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肠安颗粒对脾虚模型小鼠及其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观察肠安颗粒对脾虚模型动物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用大黄致小鼠"脾虚"模型,观察肠安颗粒对脾虚模型小鼠的耐寒存活率和脾指数的影响;测定小鼠碳粒廓清指数K、半数溶血值HC50,观察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肠安颗粒可升高脾虚小鼠的脾指数,减少3 h内的死亡数,对脾虚模型有一定的治疗复健作用;可明显提高小鼠的碳粒廓清率和半数溶血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肠安颗粒对脾虚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可促进单核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增强体液免疫。  相似文献   

2.
杨海燕  张黎莉  袁秀荣 《中药材》2008,31(11):1699-1702
目的:观察肠安颗粒对IBS模型大鼠体重及血清5-HT和NO含量变化的影响。方法:采用给予番泻叶煎剂和束缚应激致大鼠IBS模型,观察肠安颗粒对IBS模型大鼠体重以及大鼠血清5-HT和NO含量的影响,初步探讨IBS的发病机制。结果:肠安颗粒可明显改善由番泻叶引起的动物腹泻症状,使体重增长,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提高(P<0.05或P<0.01);并可明显提高血清中NO含量和5-HT含量,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或P<0.01)。组织学检查发现肠安颗粒高、中剂量组与模型组相比,均可明显改善炎性症状,改善粘膜上皮的形态,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无明显病变。结论:肠安颗粒对IBS模型大鼠有一定的治疗复健作用,对肠黏膜有一定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肠激安方对肠易激综合征(IBS)模型大鼠肥大细胞的影响。方法对出生后8~21d的大鼠连续性给予结肠内炎症刺激,建立腹泻型IBS的动物模型。采用甲苯胺蓝改良染色法,以光镜和电镜观察肥大细胞数量及其细胞脱颗粒情况。结果肠激安方能提高抬腹和拱背的压力阈值,与模型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光镜及电镜观察显示,肠激安方中、高剂量组肥大细胞计数及脱颗粒百分比显著降低,与模型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肠激安方能降低IBS模型大鼠的肠道敏感性,对肥大细胞脱颗粒有显著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4.
肠安方临床应用于肠易激综合征的治疗取得了满意疗效。本研究通过对小鼠小肠推进运动试验的影响,进一步探讨和揭示肠安方的作用机理,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方法及分子对接技术探索安肠汤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的潜在作用机制。方法:采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和分析平台(TCMSP)筛选出安肠汤的活性成分,应用Swiss Target Prediction在线平台预测活性成分的潜在靶点,应用Drugbank、GeneCards、OMIM、TDD等疾病数据库检索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相关靶点。通过Cytoscape 3.7.2构建“活性成分-靶点”网络,将安肠汤活性成分靶点与疾病靶点取交集。应用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PPI),并获取安肠汤治疗IBS-D的关键靶点。通过DAVID数据库对交集靶点进行GO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得到安肠汤有效成分45个、药物疾病交集靶点45个、GO生物过程715个、KEGG通路51条,并采用Autodock软件进行分子对接,验证安肠汤主要成分和关键靶点的对接情况,分子对接验证中所有结果均<-5.0kJ/mol。结论:安肠汤治疗IBS-D的有效成分为木樨草素、山柰酚、槲皮素和异鼠李素,关键靶点为TNF、AKT1、SRC、EGFR、ESR1,涉及的生物学过程包括...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安肠胶囊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疗效。方法 :将90例门诊和住院患者分两组 ,治疗组60例采用安肠胶囊治疗 ,对照组给予西医对症治疗 ,两组均给予患者心理指导。结果 :两组肠道症状疗效相似(u=0 63,P>0 05) ,但治疗组对伴随症状的改善优于对照组(u=2 96,P<0 01)。结论 :安肠胶囊治疗肠易激综合征具有一定优势  相似文献   

7.
目的:考察疏肝健脾法肠激安方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大鼠免疫系统的影响,探讨其调控IBS-D脑-肠轴异常的免疫学机制。方法:取正常SD大鼠采用母子分离、乙酸刺激结合束缚应激的方法制造IBS-D模型,造模成功后将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匹维溴铵组(0.018 g·kg~(-1)),疏肝健脾中药肠激安高、中、低剂量组(33.48,16.74,8.37 g·kg~(-1)),每组6只,连续ig 14 d,另取同批次正常大鼠6只作为正常组,同法给予生理盐水。给药结束后观察各组大鼠的日进食量、糖水偏好情况、自主活动3种行为学特征,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血清中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8(IL-8)和IL~(-1)0的含量,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法检测结肠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IL~(-1)βmRNA的表达,并测定胸腺系数和脾系数的变化。结果:与正常组比较,IBS-D模型组大鼠的日均进食量、糖水偏好率及自主活动均减少,血清IL-8含量及结肠中TNF-α,IL~(-1)βmRNA表达量明显升高,血清IL~(-1)0含量明显降低,胸腺系数和脾系数明显增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日均进食量、糖水偏好率及自主活动回升,结肠中TNF-αmRNA水平降低,血清IL~(-1)0含量升高(P0.05),匹维溴铵组和肠激安高、中剂量组IL-8含量和结肠中IL~(-1)βmRNA水平显著降低(P0.05),而低剂量无统计学差异,各组胸腺系数显著降低(P0.05),脾系数呈降低趋势,但无统计学差异。结论:疏肝健脾法能够改善IBS-D大鼠的肝郁脾虚状态,并能够调节炎症因子的表达和一定程度地改善免疫器官功能,这可能是其调控IBS-D脑-肠轴功能异常、治疗IBS-D的作用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8.
自拟安肠汤治疗肠易激综合征39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伟红 《广西中医药》1999,22(4):8-8,10
1995年3月~1997年4月,笔者采用自拟安肠汤治疗肠易激综合征39例,并同期与丽珠肠乐合谷维素等治疗的37例作对照,现将观察结果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76例门诊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39例,男15例,女24例;年龄最小12岁,最大51岁,平均318...  相似文献   

9.
吴正平  晏莉  晏招兰 《新中医》2006,38(1):81-82
结肠易激综合征(IBS)是指慢性、反复发作、以肠道动力障碍为主,难以用解剖异常解释的肠道症候群。近3年来,笔者采用自拟肠安汤治疗结肠易激综合征74例,并与西医对症治疗比较,观察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肠安I号及含有低浓度肠安I号成分的安慰剂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大鼠胸腺、脾脏指数的影响。方法:采用番泻叶灌胃+传统束缚应激剌激复制腹泻型IBS大鼠模型。中药用中药煎剂,得舒特溶液对照药物,治疗结束后,测定大鼠的胸腺、脾脏指数的含量。结果:肠安I号高、中、低剂量组体重、胸腺、脾脏指数变化与模型组比较性差异有显著(P〈0.05),其组间比较没有显著性意义;然而含5%、含10%肠安I号组经过治疗,以上指标与模型组比较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肠安I号高、中、低剂量可通过增加大鼠的体重、胸腺、脾脏指数,提高大鼠的免疫功能,从而发挥对IBS的治疗作用;而含5%、含10%肠安I号加辅料组没有药理作用,从而从中药的色、味方面模拟了肠安I号的特点,起到了安慰剂对照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中药调肝运脾方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患者脑内各兴奋区域活动的影响。方法采用自身配对对照方法,运用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技术,分别观察18例腹泻型IBS患者治疗前、治疗后及对照用药后在不同容量直肠气囊刺激时脑内扣带回前皮层(ACC)、脑岛皮层(IC)、前额叶皮层(PFC)、丘脑(THAL)兴奋区域面积和MR信号强度-时间变化曲线。结果①注气量为120ml时,治疗后IC、PFC和THAL兴奋区域面积较治疗前有统计学意义(P<0.05);PFC和THAL兴奋区域面积治疗后较对照后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注气量为90ml时,治疗后IC兴奋区域MR信号强度变化幅度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注气量为120ml时,IC、PFC和THAL兴奋区域MR信号强度变化幅度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IC兴奋区域MR信号强度变化幅度较对照后显著降低(P<0.05)。结论调肝运脾方对IBS患者脑-肠轴及其调节机制功能紊乱的干预,与其抑制IBS患者脑内IC,PFC和THAL兴奋区域激活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12.
金诃愈心冲剂防治高脂血症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研究金诃愈心冲剂(主药:白檀香、广酸枣、肉豆蔻、藏锦鸡儿等)治疗心血管疾病的机理,给予Wistar大鼠灌喂高脂饲料的同时,以愈心冲剂灌胃,8周后测定血脂和血液流变学指标,并与脂必妥组比较。结果:金诃愈心冲剂能防止高脂饲料所致的血脂和血液流变性的紊乱,且有一定的量效关系。提示金诃愈心冲剂能防治高脂血症,这可能是该药治疗心血管疾病的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13.
复方蒲黄颗粒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临床有效的中药复方蒲黄颗粒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实验采用90只清洁级SD大鼠,随机分为6组(每组15只):假手术组(sham组),模型组(I/R组),复方蒲黄颗粒大剂量组(PHH组),复方蒲黄颗粒中剂量组(PHM组),复方蒲黄颗粒小剂量组(PHL组),脑血栓片组(NXS组)。采用右侧颈总动脉结扎手术,建立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分别在术后6h、24h、72h通过神经功能评分观察神经行为学改变,采取TTC染色计算脑梗死体积。结果①与sham组相比,其他各组在术后6h评分均较高,并随时间推移评分逐渐下降;与I/R组比较,PHL组、NXS组评分无显著改善(P>0.05),但在PHH组、PHM组评分则有显著改善(P<0.05)。②I/R组梗死体积为21.55%;PHL组、PHM组、PHH组、NXS组梗死体积在12.87%~15.01%波动,与I/R组相比较,梗死体积显著缩小(P<0.05)。结论复方蒲黄颗粒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以大、中剂量作用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14.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脾胃湿热证肠道菌群的变化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 观察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脾胃湿热证患者肠道菌群的变化。方法 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脾胃湿热证患者(简称脾胃湿热证,2l例)粪便中7种常见肠道细菌(肠杆菌、肠球菌、酵母菌、双岐杆菌、乳杆菌、拟杆菌、消化球菌)的分布变化进行观察,并与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脾虚证患者(简称脾虚证,22倒)及健康人(25名)作对照。结果 与健康人比较,脾胃湿热证患者肠杆菌、肠球菌明显增多(P〈0.01),双岐杆菌、乳杆菌、消化球菌明显减少(P〈0.01);酵母菌、拟杆菌无明显改变。与脾虚证比较,脾胃湿热证患者肠杆菌、肠球菌、双岐杆菌、乳杆菌、拟杆菌、消化球菌明显增多(P〈0.05或P〈0.01),而酵母菌差异无显著性。结论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脾胃湿热证患者存在肠道菌群失调。  相似文献   

15.
双黄升白颗粒对Lewis肺癌荷瘤鼠细胞周期双重调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双黄升白颗粒对肿瘤化疗骨髓抑制期的细胞周期的双重调控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Lewis肺癌荷瘤鼠腹腔注射环磷酰胺造成化疗骨髓抑制模型,用双黄升白颗粒干预治疗。常规计数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数量和肿瘤大小,流式细胞术检测骨髓和肿瘤细胞周期分布,计算其增殖指数(PI),原位杂交法检测各细胞周期相应CDKs/CyclinsmRNA的表达。结果双黄升白颗粒治疗组白细胞、骨髓细胞PI、骨髓中CDK4、CDK6与CyclinDmRNA表达均高于模型对照组,肿瘤细胞PI、CDK4、CDK6与CyclinDmRNA表达则均低于模型对照组。结论双黄升白颗粒对化疗骨髓抑制期的Lewis肺癌荷瘤鼠的细胞周期具有双重调控作用,其作用机制与对CDK4、CDK6与CyclinDmRNA的表达的调控有关。  相似文献   

16.
桃花止泻冲剂的药效学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炭末推进法和药物性腹泻模型,观察了桃花止泻冲剂对小鼠小肠推进运动、药物性腹泻的影响,并初步观察桃花止泻冲剂的抗炎作用。结果表明,桃花止泻冲剂能明显抑制新斯的明引起的小鼠小肠推进亢进作用,减少番泻叶引起的小鼠腹泻发生率和次数,并具有剂量依赖性。桃花止泻冲剂11.70和17.55g/kg剂量组能明显抑制乙酸引起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增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 通过观察健脾合剂对脾虚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模型小鼠的肠道菌群的干预作用,研究健脾合剂对脾虚型IBS-D肠道微生物的影响。方法 将清洁级幼龄 ICR 雄性小鼠 48 只随机分为四组(n=12),并建立脾虚型IBS-D 小鼠模型(3n=36),造模评价成功后,空白组和模型组分别予双蒸水(10 ml·kg-1)、西药组予复合乳酸菌(0.26 g·kg-1)、中药组予健脾合剂(16 ml·kg-1)灌胃,治疗周期均为 14 天。治疗周期结束后,每组随机抽取 5 只小鼠,分别标记为B1、B2、B3、B4组,随后通过 16SrDNA 高通量基因测序法分析治疗前后小鼠肠道菌群的变化。结果 本研究测序深度充分,样品均具有良好的丰富度与多样性。与B1组比较,B2组小鼠的肠道菌群多样性明显降低(P < 0.05);与B2组比较,B3、B4组小鼠的肠道菌群多样性明显提高(P < 0.05);与B1组比较,B3、B4组小鼠肠道菌群多样性无明显差异(P > 0.05),说明健脾合剂和复合乳酸菌的干预均能调节脾虚型IBS-D小鼠肠道菌群达到或接近健康小鼠的肠道菌群稳态;且B3与B4组间的小鼠肠道菌群多样性无明显差异(P > 0.05),推测健脾合剂有益生元样作用;健脾合剂干预后,在门水平,Tenericutes、Actinobacteria、Saccharibacteria丰度上调(P < 0.05),Proteobacteria丰度下调(P < 0.05);在属水平,Alistipes、Ruminiclostridium、Candidatus_Saccharimonas、Rikenella、Intestinimonas、Lachnoclostridium、Oscillibacter、Coprococcus、Faecalibaculum、Enterorhabdus、Peptococcus、Romboutsia、Papillibacter丰度上调(P < 0.05),Lactobacillus、Bacteroides、Parasutterella、Escherichia、Erysipelatoclostridium、Parabacteroides、Candidatus_Stoquefichus丰度下调(P < 0.05)。结论 健脾合剂干预可以增加脾虚型IBS-D小鼠肠道菌群多样性,并调节到与健康小鼠相似的平衡状态。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毒素清颗粒对二甲苯致小鼠耳壳肿胀、蛋清致大鼠足趾肿胀和大鼠棉球肉芽肿的作用。方法:毒素清颗粒1.0 g/kg/d2、.0 g/kg/d和4.0 g/kg/d连续给大、小鼠灌胃5 d后,采用二甲苯引起小鼠耳壳肿胀致炎造模方法,观察并记录小鼠耳壳肿胀的程度;采用蛋清致大鼠足趾肿胀的造模法,观察并记录大鼠足趾注射蛋清后的足趾肿胀程度;采用植入棉球的方法,观察大鼠棉球肉芽肿的重量。结果:毒素清颗粒对二甲苯致小鼠耳壳肿胀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蛋清致大鼠足趾肿胀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大鼠棉球肉芽肿有显著的抑制作用。结论:毒素清颗粒对二甲苯致小鼠耳壳肿胀有一定的抗炎作用,对蛋清致大鼠足趾肿胀亦有一定的抗炎作用,对大鼠棉球肉芽组织增生性炎症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活血潜阳颗粒控制血压、逆转高血压左心室肥厚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以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为高血压及高血压左心室肥厚模型,随机分为活血潜阳颗粒大、中、小剂量组,卡托普利组,松龄血脉康组,双蒸水组;并以WKY大鼠为正常对照组。检测大鼠尾动脉收缩压(SBP)、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心肌细胞横径(TDM)及24h尿液中儿茶酚胺含量。结果①与WKY大鼠相比,SHR双蒸水组SBP、LVMI、TDM值显著升高;活血潜阳颗粒大、中剂量可显著降低SBP、LVMI及减小TDM,与松龄血脉康组对比,大剂量活血潜阳颗粒SBP显著降低,其余无明显差异,但降低值明显不及卡托普利组。②与WKY大鼠相比,SHR双蒸水组尿液中去甲肾上腺素(NA)、肾上腺素(A)、多巴胺(DA)的含量升高,其中NA有显著差异性;活血潜阳颗粒可显著降低尿液中NA、A的含量,呈一定量效关系,对DA的含量影响不明显,与松龄血脉康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但NA、A、DA的含量明显不及卡托普利组低。结论活血潜阳颗粒可逆转SHR左心室肥厚,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血液循环中NA、A的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