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急性髓系白血病干细胞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细胞群是由不同分化阶段的白血病细胞组成,其中最原始的细胞为白血病干细胞(leukemia stem cell,LSC)。虽然LSC所占比例极少,但仅其具有维持白血病细胞克隆的作用。AML的恶性转化发生在干细胞水平。这种发生恶性转化的干细胞的细胞和分子遗传学改变决定了白血病细胞克隆的分化特点,从而形成不同亚型的AML。LSC与正常遣血干细胞(hematopoietic stem cell,HSC)有许多相似之处,它具有自我更新能力和有限的分化潜能,同时又具有其自身独特的特征。LSC具有某些特殊的细胞表面标志,如CD90^-,CD117^-,CD123^ 。与正常的HSC相比,肿瘤抑制性蛋白-死亡相关蛋白激酶和干扰素调节因子1在LSC中高表达。与相对分化的白血病细胞相比,LSC主要处于G0期,其对常规化疗药物无效,因此LSC是白血病复发的根源。虽然LSC具有耐药的特点,但经合适的刺激如蛋白酶体抑制剂MG132的处理,LSC比正常HSC更易于凋亡。本将近年来对LSC的细胞和分子生物学方面研究的进展进行综述。为白血病发病机制及治疗策略的探讨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目的:制备针对白血病干细胞(LSC)表面标志蛋白IL1RAP(IL-1 receptor accessory protein)的特异性单克隆抗体并对其进行鉴定。方法:杂交瘤细胞3H6E10、10D8A7种植BALB/c小鼠腹腔,收获腹水,纯化后得到特异性抗人IL1RAP的单克隆抗体。分别应用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Nondenaturing-PAGE)、ELISA和Western blot法对纯化单克隆抗体分别进行抗体纯度、效价和敏感性检测。结果:获得了两种IL1RAP纯化单克隆抗体,命名为3H6E10 Mc Ab和10D8A7 Mc Ab,其纯度分别为95%和94%;两种纯化的单克隆抗体效价为1∶81000,且能特异性识别IL1RAP纯化蛋白、正常人及白血病病人的细胞内源性蛋白。结论:本研究成功制备了能特异性结合人IL1RAP的纯化单克隆抗体,为将来有效清除体内LSC提供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旨在制备针对白血病干细胞表面标志蛋白IL1RAP(IL-1receptoraccessoryprotein)的特异性单克隆抗体并对其进行鉴定。用重组人IL1RAP作为抗原免疫BALB/c小鼠,通过常规杂交瘤技术将免疫后的小鼠脾细胞与SP2/0细胞经PEG融合,筛选阳性杂交瘤细胞株。分别应用EusA和Westernblot法对杂交瘤细胞上清中分泌抗体进行抗体类型、滴度和敏感性检测。分离人外周单个核细胞,检测所得抗体对细胞内源性抗原的特异性。结果表明,获得了8株可稳定分泌IL1RAP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分别为3H6E10、486A6、8G1185、9E9F2、10D8A7、1C7H7、1D7G11和2D3D3;抗体类型鉴定为IgG1/K型;分泌的单克隆抗体能特异性识别单个核细胞表达的IL1RAP。结论:本实验成功制备了可稳定分泌IL1RAP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及其特异性的IL1RAP单克隆抗体,为将来有效清除体内白血病干细胞提供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白血病干细胞(leukemia stem cell,LSC)相关抗原在不同亚型急性白血病细胞中的表达规律.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LSC相关抗原CD96,CD90,CD123,CD71等在50例不同亚型急性白血病细胞中的表达,包括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未分化型(M1)、急性粒细胞白血病部分分化型(M2)、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Ms)、急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M4)和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结果 CD96在M.的表达率(90.00%)明显高于M2(18.18%)和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20.00%)(P<0.05);各亚型急性白血病均表达CD123,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CD71在急性髓细胞白血病各亚型中(M1、M2、M3和M4)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0.00%、72.73%、90.00%和100.00%,明显高于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P<0.05);CD90在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中阳性表达率为13.33%,高于急性髓细胞白血病(P>0.05).结论 CD71与CD96的表达有亚型特异性,CD96可能具有指示系列分化和细胞分化程度的作用,CD71可用于区分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和急性髓细胞白血病.  相似文献   

5.
迄今大部分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都无法治愈,5年总体生存率仅为20%~30%,大部分患者是由于疾病复发所致.目前认为化疗仅能杀伤白血病原始细胞,而对白血病干细胞无效.因此这可能是白血病复发的根源.不断有新的白血病干细胞(LSCs)表型被确定,从而将LSC同正常造血干细胞区分开来,并研发出针对LSC表型的单克隆抗体.现就近几年LSCs表型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
白血病细胞群是由不同分化阶段的细胞组成,其中最原始的细胞为白血病干细胞(LSC)。LSC对放疗和化疗均不敏感,是急性髓系白血病复发的原因之一,现描述近年来关于LSC克隆特性,尤其是其表型、分子调控机制的最新进展。LSC可能成为白血病治疗的分子靶点。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急性髓系白血病(AML)骨髓单个核细胞进行体外培养,获得白血病干细胞并进行特征鉴定。方法体外培养AML患者的骨髓单个核细胞,观察其形态学特征、长期存活及增殖特性,用染色体分析和流式细胞分析技术研究其核型和细胞表面标志,用RT-PCR技术分析其nucleostemin、Bmi-1、ABCG2、prominin1、OCT4、Nanog等干细胞相关基因的表达。结果培养的白血病细胞呈集落样悬浮生长,在体外能存活12个月以上并保持增殖特性。染色体核型呈亚四倍体。表达上述干细胞相关基因。细胞表面表达CD38、CD29、CD44和HLA-DR,弱表达CD19和CD71,不表达CD34、CD13、CD2和CD105。结论经培养获得的白血病细胞,具备肿瘤干细胞的一些特征,提示为白血病干细胞。  相似文献   

8.
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是常见的成年人白血病之一。虽然AML的标准治疗方案可以使大多数初诊患者获得完全缓解(CR),但是其复发率高,并且复发后易对原化疗药物产生耐药。目前,AML患者的5年总体生存(OS)率仅约为25%,亟需寻找更为有效的治疗方法。CD123在白血病干细胞(LSC)及多种白血病细胞表面高表达,与AML...  相似文献   

9.
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是由一系列不能分化成熟为功能性髓系终末细胞的异常细胞大量聚积而引起的克隆性疾病。1997年Bonnet和Dickl从AML细胞中分离出的白血病干细胞(leukemia stem cell,LSC),是维持白血病细胞自我更新和增殖的一类细胞亚群,虽然LSC在白血病细胞中所占的比例很小,却是白血病发生的根源。如何有效地清除LSC,已成为目前白血病治疗中的关键性问题。  相似文献   

10.
研究表明,白血病细胞中的CD34+ CD38- CD123+亚群[1]和CD34+ CD38 - CD96+亚群[2]同样具备白血病干细胞(LSC)的特性.但是,目前为止,还没有哪个表面标志是公认的LSC特异标志,如何准确界定LSC仍然是研究的难点和热点.LSC表面标志对白血病疗效和预后判断的作用如何?目前这方面的报道非常少.我们检测了这两种LSC表面标志(CD34+CD38-CD96+和CD34+ CD38- CD123+),并与急性白血病疗效和预后的关系进行了分析,报道如下.病例和方法1.病例:所收集病例为我院2008年8月至2010年8月住院的初诊急性白血病患者86例,中位年龄54(11 ~86)岁,男40例,女46例,其中急性髓系白血病(AML) 70例(M14例,M2a5例,M2b 4例,M3 18例,M4a5例,M4b 6例,M5a11例,M5b 9例,M6 8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 16例(B-ALL 10例,T-ALL 6例).所有患者均符合WHO诊断分型标准,并进行了免疫表型和染色体核型分析.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白血病典型的4种分型血清样本进行检测分析,建立白血病分型的蛋白质指纹图谱诊断模型。方法应用蛋白质指纹图谱技术检测16例急性粒细胞白血病M2a、18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14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及16例急性粒细胞白血病M3,采用Biomarker Wizard及Biomarker Patterns 5.0软件进行标记物的比较判别,建立决策树诊断模型。结果由m/z 3 376、8 055及9 421建立决策树诊断模型,其中16例急性粒细胞白血病M2a检出率为75.0%(12/16)、9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检出率为100.0%(18/18)、14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检出率71.4%(10/14)、16例急性粒细胞白血病M3检出率为87.5%(12/14)。结论由3个蛋白标记峰构成的蛋白质指纹图谱诊断模型为白血病4种分型的诊断提供了新的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2.
蛋白激酶CK2是由2个催化亚基(α或α'亚基)与2个调节亚基(β亚基)组成的异源二聚体,其在细胞生长、增殖及分化过程中起重要作用.蛋白激酶CK2的过度表达与高度激活与血液系统肿瘤的发生密切相关,抑制蛋白激酶CK2的表达可能为白血病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笔者现就蛋白激酶CK2在白血病中的相关发病机制及意义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13.
目的应用基因表达谱芯片来检测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Raf-1抑制剂对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细胞基因表达的影响,试图进一步探讨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Raf-1抑制剂抗白血病细胞增殖的机制。方法利用cDNA基因芯片研究10例成人AML,用两种不同的荧光素cy3和cy5通过逆转录反应将白血病细胞经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Raf-1抑制剂作用前后的RNA分别标记成两种探针,并与基因表达谱芯片进行杂交,通过计算机扫描分析得出这些基因在经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Raf-1抑制剂处理前后的表达差异。结果基因表达谱分析两次重复实验结果,最后筛选出包括与细胞凋亡、细胞周期等相关表达差异的基因共20条,其中12条表达上调,8条表达下调。结论结果提示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Raf-1抑制剂抗成人急性粒细胞白血病的作用机制与抑制白血病细胞周期和诱导白血病细胞凋亡有很大关系。  相似文献   

14.
肺耐药蛋白基因在急性白血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检测急性白血病患者肺耐药蛋白 (Lungresistanceprotein ,LRP)基因mRNA表达 ,探讨其与多药耐药和预后的关系。方法 采用半定量逆转录 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技术检测 47例急性白血病患者及 7例正常对照骨髓细胞LRP基因的表达。结果 正常骨髓细胞LRP基因表达阴性 ,2 5例初治急性髓细胞白血病 (AML)患者中 1 7例LRP基因表达阳性 ,1 2例初治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ALL)中仅 1例阳性 ,1 0例复发难治患者 8例阳性 ,初治AML组及复发难治组较正常对照组相比表达率明显升高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0 1 ) ,LRPmRNA表达水平与初次化疗不敏感及预后差有关 ,LRPmRNA阳性患者的完全缓解率明显低于表达阴性者 (分别为 3/1 1 ,4/5 ,P <0 .0 5)。结论 LRP基因表达水平与急性髓细胞白血病化疗效果及预后密切相关 ,是一项新的耐药指标 ,检测LRP的表达可以指导治疗 ,估计预后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蛋白转导结构域 (PTD)介导的BCR ABL融合蛋白对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患者T细胞的特异性活化作用。方法 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将PTD基因与CMLb3a2bcr abl基因融合并原核表达 ,纯化的PTD BCR ABL融合蛋白与CML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BMNC)体外共孵育 ,用流式细胞仪分别检测CD4+ 、CD8+ T细胞的早期活化抗原CD6 9的表达。结果 PTD BCR ABL抗原体外激活CD8+ T细胞的最佳浓度为 10 0 μg ml,时间为 3d。在此刺激条件下 ,15例CML患者中 ,10例表现CD8+ T细胞早期活化 ,CD6 9表达率为 (15 .0 1± 3.75 ) % ;4例表现CD4+ T细胞早期活化 ,CD6 9表达率为 (10 .32± 3.0 8) % ;其中有 3例CD8+ 和CD4+ T细胞同时活化 ;而对照的BCR ABL抗原刺激组无一例表现CD8+ 或CD4 + T细胞活化 ,其CD6 9表达率分别为 (1.36± 0 .31) %和 (1.4 1± 0 .4 3) % ,与PBS空白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PTD能将外源性BCR ABL抗原转导入抗原呈递细胞内 ,加工呈递后激活抗原特异性CD8+ 及CD4+ T细胞。  相似文献   

16.
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是存在于真核生物细胞核中的非组蛋白染色体结合蛋白.前期研究证明,HMGB1作为炎症晚期介质,参与炎症的发展.近年,HMGB1被发现高表达于多种恶性血液病中,并通过多种途径参与恶性血液病的发展和耐药等过程.笔者拟就HMGB1与肿瘤耐药、白血病、淋巴瘤及多发性骨髓瘤之间的关系进行综述,旨在为恶性血液病的治疗提供新靶点.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淀粉样前体蛋白(APP)基因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细胞的表达及其生物学行为.方法 应用实时定量PCR方法(2-ΔCt)检测85例初诊AML和20例非恶性血液病患者(对照)骨髓细胞APP mRNA的表达,并研究其表达水平对AML患者的临床特征和治疗反应的影响;应用实时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APP基因和蛋白在AML细胞株的表达,并与AML原代细胞亚型的结果相比较;化学合成针对APP基因的小干扰RNA(siRNA),利用脂质体转染HL-60细胞,下调APP基因表达.RNA干扰24、48、72 h后,采用MTT法及锥虫蓝拒染细胞计数检测细胞增殖;瑞特-姬姆萨染色观察细胞形态;PI染色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周期;Annexin V/PI双染色流式细胞术及Hoechst染色检测细胞凋亡;RNA干扰48 h,Western blot法检测凋亡相关蛋白NF-κB、bcl-2和caspase-3的表达;MTT法检测细胞对阿霉素的敏感性.结果 APP mRNA表达在AML亚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9),伴t(8;21)的M2b表达最高(中位值0.1080),其次是AML-未定型(0.0467)、M3(0.0266)、M2a(0.0221)、M4a(0.0167)、M5b(0.0151)、M4b(0.0025),两两比较分析显示,M2b患者APPmRNA表达显著高于M5b患者(P=0.000).APP mRNA表达水平对AML亚型以外患者临床特征及治疗反应无显著影响(P>0.05).Kasumi-1细胞APP基因表达显著高于U937细胞(P<0.05),与AML各亚型原代细胞中的结果相一致.APP-siRNA转染HL-60细胞后,其APP mRNA表达下凋64%,在培养24、48及72 h后检测HL-60细胞增殖、分化、凋亡、细胞周期及对阿霉素敏感性均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 伴t(8;21)异位的M2型白血病高表达APP mRNA,单核细胞白血病低表达APPmRNA.APP基因表达沉默对HL-60细胞的生物学作用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急性白血病(AL)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BMMNC)视网膜母细胞瘤相关蛋白46(RbAp46)蛋白和基因表达状态,揭示RbAp46表达与AL类型及预后的可能联系。方法用Western印迹技术检测46例AL患者BMMNCRbAp46蛋白表达量;用RTPCR方法扩增22例AL患者BMMNCRbAp46mRNA的表达并进行半定量检测;用间接免疫荧光技术观察RbAp46蛋白在BMMNC的表达和分布。结果①AL患者BMMNC存在RbAp46蛋白和mRNA表达,表达强度与白血病类型无关。②肿瘤重度负荷组的AL患者BMMNC表达RbAp46蛋白的平均吸光度(A)值为93.4±37.2,明显低于肿瘤轻度负荷组的127.2±15.8(P<0.05)。③难治性白血病患者BMMNCRbAp46蛋白表达的平均A值为87.1±33.8,明显低于非难治性白血病组的126.6±21.2(P<0.05)。④肿瘤重度负荷组AL患者BMMNCRbAp46mRNA的相对表达量为0.19±0.08,明显低于肿瘤轻度负荷组的0.31±0.12(P<0.05)。⑤AL和对照组患者BMMNC均存在RbAp46蛋白的原位表达;RbAp46蛋白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结论AL患者BMMNC存在RbAp46蛋白和mRNA表达,该表达在肿瘤负荷重的AL和难治性白血病患者显著降低,提示RbAp46可能是白血病细胞生长的抑制基因。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肺耐药相关蛋白基因和多药耐药基因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中的表达情况与临床多药耐药的关系。方法:将47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分为临床非耐药组(A)和耐药组(B),用RT-PCR方法检测患者骨髓中肺耐药相关蛋白基因和多药耐药基因的mRNA表达。结果:肺耐药相关蛋白基因在A、B组阳性表达分别占6/27和8/20。统计学分析显示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χ2=1.15,P>0.05)。多药耐药基因在A、B组阳性表达分别占3/27和9/20。统计学分析显示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χ2=2.98,P<0.05)。在所有20例临床耐药患者中,5例同时表达上述两个基因。而临床非耐药组患者中,无一例同时表达上述两个基本基因。结论:肺耐药相关蛋白基因不能作为独立判定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多药耐药的发生指标,多药耐药基因在判定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多药耐药的发生中有一定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0.
急性白血病患者多药耐药相关蛋白基因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8  
目的:研究急性白血病(AL)多药耐药相关蛋白(MRP)基因表达与临床耐药的关系。方法:应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了65例AL患者骨髓和15名正常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MRP基因的表达。以MRP/β2微球蛋白(β2M)评价MRP的表达水平,将MRP/β2M≥0.3表示为MRP阳性。结果:复发难治组MRP的平均表达水平及阳性率最高,与正常对照组、初治组、长期生存组的MRP平均表达水平及阳性率相比均有显著差异(P<0.05),而长期生存组与正常对照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初治组MRP阳性病例与MRP阴性病例的首次完全缓解率(分别为25%和84%)之间有显著差异。MRP表达水平在FAB各亚型间略有差异。同时检测了65例AL患者mdr-1基因的表达,发现临床耐药组MRP和mdr-1的平均表达水平及阳性率均明显高于临床非耐药组,MRP和mdr-1基因的表达水平之间无相关性(rs=0.1683)。结论:MRP基因过度表达可导致临床耐药,是预后的重要不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