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肝宁颗粒对α-萘异硫氰酸酯(ANIT)所致大鼠急性黄疸模型的退黄降酶作用。方法将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肝宁颗粒高、中、低剂量组和茵栀黄注射液组。各治疗组连续灌胃给药7 d后,ANIT诱发黄疸模型,48h后摘眼球取血,分离血清,以血清肝功能指标、SOD的活力及MDA含量以及肝脏组织病理学的改变为观察指标。结果与模型组比较,肝宁颗粒高、中剂量组、茵栀黄组的ALT,AST,TBIL,ALP,GGT,MDA均显著下降(P〈0.01或P〈0.05),SOD显著升高(P〈0.01或P〈0.05);与茵栀黄注射液比较,肝宁颗粒各剂量组的TBIL均显著增高(P〈0.01),肝宁颗粒高剂量组的ALT,GGT,SOD,MDA均无差异(P〉0.05)。肝脏病理组织学检查表明,肝宁颗粒能明显减轻肝细胞变性、坏死和肝小胆管增生。肝宁颗粒高、中、低剂量组之间存在量效关系。结论肝宁颗粒剂具有降低实验性胆汁淤积大鼠血清胆红素、转氨酶和改善肝脏组织损伤的作用,疗效略低于茵栀黄注射液。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掌叶大黄蒽醌类衍生物对α-萘异硫氰酸酯(ANIT)所致大鼠急性黄疸模型的退黄降酶作用。方法将W 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掌叶大黄蒽醌类衍生物高、低剂量组和茵栀黄注射液组。各治疗组连续灌胃给药7 d后,ANIT诱发黄疸模型,48 h后摘眼球取血,分离血清,以血清肝功能指标、SOD的活力及MDA含量以及肝脏组织病理学的改变为观察指标。结果与模型组比较,掌叶大黄蒽醌类衍生物高剂量组和茵栀黄组的ALT、AST、TB IL、ALP、γ-GT、MDA均下降(P<0.01),SOD升高(P<0.01)。肝脏组织病理学检查表明,掌叶大黄蒽醌类衍生物高剂量组能明显减轻肝细胞变性、坏死和肝小胆管增生。与茵栀黄注射液比较,掌叶大黄蒽醌类衍生物高剂量组除TB IL增高(P<0.01)外,其他检测指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掌叶大黄蒽醌类衍生物具有降低实验性胆汁淤积大鼠血清胆红素、转氨酶和改善肝脏组织损伤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灵五颗粒对α 萘异硫氰酸酯(α naphthylisothiocyanate,ANIT)致黄疸型肝损伤模型小鼠的保护作用及作用机制。方法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灵五颗粒低、中、高剂量组(2.5,5.0,10 g&#8226;kg 1)和阳性对照组(茵栀黄颗粒 2.34 g&#8226;kg 1)。正常组和模型组给予0.9%氯化钠溶液,其余各组连续灌胃给药7 d。除正常组外,其他各组末次给药1 h后灌服ANIT,105 mg&#8226;kg-1,制备小鼠肝损伤黄疸模型。48 h后取血、肝脏,分别测定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 BiL),肝脏组织中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等,并检查肝脏病理学。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血清T BiL、ALT、AST含量明显升高。灵五颗粒中、高剂量组小鼠血清T BiL、ALT、AST含量均降低,并呈剂量依赖关系;与模型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LW中、高剂量组也能显著降低受损肝组织中MDA含量,同时升高SOD、GSH活性。结论灵五颗粒对ANIT所致小鼠黄疸型肝损伤具有保护作用,退黄降酶效果明显,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抗氧化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4.
郑加嘉  林英  黄清松  吴蔓 《中国药师》2011,14(6):831-833
目的:探讨茵栀黄注射液对刀豆素A(ConA)诱导的小鼠急性肝损伤的影响。方法:采用刀豆素蛋白诱导小鼠免疫性肝损伤,检测小鼠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活性和总胆红素(TBIL)含量,测定肝脏指数,HE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变化。结果:茵栀黄注射液各剂量组均可明显降低ALT、AST活性;明显改善肝细胞组织坏死损伤;其中高、中剂量组均可明显降低肝脏指数。结论:茵栀黄注射液对ConA诱导的小鼠免疫性肝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摘要]目的观察茵陈、白茅根、紫草等中药合剂茵白汤正丁醇提取液对α 萘异硫氰酸酯(ANIT)所致小鼠急性黄疸模型的退黄降酶作用.方法将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茵栀黄注射液)和茵白汤正丁醇提取液高、中、低剂量组.各治疗组小鼠连续灌胃给药7 d后,ANIT诱发黄疸模型,48 h后取血,分离血清,以血清肝功能指标以及肝脏组织病理学的改变为观察指标.结果与模型组比较, 阳性对照组、茵白汤正丁醇提取液低剂量、中剂量组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 BiL) 、间接胆红素(I BiL)和碱性磷酸酶(ALP)均显著下降(P<0.05);与阳性对照组比较,茵白汤正丁醇提取液低剂量、中剂量给药组ALT、AST、ALP 、T BiL、I BiL均差异无显著性(P>0.05),肝脏病理组织学检查表明,茵白汤正丁醇提取液低剂量、中剂量给药组能明显减轻肝细胞变性、坏死和肝小胆管增生.结论茵白汤正丁醇低剂量、中剂量提取液具有降低实验性胆汁淤积小鼠血清胆红素、转氨酶和改善肝脏组织损伤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平脂颗粒对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模型大鼠的治疗作用及机制。方法 将造模成功的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对照组、平脂颗粒低、中、高剂量治疗组,对照组使用当飞利肝宁胶囊悬浊液灌胃;待实验结束时检测各组大鼠肝功、血脂和抗氧化应激指标。结果 模型组血液和肝脏中的ALT、AST、TC、TG、LDL-C较空白组均升高,HDL-C明显降低(P<0.01),显示造模成功;治疗组血清和肝脏中ALT、AST、TC、TG、LDL-C的含量与模型组比较均下降(P<0.01或P<0.05),且平脂颗粒高剂量组HDL-C升高明显(P<0.05);另外与模型组比较,平脂颗粒中、高剂量治疗组血清MDA下降、SOD升高(P<0.01或P<0.05),病理学观察显示平脂颗粒组能减缓治疗组脂肪肝病变程度,肝细胞脂肪变性及炎性细胞浸润较模型组均有明显改善。结论 平脂颗粒可以通过提高肝脂和血脂代谢水平,减少肝脏过氧化损伤,对NAFDL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大黄免煎颗粒对α-萘异硫氰酸酯(ANIT)诱导的肝内胆汁淤积大鼠氧化应激损伤的修复及核因子κB(NF-κB)通路的调节作用。方法:将60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大黄免煎颗粒组及阳性对照组,采用灌胃给予ANIT法建立肝内胆汁淤积大鼠模型;大黄免煎颗粒组大鼠灌胃给予大黄免煎颗粒4 g/kg,阳性对照组大鼠灌胃给予大熊去氧胆酸100 mg/kg,对照组及模型组大鼠灌胃给予等量0.9%氯化钠溶液,均为1日1次,连续给药14 d。测定大鼠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P)、谷氨酰转肽酶(GGT)、总胆红素(TBIL)和直接胆红素(DBIL)水平,肝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丙二醛(MDA)、谷胱甘肽(GSH)水平,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法进行肝组织病理学检查,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大鼠肝组织NF-κB p65及p-NF-κB p65蛋白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大黄免煎颗粒组大鼠血清ALT、AST、ALP、GGT、TBIL和DBIL水平,肝组织MDA、GSH水平,肝组织NF-κB p65及p-NF-κB p65水平显著降低,SOD水平显...  相似文献   

8.
闫冰  周晓辉  潘士勇  王曙东 《江苏医药》2012,(9):1007-1009,1117
目的探讨软肝宁对四氯化碳(CCl4)所致肝纤维化大鼠的影响。方法 60只雄性Wister大鼠均分为六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五组采用CCl4复制肝纤维化大鼠模型后分为模型对照组、软肝宁高、中、低剂量组(软肝宁0.12,0.06,0.03g/kg)和秋水仙碱组。给药6周后检测大鼠血清ALT、AS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总蛋白(TP)、白蛋白(ALB)及羟辅氨酸(Hyp),并行大鼠肝组织常规病理检查。结果模型对照组的ALT、AST、MDA和Hyp均高于正常对照组,而SOD、TP及ALB活性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或P<0.01)。软肝宁高、中剂量组的ALT、AST、MDA和Hyp均低于模型对照组,而SOD、TP及ALB活性均高于模型对照组(P<0.05或P<0.01)。病理检查显示,软肝宁中、高剂量组大鼠的肝组织损害明显比模型对照组轻。结论软肝宁具有延缓CCl4所致肝纤维化进程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吕纪华  王丽  邓聿胤  刘瑛  覃良 《医药导报》2013,32(11):1439-1440
目的研究乙肝清对α 萘异硫氰酸酯(ANIT)所致小鼠黄疸模型的作用。方法将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茵栀黄组和乙肝清高、中、低剂量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他各组小鼠连续灌胃给药7 d,ANIT诱发黄疸模型,检测小鼠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总胆红素(T BiL)、碱性磷酸酶(ALP)、谷氨酰转肽酶(γ GT),观察肝组织病理改变。结果与模型组比较,乙肝清中、高剂量组血清ALT、T BiL、ALP水平显著降低(P<0.05,P<0.01),乙肝清高剂量组血清γ GT水平降低(P<0.05)。乙肝清中、高剂量组肝脏病理损伤明显改善。结论乙肝清对黄疸模型小鼠具有退黄降酶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茵栀黄口服液对雌激素诱导的妊娠期大鼠肝内胆汁淤积的影响。方法:将妊娠12 d的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和茵栀黄口服液高、中、低剂量组。肌内注射苯甲酸雌二醇(EB),1 h后灌胃给药,1周后测定妊娠大鼠胆汁流量和血清总胆汁酸(TBA)、总胆红素(TBIL)、碱性磷酸酶(AKP)、雌激素(E2)水平。结果:茵栀黄口服液可以增加EB诱导的肝内胆汁淤积妊娠大鼠的胆汁流量,显著降低血清中TBA、TBIL、AKP和E2水平。结论:茵栀黄口服液可以改善EB诱导的妊娠期大鼠肝内胆汁淤积状况,其作用可能是通过降低大鼠体内的雌激素水平而产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茵栀黄颗粒治疗小鼠胆汁淤积症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将8周龄C57BL/6小鼠给予含1%胆酸的饲料2周,构建小鼠胆汁淤积症模型,将小鼠分为对照组、模型组、熊去氧胆酸(0.1 g/kg)组以及茵栀黄颗粒(5、10、20 g/kg)组,各组分别ig相应药物,对照组和模型组大鼠ig同体积生理盐水,连续给药4周。分别给予收集小鼠血清,全自动生化仪测定肝功能相关指标,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测定胆汁酸成分;收集小鼠肝组织,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肝脏组织病理变化;RT-qPCR检测肝组织炎症因子和胆汁酸代谢关键基因的m 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ting检测肝组织胆汁酸代谢关键蛋白的表达情况;收集小鼠盲肠内容物,Illumina Miseq测序平台对V3~V4可变区进行扩增和测序,对小鼠肠道菌群结构进行分析。结果 与模型组相比,茵栀黄颗粒各组小鼠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碱性磷酸酶(ALP)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0.01、0.001);且能够显著改善小鼠肝组织损伤。与模型组相比,茵栀黄颗粒各剂量组小...  相似文献   

12.
目的考察茵栀黄颗粒对胆汁瘀积大鼠肝脏转运体多药耐药相关蛋白14(Mrp14(Mrp14)表达的影响。方法 Wistar雄性大鼠20只,随机分为4组,即正常组、模型组、对照组和茵栀黄组,每组5只。大鼠颈部皮下连续注射苯甲酸雌二醇[EB,5 mg/(kg·d)]造模。Western blot实验考察茵栀黄颗粒对肝脏转运体Mrp14)表达的影响。方法 Wistar雄性大鼠20只,随机分为4组,即正常组、模型组、对照组和茵栀黄组,每组5只。大鼠颈部皮下连续注射苯甲酸雌二醇[EB,5 mg/(kg·d)]造模。Western blot实验考察茵栀黄颗粒对肝脏转运体Mrp14的调节作用。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茵栀黄组肝细胞膜转运体Mrp14的调节作用。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茵栀黄组肝细胞膜转运体Mrp13的表达均显著增加(P<0.05),而Mrp4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茵栀黄颗粒能明显上调胆汁瘀积模型大鼠肝细胞膜转运体Mrp13的表达均显著增加(P<0.05),而Mrp4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茵栀黄颗粒能明显上调胆汁瘀积模型大鼠肝细胞膜转运体Mrp13的表达,但对Mrp4的表达无影响。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初步研究三黄颗粒退黄作用的机制。方法应用α-萘异硫氰酸酯(ANIT)致小鼠胆汁瘀积模型,将小鼠随机分为6组:空白组,ANIT模型组,茵栀黄组,三黄颗粒低、中、高剂量组,各组小鼠均灌胃(ig)给药10 d。给药第8天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小鼠均ig ANIT 70 mg/kg,之后继续ig给药,48 h后断头取血,检测其血清中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STB)、碱性磷酸酶(ALP),并剖腹取肝脏,称取肝脏重量,计算其肝指数;用四氯化碳(CCl4)致小鼠肝细胞损伤模型,将小鼠随机分为7组:空白组,ANIT模型组,联苯双酯组,茵栀黄组,三黄颗粒低、中、高剂量组,各组小鼠均ig给药10 d,末次给药后2 h,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小鼠均腹腔注射0.12%CCl4油溶液0.1 mL/kg,24 h后断头取血,测ALT、AST,并计算其肝指数。结果在ANIT所致胆汁瘀积模型中,除三黄颗粒低剂量组AST、AL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P〉0.05),其余对ANIT致小鼠肝指数、ALT、AST、STB、ALP的升高均有抑制作用(P〈0.05或P〈0.01或P〈0.001);在CCl4致小鼠肝损伤模型中,除三黄颗粒低剂量组AS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其余对CCl4致小鼠肝指数、ALT、AST的升高均有抑制作用(P〈0.05或P〈0.01或P〈0.001)。结论三黄颗粒的退黄作用与其保肝利胆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4.
不同茵栀黄制剂辅助治疗新生儿黄疸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茵栀黄颗粒、茵栀黄注射液辅助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疗效.方法:新生儿黄疸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分为茵栀黄注射液组53例和茵栀黄颗粒组59例,测定患儿肝功能,观察两组治疗后总胆红素下降水平.结果:茵栀黄注射液组治疗3 d及5 d胆红素下降幅度分别为(105.7±48.4)μmol/L和(150.7±37.3)μmol/L,茵栀黄颗粒组治疗3 d及5 d胆红素下降幅度分别为(119.6±45.8)μmol/L和(139.6±35.6)μmol/L,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茵栀黄颗粒与茵栀黄注射剂辅助治疗新生儿黄疸疗效无明显差异,可以用口服制剂代替注射剂辅助治疗新生儿黄疸.  相似文献   

15.
摘 要 目的: 探讨茵栀黄口服液对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大鼠肝脏损伤的治疗作用。方法: 取妊娠期大鼠48只,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阳性对照组,茵栀黄口服液高、中、低剂量组。从妊娠期第12天开始肌内注射苯甲酸雌二醇2.5 mg·kg-1·d-1,连续1周,同时按剂量灌胃给药。检测大鼠血清谷胱甘肽 S转移酶(G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并比较各组大鼠肝脏组织病理变化。结果: 与模型对照组比较,茵栀黄口服液高、中、低剂量均可显著降低大鼠血清中GST、AST、ALT水平(P<0.01或0.05);并可显著缓解大鼠胆汁淤积状态下的肝损伤。结论: 茵栀黄口服液对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所导致的肝损伤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具有较好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6.
茵栀黄注射液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57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茵栀黄注射液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疗效。方法:108例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苯巴比妥及尼可刹米口服,治疗组给予茵栀黄注射液4ml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静滴。结果:治疗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有极显著差异,P<0.01。结论:茵栀黄注射液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安全有效,副作用小。  相似文献   

17.
茵栀黄口服液在免疫性肝损伤中的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仇君  何荣芬  高亮 《中国药房》2010,(27):2510-2512
目的:研究茵栀黄口服液在免疫性肝损伤中的作用。方法:实验分为6组,即空白(生理盐水)、模型(生理盐水)、联苯双酯(150mg·kg-1)及茵栀黄口服液高、中、低剂量(30、20、10mL·kg-1)组。灌胃给药,连续10d。卡介苗(BCG)+脂多糖(LPS)联合静脉注射复制小鼠免疫性肝损伤模型。酶联免疫法检测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含量,分光光度法检测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二醛(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较,茵栀黄口服液高、中、低剂量组小鼠ALT、AST、MDA、IL-6和TNF-α水平显著降低(P<0.01或P<0.05),SOD活性显著升高(P<0.01或P<0.05)。结论:茵栀黄口服液可能通过抑制氧化应激和免疫调节作用对免疫性肝损伤产生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8.
毛德文  刘洁  邱华  黄古叶 《中国药房》2007,18(24):1843-1845
目的:研究解毒化淤中药配方颗粒对肝衰竭模型大鼠肝脏脂质过氧化的影响,阐述其拮抗肝衰竭的机制。方法:采用皮下注射硫代乙酰胺(TAA)法复制肝衰竭大鼠模型。取Wistar大鼠204只,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解毒化淤中药配方颗粒低、中、高剂量组、乳果糖组、安宫牛黄丸组。造模完成12h后,测定各组大鼠血清的总胆红素(TBi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以及凝血酶原时间(PT)、肝组织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36h后观察各组剩余大鼠的存活率。结果:解毒化淤中药配方颗粒各剂量组能降低肝衰竭大鼠血清的ALT、AST、TBiL、PT水平,显著降低MDA含量,提高SOD活性,并呈现量效关系,以高剂量组的治疗效果最佳,其与乳果糖、安宫牛黄丸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P<0.01)。成模后36h,模型组存活率为25%,解毒化淤中药配方颗粒高剂量组为75%,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解毒化淤中药配方颗粒能减轻肝脏的损伤,改善肝脏功能,提高肝衰竭大鼠的存活率,其疗效机制与减轻肝脏脂质过氧化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火麻仁油对高脂血症大鼠血脂代谢及肝脏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高脂饲料建立大鼠高脂血症模型,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高脂模型组、火麻仁油高剂量组1.5 g·kg-1、中剂量组1.0 g·kg-1、低剂量组0.5 g·kg-1和血脂康阳性对照组(0.5 g·kg-1),连续给药35 d,观察不同剂量火麻仁油对高脂血症大鼠血清中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超氧化物岐化酶(SOD)、丙二醛(MDA)、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及肝脏中超氧化物岐化酶(SOD)和丙二醛(MDA)等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火麻仁油各剂量组均能明显降低高脂血症模型大鼠血清中TC、TG、ALT的含量以及动脉粥样硬化指数(P<0.05或P<0.01)、并显著提高血清和肝脏中SOD酶活性(P<0.01);中、高剂量可以显著性地降低高脂血症模型大鼠血清AST、MDA含量(P<0.01);高剂量可以显著降低血清LDL-C以及肝脏中MDA含量(P<0.01)。结论:火麻仁油对高脂血症大鼠具有良好的降血脂的作用,而且具有较好的肝脏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改善脂质代谢和增强机体抗氧化能力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小叶黑柴茎叶胡总黄酮(TFA)对ANIT所致肝内胆汁淤积大鼠的影响。方法采用化学物质α-萘异硫氰酸酯(α-naphthyl isothiocy,ANIT)复制肝内胆汁淤积大鼠模型,灌胃(ig)给药7d后,腹腔注射10%乌拉坦溶液麻醉大鼠,开腹分离总胆管,引流胆汁,记录每小时胆汁流量;观察TFA对大鼠肝内胆汁淤积时血清、肝组织指标变化的影响并与尤思弗胶囊作对照。结果与模型组相比,经TFA预防性治疗后,胆汁淤积大鼠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P)、总胆红素(TBIL)、谷酰胺转肽酶(GGT)的活力明显降低(P<0.01),肝组织Na+,K+-ATP酶活性明显提高(P<0.01),TFA能明显提高胆汁淤积大鼠的胆汁流量(P<0.01);TFA高剂量在利胆、提高肝组织Na+,K+-ATP酶活性、降低血清TBIL、ALP活力方面优于尤思弗胶囊组。结论 TFA治疗胆汁淤积疗效确切,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前景,能开发成新一代治疗胆汁淤积的中成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