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天幕裂孔侧方手术中滑车神经保护的方法及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经天幕裂孔侧方手术导致滑车神经损伤的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寻找天幕裂孔侧方手术中损伤滑车神经的原因,并尝试寻找可行的预防措施。结果 9例患者中有4例在随访半年后症状完全消失,5例没有好转,1例失访,5例完全损伤患者中,4例通过有目的预防损伤,可避免永久性损伤。结论滑车神经极细且在小脑幕侧方行程又长,天幕裂孔侧方手术时极易损伤,但术中采用综合的预防措施,可大大降低损伤的可能。  相似文献   

2.
应用天幕裂孔切开术治疗脑疝患者60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索天幕裂孔切开术在救治重型颅脑伤合并颞叶钩回疝的作用。方法对本科2002年7月到2008年4月间收治的60例特重型颅脑伤合并有颞叶钩回疝继发脑干伤患者在开颅清除血肿去骨瓣减压的基础上加行天幕裂孔切开术。结果GCS计分均为3~8分,恢复良好33例,中残9例,重残6例,植物生存3例,死亡9例。结论天幕裂孔切开术有利于缓解颞叶钩回疝及所致继发性脑干损伤,降低病残率和死亡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大骨瓣减压联合天幕裂孔切开术治疗外伤性天幕裂孔疝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本院2004年1月~2009年6月收治的符合标准的患者68例,分为两组。治疗组33例行血肿清除、大骨瓣减压及天幕裂孔切开术;对照组35例行血肿清除、大骨瓣减压,不行天幕裂孔切开术。术后48h复查CT,对比组间脑干周围池改善率。对比组间病死率、术后2周与4周的GCS评分,及术后6个月的GOS评分。结果:治疗组脑干周围池改善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病死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2、4周GCS评分及术后6个月的GOS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大骨瓣减压联合天幕裂孔切开治疗外伤性天幕裂孔疝疗效肯定,可显著降低患者的死亡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复位天幕裂孔切开术联合去骨瓣减压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脑疝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08年1月~2014年4月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脑疝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行血肿清除,标准去骨瓣减压联合天幕裂孔切开,对照组30例行血肿清除,标准大骨瓣减压,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脑动脉梗死、脑积水、应激性溃疡发生率及死亡率低于对照组,术后48 h环池显露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标准去骨瓣减压联合天幕裂孔切开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脑疝患者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索开幕裂孔切开术在救治重型特重型颅脑伤合并颞叶钩回疝的作用。方法 对我科1994年7月到2000年12月间收治的89例重型特重型颅脑伤合并有颞叶钩回疝继发脑干伤患者在开颅清除血肿去骨瓣的基础上加行天幕裂孔切开术。结果 GCS 3-5分32例,6-8分57例,恢复良好48例(53.9%),中残13例(14.6%),重残9例(10.1%),植物生存7例(7.8%),死亡12例(13.5%)。结论 天幕裂孔切开术有利于缓解颞叶钩回疝及所致继发性脑干伤,降低病残率和死亡率。  相似文献   

6.
天幕裂孔切开术在治疗重型特重型颅脑损伤时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为了提高重型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生存率和生存质量。方法 对64例重型特重型颅脑损伤合并有脑干伤患者在开颅清除血肿去骨瓣的基础上加行天幕裂孔切开术。结果 GCS 3 ̄5分22例,6 ̄8分42例,恢复良好38例(59.3%),中残10例(15.6%),重残6例(9.4%),植物生存4例(6.3%),死亡6例(9.4%),结论 对此类病员积极开展天幕裂孔切开术能进一步降低病残率和病死率。  相似文献   

7.
<正>重型颅脑损伤属于神经外科急重症,多由外界暴力伤害所致,对患者脑组织产生的伤害较大,会因颅内压增高与脑灌注压降低,形成脑组织缺血-颅内压增高的恶性循环,而发生死亡[1,2]。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是重型颅脑损伤常用的治疗方式,但手术切口大、术后易并发免疫功能抑制、颅内感染等[3]。经天幕裂孔切开术可将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颅内血肿清除,加快脑组织恢复,利于患者预后恢复。该研究旨在分析天幕裂孔切开联合大骨瓣减压术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血清PA、MBP水平及颅内压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急性创伤性颅内血肿并天幕裂孔疝的治疗及预后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总结创伤性颅内血肿并天幕裂孔迹的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490例急性创伤性颅内血肿并天幕裂孔疝的临床特点、CT表现、手术、监护及治疗结果。结果:恢复良好118例,中残79例,重残63例,植物生存71例,死亡159例。结论:急性创伤性颅内血肿并天幕裂孔疝的早期诊断、及早手术及神经外科重症监护是提高疗效的关键。加强临床和CT动态观察,力求在天幕裂孔疝前进行手术。临床特点结合CT扫描颅内血肿的类型及基底池的状态为非常有价值的预后预测因素。  相似文献   

9.
天幕裂孔切开术治疗急性重型颅脑损伤脑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增路 《河北医药》2007,29(4):345-345
急性重型颅脑伤合并颞叶海马钩回疝是神经外科高病死率和高致残率原因之一.为提高治愈率,改善生存质量,自1996年7月到2005年12月,我们在开颅清除血肿去骨瓣减压的基础上行天幕裂孔切开术治疗急性重型颅脑伤合并颞叶海马钩回疝133例,收到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大骨瓣开颅加天幕切开术治疗创伤性脑疝的疗效及临床分析。方法 2010年02月至2012年02月期间,我院诊治得40例创伤性脑疝患者,采用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方式,进行病灶清除,直视状态下,切开天幕1~2 cm,扩大天幕裂孔,对脑疝进行有效复位,对其临床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后24~48 h内,进行颅脑CT或者MRI复查,30例环池及鞍上池区域能够清晰显示;4例由于脑疝形成时间相对较长,虽然经过手术治疗,但术后环池及鞍上池区域,仍显示不清,最终3例植物生存,1例死亡;3例患者合并血气胸,术后虽然环池及鞍上池显示良好,但最终患者由于多脏器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3例术后再次出现血肿,再次进行开颅手术,其中1例预后较好,1例植物生存,1例死亡。40例创伤性脑疝患者,经过大骨瓣开颅加天幕切开术治疗,31例预后较好,4例植物生存,5例死亡,其治疗的有效率为77.5%,病死率为12.5%。结论大骨瓣开颅加天幕切开术治疗创伤性脑疝,疗效显著,明显降低了病死率和致残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究大骨瓣减压联合天幕裂孔切开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14年8月至2016年5月在本院诊治的74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分为两组,各37例;对照组实施血肿清除、去大骨瓣减压术,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天幕裂孔切开术;通过比较两组患者的环池显露情况及脑积水、应激性溃疡和术后脑梗塞等并发症的情况评估患者的临床疗效;两组患者均随访6个月,并采用格拉斯哥预后分级评分(GOS)标准通过比较两组患者残疾、植物样生成及死亡等情况来评估患者的预后.结果 观察组脑积水发生率为5.41%、应激性溃疡发生率为16.22%、术后脑梗塞发生率为10.81%,均低于对照组(分别为21.62%、45.95%、40.54%),术后3d环池显露发生率为78.38%,高于对照组的16.22%;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轻残及植物样生成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观察组预后良好为51.35%,高于对照组的37.03%,重残及死亡发生率分别为5.41%、10.81%,低于对照组的21.62%、29.7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 大骨瓣减压联合天幕裂孔切开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疗效显著,环池显露较早,并发症少,安全性高,预后情况较好,是一种治疗颅脑损伤患者安全有效的方案.  相似文献   

12.
为探讨外伤性硬膜下积液的发病特点、形成机制、诊断和治疗.对外伤性硬膜下腔积液204例的发生时间,部位及治疗进行分析,结果病灶均在天幕上,一侧或双侧额颞部50例钻孔引流术治疗后患者恢复良好,9例行硬膜下腔—腹腔分流术,恢复良好.蛛网膜裂孔的单向活瓣作用是导致其发生的主要机制.连续CT检查动态观察病情,值得临床医生重视。钻孔引流术是比较常用的简便方式,硬膜下腔—腹腔分流术值得推荐。  相似文献   

13.
王玉海  蔡学见 《江苏医药》1998,24(11):820-821
为了提高重型(GCS6~8分)特重型(GCS3~5分)颅脑伤患者的生存率和生存质量,自1994年7月至1996年7月我科试行对20例此类患者在开颅清除血肿去骨瓣减压的基础上,加行天幕裂孔切开术,收到较好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本组患者男14例,女6例,年龄20~69岁,平均43.8岁。车祸伤10例,坠落伤6例,打击伤4例。术前GCS积分:3~5分12例,6~8分8例;双瞳散大3例,单瞳散大17例。有原发脑干伤者7例(术中见脑干挫伤)。术中天幕切开长度2~3cm,Labb,e静脉保留14例。术后发生应激性溃疡3例,均得到控制;大脑后动脉闭塞2例,…  相似文献   

14.
天幕窦的显微解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玉海  蔡学见  卢亦成  纪荣明 《江苏医药》2001,27(5):351-352,I002
目的 为天幕切开的临床应用提供解剖研究。方法 用12例成人尸头湿标本进行显微解剖。结果 天幕中广泛存在天幕窦,依据起点的位置天幕窦分为3种类型:内侧型、中间型和外侧型,中间型最为多见。内 侧型和中间型的前内侧区是一乏幕窦区。结论 天幕窦是脑组织静脉回流的一个较重要的循环通路,术中应尽量避免损伤;天幕的关内侧区是天幕切开的相对安全区。  相似文献   

15.
氩激光在视网膜脱离治疗和预防中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探讨视网膜脱离患者对侧眼的变性和裂孔情况和氩(Ar)激光对视网膜脱离术后裂孔的加固作用及对视网膜裂孔、格样变性的治疗效果。方法对2000年7月至2004年7月因视网膜脱离在我院行巩膜外加压或玻璃体切割术的患者,常规对对侧眼行散瞳三面镜眼底检查,对视网膜格样变性及裂孔进行登记并行Ar激光封闭。术眼在术后4d至1个月行三面镜眼底检查,对裂孔边缘仍清晰者行Ar激光封闭裂孔边缘及周边视网膜共4~5排。追踪观察至少3个月。结果251例视网膜脱离患者中,行外加压手术175例,行玻璃体切割手术76例,其中术后行裂孔Ar激光光凝的有60例。251例患者对侧眼检查中,64例有单纯视网膜格样变性,74例有视网膜格样变性及视网膜裂孔,其中53例为圆形萎缩状裂孔,21例为马蹄性裂孔。48例为单个裂孔,26例为多个裂孔。其中13例合并视网膜脱离。除3例对侧眼合并明显视网膜脱离者行手术治疗外,其他135例均行Ar激光封闭。追踪观察3个月至3年,3例患者出现新裂孔,其中1例为多发性马蹄状裂孔。均经Ar激光再次封闭成功。结论视网膜脱离患者对侧眼出现视网膜格样变性及视网膜裂孔的几率高,仔细散瞳检查应作为常规。Ar激光封闭作为加固性和预防性光凝成功率高,效果好;但仍有必要进行随访,以防新裂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激光光凝对孔源性视网膜脱离裂孔形成早期的治疗意义。方法回顾31例(36眼)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的临床资料,在发现视网膜裂孔后即进行激光光凝,围绕裂孔行2—3排激光光凝;激光治疗失败者改作手术治疗。结果26例单眼患病,5例双眼患病;周边视网膜裂孔26例(29眼),黄斑区裂孔5例(7眼)。周边视网膜裂孔1次激光光凝成功率62.07%(18/29眼),黄斑裂孔1次激光光凝成功28.57%(2/7眼)。随访6—14个月未见视网膜脱离。结论对部分早期的周边视网膜裂孔行激光光凝可以达到封闭裂孔避免视网膜脱离的目的,对黄斑区裂孔效果不佳。  相似文献   

17.
采用激光视网膜凝固器治疗视网膜裂孔,封闭近后极部裂孔的效果比较理想。作者介绍了激光器的性能、治疗方法及激光凝固反应。介绍了对27例视网膜裂孔患眼进行激光治疗和观察,并认为运用激光凝固视网膜裂孔,有操作简便,对正常视网膜组织损害小,对屈光间性无明显损害,凝固效能良好等特点,亦指出目前使用的直接检眼镜式激光凝固器尚存在的缺点,有待改进。  相似文献   

18.
《中国医药科学》2017,(22):229-232
目的分析我院眼科中心2014年1月~2016年12月间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手术复位后再脱离的主要原因。方法对2014年1月~2016年12月间53例复发性视网膜脱离53只眼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对两次手术前视网膜裂孔大小构成比进行统计分析;采用χ~2检验对裂孔位置进行统计分析;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对两次手术前的PVR级别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两次手术前裂孔大小的构成比存在统计学意义(Z=-2.109,P=0.035)。第2次手术<1PD的小裂孔明显增多。两次手术前裂孔的位置存在显著性差别(χ~2=13.523,P=0.001)。第2次手术中下方视网膜裂孔的病例数增多。第2次手术前PVR程度较第1次严重(Z=-4.354,P<0.01)。结论新裂孔形成和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是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术后复发的主要原因。新裂孔的形成以小裂孔及下方裂孔为多见。  相似文献   

19.
视网膜脱离的裂孔必须完全封闭才能治愈,这一原则对黄斑裂孔尤为重要。但黄斑裂孔位于眼球后极,手术难度大,以往的方法不易成功。我们用球后透热电凝头封闭黄  相似文献   

20.
目的回顾性研究视网膜脱离的范围和原发性视网膜裂孔的关系,以及随病程时间的变化而可能出现的病理变化。方法在对578例(590眼)视网膜脱离患者的无差别统计的基础上,对视网膜脱离的形态和原发裂孔的关系、视网膜裂孔的好发部位、视网膜脱离的常见范围以及和时间关系等方面进行了回顾性统计研究。结果在视网膜脱离发生15d内,视网膜脱离的范围和视网膜原发性裂孔有着非常明确的相对关系,将视网膜脱离的范围大致分为(1)偏侧的上方脱离;(2)跨12点的上方脱离;(3)下方扁平脱离;(4)下方球形脱离四类,在急性期内(发病15d内)通过视网膜脱离范围明确裂孔的相对关系的准确率分别在95%、95%、89%和85%。而在发病半年以后,视网膜脱离范围基本以下方为主,与原发裂孔的位置相关性已不明显。原发性视网膜裂孔出现的规律有:(1)颞上方裂孔出现的可能性最大:31%;(2)水平线以上出现裂孔的比例在56%;(3)单纯性黄斑裂孔引起视网膜脱离的仅有5.56%。结论裂孔性视网膜脱离的裂孔与视网膜脱离的范围具有一定的相关规律,这种规律会随着病程时间的延续发生有规律可循的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