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分析美国St.Luke医院1970年6月至1973年12月施行的748例主动脉—冠状动脉旁路手术,同时施行室壁瘤切除及瓣膜手术者不包括在内。男性646例,平均年龄为51.8岁;女性103例,平均年龄53.9岁。手术指征是内科治疗无效的心绞痛病人,冠状动脉近端狭窄程度超过管腔直径50%,远端通畅且心功能良好者。在硫苯妥钠诱导、气管内插管和体外循环下手术。全部远端吻合口是在心室颤动下进行,尽可能避免钳闭主动脉血流。旁路移植血管中33%是用乳内动脉,67%采用大隐静脉。平均随访59个月(5~94个月)。随访不到二年者仅14例(2%)。术后所有存活病人每年进行检查。结果:(1)手术死亡率:术后30天内死亡作为手术死亡。全组手术死亡率为2.5%。如果第一年的结果不包括在内,则手术死亡率下降到1.5%。手术死亡率和移植旁路血管数无关。(P>0,10)。(2)术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游离肠系膜上动脉、切除肠系膜根部的扩大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对累及肠系膜根部胰腺钩突癌的手术效果.方法 2004年1月至2007年12月为23例(男14例,女9例,年龄30~72岁)累及肠系膜根部的胰腺钩突癌患者施行了合并游离肠系膜上动脉、切除肠系膜根部的扩大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对手术方法 、手术安全性及手术疗效进行分析.结果 12例患者施行了肠系膜根部切除的扩大胰十二指肠切除术,11例同时施行了肠系膜上静脉的切除和重建.平均手术时间(4.2±1.1)h,术中出血量(1 635±1 362)ml,术中输血量(1 609±1 462)ml.全组患者无手术死亡,6例出现轻至重度腹泻,术后住院天数9~30 d.病理示,肿瘤直径3~8 cm,合并淋巴结转移13例(57%),神经浸润20例(87%),22例手术切缘均为阴性,11例血管切除患者中有10例血管内膜浸润.随访5~42个月,4例发生肝转移,3例局部复发,1年、2年的累积生存率分别为77.2%和42.5%.结论 通过游离肠系膜上动脉,对肠系膜根部组织、肠系膜上动脉周围神经以及广泛后腹膜组织的切除可以提高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治疗胰腺钩突癌的手术彻底性,有效降低肿瘤残留,减少局部复发.手术方法 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3.
<正> 自从Eisclsberg1922年第一次提出手术切除治疗恶性胸膜间皮瘤可能有效后,这方面的文献很多。早期的结果很悲观,因手术死亡率高,比不手术病人在寿命上无明显延长。在过去15年我们有外科治疗52例恶性胸膜间皮瘤的经验,33例行胸膜外全肺切除,常附加部份或全部的膈肌切除。19例仅行胸膜切除,总手术死亡率为13%(7例,全肺切除为3/33,胸膜切除为4/19) 术后存活的中期数二组均为13个月左右,大部份病人术后加放疗或/和化疗,最显著的姑息疗效为缓解胸水的生成。说明手术适应症及操作过程细节。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左心室肿瘤的外科治疗经验,以期提高对左心室心脏肿瘤的手术指征、诊断方法和治疗方法的认识。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1月~2019年1月间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心外科完成左心室肿瘤手术患者34例的临床资料。34例患者中,男性19例,女性15例;年龄5个月至65岁。观察并记录患者一般情况、临床表现、心功能情况、心脏影像学检查、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二次手术、感染、复发率和死亡率等。术后6个月内患者返院复查超声心动图,以后通过电话进行随访观察。结果 :34例患者中有症状者19例,其中16例患者活动后胸闷、气短,3例患者有晕厥症状;无症状患者15例;左心室肿瘤单发30例,多发4例;心脏肿瘤首次手术31例;心脏肿瘤复发,二次行左心室肿瘤切除3例(黏液瘤2例,脂肪瘤1例)。(1)手术结果:34例患者术后无住院死亡,手术成功率100%。未见出血、二次开胸、术后低心排出量综合征、肾功能衰竭、术后栓塞等手术并发症。手术主动脉阻断时间30~248 min,平均(78.03±52.22)min;转机时间40~293 min,平均(107.25±58.91)min;术后住院6~19 d,平均8 d。34例患者中肿瘤完全切除25例,部分切除9例,所有患者出院前超声心动图复查心功能全部正常。(2)随访结果:术后6个月内,33例患者返院复查超声心动图正常,1例患者未返院复查。34例患者中29例患者通过电话进行了随访,失访5例,随访率为85.29%,随访时间为2~120个月,平均随访时间为(57±37)个月。25例完整切除左心室肿瘤的患者均未复发;9例手术无法完整切除左心室肿瘤的患者中2例复发(其中1例为神经鞘瘤患者,26个月后发现复发;另外1例为脂肪瘤患者,在外院行左心室腔内脂肪瘤切除术后复发,本次在我院行二次脂肪瘤切除术,15个月后肿瘤再次增大,导致二尖瓣大量反流)。其余患者最长随访至术后120个月均未见复发。结论:外科治疗左心室良性肿瘤具有很好的近期效果,左心室良性肿瘤发现后应及早手术。左心室恶性肿瘤预后差,需要仔细评判手术风险。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临床诊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10月至2008年12月间收治的10例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0例患者均为女性,年龄11~39岁,平均24岁.中上腹部不适或疼痛为主要症状,4例体检触及腹部包块.B超、CT及MRI检查显示胰腺实性或囊实性占位.术前实验室检查无明显异常,肿瘤标记物正常.所有病例均接受手术治疗,胰腺头颈部肿块6例,胰体尾部肿块4例.手术方式:肿块切除3例,胰体尾切除3例(2例保留脾脏,1例联合脾脏、远端胃及部分结肠切除),节段性胰腺切除3例,胰十二指肠切除1例.术后2例发生胰瘘,经非手术治疗治愈,无其他外科并发症.切除的肿块长径约5.9 cm.平均随访时间19.2个月(8~42个月),所有患者均存活,无肿瘤复发转移迹象.结论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是临床少见的低度恶性胰腺肿瘤,手术切除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6.
1963年至1991年间364例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HOCM)患者接受手术治疗,其中男性217例,女性146例,年龄5个月至76岁,平均40岁。274例单经主动脉作瓣下心肌切除术,住院期间死亡8例(2.9%)。另外92例同时施行其他心脏手术,住院期间死亡10例(10.9%)。346例存活出院,随访2个月至25.2年,平均8.2年。随访期间38例死亡,所  相似文献   

7.
原发性骨髓纤维化是指原因不明的骨髓纤维性变伴有其它器官的髓样化生。病程中脾脏呈进行性肿大,常导致功能损害或机械性症状。在病程晚期作脾切除,死亡率很高,甚至在技术上不可能。为此,Crosby(1972)曾建议在本病相对的早期作脾切除以减少死亡率和手术并发症。统计近年来65例本病脾切除后的死亡率为23%,其中极大多数是在相当晚期手术的。关于早期脾切除的好处是否胜于手术的危险性尚不清楚。本文报道19例骨髓纤维化病人在选择性脾切除治疗后的结果。本组全部病例均符合本病的诊断标准。确诊时的年龄为30岁5个月~70.5岁,平均56岁。术后随访:10例于1~57个月(平均19.1月)死亡,9例到1978年6月1日为止已存活7~109月(平均42月)。从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胰腺囊性肿瘤的诊断及外科治疗方法.方法 对我院普外科2000年1月至2009年8月诊治的19例胰腺囊性肿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胰腺囊性肿瘤无特征性临床表现,B超和CT是其主要诊断手段,但均不能准确区分其病理类型,与术后病理对照的定性诊断符合率分别为57.9%(11/19)和68.4%(13/19).肿瘤位于胰头颈部5例,胰体尾部14例,最大直径3~15cm.19例均行手术治疗,切除肿瘤16例,总切除率为84.2%.术中误诊误治4例(21.0%).病理证实浆液性囊腺瘤6例,黏液性囊腺瘤6例,黏液性囊腺癌5例,导管内乳头状黏液腺瘤2例.获得随访15例(78.9%),3例囊腺癌患者中1例切除者已存活4年,无复发;2例未切除者分别于术后4个月和7个月病死.12例囊腺瘤患者目前均存活,肿瘤无复发.失访4例,囊腺癌和囊腺瘤各2例.结论 加强对胰腺囊性肿瘤的认识是减少误诊误治的关键;胰腺囊性肿瘤手术切除后疗效满意,故一经诊断即应积极行外科手术切除.  相似文献   

9.
综合治疗晚期肺癌生存期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晚期肺癌综合治疗的生存期。方法2000~2004年将我院住院治疗的99例晚期肺癌病人分为2个治疗组,分别接受化疗54例和化疗诱导治疗后予以手术切除的15例两种治疗模式,另有30例对症支持治疗为对照组。结果两组治疗的患者中位生存期分别为13.3±18.1个月(无手术组)和21.9±19.2个月(有手术组),对照组患者中位生存期为7.1±9.0个月。手术加化疗组1年、2年、3年生存率80%、33%、20%。化疗组为37%、18%、14%。对症组为16%、10%、3%。结论对于晚期肺癌,化疗加手术切除综合治疗其生存率显著高于单纯手术治疗,也高于化疗和对症支持治疗。综合治疗仍是肺癌治疗的主旋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40岁以下青年胰腺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特点,以提高青年人胰腺恶性肿瘤早期诊断水平和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46例40岁以下青年胰腺恶性肿瘤的临床表现、临床病理参数、血清CA19-9和CEA水平、误诊情况、治疗与生存时间.结果 青年胰腺恶性肿瘤患者首发症状主要为:上腹部饱胀(78.26%)、上腹部不适(73.91%)、消瘦(73.91%)、食欲不振(69.57%)、腹痛(60.87%);肿瘤多位于胰头部(52.17%);病理证实30例(65.22%)发生转移,其中13例累及多器官;胰腺外分泌肿瘤占72.73%(24/33),胰腺内分泌肿瘤占27.27%(9/33);CA19-9和CEA阳性率分别为73.91%(34/46)、32.61%(15/46);误诊率为80.43%(37/46),主要误诊为急、慢性胃炎(36.96%);根治性手术率为23.91%;平均生存期12.6个月.结论 40岁以下青年人胰腺恶性肿瘤早期无特异性临床表现、误诊率高、预后差,应重视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PHC)合并胆管癌栓的外科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PHC合并胆管癌栓38例。均接受手术治疗。并比较外科手术治疗效果。单纯胆管癌栓清除 T管引流18例,肝癌切除 胆管癌栓清除 T管引流20例,其中左半肝切除10例(4例附加行肝门汇合部胆管切除及右肝管空肠Roux-Y吻合),右半肝切除 左肝管空肠吻合1例,右半肝切除2例,右肝癌肿切除 汇合部胆管切除 胆管空肠吻合2例,右肝不规则切除5例。结果:手术死亡3例,1、2、3年生存率分别为55.3%(21例)、21.1%(8例)、10.5%(4例)。单纯胆管癌栓清除患者平均存活7个月,肝癌切除患者平均存活1年8个月,最长已存活5年3个月。结论:肝癌切除 胆管癌栓清除 胆道引流术是本病最为理想的术式。胆管癌栓清除后应尽可能切除原发病灶。对术前黄疸重,肝功能失代偿,难以承受较大手术的患者,可分期手术,先癌栓清除,解除胆道梗阻,肝动脉插管栓塞化疗,争取二期肿瘤切除。单纯行胆管癌栓清除,无法根治切除,是胆管癌栓复发的根源。对于胆管癌栓术后复发,选取适当的病例再次手术,仍能取得较好的远期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临床上耐多药肺结核患者治疗效果往往不佳。探讨手术联合化疗治疗耐多药肺结核患者的疗效。方法对1995年4月—2005年3月住院的48例采用外科手术治疗+化疗的耐多药肺结核患者进行分析。肺部有空洞病变36例(75%),双侧肺均有病变16例(33.3%)。手术方式包括肺叶切除28例,全肺切除15例,胸膜全肺切除3例,肺段切除1例,楔形切除1例。结果术后死亡率2.1%(n=1)。并发症发生率16.7%(n=8)。术后随访6~90个月。痰菌阴转率83.3%。结论耐多药肺结核患者若有良好的心肺功能储备,手术治疗安全有效,配合化疗能提高患者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估原发性心脏恶性肿瘤的手术治疗疗效,总结治疗经验。方法:回顾分析自2004年6月至2014年5月,于北京安贞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23例原发性心脏恶性肿瘤病例的病例特点、手术治疗方法和随访资料,比较完整切除(A组,14例,3例术后失访,1例院内死亡)和姑息切除(B组,9例)的远期生存情况。结果:23例患者平均年龄(44.7±12.7)岁,男性12例,女性11例。肿瘤生长部位统计显示右心房肿瘤11例,右心室肿瘤2例,肺动脉肿瘤1例,左心房肿瘤9例。肿瘤病理分型包括血管肉瘤11例(47.8%)、平滑肌肉瘤4例(17.4%)、横纹肌肉瘤4例(17.4%)、黏液肉瘤4例(17.4%)、未分化肉瘤1例(4.3%)及恶性淋巴瘤1例(4.3%),手术病死率4.3%。总计随访284个月,最长66个月,最短1个月。A组术后平均生存时间为(38.2±9.1)个月,B组术后平均生存时间为[(4.1±1.2)个月,P=0.001]。结论:原发性心脏肿瘤罕见、侵袭力强、出现症状晚及完整切除肿瘤可延长患者生存时间。早期明确诊断,改进手术方法,提高完整切除比率,综合应用手术放化疗等治疗手段,可能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孙氏手术治疗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3年7月至2017年7月梅州市人民医院39例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均在深低温停循环、低流量选择性脑灌注下行孙氏手术治疗。记录患者ICU停留时间、住院时间,近期和远期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比较术前与术后12个月随访时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和升主动脉最大内径变化。结果 39例患者术中平均体外循环时间(223.52±51.72)min、平均主动脉阻断时间(143.71±34.81)min、平均脑灌注时间(33.72±7.53)min。围术期死亡2例(5.1%,2/39),1例为肾衰竭,1例为多脏器功能衰竭;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率为23.1%(9/39)。37例存活患者ICU停留时间为(6.2±1.7)d,住院时间为(26.9±6.2)d。术后随访12个月,2例患者主动脉再次破裂死亡,死亡率为5.4%(2/37)。35例存活患者术后12个月时LVEDd和升主动脉最大内径为(50.87±4.27)mm和(28.19±3.61)mm,均明显小于术前的(55.02±6.81)mm和(48.85±7.93)mm,而LVEF为61%±9%,明显大于术前的47%±1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3.726、52.417和24.208,均为P<0.001)。结论孙氏手术治疗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可显著降低围术期死亡率,改善远期心功能,同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腹部包块55例诊断思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回顾分析了 1990年以来以“腹部包块待查”住院的患者 5 5例 ,对腹部包块的诊断思路和方法进行探讨。1 对象与方法以 1990年以来“腹部包块待查”住院的患者 5 5例为研究对象。发病平均年龄 4 9 5岁 (9~ 99岁 ) ,男∶女为 1∶2 4(16∶39) ,就诊时平均病程 7 9个月 (0 2 5~ 132 0 0个月 ) ,来我院到确诊平均时间为 1个月 (0 5~ 3 0个月 )。取得病理诊断的 4 3例 ,其中 (检查方法有重叠 )手术 36例、经皮肿物穿刺 6例、内镜活检 5例、淋巴结活检 1例 ,临床与病理诊断符合率为 73%。临床诊断 12例 (根据临床表现、影像学和随访预后…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胰腺囊性肿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对本院1990年6月至2004年6月收治的41例胰腺囊性肿瘤患者的临床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胰腺囊性肿瘤好发于中青年女性,无急性胰腺炎,无上腹部手术及外伤史.临床表现以上腹部肿块和疼痛不适较为多见.影像学检查胰腺肿块为囊性,囊实性或不规则分叶状.肿瘤位于胰头部14例,胰体尾部27例.行不同术式的肿瘤切除35例,内引流3例,剖腹探查、肿瘤活检2例,1例拒绝手术治疗.有效随访34例,随访12个月~ 13年,22例囊腺瘤,17例仍生存;12例囊腺癌,生存时间 < 12个月2例,12个月至2年4例,6例健在,其中5年以上3例,最长1例已生存7年.结论提高对胰腺囊性肿瘤的认识,减少误诊和积极的手术切除是改善其预后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胰腺原发性破骨细胞样巨细胞瘤的诊断、治疗和预后进行探讨。方法收集长海医院15年间2115例胰腺手术患者中2例胰腺原发性破骨细胞样巨细胞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国内外报道46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48例胰腺原发性破骨细胞样巨细胞瘤患者男女比例相当,平均年龄(60.5±13.4)岁。病灶位于胰头的27例,病灶平均直径为(9.2±4.7)cm,临床表现以上腹部隐痛及纳差为首发症状多见,生存期平均(24.5±12.3)个月。结论胰腺原发性破骨细胞样巨细胞瘤临床罕见,极易误诊;好发于胰头,多为低度恶性,根治性或姑息性手术切除是其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8.
程力  侯连泽 《山东医药》2002,42(8):29-30
近 1 3年来 ,我院共手术治疗盆腔复发恶性肿瘤患者 3 2例。根治性切除 9例 (2 8.1 % )达到根治性切除手术切除范围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3 2例中 ,男 2 1例 ,女 1 1例 ;年龄 3 5~ 6 8岁 ,平均 5 7.8岁。其中直肠癌术后 2 1例 ,结肠癌术后7例 ,结缔组织来源恶性肿瘤术后 4例 ;所有患者复发肿瘤病理学诊断与原手术病理类型相同。首次手术在我院施行 1 8例 ,在院外施行 1 4例 ;复发距首次手术时间为 2~ 3 2个月平均为 2 1 .3个月 ,其中 72 %(2 3 /3 2 )复发发生于首次手术后 2年之内 ;复发部位以盆腔脏器、引流淋…  相似文献   

19.
作者于1981年5月~1988年12月,对27例新生儿施行心脏直视术,年龄1~27天,体重1685~3800g(平均2991g),术后1个月有11例早期死亡(死亡率41%)。手术结果及死亡原因24/27例施行根治术,3/27例姑息术(左心发育不良综合征)。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4/16例早期死亡,死因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对胰腺原发性破骨细胞样巨细胞瘤的诊断、治疗和预后进行探讨.方法 收集长海医院15年间2 115例胰腺手术患者中2例胰腺原发性破骨细胞样巨细胞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国内外报道46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48例胰腺原发性破骨细胞样巨细胞瘤患者男女比例相当,平均年龄(60.5 ± 13.4)岁.病灶位于胰头的27例,病灶平均直径为(9.2 ± 4.7)cm,临床表现以上腹部隐痛及纳差为首发症状多见,生存期平均(24.5 ± 12.3)个月.结论 胰腺原发性破骨细胞样巨细胞瘤临床罕见,极易误诊;好发于胰头,多为低度恶性,根治性或姑息性手术切除是其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