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硝酸甘油对老年冠心病患者的抗血小板聚集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硝酸甘油对老年冠心病患者的抗血小板聚集作用杨杰孚汪芳邢宝利许晓东潘洁郑天林一、对象和方法病例选自1995年9月至1996年3月。老年组20例,男17例,女3例;年龄60~75岁,平均66±6岁。其中急性心肌梗死8例,心绞痛12例。老年前期组13例,男...  相似文献   

2.
12例冠心病心绞痛及心肌梗塞患者持续24小时静脉滴入小剂量的硝酸甘油,观察用药前后不同的时间血小板聚集功能、血压、心率及临床效应.结果显示:静脉滴入硝酸某油半小时后检查发现患者体内血小板聚集被显著地抑制,此抑制效应持续20小时,24小时后硝酸甘油抗血小板聚集效应消失.用药前后心率及血压无显著性改变.此结果说明静脉滴入小剂量的硝酸甘油对冠心病患者体内的血小板聚集功能具有显著性抑制作用,但连续用药24小时此抑制效应消失,即抗血小板聚集作用产生了耐药.  相似文献   

3.
硝酸甘油在不稳定性心绞痛及急性心肌梗塞中的抗血小板聚集作用(摘要)杨杰孚邢宝利许晓东潘洁陈爱萍郑天林近年的国外研究发现,硝酸甘油还具有抗血小板聚集作用。本研究探讨国人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及急性心肌梗塞静脉滴入小剂量的硝酸甘油的抗血小板聚集效应。一、研...  相似文献   

4.
虽然硝酸甘油最初是因为它具有血管扩张作用而被应用于临床。但是80年代所进行的研究揭示了很多关于这一药物的明显抗血小板活性作用。最近的研究指出心肌梗死后早期给予硝酸甘油有利于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复方丹参滴丸协同阿司匹林对冠心病患者血小板聚集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60例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随机分为阿司匹林组(对照组)与阿司匹林加复方丹参滴丸组(试验组).于用药前及用药1周、用药1月后测定血小板最大聚集率(PAGM)、血栓素B2(TXB2)含量.结果 治疗1月后试验组PAGM、TXB2含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和P<0.01).结论 ACS患者联合应用复方丹参滴丸和阿司匹林能显著降低PAGM、TXB2水平,优于单独应用阿司匹林.  相似文献   

6.
血小板聚集功能增强与冠心病的发生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为此,我们应用广谱抗血小板药物辅助治疗并观察该药对血小板聚集功能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一般资料:取20例健康查体正常者为对照组,其中男13例,女7例;年龄38~65岁,平均50.6±12.3岁,另取同期住院冠心病患者40例,分为两组:①不稳定心绞痛(UAP)组20例:男14例,女6例;年龄39~69岁,平均52.8±10.1岁。②急性心肌梗死(AMI)组(20例):男11例,女9例;年龄40~72岁,平均54.3±15.5岁。各组均除外血小板计…  相似文献   

7.
一氧化氮阿司匹林对血小板聚集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一种能缓慢释放一氧化氮的新型阿司匹林(BPI-1096)对血小板聚集功能的影响。方法正常人富血小板血浆与药物在37℃条件下温育10min后,采用比浊法测定不同诱导荆作用下血小板聚集率。结果不同浓度条件下BPI-1096能够不同程度地降低由二磷酸腺苷、血小板活化因子、肾上腺素及瑞斯托霉素诱导的血小板聚集(P〈0.05),对花生四烯酸诱导的血小板聚集虽有降低但是无统计学意义;在相同浓度条件下BPI-1096与阿司匹林抑制血小板聚集率的作用无显著性差异;在不同浓度条件下BPI-1096对血小板聚集率不存在明显的浓度效应关系。结论BPI-1096作为一种新型的一氧化氮阿司匹林,能够显著抑制二磷酸腺苷、血小板活化因子、瑞斯托霉素及。肾上腺素等多种诱导条件下体外血小板聚集功能,作用强度与传统阿司匹林疗效相当,其对血小板的抑制作用强度无明显的浓度效应关系。  相似文献   

8.
近年的研究已经证明 ,血小板与止血凝血过程外 ,在血栓形成 ,动脉粥样硬化的过程中也起重要作用。目前认为 ,先出现循环血中血小板活性增强 ,继之出现血小板聚集块 ,然后才促发血栓形成。有学者报告 ,心肌梗塞病人的血小板有自发聚集现象。为此引人发生下列问题值得研究 :血小板膜上是否还有尚未发现的特异膜受体 ,心肌梗塞病人的血小板自发性聚集是何种因素引起的 ,循环血中成分 (如酶类 )对血小板聚集的影响等。目前 ,循环血中肌酸磷酸激酶 (CPK)测定已成为诊断急性心肌梗塞的指标之一 ,但尚不清楚 CPK浓度变化对循环血中血小板聚集功…  相似文献   

9.
利多卡因除局部麻醉和抗心律失常作用外的其他广泛性作用,已引起许多学者的关注[1,2],本研究旨观察利多卡因对血小板体外聚集功能影响。一、资料与方法1-对象:32例志愿的健康人,男16例,女16例,年龄18~52岁,平均年龄(26.9±6.6)岁。2-方法:每例从肘正中静脉取血,置0.1ml枸橼酸钠硅塑料管内按1∶9抗凝,按常规方法分离富含血小板血桨(PRP)和贫乏含血小板血桨(PPP);每例标本分3组,即加药后放置37℃30、60、120分钟不同时间;每组做4管聚集,生理盐水对照,2.5、5、1…  相似文献   

10.
二硝酸异山梨醇酯对冠心病患者血小板聚集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就二硝本酸异山梨醇酯(ISDN)体内外给药对冠心病患者血小板聚集功能的影响作了探讨.然果表明,以5mg/h速度静滴ISDN对患者血压、心率均无明显影响,但可明显抑制血小板聚集功能,此可为应用ISDN治疗冠心病提供新的理论依据.体外应用ISDN亦可使患者血小板聚集功能受抑,但所需ISDN量远较体内用量大,推测此体内外作用差别与ISDN体内外释放一氧化氮不同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阿司匹林抵抗(aspirin resistance,AR)现象在冠心病患者中的发生情况,以及对非急诊PCI手术后心肌坏死情况的影响。方法入选了256例13服阿司匹林100mg≥7天的患者。所有患者入院后检测血小板聚集功能、心肌坏死标志物: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和肌钙蛋白Ⅰ(TnⅠ)。根据血小板聚集功能检测结果分为AR和阿司匹林敏感两组。PCI术前至少12h前给予氯吡格雷300mg负荷量和75mg/d维持量,术后24h内再次测定心肌坏死标志物。比较两组心肌坏死标志物升高的例数。结果入选256例患者中67例(26.2%)存在AR。女性在AR组中的比例明显比敏感组高(52.2%比20.6%,P=0.0065)。PCI术后,CK—MB升高情况:AR组38例(56.7%),阿司匹林敏感组42例(22.2%),P=0.012,TnI升高情况:AR组41例(61.2%),阿司匹林敏感组67例(35.4%),P=0.006,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R组中PCI术后CK-MB升高患者所占比例是阿司匹林敏感组的2.5倍。同样AR组中PCI术后TnI升高患者所占比例是阿司匹林敏感组的近2倍(1.73倍)。经多元逐步回归检验患者是否存在对阿司匹林的抵抗现象是PCI术后CK—MB升高的独立预测指标(OR=2.5;95%可信区间为1.5~6.5;P=0.018)。结论AR现象在冠心病患者中确实存在,而且能显著增加非急诊PCI治疗患者术后心肌坏死危险性。  相似文献   

12.
冠心病患者血清瘦素水平与血小板聚集功能的相关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冠心病(CHD)患者血清瘦素水平与血小板聚集功能的关系。方法:选择36例CHD患者及28例性别、年龄、体质指数、腰臀比、空腹血糖及血脂等指标相匹配的对照者,检测血清瘦素水平及血小板最大聚集率。结果:CHD组患者瘦素水平及血小板最大聚集率均高于对照组,胰岛素敏感指数低于对照组,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偏相关分析发现CHD组血清瘦素水平与血小板聚集率呈正相关(r=0.523,P<0.05)。结论:血清瘦素与CHD关系密切,瘦素可能通过增强血小板聚集功能参与CHD的形成及发展。  相似文献   

13.
硝酸甘油对冠状动脉周期性血流减少及血小板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硝酸甘油 (NG)主要应用于急慢性心肌缺血及充血性心力衰竭 ,体外研究显示NG有抗血小板作用。冠状动脉周期性血流减少 (CFRs)是Folts模型中一种特有现象 ,其发生机理是由于周期性血小板血栓形成的结果。本实验研究NG对CFRs及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 140 (GMP14 0 )、血栓烷B2(TXB2 )的影响。1 材料与方法 :健康成年杂种犬 32条 ,雌雄不拘 ,体重13~ 2 5kg ,按Folts方法 ,分离冠状动脉左前降支起始段 2~3cm ,近端安放电磁流量计 (MF 7) ,探测冠状动脉平均血流 ,远端损伤内膜后放置血管缩窄环控制狭窄程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不同血浆纤维蛋白源(FIB)浓度对机采血小板聚集功能(PAGT)的影响。方法:收集80份机采血小板样品,分别在采集后4h和24h检测PAGT和FIB含量,根据FIB浓度(1.5~2.4g/L、2.5~3.4g/L、3.5~4.4g/L、4.5~5.4g/L)将PAGT测定结果分为4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血小板最大聚集率在4h时FIB浓度为4.5~5.4g/L组明显高于FIB浓度为1.5~2.4g/L和2.5~3.4g/L组;24h时FIB浓度为4.5~5.4g/L组明显低于FIB浓度为1.5~2.4g/L和2.5~3.4g/L组;各组24h均明显低于4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FIB浓度越高对机采血小板保存期内PAGT影响越大。  相似文献   

15.
胰岛素抵抗和血小板聚集在糖尿病伴冠心病中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颜晓东 《实用老年医学》1999,13(4):200-200,202
目的 探讨老年糖尿病胰岛素抵抗和血小板聚集在糖尿病伴发冠心病中的作用。方法 测定80例≥60岁2型糖尿病患者(伴发冠心病38例,非冠心病42例)空腹血糖、空腹血浆胰岛素、血小板聚集率。结果 糖尿病伴发冠心病组空腹血糖、胰岛素、高胰岛素血症百分率和血小板聚集率显著高于非冠心病组(P〈0.05)。胰岛素水平与血小板聚集率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 糖尿病伴发冠心病与胰岛素抵抗及胰岛素抵抗相关的血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小剂量阿司匹林(ASA)对老年缺血脑血管病(ICVD)患者血小板聚集功能的影响。方法:以花生四烯酸,二磷酸腺苷,肾上腺素和胶原为诱导剂检测了老年ICVD患者服用ASA(40mg/d)70例,未服ASA30例及健康对照组50例的血小板最大聚集率(MAR)。结果:40mg/d的ASA组中花生四烯酸,胶原和肾上腺素诱导MAR的变异系数较大,且70例中有25例对花生四烯酸诱导的聚集无显著抑制。此25例中随机选取10例ASA增至80mg/d后,有8例达到了对花生四烯酸聚集的显著抑制,另2例继续增至100mg/d后才达到。结论:在老年ICVD患者中,小剂量ASA作用的个体差异较大,临床ASA效果需要实验室评价并需个体化。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姜黄素(Cur)在冠心病中对血小板活性的影响。方法:40只Wistar雄性大鼠被随机均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饲喂高脂饲料)、阿司匹林组(模型组基础上加用阿司匹林)与Cur组(模型组基础上加用Cur)。比较各组血小板聚集率,CD62p、PAC-1荧光强度及阳性率,血浆β血小板球蛋白(β-TG)、血小板因子4(PF4)水平,磷酸化p38MAPK(p-p38MAPK)、磷酸化JNK(p-JNK)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使用AA、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CD62p、PAC-1荧光强度及阳性率,血浆β-TG水平,p-p38MAPK、p-JNK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或<0.01)。与正常组、模型组比较,阿司匹林组、Cur组上述指标除CD62p阳性率外,Cur组CD26p阳性率均显著降低(P<0.05或<0.01)。与模型组比较,阿司匹林、Cur组CD26p阳性率均显著降低(P均=0.001)。与阿司匹林组比较,Cur组使用AA[(51.03±7.39)%比(38.43±4.04)%]、ADP [(52.32±6.43)%比(40.81...  相似文献   

18.
用抗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复合物CDw41单克隆抗体外抑制ADP诱导血小板聚集方法,间接判断冠心病,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血小板表面GPⅡb-Ⅲa受体的密度共测定51例,其中冠心病10例,高血压10例,糖尿病15例,正常对照16例。结果表明,三组患者富血小板血浆加入抗CDw41单抗事,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升高,血小板聚集百分抑制率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9.
高血压患者的血小板聚集功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58例高血压患者和34例正常人的血小板聚集功能进行比较研究,发现高血压Ⅱ期患者(35例)的血小板最大聚集强度(Ptmax)、聚集曲线坡度(PtH)和聚集速率(PtK)与正常人相比显著升高(P<0.01)而心功能却明显降低(P<0.01)。相关分析表明,Ptmax,PtH,PtK和每搏输出量(SV)呈负相关(r=-0.06,P<0.01;r=-0.54,P<0.05;r=-0.57,P<0.01),和射血前期/射血期比值((PEP/LVET)呈正相关(r=0.62,P<0.01;r=0.48,P<0.05;r=0.55.P<0.05);而高血压Ⅰ期患者(23例)的血小板聚集性和心缩功能与正常人相近(P>0.05)。提示高血压的不同阶段,血小板聚集性的改变可能对其病情的发展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冠心病患者血小板聚集功能与炎症因子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血小板聚集功能与炎症因子的关系.方法:按照标准入选150例住院治疗的冠心病患者及53例查体健康人(正常对照组).冠心病患者在基础治疗相同的情况下按美国心脏病学会/美国心脏病协会(ACC/AHA)治疗指南分为稳定性心绞痛(SAP)组47例(阿司匹林100 mg/d),不稳定性心绞痛(UAP)组50例(阿司匹林100 mg/d+达肝素5000U Q12h皮下注射),急性心肌梗死(AMI)组53例(阿司匹林100 mg/d+氯吡格雷75 mg/d+达肝素5000U Q12h皮下注射).正常对照组和所有患者入院即刻肘静脉取血,测定空腹血糖、血脂全项、血常规、血小板最大聚集率、尿11-脱氢-血栓素B_2含量、血浆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结果:AMI组血浆hsCRP水平高于UAP组[(15.46±8.22)mg/L,(7.61±6.11)mg/L P<0.01)]、UAP组高于SAP组[(7.61±6.11)mg/L,(4.25±2.95)mg/L P<0.01]、SAP组高于正常对照组[(4.25±2.95)mg/L,(2.07±1.28)mg/L 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二磷酸腺苷诱导的血小板最大聚集率在UAP组、AMI组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及SAP组(P<0.05),UAP组与AMI组间、SAP组与正常对照组间血小板最大聚集率无显著差异(P>0.05).花生四烯酸诱导的血小板最大聚集率和尿11-脱氢-血栓素B_2含量在各组间均有显著差异(P<0.05).血浆hsCRP水平与二磷酸腺苷诱导血小板最大聚集率呈显著的正相关(r=0.473,P=0.000);与花生四烯酸诱导血小板最大聚集率呈显著的正相关(r=0.434,P=0.000);与尿11-脱氢-血栓素B_2的含量呈显著的正相关(r=0.554,P=0.000).结论:冠心病患者体内炎症反应与血小板活化状态存在紧密关联,两者共同影响着冠心病的严重程度和稳定状态,是评价冠心病临床状态的检测指标,早期有效抗血小板治疗和减轻炎症反应会有效控制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