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伽玛刀治疗颅内疾病3094例临床报告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探讨立体定向放射手术伽玛刀(γ-刀)对颅内疾病的疗效。方法:用1.5Tesla磁共振仪和γ-plart计算机联网定位,γ-plan4.0版剂量规划系统作治疗方案设计,剂量规划,并用Leksellγ-刀对3094例不同类型的颅内疾病包括肿瘤、血管畸形及功能性疾病等实施立体定向放射手术.病种达20余种.年龄1.1~86岁,周边剂量9~75Gy.中心剂量18~150Gy,等剂量曲线30%~90%,靶点数1~12个。结果:随访10~47个月,统计结果表明:γ-刀疗效是确切的。脑动静脉畸形,随防一年半以上,完全闭塞率可达44.6%,体积越小.周边照射剂量越大,闭塞率越高。颅内肿瘤的生长控制率,良性肿瘤≥80.0%.恶性肿瘤≥66.7%。功能性疾病的治疗有救率,帕金森病为85.2%,三叉神经痛为76.9%,癫痫是667%。结论:γ-刀立体定向放射手术较常规开颅手术安全,痛苦少,是治疗颅内一些疾病有效的方法。严格掌握治疗指征,精确定位,合理剂量规划.可确保疗效,降低并发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γ-刀治疗颅内血管畸形的若干问题.方法应用OUR XGD型旋转式γ-刀对64例颅内血管畸形进行治疗,其中动静脉畸形(AVM)43例,海绵状血管瘤20例,静脉血管畸形1例.治疗的周边计量10~23 Gy,中心计量20~46Gy,耙点数1~6个.结果本组28例得到3月~2年的随访,8例临床症状及影象资料均显示好转,2例临床症状好转影象无改变,其余18例需进一步观察.结论动静脉畸形是γ-刀治疗颅内血管畸形疗效最好的一类.海绵状血管瘤由于其间可有血栓形成、机化、钙化,甚至骨化,疗效次之,且治疗的剂量应比同体积的动静脉畸形小,静脉血管畸形、毛细血管扩张症及血管曲张不主张行γ-刀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究伽玛刀(γ-刀)治疗眼眶及眶颅沟通脑膜瘤的中长期疗效及差异.方法 54例眼眶内及眶颅沟通脑膜瘤患者接受γ-刀治疗,其中眼眶内脑膜瘤32例,眶颅沟通脑膜瘤22例,肿瘤中位容积8.29cm3(0.22~32.6cm3),肿瘤边缘平均剂量4.2 Gy(10.0~17.0 Gy),40%~55%等剂量线.结果 随访5~187个月,平均57个月,治疗后患者视力提高6例,维持不变31例,下降12例,失明5例;影像学显示肿瘤消失3例,缩小26例,无变化17例,增大8例,肿瘤总体控制率达85.2%,其中眶内脑膜瘤控制率90.6%,眶颅沟通脑膜瘤控制率77.3%.伽玛刀治疗后主要不良反应为眼部疼痛、眼睑肿胀、球结膜充血水肿等.结论 伽玛刀治疗眼眶及眶颅沟通脑膜瘤具有长期控制肿瘤生长,可保留多数患者视力,并发症少等优点;眼眶内脑膜瘤在肿瘤控制及视力预后均好于眶颅沟通脑膜瘤.  相似文献   

4.
γ刀治疗颅内病变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我中心自1996年12月至2002年11月6年间用γ-刀治疗各种颅内病变2 381例,现就其临床应用情况总结分析如下。 本组2 381例,男1 288例,女1 093例;年龄3~84岁,平均45.8岁。其中良性肿瘤1 020例(42.84%),恶性肿瘤796例(33.43%),脑血管畸形374例(15.71%),脑功能性疾病及其它191例(8.02%)。  相似文献   

5.
目的回顾性分析γ刀放射对三叉神经鞘瘤的治疗作用及治疗剂量。方法应用γ刀治疗三叉神经鞘瘤42例获得随访资料,29例经影像学检查结合临床诊断首选γ刀治疗,13例为术后复发或残留,肿瘤直径31±6.8mm,肿瘤的平均体积10.4±2.8cm3。结果42例患者平均随访时间62个月。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有11例例症状完全消失,25例患者症状改善;6例患者症状改善不明显或者症状加重;临床症状改善总有效率为85.7%。肿瘤体积控制情况:13例肿瘤基本消失,21例肿瘤明显缩小(最大径缩小1/3以上),5例肿瘤未增大(肿瘤最大径缩小少于1/3以上),3例肿瘤分别于γ刀术后5、27和63个月增大,总体肿瘤控制率为92.9%(39/42)。肿瘤平均边缘剂量13Gy,以50%~80%等剂量曲线包绕靶区。结论γ刀放射治疗对直径小于50mm三叉神经鞘瘤有良好的中长期控制作用,肿瘤控制剂量为13~14Gy。  相似文献   

6.
作者检查了经伽玛刀(γ-刀)放射外科治疗的22例海绵状血管畸形(cavernous malformation,CM)病人情况,以评估γ-刀治疗此种病变的价值。在Karolinska医院自1985~1996年应用γ-刀治疗了23例CM病人。1例病人失去随访。对有治疗结果的22例病人进行了分析。在早期的半数病人采用高剂量照射CM(周边剂量>15Gy),在后期的一半病人则采用较低的照射剂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X-刀治疗顿内疾病的经验。方法:1994年7月~1997年3月用X-刀治疗颅内疾病128例,共134个病灶,其中脑转移瘤47例,胶质瘤28例,脑膜瘤16例,脑血管畸形19例,松果体瘤7例,其它肿瘤11例。结果:74例随访3个月~2年,其中病变消失25例(33.8%),病变缩小24例(32.4%),病变坏死7例(9.5%),病变无变化14例(18.9%),病变增大4例(5.4%)。结论:临床应用初步结果证实X-刀治疗颅内疾病短期效果较为满意,是一种治疗颅内疾病的安全和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8.
脑动静脉畸形的伽玛刀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评估伽玛刀(γ-刀)对脑动静脉畸形(AVM)的治疗效果及影响因素。方法抽取72例上海伽玛刀医院于1994~1995年应用γ-刀治疗的AVM病例,回顾性分析其疗效和影响因素,探讨治疗适应证,周边剂量等。结果本组AVM直径<3cm45例,3~6cm27例;平均周边剂量20.6Gy。其中51例行血管造影等影像学随访,AVM完全闭塞率为56.9%;体积<10ml,周边剂量大于20Gy组完全闭塞率较高。头痛、癫痫的缓解率达81.8%。6例于γ-刀治疗后发生自发性脑出血。γ-刀治疗后的AVM闭塞情况和并发症的发生与病灶体积、治疗周边剂量、随访时间等因素有关。结论γ-刀是治疗脑AVM的一种较安全、较有效的治疗方法。体积<10ml,位于功能区或部位深在的AVM是适合γ-刀治疗的病例,周边剂量以20~25Gy为宜。  相似文献   

9.
垂体腺瘤伽玛刀放射外科治疗现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垂体腺瘤起源于垂体前叶腺细胞,是颅内常见的肿瘤之一、随着神经影像内分泌微量激素测定、免疫组织化学检验和显微外科与伽玛刀(γ-刀)放射外科技术的提高,垂体的瘤的诊断和治疗取得了快速发展。1998年以来γ-刀治疗垂体腺瘤的病例已经超过γ-刀治疗听神经瘤的数最,年增长例数超过颅内其他良性肿瘤.实践证明疗效可靠,并发症极低。γ-刀已经成为神经外科治疗垂体腺的首选方法之一。也是手术后残留和复发肿瘤进行治疗,以提高治愈率的重要手段[1]。 一、γ-刀治疗技术 γ-刀治疗垂体腺瘤的技术近几年主要有以下进步。一是高清晰度  相似文献   

10.
颅内血管畸形的γ-刀治疗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γ-刀治疗颅内血管畸形的若干问题。方法:应用OUR—XCD型旋转式γ—刀对以例颅内血管畸形进行治疗,其中动静脉畸形(AVM)43例,海绵状血管瘤20例,静脉血管畸形1例。治疗的周边计量10—23Cy,中心计量20--46Cy,靶点数1--6个。结果:本组28例得到3个月—2年的随访,14例临床症状或影像资料好转,10例临床症状及影像资料均无改变,4例临床症状加重。结论:AVMγ—刀治疗疗效最佳,海绵状血管瘤次之,静脉血管畸形、毛细血管扩张症及血管曲张不主张行γ—刀治疗。γ—刀治疗AVM的疗效与射线剂量呈正相关,与AVM的大小呈负相关,团型结构的AVM的疗效远高于瘘型结构的AVM。AVM合并相关动脉瘤的γ—刀治疗原则是先手术夹闭或栓塞动脉瘤,再行γ—刀治疗。DSA在颅内血管畸形的分类诊断和构筑学研究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