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HPLC法同时测定竹沥止咳液中黄芩苷和柚皮苷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蒋玲  左梅方 《世界中医药》2011,6(5):452-453
竹沥止咳液由竹沥、黄芩、化橘红等9味中药组成,具有清热化痰,止咳平喘之功效,用于治疗风热咳嗽,咳痰不爽等症。竹沥止咳液现行质量标准中无含量测定项目,该制剂中的黄芩含黄芩苷,化橘红含柚皮苷,我们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竹沥止咳液中黄芩苷和柚皮苷的含量,结果较为满意。  相似文献   

2.
止咳胶囊是由桔梗、黄芩等7味中药组成的处方。是临床用于治疗痰热塞肺咳嗽的有效方剂。方中的黄芩有效成分为黄芩苷,依据其具有脂溶性的特点,笔者对黄芩苷进行提取及纯化,并将黄芩提取后的药渣与其余6味药煎煮,以总皂苷含量为考核指标,进行正交试验,优选其提取的最佳工艺。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还贝止咳方不同极性部位的指纹图谱与其止咳作用的关联性,明确对其药效作用贡献较大的色谱峰,并对色谱峰进行归属。方法:采用梯度洗脱法建立还贝止咳方不同极性部位的色谱峰,以水提物图谱为参照,经色谱工作站处理,得到各部位指纹图谱的共有峰和相应的峰面积。以小鼠咳嗽次数、咳嗽潜伏期及肺灌洗液中的白细胞介素(IL)-4,γ-干扰素(IFN-γ),免疫球蛋白(Ig) E,IL-5的含量为检测指标,对还贝止咳方不同极性部位的止咳作用进行考察。将咳嗽次数、咳嗽潜伏期与共有峰峰面积进行关联性分析,指出对药效作用贡献较大的峰,并根据单味药指纹图谱进行归属。结果:双变量相关分析得出7个对止咳作用贡献较大的色谱峰,分别为12,13,29,32,33,35,39号峰,这些峰所代表的化合物含量越高,止咳作用越强,其中32号峰与咳嗽潜伏期有极显著相关性,13,32号峰与咳嗽次数具有极显著相关性。对这些色谱峰进行归属,发现这些色谱峰分别属于黄芩、还阳参、枳壳、甘草等药味。结论:13号,32号等色谱峰对还贝止咳方的止咳作用发挥的贡献较大,还阳参、黄芩、枳壳对于全方具有显著意义。  相似文献   

4.
枇杷止咳冲剂由罂粟壳、百部、桔梗、枇杷叶、橘红、沙参、白前组成,具有止咳化痰的功效,用于治疗咳嗽,支气管炎。以上各药均符合1995版药典一部所规定的要求。我们利用多种动物模型对其止咳祛痰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1材料1.1药物枇杷止咳冲剂由广州...  相似文献   

5.
润肺止咳胶囊具有养阴清热,润肺止咳的功效。临床用来治疗肺热燥咳,或热病伤阴所致咳嗽,该药由百部(蜜炙)、生地黄、麦冬、芦根、黄芩、苦杏仁、枇杷叶(蜜炙)、桔梗、浙贝母、甘草十味中药提取、精制加工而制成的胶囊剂。  相似文献   

6.
《局方》苏子降气汤是临床上经常选用的一个方剂。其治疗范围比较广泛,使用得法,效果极为明显。兹将临床加减运用概述如下,谬误之处,请予批评指正。本方由苏子、半夏、厚朴、前胡、生姜、橘红、当归、甘草、肉桂九味药组成(一方有沉香无肉桂。我们认为两药皆用,疗效更好)。方中苏子、生姜、半夏、厚朴、橘红开胸降逆,利气化痰;前  相似文献   

7.
橘红枇杷片处方是由化橘红、陈皮、枇杷叶、桔梗、紫苏子、甘草六味药组成的复方制剂,化橘红和陈皮在方中的君药,陈皮在方中的投料量较大,而陈皮又是理气健脾、燥湿化痰的主药,为保证药品质量故选用该药材中特有成分橙皮苷作为其定量指标进行研究,方法学研究如下。  相似文献   

8.
桔梗汤由桔梗和甘草两味药组成,最早出自张仲景《伤寒论》,后世名甘桔汤,为治疗咽喉痛的基本方,治疗咽喉痛诸方大多由此方加味而成。药理研究表明桔梗汤的宣肺止咳、利咽解毒、祛痰排脓之功与抗炎、祛痰等作用有关,桔梗汤中的桔梗皂苷和甘草皂苷有显著的抗炎、祛痰功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何复东主任医师治疗咳嗽的遣方用药规律。方法:收集2013—2014年何复东主任医师治疗咳嗽的内服方剂,运用方剂计量学方法,对其用药范围、性味、归经和功能等指标加以统计分析。结果:何复东主任医师治疗咳嗽常用药频次较高的前10味药物依次为蝉蜕、细辛、乌梅、甘草、桂枝、麻黄、附子、地龙、僵蚕、全蝎等;使用最多为补益药,其次为清热药;入肺经的药物最多;药味多苦、甘、辛,药性以寒、温为主。对外感咳嗽以祛风止咳为主,对内伤咳嗽以祛邪止咳,扶正补虚兼顾,治疗上立足于肺,肝、脾、肾同调。结论:何复东主任医师治疗咳嗽治病求本,不拘于一方一药,清补并用,收散并举,善于配伍虫类药搜风通络。  相似文献   

10.
葛根芩连汤经验举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葛根芩连汤经验举隅黑龙江省九三农管局中心医院文小平(161441)黑龙江中医学院附院朱沈秋葛根黄芩黄连汤出自《伤寒论》,方由葛根、黄芩、黄连、甘草四味药组成,有表里双解、坚阴止利之功,是张师用治伤寒表证未解,误下邪陷阳明而成之热痢的代表方。笔者取本方...  相似文献   

11.
吕萍 《中药材》2000,23(7):419-420
止血散是本院协定处方,由大黄、五倍子、甘草3味药组成,主要用于上消化道出血,临床反映疗效很好,但目前尚无质量控制标准。笔者根据这几种药不同特性,分别采用理化鉴别和薄层层析鉴别方法,对本方的3味药作了定  相似文献   

12.
止咳橘红口服液质量标准的提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止咳橘红口服液是由化橘红、陈皮、法半夏、茯苓等15味中药组成,具有清肺,止咳,化痰之功效,临床用于痰热阻肺引起的咳嗽痰多,胸满气短,咽干喉痒,中国药典2000年版已有收载.  相似文献   

13.
甘草属豆科植物,以味甘而得名,因其作用较多,应用广泛,以调和诸药有功,为众药之首,故有国老之称。我国古代的医学家张仲景尤为重视此药,应用极其广泛。在他的巨著《伤寒杂病论》中有250方应用甘草,《伤寒论》所有药物只91味,但仅甘草一味竟用达71方。本文拟就仲景应用甘草的律规作一初步探讨。一、关于甘草作用及应用病证甘草以其甘平可以在表里寒热虚实方剂中配伍,应用于各种复杂的证候,如腹痛、心悸、咳嗽、喘息、少气、心烦、肢厥、汗出、奔豚、  相似文献   

14.
藏药四臣是藏医名著中的经典处方,是由甘草、露尔木(又名螃蟹甲)、岩白菜等4味藏药组成,具有非常显著的清热解毒、止咳平喘、润喉祛痰作用.长期的临床证实藏药四臣具有很好的止咳作用,对于多种咳嗽有很好的治疗作用,现拟开发其为治咳新药.  相似文献   

15.
摘 要:目的:研究橘红痰咳液的止咳,化痰,平喘和抗炎的药效作用。方法:采用小鼠氨水引咳法和豚鼠枸橼酸引咳法观察止咳作用;用小鼠酚红排泌法,大鼠毛细玻管排痰法及对家兔气管纤毛运动影响实验观察化痰作用;用致敏原致大鼠哮喘实验观察平喘作用;用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实验和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实验观察抗炎作用。结果:橘红痰咳液能抑制呼吸道感受器的高敏感性而引起的反射性咳嗽,促进呼吸道黏膜黏液的分泌,增加痰液的排出量,促进气管纤毛运动使痰液排放更加顺利,能降低支气管的反应性,延长实验动物的哮喘潜伏期,抑制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减轻小鼠耳廓肿胀度。结论:橘红痰咳液能抑制呼吸道感受器的高敏感性而引起的反射性咳嗽,为外周性镇咳而非中枢性镇咳,具有显著的止咳,化痰,平喘和抗炎作用,并且其止咳,化痰,平喘及抗炎防治作用优于或等同于阳性化学对照药。  相似文献   

16.
李飞  彭琴  熊金桂 《中草药》2000,31(12):913-913
化英冲剂是由化橘红、白英、甘草等中药组成的新药,主治急性支气管炎、咳嗽等症。该药处方中的化橘红为主药,具有散寒、燥湿、利气、消痰之功效,主要用于风寒咳嗽、喉痒痰多。柚皮苷为化橘红的主要有效成分,因此,我们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本药中柚皮苷的定量方法。该法准确,回收率高,重现性好。  相似文献   

17.
泽漆汤出自《金匮要略·肺痈肺痿咳嗽上气篇》,由半夏、紫菀、泽漆、白前、黄芩、人参、桂枝、生姜、甘草组成,用治咳嗽、脉沉之症。药仅九味,而清温补泻俱备。自1986年以来,我们用本方加减治疗急  相似文献   

18.
葛根黄芩黄连汤出自《伤寒论》,方由葛根、黄芩、黄连、甘草四味药组成,有表里双解,坚阴止利之功,是张师用治伤寒表证未解,误下邪陷阳明而成之热利的代表方。笔者取本方既能升发脾胃清阳之气,又能燥湿清热之旨,加味用于脾胃湿热所致之各种病症,收效尚可。现选介验案数则,供同道教正。  相似文献   

19.
药物炮制后对黄芩汤止痛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彭智聪  管红珍  郭宝丽  张红玲 《中成药》2000,22(11):772-773
目的:探讨蜜炙甘草和醋制白芍在复方中是否也同单味药炮制药理研究一样具有止痛作用。方法:用热板法、扭体法和电刺激法对小鼠进行止痛研究。结果:白芍和甘草不经过炮制在黄芩汤中的止痛作用不明显,两药经过炮制后,黄芩汤才具有止痛作用,甘草蜜炙比白芍醋制后的止痛作用更好。结论:蜜炙甘草和醋制白芍在复方中也同单味药炮制药理研究一样具有止痛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数据挖掘《备急千金要方·少小婴孺方》内服方,分析其处方特色和用药规律。方法:以《备急千金要方·少小婴孺方》中记载的内服方作为研究对象,严格按照纳入、排除标准及名词规范建立数据库,采用Microsoft Excel 2016、SPSS Modeler 18.0、SPSS Statistics 25.0等软件进行中药使用及性味归经的频数分析、关联规则分析、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筛选出内服方178首,单味药72首;2~4味药组成的方剂分别有21、8、11首;涉及中药共216味,其中使用频次≥10次的高频中药达17味;中药药性以寒凉为主,药味以苦、甘、辛为多,归经以脾胃经最多;经关联分析后得关联图链接共10条,如“大黄-黄芩”“甘草-肉桂”“大黄-甘草”等;经Apriori算法得出药对关联规则8个,如“大黄、甘草→黄芩”“石膏→黄芩”“黄芩→大黄”等;因子分析结果得到公因子6个,体现了清热解毒、宣肺平喘等代表治法;聚类分析结果得到6种聚类组合,涉及麻杏甘石汤、增液承气汤等方剂。结论:《备急千金要方·少小婴孺方》的用药规律体现了孙思邈治疗儿科各种疾病时善用大黄攻补兼施,善用小方灵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