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GLP-1R)激动剂通过GLP-1R刺激胰岛素分泌并改善胰岛细胞的状态,现已成为糖尿病领域研究热点.已证实GLP-1R在中枢神经系统有广泛表达,中枢应用GLP-1R激动剂后其可发挥保护神经细胞、调节食欲、调节认知功能等一系列作用,体现了其在中枢神经系统应用的潜质与价值.  相似文献   

2.
<正>脑卒中又称中风,是由脑部血液循环障碍导致局部神经功能缺失为特征的一种疾病,具有极高的病死率和致残率,现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1]。随着我国迅速进入老龄化社会,脑卒中的发病率逐年上升,作为最主要的致死致残性疾病,给我国造成了沉重的社会和经济负担。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T2DM)是诱发缺血性脑卒中的主要病因。  相似文献   

3.
胰高血糖素样肽-1( GLP-1)是由肠道内分泌L细胞分泌的一种重要的肠促胰岛素,具有促进胰岛素分泌、增加葡萄糖利用、降低血糖等生物学作用.研究显示,GLP-1具有明显的心脏保护作用,主要通过抑制心肌细胞凋亡、改善心肌收缩力、促进心肌葡萄糖的利用等直接或间接发挥其心脏保护作用,并逐渐应用于临床.进一步深入探讨GLP-1的心脏保护作用机制有助于临床上为心血管疾病患者提供新的治疗思路.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新型降血糖药在心血管疾病治疗中获益显著。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GLP-1RA)是新一代降血糖药,除有较为明显的降糖作用外,还通过提高肠促胰岛素的活性在心血管系统中发挥保护作用。基础与临床研究表明,GLP-1RA具有抑制免疫反应、抑制平滑肌细胞增生和改善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等作用,在心血管临床研究中受到广泛关注。现对GLP-1RA在心血管疾病中直接或间接的影响进行综述,为临床防治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
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胰高血糖素样肽-1、Exenatide和Liraglutide是理想的降糖药物。近几年的研究显示,这些药物除降糖作用以外还有心血管保护作用,包括降低血压、改善左心室功能和血管内皮功能、保护缺血损伤的心肌细胞等。现对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的心血管作用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
<正>1987年Nauck等〔1,2〕人证实了肠促胰素效应的存在,且发现2型糖尿病(T2DM)患者餐后胰高血糖素样肽(GLP)-1水平较正常人明显降低,这提示肠促胰素异常可能是T2DM的发病机制之一。此后,两种重要的肠促胰素,葡萄糖依赖性促胰岛素多肽(GIP)与GLP-1被相继发现。但由于GIP在T2DM患者中的分泌接近正常或仅轻微下降,促胰岛素分泌作用相对较  相似文献   

7.
胰高血糖素样肽-1作为肠促胰岛素家族的一员,已被证实在2型糖尿病的治疗中起着重要作用,胰高血糖素样肽-1及其相关药物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和二肽基从酶Ⅳ抑制剂等已成为糖尿病治疗药物中的新成员。在对胰高血糖素样肽-1的临床应用及深入研究后人们逐渐对其在糖尿病外的治疗作崩引起了重视,本文就胰高血糖素样肽-1及其相关药物在心血管疾病中的作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糖尿病性骨质疏松发病率高、易致骨折,严重威胁老年人的健康.胰高血糖素样肽-1是由肠道L细胞分泌的一种重要的肠促胰岛素,近年来研究发现,其不仅具有降糖作用,而且表现出独立于胰岛素和甲状旁腺激素的促进骨形成作用,并通过降钙素间接抑制骨吸收,同时抑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早期向脂肪细胞分化,在糖尿病骨质疏松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胰高血糖素样肽1的胰腺外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是体内重要的肠肽激素,在调节体内葡萄糖稳态中起重要作用.它通过促进胰岛素分泌、抑制胰高血糖素产生以及减慢餐后胃排空降低血糖.在胰腺外组织它也可通过调节葡萄糖代谢来参与全身血糖的调节.一方面通过激活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蛋白激酶C、1型蛋白磷酸酶和丝裂原活化蛋白酶等增加糖原合酶a活性,促进糖原合成和糖利用.另一方面,在脂肪组织直接促进葡萄糖利用或增强胰岛素对葡萄糖的利用.此外,GLP-1还具有其它生物学作用包括舒张血管、保护血管内皮功能并激活垂体前叶激素分泌等.exendin-4是GLP-1的长效类似物,具有比GLP-1更持久的生物学活性和更强的降血糖作用,是一种治疗2型糖尿病的新型药物.  相似文献   

10.
下丘脑是神经内分泌中枢,也是食欲调节中枢.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是一种胃肠道激素,能够在下丘脑表达并对食欲中枢有调节作用.GLP-1作为一种厌食信号肽,通过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通路、组胺神经元通路、神经肽和刺鼠相关蛋白(NPY/AgRP)以及前阿片黑皮质素原和可卡因-苯丙胺调节转录肽(POMC/CART)通路及AMP活化蛋白激酶(AMPK)介导的摄食负反馈信号通路参与调节摄食活动.针对GLP-1调节摄食作用机制的研究对肥胖、胰岛素抵抗和2型糖尿病的防治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1.
胰高血糖素及其类似物是由小肠 L 细胞分泌的一种肠促胰岛素,能顺利透过血脑屏障进入脑组织发挥神经保护作用。利拉鲁肽与胰高血糖素及其类似物具有较高的同源性,进入脑组织后能与相关受体结合并激活 Nrf2/HO-1信号通路,进而减少氧化应激产物生成,提高谷胱甘肽、血红素氧合酶、超氧化物歧化酶等Ⅱ相解毒酶,促进血管生成,从而保护糖尿病合并脑缺血损伤的神经细胞。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已对缺血性脑损伤的内源性和外源性保护机制开展了大量研究,并发现脑缺血能刺激细胞增殖和神经发生.文章对脑缺血诱导神经干细胞增殖、定向迁移和分化的保护机制以及外源性因子的应用对缺血后神经发生的促进作用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3.
14.
微小RNA(microRNA,miRNA)是一类高度保守的单链非编码小RNA,通过对mRNA的降解和(或)抑制翻译参与对目标基因的调控.作为在中枢神经系统中含量最丰富的miRNA,miR-124近来受到普遍关注.最近的研究表明,miR-124与缺血性脑损伤密切相关,但其具体调控机制尚不明确.文章对miR-124在缺血性脑损伤中的作用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西酞普兰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的神经保护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75只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生理盐水对照组和西酞普兰干预组,每组25只.线栓法制作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改良神经功能缺损量表评价大鼠神经功能缺损(每组5只).激光共聚焦技术观察缺血区微血管直径、密度和总面积(每组5只).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浆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浓度(每组5只).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每组5只)和蛋白质印迹法(每组5只)检测缺血脑组织VEGF表达.结果 模型制作后14 d时,西酞普兰干预组神经功能缺损较生理盐水对照组显著改善[(4.39±0.92)分对(6.57±1.13)分,P=0.015].三维共聚焦血管成像显示,西酞普兰干预组毛细血管直径显著性小于生理盐水对照组[(2.93±0.19)μm对(3.56±0.22)μm; P=0.000];血管密度显著性高于生理盐水对照组[(232.68±12.54)个/0.002 mm3对(176.26±10.87)个/0.002 mm3;P=0.000];微血管总面积显著性大于生理盐水对照组[(89 154±3 298) μm2/0.002 mm3对(75 368.14±3 519) μm2/0.002 mm3;P=0.000].酶联免疫吸附法显示,西酞普兰干预组血浆VEGF浓度显著性高于生理盐水对照组[(50.35±5.44) pg/ml对(13.75±4.12) pg/ml;P=0.000].免疫组织化学分析显示,西酞普兰干预组缺血区VEGF表达显著性高于生理盐水对照组(P =0.000).蛋白质印迹法显示,西酞普兰干预组缺血脑组织VEGF表达显著性高于生理盐水对照组[(0.94±0.18)对(0.62±0.22);P=0.006].结论 西酞普兰可显著减轻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的神经功能缺损,其机制可能与VEGF介导的血管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16.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是中枢神经系统中最普遍的神经营养因子之一.在神经系统的发育和成熟过程中,BDNF在维持神经元功能、促进神经元损伤后再生修复以及防止神经元变性等方面均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很多学者正致力于BDNF治疗脑缺血的研究,并已取得了一些进展.文章对BDNF的分子生物学特征、生物学功能、在脑缺血中的作用和机制以及作为脑缺血干预靶点的可能性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7.
最近的实验性缺血性卒中研究证实,胞磷胆碱既具有神经保护作用,又可通过增高外周血内皮祖细胞数量、促进血管和神经发生、增强神经元可塑性发挥神经修复作用.尽管迄今样本量最大的多中心随机安慰剂对照试验——国际胞磷胆碱治疗急性卒中试验(International Citicoline Trial on Acute Stroke,ICTAS)得出了中性结果,但亚组分析显示胞磷胆碱治疗较未接受rtPA溶栓治疗的安慰剂治疗有效,而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因此,将其应用于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尤其是未能接受溶栓治疗的患者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18.
远隔缺血预处理和缺血后处理是减轻缺血再灌注损伤的2种新方法。近年来的研究显示,其对脑缺血也具有显著的保护作用。在适当时机给予适当强度的远隔缺血预处理或后处理可诱导脑组织缺血耐受,进而产生神经保护作用。肢体缺血预处理和后处理操作简单,临床应用价值较高。文章对肢体缺血预处理和后处理对脑缺血的保护作用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9.
白藜芦醇在脑缺血中具有多种神经保护作用,包括减轻氧化应激、炎症反应和细胞凋亡。最近的研究显示,白藜芦醇的这些神经保护作用可能与激活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有关。  相似文献   

20.
白藜芦醇是存在于多种植物内的一种多酚化合物,具有抗氧化、抗炎、抑制凋亡和清除自由基等作用.白藜芦醇预适应通过激活沉默信息调节因子2同源体1对缺血再灌注大鼠起着神经保护作用,这种作用类似于脑缺血预适应.此外,白藜芦醇还可通过抑制氧自由基和炎性细胞因子生成,缩小脑缺血再灌注小鼠梗死体积和改善神经功能.文章综述了白藜芦醇在脑缺血中的神经保护作用及其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