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林琦  覃家锦  冯旭 《广西医学》2009,31(6):788-790
目的观察停跳与不停跳心内直视术对血小板及P-选择素表达的影响。方法风湿性心脏病患者4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停跳组20例,在体外循环下行心脏停跳瓣膜置换术;不停跳组20例,在体外循环下行心脏不停跳瓣膜置换术。于术前(T1)、转机后20min(T2)、转机后40min(T3)、转机终了(T4)、手术终了(L)、术后12h(T6)、术后24h(T7)分别采集静脉血,立即离心分离血清后置入-20℃冰箱保存,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P-选择素的浓度,用全自动分析仪检测血小板计数。结果两组P-选择素表达水平在心内直视术转机后开始升高,术后逐渐减弱,至术后24h仍高于术前水平(P〈0.01),但停跳组的升高和减弱程度均较不停跳组明显(P〈0.01);两组血小板计数在心内直视术转机后开始下降,术后回升,至术后24h仍低于术前(P〈0.01),但停跳组的下降和回升程度均较不停跳组明显(P〈0.01)。经直线回归与相关分析,心内直视术下血小板计数变化与P-选择素表达变化呈高度负相关(r=~0.964,P〈0.01)。结论不停跳心内直视术及停跳下心内直视术均可使血小板计数降低、P-选择素表达增强,其中前者血小板计数降低程度及P-选择素表达增强程度均低于后者。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心脏停跳与不停跳手术对先天性心脏病患者的心肌保护效果。方法房间隔缺损(ASD)、室间隔缺损(VSD)、肺动脉瓣狭窄(PS)患者共116例,随机分为实验组(不停跳组)和对照组(停跳组)。实验组在体外循环(CPB)心脏跳动状态下手术,对照组在CPB心脏停跳下手术,分别于术前及术后2、6、24、48h采集血标本,检测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I(cTnI)、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乳酸脱氢酶(LDH)含量;记录CPB时间、术后48h心律失常发生率、残余分流发生率、呼吸机支持时间、ICU滞留时间、术后住院天数。结果两组术后各时点血清CK—MB、cTnI、AST、LDH含量均显著高于术前(P〈0.01),但两组间各时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CPB时间较对照组短(P〈0.01),其他临床观察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能缩短CPB时间,但手术效果与停跳手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3.
【摘 要】 目的 观察不停跳体外循环下心内直视手术与传统体外循环下心内直视手术对S100β、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c enolase NSE)、简易智能评分(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 MMSE)影响的差异。方法 选择心功能Ⅱ-Ⅲ级风湿性心脏病的成年患者32例,采用电脑随机的方法分为停跳组16例和不停跳组16例,两组患者心功能差异无显著性,无高血压,糖尿病,脑血管疾病,精神障碍,心脏手术史、左房血栓及其它相关病史。常规正中开胸下行心内直视手术。术中观察时间点T0:入室后麻醉诱导完成;T1:体外循环30分钟;T2:体外循环结束后10分钟;T3:体外循环后4小时;T4: 体外循环后24h;T5:体外循环后72h。记录指标为:血浆中的S100β、NSE的含量,术前和术后第七天患者MMSE评分。结果 不停跳和停跳组体外循环开始后S100β、NSE在手术开始后逐渐升高,体外循环后4小时达到高峰,体外循环后72小时基本恢复到正常;不停跳组和停跳组相比,S100β、NSE指标变化幅度较小,组间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前与术后第七天MMSE差值不停跳组低于停跳组。结论 不停跳下体外循环下心内直视手术对S100β、NSE、MMSE的影响小于停跳手术。  相似文献   

4.
张建海  任哲  梁诚之  翁贤武  林培锋 《浙江医学》2009,31(6):762-764,773
目的探讨微创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在先天性心脏病手术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房室间隔缺损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8例。微创不停跳组不阻断升主动脉,在微创常温体外循环(CPB)、心脏跳动下行心内直视手术;停跳组在常规方法下行心内直视手术。分别于术前、术后2、6、12、24、48h取外周静脉血测定心肌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I(cTnI)的水平,并观察手术时间、CPB时间、术后辅助呼吸时间,多巴胺和硝普钠的用量、住ICU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引流量,用血量等。结果微创不停跳组的手术时间、CPB时间、术后辅助呼吸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较停跳组明显缩短,术后进ICU时的多巴胺用量较停跳组少,术后引流量、用血量较停跳组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2、6、12、24h,停跳组CK-MB和cTnI较微创不停跳组显著升高,差异也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微创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有良好的心肌保护效果,损伤相对较小,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适用于简单先天性心脏病的矫治。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法心内直视手术对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将2012年1月-2013年10月在我院行心内直视手术的11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55例,观察组采用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法心内直视手术,对照组采用体外循环心脏停跳法心内直视手术,对比两组疗效。结果①观察组转流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动静脉阻断时间、ICU停留时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②手术前,两组患者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乳酸脱氢酶(LDH)、α-羟丁酸脱氢酶(HBDH)、肌酸激酶(CK)、心肌肌钙蛋白I(cTnI)无统计学差异(P〉0.05)。手术停机时与术后24h,两组AST、LDH、HBDH、CK、cTnl均显著升高(P〈0.05),但观察组AST、LDH、HBDH、CK、cTnI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法心内直视手术具有良好的心肌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体外循环心脏停跳和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对机体细胞免疫影响的差异。方法60例风湿性二尖瓣瓣膜病变患者,随机分成不停跳组(实验组)和停跳组(对照组),其中实验组40例,对照组20例,分别于10个时点抽取静脉血,测定T细胞亚群及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结果两组总T淋巴细胞(CD^3+)、辅助T淋巴细胞(CD^4+)、CD^4+/抑制T淋巴细胞(CD^8+)、NK细胞在体外循环后下降,CD^8+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CD^3+、CD^4+、CD^4+/CD^8+、CD^8+、NK细胞恢复较对照组快(P〈0.05)。结论体外循环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对机体细胞免疫影响显著小于心脏停跳手术。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浅低温体外循环 (CPB)心脏不停跳与中浅低温体外循环心脏停跳心内直视手术患者 ,手术前后的脑电图(EEG)变化 ,探讨心脏不停跳技术对脑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接受择期心内直视手术患者 5 2例 ,分为A组 (n1 =2 6 ) ,在中浅低温体外循环心脏停跳下施行开心手术 ;B组 (n2 =2 6 ) ,在浅低温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下施行手术。两组患者术前进行脑电图检查 ,无脑电图明显异常者 ,术后 7d复查EEG ,比较分析两组术后EEG检查结果。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 1周EEG的异常率A组6 5 .4 % ,B组 6 9.2 % ,较术前明显变差 (P <0 .0 1 ) ;但两组间差异不显著 (P >0 .0 5 ) ;接受开心手术的先心病患者手术后EEG的异常率较风心病患者术后EEG的异常率高 (P <0 .0 5 )。结论 采用本院改进的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方法与常规心脏停跳心内直视手术相比没有增加对脑组织的损伤程度 ;开心手术对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患者脑组织的影响较成人风湿性心脏病患者重  相似文献   

8.
目的 通过心脏不停跳与停跳心内直视术对患者血浆心肌肌钙蛋白Ⅰ和丙二醛影响的对比研究,客观评价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术的心肌保护效果。方法 随机将27例二类瓣病变患者分两组,测定术前、后心肌肌钙蛋白Ⅰ和丙二醛的变化。不停跳组13例,二尖瓣替换在浅低温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下进行;停跳组14例,二瓣替换在常规停跳方法下进行,结果 不停跳组患者术后心肌肌钙蛋白I和丙二醛显著低于停跳组(I〈0.01)。结论 浅低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心不停跳心内直视术体外循环(CPB)对行二尖瓣置换术患者术后早期肾功能的影响。方法:40例行二尖瓣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2组:C组(心停跳CPB组),B组(心不停跳CPB组),每组20例。B组在浅低温心脏跳动下行二尖瓣置换术,C组为传统心脏停跳下行二尖瓣置换术,分别于麻醉诱导完成(T0)、手术结束(T1)、术后6h(T2)、术后12h(T3)、术后24h(T4)、术后48h(T5)检测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α1微球蛋白(α1-MG)的浓度。结果:与T0比较,T2时点C组BUN升高,B组α1-MG升高,T3、T4时点两组BUN、SCr、α1-MG升高,T5时点两组BUN升高,B组α1-MG升高(P〈0.05或P〈0.01);与C组比较,各时点BUN、SCr、α1-M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BUN、SCr、α1-MG在术后逐渐升高,于T3、T4达到高峰,后呈下降趋势。结论:心不停跳心内直视术CPB与心停跳心内直视术CPB相比,未增加对二尖瓣置换术患者肾功能的损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不停跳体外循环下心内直视手术与传统体外循环下心内直视手术对S100β、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c enolase,NSE)、简易智能状态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评分影响的差异.方法 选择心功能Ⅱ~Ⅲ级风湿性心脏病的成年患者32例,采用电脑随机的方法分为停跳组16例和不停跳组16例,两组患者心功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无高血压、糖尿病、脑血管疾病、精神障碍、心脏手术史、左房血栓及其他相关病史.常规正中开胸下行心内直视手术.术中观察时间点T0:入室后麻醉诱导完成;T1:体外循环30 min;T2:体外循环结束后10 min;T3:体外循环后4 h;T4: 体外循环后24 h;T5:体外循环后72 h.记录指标为:血浆中的S100β、NSE的含量,术前和术后第7天患者MMSE评分.结果 两组体外循环开始后S100β、NSE在手术开始后逐渐升高,体外循环后4 h达到高峰,体外循环后72 h基本恢复到正常;不停跳组和停跳组相比,S100β、NSE指标变化幅度较小,组间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前与术后第7天MMSE评分差值不停跳组低于停跳组.结论 不停跳体外循环下心内直视手术对S100β、NSE、MMSE评分的影响小于停跳手术.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不停跳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对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和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停跳心内直视手术患者25例(A组),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患者20例(B组),取心肌组织作TUNEL细胞凋亡检测,比较分析术前和术后心肌细胞凋亡率并参照围手术期肌钙蛋白T(cTnT)检测。【结果】两组患者均无低心输出量综合征的发生。心肌细胞凋亡指数A组(0.003±0.002)和B组(0.004±0.003)术前无明显差别(P〉0.05);术后心肌细胞凋亡指数A组(0.012±0.008,P〈0.001)和B组(0.006±0.004,P〈0.001)均高于术前;A、B两组术后心肌细胞凋亡指数差别有明显差别(P〈0.05)。围手术期cTnT水平A组在CPB末和术后2 h明显高于B组(P〈0.05)。【结论】本实验提示不停跳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引起心肌细胞凋亡和心肌损害小于停跳手术。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浅低温体外循环心脏跳动中二尖瓣置换术(MVR)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连续30例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病变患者随机分为2组行MVR手术,15例在浅低温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下进行(不停跳组),15例在中低温冷血停搏液灌注心脏停跳下进行(停跳组)。两组均分别于术前,术中、术后不同时点抽取外周血,进行免疫系统功能指标的对比分析。结果不停跳组在术后3d,C3、C4、IgA已恢复正常,术后7d,所有指标均恢复正常,而停跳组直到术后7d,C3、IgG、IgA仍低于术前水平;两组比较可见,术后1d、3d不停跳组所有指标差值明显低于停跳组(P〈0.05或P〈0.01),术后7d,C3和IgG仍低于停跳组(P〈0.05)。结论浅低温体外循环心脏跳动中心内直视手术是一种较接近生理状态的心肌保护方法,对患者术后免疫系统有良好的保护作用,这对患者术后的顺利恢复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心脏不停跳直视手术在主动脉窦瘤破裂外科治疗上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55例先天性主动脉窦瘤破裂患者根据所接受的心肌保护方法分为浅低温不停跳组29例和低温停跳组26例,分别行浅低温心脏不停跳心内手术及低温停跳心内手术。对两组患者术前一般情况、心功能、手术时间、体外循环时间、失血量、术中最低温度、术后多巴胺使用量、呼吸机支持时间、CCU停留时间和住院天数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CCU停留时间、住院天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停跳组转机时间、呼吸机支持时间均短于停跳组(P〈0.05),术中最低温度高于停跳组(P〈0.001),多巴胺使用量少于停跳组(P〈0.01)。结论在浅低温心脏不停跳直视下治疗主动脉窦瘤破裂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4.
心脏不停跳对体外循环术后炎性反应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评价心脏不停跳手术减轻体外循环(CPB)术后炎性反应的效果。方法 先天性心脏病患者44例,随机分为实验组(不停跳组)和对照组(停跳组)。实验组在浅低温(31℃~34℃)体外循环、心脏跳动状态下手术;对照组在冷晶体停跳、中度低温(28℃~30℃)CPB下手术。分别在术前(T1)、CPB结束后即刻(T3)、2h(T3)、6h(T4)、24h(T5)采集血标本,检测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8(IL-8),丙二醛(MDA)含量。结果 CPB结束后两组TNF-α、IL-8、MDA含量均较术前明显升高;实验组IL-8含量在CPB后各时点均低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TNF-α、MDA含量在体外循环后即刻、3h及6h较对照组为低(P〈0.05、〈0.01),在24h两组无差异(P〉0.05)。结论 心脏不停跳手术可以减少细胞因子的释放,减轻CPB炎性反应。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浅低温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与冷停跳手术心肌酶学的变化,明确不停跳手术对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60例心内直视手术病人随机分成实验组(不停跳组)和对照组(冷停跳组),每组30例。两组分别于体外循环前5min,体外循环后2、6、24、48h采血测定心肌酶(CK、CK-MB、LDH、AST)。结果:对照组再灌注后CK、CK-MB、LDH、AST明显增高,与实验组同时点相比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浅低温不停跳手术能降低心脏手术患者CK、CK-MB、LDH及AST活性,减少心肌损伤。  相似文献   

16.
17.
心脏跳动中二尖瓣替换术对心肌保护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旨在为浅低温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对心肌保护效果作进一步客观的评价。方法 连续40例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病变患者随机分为不停跳组(n=20),停跳组(n=20)。两组均分别于体外循环前、后抽取静脉血测定血浆内皮素(ET)、心钠素(ANP)和切取右心房少许心肌组织作细胞超微结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停跳组ET、ANP波动范围大、变化剧烈,而不停跳组ET、ANP变化相对平缓、稳定,与停跳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开放即刻至开放24 h停跳组ANP值高于不停跳组(P〈0.05);在心肌超微结构方面,不停跳组基本无变化,停跳组各时点呈现损伤逐渐加重趋势。结论 浅低温体外循环心脏跳动中心内直视手术是一种较接近生理状态的心肌保护方法,能减轻心肌缺血缺氧损伤,避免再灌注损伤,保持心肌细胞形态结构的完整性,而获得较理想的心肌保护效果。  相似文献   

18.
先天性心脏病心脏停跳和不停跳下心内直视手术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5,自引:5,他引:10  
目的 对比分析心脏停跳和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治疗先天性心脏病心内畸形的疗效。方法 5 5 8例患者分别采用心脏停跳手术 2 31例 ,不停跳手术 32 7例。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仍常规建立体外循环 ,置左心房引流管 ,降温至 (32± 1)℃并维持 ,仅阻断上下腔静脉 ,不阻断主动脉 ,维持灌注压在 8kPa左右 ,心脏跳动下进行畸形矫正 ,方法同停跳下手术。结果 不停跳组早期死亡 7例 (死亡率 2 .14 % ) ,停跳组早期死亡 5例 (死亡率 2 .17% ) ,其余均痊愈出院 ,随访 3~ 2 3月 ,恢复良好。结论 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 ,是一种有效的心肌保护方法 ,并可简化操作 ,缩短体外循环时间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不停跳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对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和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停跳心内直视手术患者25例(A组),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患者20例(B组),取心肌组织作TUNEL细胞凋亡检测,比较分析术前和术后心肌细胞凋亡率并参照围手术期肌钙蛋白T(cTnT)检测。【结果】两组患者均无低心输出量综合征的发生。心肌细胞凋亡指数A组(0.003±0.002)和B组(0.004±0.003)术前无明显差别(P〉0.05);术后心肌细胞凋亡指数A组(0.012±0.008,P〈0.001)和B组(0.006±0.004,P〈0.001)均高于术前;A、B两组术后心肌细胞凋亡指数差别有明显差别(P〈0.05)。围手术期cTnT水平A组在CPB末和术后2 h明显高于B组(P〈0.05)。【结论】本实验提示不停跳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引起心肌细胞凋亡和心肌损害小于停跳手术。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心脏停跳(AH)和不停跳(BH)手术治疗心脏间隔缺损的优缺点。方法:观察51例心脏间隔缺损患者,其中,AH 31例,BH 20例,比较两组在CPB期间及术后相关指标的改变。结果:两组相比,BH组转流时间和阻断时间短,术中使用库存血少,术中失血量少(P〈0.05),而术后血气。电解质、术后24h引流量等一般症状无差异(P〉0.05)。结论:心脏不停跳手术治疗心脏间隔缺损体外循环时间缩短,阻断时间缩短,术中使用库存血少,术中失血量少,优于心脏停跳心内直视手术,若术中见有心内畸形复杂,估计手术时间长,显露困难或合并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则改为传统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