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2 毫秒
1.
目的 探讨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0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膝骨性关节炎患者20例,共22膝,对所有患者行人工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治疗。结果 根据HSS评分标准,20例患者中,优秀16例(80%),良好3例(15%),尚可1例(5%),差0例,优良率为95%(19/20)。术前HSS评分为(48.5±11.3)分,术后2周的HSS评分为(83.8±10.2)分,术后半年的HSS评分为(91.5±7.4)分,术后的HSS评分明显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治疗膝骨性关节炎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TKA)对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对76例(84膝)重度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实施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手术前后应用HSS膝关节评分系统进行疗效分析。结果本组均获随访,平均25个月(10~36个月),HSS评分由术前(40±6.68)分提高为术后(90±7.48)分,其中优67膝,良12膝,可5膝,优良率为94.04%。结论 TKA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全膝关节置换治疗重度膝骨性关节并屈曲挛缩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5例重度膝骨性关节炎并屈曲畸形患者进行全膝置换,术前平均膝关节屈曲挛缩角度(21.6±10.2)°、膝关节HSS平均评分(36.9±6.5)分。结果患者膝关节屈曲挛缩角度和HSS评分术后分别与术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充分的术前准备,术中正确的截骨及软组织平衡,结合术后规范的康复训练,应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重度膝骨性关节炎并屈曲挛缩畸形可达良好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应用全膝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重度骨性关节炎(OA)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治疗重度膝关节OA8例(11膝),其中单膝置换5例,双膝同时置换3例,内翻5例(6膝)5°~20°,外翻3例(5膝)10°~30°,屈曲挛缩7例(10°~25°),7例采用LINK不保留后交叉韧带半限制型(PS)假体,1例采用Uinted不保留后交叉韧带半限制型(PS)假体。结果随访时间3~18个月,所有患者疼痛基本消除,膝关节屈曲度105°~130°,术前HSS评分26分,术后2周评分80分,术后6月评分90分,按HSS评分标准优良率达92%。结论对严重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行人工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可获得良好疗效,是目前治疗晚期骨性关节炎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人工膝关节表面置换术治疗膝关节炎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骨二科28例(32侧)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患者应用HSS膝关节评分系统进行疗效分析。结果 28例病例中90%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患者恢复满意,膝关节HSS评分平均89分,优良率93.4%。结论全膝表面置换为严重膝骨关节病病人解除疼痛、改善关节功能的有效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晚期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笔者所在医院2014年7月—2016年7月收治的113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采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进行治疗,应用膝关节功能(HSS)评分系统评价该手术方式的疗效。结果术后患者膝关节HSS评分显著高于术前,且膝关节功能优良率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治疗前后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晚期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的效果显著,术后症状改善明显,膝关节功能显著增强。全膝关节置换术可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 比较固定平台和活动平台假体在全膝关节置换中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100例(108膝)晚期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患者,随机应用固定平台假体(51例,54膝)和活动平台假体(49例,54膝)置换治疗,记录膝关节术前及术后HSS评分、测量膝关节最大屈曲度.结果 术前两组患者患膝HSS评分和膝关节最大屈曲度比较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经7~55个月的随访,两组HSS评分和膝关节最大屈曲度比较的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膝关节骨性关节炎,采用固定或活动平台假体全膝关节置换治疗,均能获得显著疗效,效果相近.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治疗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28例骨性关节炎患者均给予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手术进行治疗,并进行半年随访。结果随访显示,患者均恢复良好,中HSS评分优23例,良5例。优良率达到100%,显示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结论人工全膝置换术应用于严重骨性关节炎的治疗,能显著提高临床效果,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人工膝关节表面置换术治疗晚期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自2010年12月—2012年12月收治的采用人工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67例(82膝),男11例,女56例;平均年龄63.9岁;左膝23例,右膝19例,双侧同时置换25例。对置换术后的膝关节功能进行评估,并观察并发症。结果:依据评分标准HSS膝关节评分系统进行分析[1],67例患者中优60例,良6例,可1例,优良率为98.5%。术后患者在膝关节疼痛、关节功能及活动度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人工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对治疗晚期膝骨性关节炎的患者具有切实可靠性,其术后疗效的关键主要是术前对适应证的了解,假体的选择,手术的熟悉程度及术后正确的康复训练。其远期疗效尚待进一步随访观察。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单髁置换手术治疗膝单间室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文选取我院于2014年1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60例膝单间室骨性关节炎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组采用单髁置换手术,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以及膝关节功能评分结果。结果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HSS评分和KSS评分结果发生了明显升高,前后对应组结果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同时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HSS评分和KSS评分结果和对照组患者的HSS评分和KSS评分结果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膝单间室骨性关节炎患者采用单髁置换手术后,可以明显改善手术相关指标,提升患者的膝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7年9月至2018年9月期间接受人工膝关节置管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100例,分析患者接受治疗前后HSS评分以及VAS评分。结果所有患者术后接受6个月随访,患者术后HSS以及VAS评分显著优于患者接受治疗前,其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含义(P<0.05)。结论采用人工膝关节置换术能够有效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恢复患者活动能力,降低疼痛感,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应用全膝关节置换术对患有重度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抽取86例患有重度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患者,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43例。采用常规开放手术方式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治疗;采用全膝关节置换术对治疗组患者实施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症状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前后HSS评分的改善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手术操作时间和住院接受治疗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出现围手术期不良反应的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应用全膝关节置换术对患有重度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后稳定型假体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严重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0例应用后稳定型假体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的严重膝骨性关节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和评分总结。结果根据Tohn.N.Insall评分标准,手术优良率达92.5%,术后在疼痛、关节功能及活动度等方面均有明显的改善。结论后稳定型假体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是治疗严重膝骨性关节炎的切实有效方法,而且尤其适用于严重膝骨性关节炎后交叉韧带退变明显的病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分析分别采用单侧分期与双侧同期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膝骨性关节炎患者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膝骨性关节炎患者100例,根据手术操作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双侧同期全膝关节置换治疗,研究组采用单侧分期全膝关节置换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治疗有效性、临床并发症、手术花费等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患者术后的血红蛋白水平、膝关节活动度、HSS评分均明显提高(P<0.05),而VAS评分及WOMAC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研究组患者的术后失血量、输血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而研究组患者住院时间及费用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并发症发生情况,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膝骨性关节炎患者采取单侧分期全膝关节置换治疗有效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可作为临床治疗的有效选择。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行TKA患者的临床情况.对膝关节进行术前及术后HSS评分,测量膝关节最大屈曲度,记录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平均随访34.9个月,术前术后患膝HSS评分分别为(45.54±7.67)分和(88.66±5.05)分,术前术后患膝最大屈曲度分别为(92.44±10.80)°、(99.13±9.90)°,两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TKA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临床疗效显著.掌握正确的手术适应证、完善术前准备、正确处理术中胫骨骨缺损与软组织挛缩、防治术后并发症和术后早期行功能行功能锻炼是获得良好疗效的保证.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分析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并内翻畸形患者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09年3月至2011年9月我科收治的骨性关节炎并内翻畸形患者56例(72膝),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术后随访12~24个月,观察其术后HSS评分及优秀率。结果本组患者术后HSS评分为(92.5±9.6)分,显著的高于术前(41.6±7.4)分,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优秀率为94.4%。膝关节的术后平均活动度为96.23°,明显的优于术前的62.47°的平均活动度。结论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是治疗骨性关节炎并内翻畸形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可明显的减轻术后膝关节疼痛症状,改善膝关节的活动度,提高患者的自理能力,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究单髁置换术与全膝置换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临床近期疗效.方法 抽取2014年5月至2016年3月本院接收的64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n=32)与研究组(n=32).研究组行单髁置换术,对照组行全膝置换术.对比两组手术情况及手术前后疼痛程度(VAS)、关节活动度、膝关节功能(HSS)变化情况,统计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研究组手术时间为(56.12±17.26) min,术中出血量为(144.47±28.71) ml,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前两组VAS评分、关节活动度、HSS评分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研究组VAS评分为(2.08±0.72)分、关节活动度为(121.62±5.06)、HSS评分为(85.10±7.77)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6.26%)与对照组(3.13%)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单髁置换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近期效果显著,可减少手术用时及术中出血量,改善关节疼痛、活动度及功能,且不会增加并发症发生率,具有安全性.  相似文献   

18.
258例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临床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通过对10年258例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的回顾性分析,探讨全膝关节置换术的近、中期临床疗效。方法 2000年1月至2010年1月,对258例266膝行全膝关节置换术,其中单侧膝关节置换250例,双侧膝关节同期置换8例16膝;行髌骨置换16例16膝。原发疾病包括骨性关节炎(234例),类风湿性关节炎(15例),创伤性关节炎(9例)。关节畸形包括膝内外翻畸形、屈曲挛缩畸形。216例(224膝)成功随访,随访时间4月~10年。手术前、后采用HSS膝关节评分系统。结果随访患者术后在疼痛、膝关节功能方面都有明显改善,尤其在疼痛缓解方面效果显著。膝关节活动度平均屈曲110°,膝关节HSS评分由术前的平均44.38分,增加到术后的平均91.43分,优良率达95.6%。结论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近、中期疗效佳,术后膝关节功能和生活质量均有显著提高;掌握正确的手术适应证、完善的术前准备与术后有效的康复措施是获得良好疗效的保证。  相似文献   

19.
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重度膝骨性关节炎3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应用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重度膝骨性关节炎(OA)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治疗重度膝关节OA38例(59膝),其中,单膝置换17例,双膝关节置换21例;伴有膝关节内翻畸形28例,膝外翻3例,无内外翻7例;伴膝关节屈曲挛缩28例。采用胫骨固定平台假体36膝,旋转平台假体23膝。结果随访时间6~36个月。8例患者术后有不同程度的膝前痛,经对症治疗可缓解。术后患者的膝关节屈曲度110~145度,平均(125.6±8.4)度。术前HSS功能评分为(49.3±13.6)分,术后2周评分为(86.6±5.1)分、6个月评分为(94.5±7.4)分,与术前比较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应用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重度膝关节OA可获得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晚期膝骨性关节炎的效果。方法52例晚期膝骨性关节炎患者,依照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常规组及人工组,每组26例。常规组患者接受保守治疗方案治疗,人工组患者接受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治疗后3个月的膝关节评分表(KSS)评分及生活质量。结果人工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6.15%高于常规组的69.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人工组患者的上下楼梯、行走功能、稳定性、活动度、疼痛评分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人工组患者生理职能、情感职能、社会职能、身体健康评分分别为(71.15±4.23)、(75.18±4.12)、(75.51±4.31)、(74.51±4.63)分,均高于常规组的(63.35±4.59)、(69.44±4.30)、(67.73±4.25)、(62.23±4.3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晚期膝骨性关节炎患者进行治疗时,采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进行治疗,比保守治疗方案更有优势,患者疼痛症状缓解明显,且膝关节的恢复也更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