阻滞对全膝关节置换术术后患者的镇痛效果确切,优于连续股神经阻滞的镇痛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连续髂筋膜间隙阻滞对全膝关节置换术术后镇痛效果及对术后皮质醇与血糖水平的影响。方法择期行单侧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40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20例。腰麻联合硬膜外阻滞后FICB组行连续髂筋膜间隙阻滞术后镇痛,镇痛方案为0.2%罗哌卡因300ml,背景流速6ml/h,1.5ml/bolus,锁定时间15min。PCIA组采用患者自控静脉镇痛,镇痛方案为舒芬太尼0.05ug/(kg·h)、阿扎司琼10mg加生理盐水100ml,背景流速2ml/h,0.5ml/bolus,锁定时间15min。记录患者术后各时点的静息状态和活动状态的VAS评分与各时点的血糖和皮质醇浓度。结果FICB组在各时点的静息和活动VAS评分均低于PCIA组(P〈0.05),血糖和皮质醇的水平在术后第1日与第2日FICB组均低于PCIA组(P〈O.05)。结论连续髂筋膜间隙阻滞行全膝关节置换术后镇痛效果确切,术后应激反应比PCIA组轻。  相似文献   

8.
连续周围神经阻滞术后镇痛效果好,副作用少,能够有效地缓解术后疼痛,促进手术后功能恢复,而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近年来,神经刺激器、超声引导下定位技术的出现,使得连续周围神经阻滞定位更加准确,技术日趋完善,而对于局部麻醉药的选择、药物浓度等的相关研究使这一技术更加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9.
谢滨蓉 《四川医学》2013,34(5):596-598
目的探讨对比改良持续腰丛神经阻滞与持续硬膜外阻滞在腹股沟疝术后镇痛的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选择拟行腹股沟疝手术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试验组采用改良持续腰丛神经阻滞术后镇痛,对照组采用持续硬膜外阻滞术后镇痛。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术后4、8、12、24、48h的HR和MAP及VAS评分,术后进食时间,尿潴留及恶心、呕吐发生例数,两组患者的满意度。结果试验组各时间点HR、MAP与基础值比较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术后4h时间点与基础值比较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VAS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组内比较在12h时间点与其余时间点比较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例数及满意度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改良持续腰丛神经阻滞用于腹股沟疝术后镇痛效果确切且安全性高,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0.
连续性腰丛阻滞在髋关节术后镇痛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术后连续性腰丛阻滞在髋关节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 :将髋关节手术患者随机分两组。组 1以0 .2 %罗哌卡因连续性腰丛阻滞 ,速度 8ml/h ,组 2术后用吗啡静脉自控镇痛 ,每次间隔 10分钟 ,单次剂量 0 .5mg。结果 :连续性腰丛阻滞组吗啡消耗量明显减少 (P <0 .0 1)。恶心、呕吐、尿潴留、嗜睡发生率降低 (P <0 .0 5 )。结论 :连续性腰丛阻滞可明显减少吗啡量 ,降低副作用 ,适合髋关节手术后镇痛选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连续臂丛阻滞不同药物术后镇痛对断指再植病人内分泌的影响。方法 84例断指再植病人,按术后用药不同随机分为对照组、吗啡组、芬太尼组和曲马多组,对比术后镇痛效果并测定麻醉前、术后4、12、24、48小时血糖、皮质醇、血管紧张素Ⅱ和肾上腺素的血浆浓度。结果 镇痛组组间内分泌激素水平相比无明显差异,但与对照组相比显著降低。组内与麻醉前相比显著降低。呼吸功能各组无显著性差异。镇痛3组VAS评分均较低,与麻醉前和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吗啡组和芬太尼组病人镇痛效果较佳,但吗啡组病人恶心、呕吐和皮肤搔痒等不良反应明显。结论 连续臂丛阻滞术后镇痛能有效地抑制断指再植病人的应激反应。低浓度布比卡因与芬太尼混合液镇痛效果确切,不良反应少而更适用于此类病人。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髂筋膜间隙置管持续性阻滞用于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术后镇痛效果。方法行股骨粗隆间骨折内固定术患者60例,采用髂筋膜间隙置管持续阻滞作为术后镇痛的主要手段,观察术后各时点VAS评分及并发症和使用补充镇痛例数。结果术后疼痛均有效缓解,VAS〈2,但需要补充镇痛者有24例(40.0%),患者术后出现谵妄者有10例(16.7%)。结论髂筋膜间隙置管持续阻滞可有效缓解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疼痛。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术前股神经阻滞联合手术结束前关节腔内注射罗哌卡因用于膝关节置换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 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下行膝关节置换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静脉镇痛组(V组)、股神经阻滞组(F组)及股神经阻滞与关节腔内注射联合组(FN组),每组20例.术后观察镇痛效果与不良反应.结果 术后8h和12h时FN组VAS评分最低,F组低于V组(P<0.05);24 h时FN组最低,F组和V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8 h时3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V组发生恶心、呕吐6例.结论 股神经阻滞联合关节腔内注射用于膝关节置换术后镇痛,术后早期镇痛效果优于单纯静脉镇痛和单纯股神经阻滞,且未见明显并发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比较连续股神经阻滞(continuous femoral nerve block,CFNB)和CFNB联合关节周围浸润镇痛(periarticular local infiltration analgesia,PLIA)对膝关节置换术后镇痛及早期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择择期行膝关节置换手术患者100例,随机分为CFNB组(n=50)和CFNB联合PLIA组(简称PLIA组,n=50),以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ore,VAS)评价患者疼痛程度,在术后各时点记录静息及被动运动时患侧膝关节前、后部VAS评分。记录术后患者被动屈膝90°时间、主动直腿抬高时间,记录患者术前及术后72 h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hospital for special surgery knee score,HSS)。结果: 术后静息时膝关节前部VAS评分在各时点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膝关节后部VAS评分在术后4、8、12、24 h时PLIA组明显低于CFNB组(P<0.05)。被动运动时PLIA组膝关节前部VAS评分在术后24 h明显低于CFNB组(P<0.05),膝关节后部VAS评分在术后12、24 h明显低于CFNB组(P<0.05)。两组术前及术后72 h H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CFNB组比较,PLIA组被动屈膝90°时间和主动直腿抬高时间均明显缩短(P<0.05)。结论: CFNB联合PLIA镇痛可以降低术后膝关节后部疼痛评分,减少被动运动疼痛,缩短被动屈膝90°时间,改善患者术后早期康复效果。  相似文献   

15.
安小凤  方良勤  吴丹 《中华全科医学》2021,19(2):186-188,311
目的 观察超声引导下腰骶丛神经阻滞联合全麻应用于高龄患者髋关节置换术对患者术后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8年1月-2020年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七十二集团军医院骨科收治的80例择期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高龄患者纳入研究,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2组患者术式一致,观察组麻醉方式采用超声引导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帕瑞昔布对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镇痛的效果及对血液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50例,年龄65~75岁,随机分成两组:帕瑞昔布组和对照组,分别单次静脉注射帕瑞昔布40mg或等容量生理盐水。常规监测平均动脉压、心率。在患者离开手术室前、术后1、6h时评估和记录患者的疼痛评分。结果两组患者术中血液动力学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与对照组相比,帕瑞昔布组术后各时点VAS评分较低,术后需要追加镇痛药的平均时间较长,例数较少(P〈o.05)。结论静脉注射帕瑞昔布40mg可在不影响血液动力学的基础上有效地缓解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术后疼痛。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神经刺激仪引导腰骶丛阻滞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06年3月~2010年3月北京航天总医院疼痛门诊和同时期骨科住院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共61例(疼痛门诊30例为A组,男24例,女6例;骨科住院31例为B组,男23例,女8例),A组应用神经刺激仪引导腰骶丛阻滞疗法,B组应用骨科腰椎间盘突出症常规保守治疗方法,即卧床休息、物理疗法、镇痛药物、营养神经药物、活血药物等.两组均记录一般状况、静止走动疼痛VAS评分、ODI评分、患者满意度.结果 A、B组治疗末次后走动疼痛VAS评分分别为(1.6±0.6)、(3.2±1.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组治疗末次后ODI评分分别为(12.1±6.8)、(24.6±11.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组治疗末次后患者满意率分别为100%、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神经刺激仪引导腰骶丛阻滞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显著,临床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