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患者,女,11岁。左脸部肿胀5个月。5个月前曾跌伤,左颧部着地,一个月后发现左颧部肿胀,逐渐增大。体检:左脸鼻翼旁肿胀,范围约3.5×2.5cm,上半部质硬,下半部有乒乓球感,固定无压痛。边界不清。 X线检查:左上颌窦腔扩大,约2.3×  相似文献   

2.
动脉瘤样骨囊肿是骨的一种膨胀性、腔内充满血液的良性瘤样病变,非真性肿瘤.好发于长管状骨和脊椎,颌骨少见。其X线表现因病程或成熟程度不同而各异,正确诊断颇为不易。本文报告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颌骨动脉瘤样骨囊肿,以期有助于对本病的认识。例1男性,10岁,因左面颊部梅隆、疼痛、张口受限1年、进行性加重3月于1989年10月25日人院。2年前颌面部外伤、X线未见颌骨骨折。临床检查左下颌升支部们及骨性膨隆、质硬、无明显乒乓感、张口度一指,未见牙齿移位。X线示左下颌升支部呈单囊状膨胀透光区,骨皮质变薄如蛋壳状,可见残留分…  相似文献   

3.
动脉瘤样骨囊肿是一种相对少见的良性骨病变,但往往易误诊为骨的恶性肿瘤。现将我院收治经病理证实为动脉瘤样骨囊肿的4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本文报告额骨动脉瘤样骨囊肿一例,就发病部位、临床症状、X 线征、诊断和鉴别诊断及治疗作简单讨论。  相似文献   

5.
动脉瘤样骨囊肿(Aneurysmal Bone Cyst)是一种良性肿瘤,它包含互相沟通的菲薄骨壁间隔似蜂房样的空腔,里面充满血液,可发生于全身骨骼,常侵犯长骨干骺端,而发生于额骨者少见,国内未见报导,现报告1例。病例报告患者李×,女性,28岁,农民,已婚,住院号45,389,1964年8月13日入院。主诉左眼眶上缘逐渐向前下方隆突5年,无红痛、复视。5年前被柴块击伤左额1次,不治自愈,一向健康。  相似文献   

6.
本文报道动脉瘤样骨囊肿16例,原发性11例;继发性5例,其中原发骨巨细胞瘤3例,骨母细胞瘤1例、淋巴管瘤病1例。继发性多由于骨肿瘤血液动力学的改变比较明显,致使表现为单纯的动脉瘤样骨囊肿。对此种病例,必需多作切片,以免遗漏原发骨肿瘤。术后随访的有12例,随访时间10个月至5年,  相似文献   

7.
动脉瘤样骨囊肿系 Jaffe 及 Lichtens-tein 于1942年正式命名,本病非真正的骨肿瘤,而是一种类似骨肿瘤的骨病。国内1965年首次由夏贤良报告,我科1976年8月至1981年11月间经病理证实4例,现将其诊断  相似文献   

8.
本文报道动脉瘤样骨囊肿16例,原发性11例;继发性5例,其中原发骨巨细胞瘤8例,骨母细胞瘤1例、淋巴管瘤病1例。继发性多由于骨肿瘤血液动力学的改变比较明显,致使表现为单纯的动脉瘤样骨囊肿。对此种病例,必需多作切片,以免遗漏原发骨肿瘤。术后随访的有12例,随访时间10个月至5年,结果9例未复发,关节功能正常或接近正常,3例复发。彻底切除是预防复发最好的措施。  相似文献   

9.
动脉瘤样骨囊肿X线征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见喜  商亚负 《河北医学》1996,2(4):344-344
动脉瘤样骨囊肿X线征象分析(071000)河北省职工医学院附属医院赵见喜,商亚贞,杨光福依据动脉瘤样骨囊肿的x线表现,可将其归属于骨的多房性、膨胀性、囊性改变的一类疾病。属于此类改变的病种颇多,而本病却较少见。本文收集了我院近年来经手术证实的3例原发...  相似文献   

10.
<正> 动脉瘤样骨囊肿是一种良性囊肿性病变。对其非典型表现的诊断有一定难度。我们遇到三例非典型的动脉瘤样骨囊肿均经手术病理证实。现报告如下:1.病例报告 例1,女,6岁,右小腿内侧疼痛二个月,局部可  相似文献   

11.
患者,女,15岁。因右小腿上段肿痛4月余,加重半月收住我院。患者4个月前右膝关节处跌伤,轻微疼痛伴肿胀,未经治疗随后好转。近半个月来,局部肿胀明显,疼痛加重,尤以夜间为重,不伴发热。体检及化验检查:右膝下胫骨上端肿胀,呈一致性、界限不清,皮色正常。表面  相似文献   

12.
多发性动脉瘤样骨囊肿─例报告山西省太原市人民医院张静萍动脉瘤样骨囊肿(AneurysmalBoneCyst下称ABC)是一种少见的良性骨肿瘤样病变,常为单发。多部位发生极少报道。我院收治了一例右手,第一、二掌骨及左足跟骨的ABC患者,现报道如下:病历...  相似文献   

13.
动脉瘤样骨囊肿是由Jaffe和lichtestein(1942年)首先报告并于1950年命名。其命名是因其具有“吹泡样膨出”(“blown-out”)的X线特征。在组织学上,它是由骨内小静脉扩张而形成的多数囊性血腔构成,属于瘤样增生性疾病。国内对此病研究的历史不长,近几年才有文献报告。我们自73年以来共发现13例,均经病理证实。现结合文献对X线表现予以分析报道。  相似文献   

14.
动脉瘤样骨囊肿(Aneurysmal bone cyst)是一种良性肿瘤样的骨病。1942年Jaffe和Lichtenstein为本病命名以来,国外陆续报道多例,国内自1965年才有报道,迄今不满10例。本病好发于长骨和脊柱,鲜见于颅骨,1975年Delorit等报告一例发生于蝶窦,并谓以往未见有过此处发病的报道。我院一例发生于蝶鞍,国内文献中亦未见有报道。  相似文献   

15.
本文报告8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动脉瘤样骨囊肿。结合文献讨论了该病的发生、发展、分期、X线表现及其诊断。早期最有诊断价值的部位是囊肿的骨内边缘,至膨胀期,蛋壳样外缘则更具特征性。尽管囊肿常向骨外高度扩张,但骨壳外无明显软组织肿块。愈合期骨壳增厚,骨间隔变粗,以纵行间隔最明显。此外,本病与骨巨细胞瘤的鉴别诊断,主要依靠X线、临床表现和诊断性放疗。  相似文献   

16.
17.
动脉瘤样骨囊肿是一种少见的、病因不明的囊肿样病变,多见于长管状骨和脊柱,有多样的X线表现。跟骨发病较少见.我院遇到一例左侧跟骨动脉瘤样骨囊肿经手术,病理证实,现报道如下。患者男性,8岁,2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侧跟骨疼痛来院就诊,局部稍有压痛,未及肿块等异常。X线  相似文献   

18.
<正> 动脉瘤样骨囊肿是一种少见的肿瘤样骨病,发生于上颌骨者尤为罕见。笔者最近遇到1例发生于左上颌骨的动脉瘤样骨囊肿并侵犯上颌窦,现报告如下: 患者古某,女性,15岁,住院号为27675。因左颜面无痛性进行性肿大4个月入院。检查:在颜面肿胀,以尖牙窝为中心,大小约4×3×2cm~3,边界清楚,质硬,无触痛,可稍移动,表面皮肤光滑,颜色正常,左下鼻道间隙变窄,(?)龋齿。左硬腭外侧稍下塌。血常规:Hb94g/L,RBC3.4×10~(12)/L,WBC 16.3×10~9/L,N核87%,L12%,M 1%。肿物穿刺抽出淡黄  相似文献   

19.
康伟  范东旭 《吉林医学》2008,29(7):612-612
患者男15岁,右下颌部肿痛半年余。查体:右侧颌面部局限性突起,于右侧下颌角区可触及一大小2.5cm3.5cm的包块,表面光滑,质硬,边界不清,不能推动,无明显压痛,局部皮肤颜色如常,皮温稍高,未见静脉曲张。X线检查:右侧下颌角区类圆形低密度区,呈囊性膨胀性骨质破坏,边缘无硬化,颊侧骨皮质向外膨隆。CT检查:平扫示右侧下颌角及升支局限性骨质破坏,颊舌侧骨皮质均膨胀变薄但无中断,病变内部密度均匀呈与肌肉相似的等密度,邻近牙根无吸收,牙齿无脱落。MRI检查:平扫示上述病变大部分呈T1WI稍低信号、T2WI高信号,内部信号欠均匀,可见小片状T1WI高信号及T2WI低信号。术前印象:右下颌骨单房囊性病变,考虑牙源性角化囊肿或造釉细胞瘤。手术记录与病理:右侧下颌骨部有一大小约2.5cm×3.5cm的膨胀区,骨膜完整,其内可见少量肉芽状物及淡红色液体。病理诊断:右侧下颌骨动脉瘤样骨囊肿。  相似文献   

20.
动脉瘤样骨囊肿发病在距骨者罕见,国内仅见刘子君报道一例。近两年我院收治4例,皆为临床手术和病理证实为距骨动脉瘤样骨囊肿,现将其报告如下: 一、临床资料(见表) 4例患者切口皆一期愈合,术后随访,两例1年,两例半年。除长期步行1小时以上感踝关节有酸痛外,余无不适。检查一般情况好,踝关节功能较术前改善,局部没有肿块突出。复查X片示:距骨内膨胀性、皂泡样、囊性改变消失,而被植入髂骨所替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