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丹酸酚B对肿瘤坏死因子α损伤大鼠微血管内皮细胞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萌  杜嵘 《天津中医》2002,19(6):38-39
目的:观察丹酚酸B(SalB)对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损伤大鼠微血管内皮细胞(CMEC)的影响。方法:采用CMEC的体外培养技术,建立TNF-α损伤的模型,观察乳酸脱氢酶(LDH)活性,内皮素(ET)及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以及SalB的保护作用。结果:SalB可显著降低LDH活性及MDA含量,有减少ET分泌的趋势。结论:SalB对TNF-α损伤的CMEC具有直接保护作用,其作用可能与其稳定细胞膜,抗脂质过氧化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丹酚酸B(SalB)对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损伤大鼠微血管内皮细胞(CMEC)的影响.方法采用CMEC的体外培养技术,建立TNF-α损伤的模型,观察乳酸脱氢酶(LDH)活性、内皮素(ET)及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以及SalB的保护作用.结果SalB可显著降低LDH活性及MDA含量,有减少ET分泌的趋势.结论SalB对TNF-α损伤的CMEC具有直接保护作用,其作用可能与其稳定细胞膜、抗脂质过氧化有关.  相似文献   

3.
张晗  郭利平 《天津中医药》2004,21(6):499-502
[目的]研究丹酚酸B预适应的心脏细胞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基于缺氧预适应(HPC)机制,通过心脏微血管内皮细胞(CMBC)体外培养技术,建立缺O2/复O2损伤的细胞模型,以细胞活力、乳酸脱氢酶(LDH)、一氧化氮(N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内皮素(ET)等生化指标作为评价标准。[结果]在正常培养条件下,丹酚酸B可明显提高CMEC和心肌细胞的细胞存活率和SOD活性、降低LDH活性,有降低CMEC的ET分泌和NO释放趋势。缺O2/复O2损伤情况下,丹酚酸B不仅能提高CMEC存活率和SOD活性,降低LDH活性,而且能明显降低其因缺O2/复O2导致的ET和NO水平升高。缺O2预适应可增强CMEC对随后较长时间缺O2/复O2损伤的耐受性,表现为可提高CMEC存活率和SOD活性,降低LDH活性,降低ET和NO分泌。[结论]丹酚酸B预适应具有缺O2预适应样作用,从而激发了CMEC的内源性保护机制。  相似文献   

4.
郭玲  雷成康  单敏 《中药材》2008,31(10):1512-1514
目的:观察不同配比的丹参酮ⅡA(TanⅡA)和丹酚酸B(SalB)对HL-60细胞的生长抑制及诱导凋亡作用。方法:通过MTT法及流式细胞技术,以生长抑制率和细胞调亡率为指标,研究不同配比的TanⅡA和SalB对HL-60细胞的生长抑制及诱导凋亡作用。结果:TanⅡA与SalB合用组对HL-60细胞的生长抑制率及细胞凋亡率均较单用组高,且以TanⅡA-SalB(10-5μg/ml)组为最高(P<0.05)。结论:TanⅡA和SalB对HL-60细胞均有明显的抑制及诱导凋亡作用,两者配比使用均比单用其一效果显著,且不同配比的效果不同。  相似文献   

5.
目的:建立肿瘤坏死因子(TNF-α)损伤心脏微血管内皮细胞(CMEC)模型的方法学,为体外筛选具有血管保护作用的药物提供科学的实验载体与平台。方法:采用CMEC为研究对象,以MTT法检测细胞活力,观察200、400、800U/ml TNF-α对CMEC活力及乳酸脱氢酶(LDH)的影响。结果:TNF-α能够损伤CMEC,降低CMEC的活力,促进LDH的释放,以TNF-α400U/ml浓度组损伤最明显。结论:根据TNF-α对CMEC作用的量效关系,选择400U/ml为最合适的细胞刺激条件。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高血压病血淤证患者血清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株(ECV-304)分泌NO,ET的影响及丹参酮ⅡA(TanⅡA)的干预作用.方法 硝酸还原酶法检测细胞分泌的一氧化氮(NO)浓度,非平衡法测定细胞分泌的内皮素(ET);观察不同浓度丹参酮ⅡA对细胞分泌NO,ET的干预作用.结果 血淤组分泌的NO低于对照组、健康组,且差异显著(P<0.05或P<0.01);血淤组分泌的ET高于对照组、健康组、非血淤组,且差异显著(P<0.05或P<0.01);TanⅡA40,20μg/ml剂量组分泌的NO较血淤组低,10,5μg/ml剂量组分泌的NO较血淤组高,但均无显著差异;TanⅡA40,20,15,5 μg/ml剂量组分泌的ET较血淤组低,其中40,20 μg/ml剂量组无显著差异,10,5 μg/ml剂量组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 血淤证患者血清可损伤培养的内皮细胞,引起其内分泌功能发生改变,TanⅡA具有保护内皮细胞的功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血瘀证相关的micorRNA-520b(miR-520b)对白介素-8(IL-8)的影响及丹参酮ⅡA(TanⅡA)的干预作用。方法:采用脂质体介导的转染方法将microRNA-520b模拟物(50 nmol·L-1)或抑制物(100 nmol·L-1)转染进入含1.6×104cells/well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VECs)的6孔板中24,36,48 h,采用5,10,20,40 mg·L-1TanⅡA干预24,48 h。荧光显微镜观察转染情况,MTT法检测细胞活性(n=5),硝酸还原酶法、酶联免疫法(ELISA)测定培养液中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蛋白C受体(EPCR),血管内假性血友病因子(v WF)和血栓调节蛋白(TM)含量(n=3)。半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蛋白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ting)检测细胞IL-8信使核糖核酸(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n=3)。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miR-520b组)细胞有荧光,48 h荧光最强。细胞活性降低(P0.01)且48 h最显著,NO含量下降(P0.01),EPCR,v WF,ET含量升高(P0.01),转染48 h后IL-8 mRNA和蛋白质表达下调(P0.01)。与模型(miR-520b)组比较,给药组(TanⅡA组)细胞活性升高(P0.01),TanⅡA(10 mg·L-1,48 h)干预效果最佳;NO含量升高(P0.01);EPCR,v WF,TM,ET含量降低(P0.01),IL-8 mRNA和蛋白质表达上调(P0.01)。结论:miR-520b调节IL-8在血瘀证中发挥作用,可能为TanⅡA作用靶点。  相似文献   

8.
丹参酮Ⅱ_A(tanshinoneⅡ_A,TanⅡ_A)是丹参主要的脂溶性有效成分,能够增强对脂质的代谢功能,降低血清中脂质过氧化物浓度,也具有抗氧化损伤、清除自由基及抑制肝内坏死炎症反应的作用,对肝功能损害预后起到保护作用。因此,研究TanⅡ_A保护肝功能的确切机制可以为TanⅡ_A防治肝损伤提供重要的理论与实验依据。该文主要通过体外细胞实验,研究TanⅡ_A减轻4-羟基壬烯酸(4-hydroxynonenal,4-HNE)诱导的肝细胞氧化损伤的作用及机制。以正常肝细胞系NCTC 1469为细胞模型,建立4-HNE处理的肝细胞氧化损伤模型。通过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释放及Hoechst染色法检测TanⅡ_A对肝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 Western blot法检测TanⅡ_A作用前后过氧化物酶增殖激活受体α(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α,PPARα)及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反应元件(peroxisome proliferator response element,PPRE)的蛋白表达变化; Real-time PCR法检测其下游关键酶脂肪醛脱氢酶(fatty aldehyde dehydrogenase,FALDH)的基因表达变化。结果表明4-HNE可增加肝细胞LDH释放,降低细胞存活率,而TanⅡ_A能逆转4-HNE引起的肝细胞损伤。Western blot及Real-time PCR法检测结果显示4-HNE可显著下调肝细胞内PPARα及其下游FALDH的表达,增加细胞内4-HNE蛋白质水平,而经过TanⅡ_A处理后PPARα及FALDH的表达可显著提高,4-HNE蛋白水平也得到了降低。这揭示TanⅡ_A可逆转脂质氧化产物4-HNE引起的肝细胞损伤,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激活PPARα特异性结合PPRE元件,激活下游FALDH的表达以及清除4-HNE有关,这可能是TanⅡ_A发挥治疗作用的关键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9.
丹参酮ⅡA对四氯化碳损伤原代培养大鼠肝细胞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刘永忠  王晓东  刘永刚 《中药材》2003,26(6):415-417
目的:研究丹参酮ⅡA对四氯化碳(CCl4)损伤原代培养大鼠肝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原位灌流分离大鼠肝细胞培养36h后加入丹参酮ⅡA,同时造成CCl4损伤,于损伤3h测培养液中丙二醛(MDA)、一氧化氮(NO)的含量,谷丙转氨酶(ALT)、乳酸脱氢酶(LDH)、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并用MTT法测肝细胞存活率。结果:丹参酮ⅡA明显改善细胞存活率,抑制CCl4引起的ALT、LDH活力的升高,同时抑制MDA、NO的产生及提高SOD活力。结论:丹参酮ⅡA能有效抑制CCl4造成的原代培养大鼠肝细胞损伤。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梓醇对高糖损伤的血管内皮细胞(ECV-304)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ECV-304细胞,采用MTT法测定细胞的增殖,分光光度计法检测一氧化氮(NO)、乳酸脱氢酶(LDH),观察梓醇对高糖损伤的ECV-304的影响。结果:各浓度组梓醇对糖含量正常培养液中培养的ECV-304细胞活力无明显改变。与空白组比较,高糖损伤模型组细胞活力明显下降(P<0.01), NO释放显著减少(P<0.01), LDH释放水平显著升高(P<0.01);与高糖损伤模型组比较,低、中剂量组细胞活力和NO未见改变,但LDH水平下降(P<0.01);与高糖模型组比较,高剂量梓醇组细胞活力明显增加(P<0.01), NO释放增加(P<0.05),LDH水平明显下降(P<0.01)。结论:梓醇可能通过调节NO和LDH水平,实现对高糖诱导ECV-304的损伤保护效应。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舒心胶囊对缺氧导致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体外培养HUVECs,建立缺氧模型,以透射电子显微镜技术观察细胞的微观结构;检测细胞培养液中LDH、NO、ET-1、Ang-Ⅱ及6-keto-PGF1α水平.结果:舒心胶囊能够稳定HUVECs的微观结构,显著降低细胞内LDH的释放及ET-1的分泌(P<0.01),增加NO、PGI2的分泌(P<0.01).结论:舒心胶囊对缺氧导致HUVECs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安息香提取物对损伤内皮细胞中炎性介质乳酸脱氢酶(LDH)、肿瘤坏死因子(TNF—α)及白细胞介素-8(IL-8)活性的调节作用。探究安息香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机制。方法:应用补体蛋白纯品于体外在人脐静脉内皮细胞表面组装亚溶破剂量的C5b-9,建立内皮损伤模型,设立安息香提取物高、中、低剂量组,苯甲酸高、中、低剂量组,模型对照组及空白对照组,分别用不同浓度的安息香提取物及苯甲酸标准品处理细胞,应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及Elisa试剂盒测定细胞培养上清液中LDH、TNF—α及IL-8浓度。结果:安息香提取物高、中、低剂量组与模型对照组比较,LDHTLIL-8分泌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毒义(P〈0.01);安息香提取物高剂量组中LDHY及IL-8的分泌水平与空白对照组水平接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安息香提取物中剂量组TNF-α分泌水平显著降低(P〈0.01)。结论:安息香可能通过降低炎性介质LDH、TNF-α及IL-8活性,从而修复内皮细胞损伤。  相似文献   

13.
丹酚酸B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机制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探讨丹酚酸B(Salvianolic acid B,SalB)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yocardial ischemia reperfusion injury,MIRI)的保护作用机制。方法大鼠心肌缺血60min后再灌注60min造成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测定给药后心肌组织匀浆、血浆中内皮素(ET)、血清中一氧化氮(NO)和一氧化氮合酶(NOS)的变化,并通过病理组织学检查,观察SalB对MIRI模型的治疗作用。结果SalB中、高剂量组均能减少心肌组织和血浆中ET的含量,提高NOS的活性,增加NO的释放(P<0.05或P<0.01)。结论SalB减轻MIRI可能是通过调节ET/NO系统的平衡,维持冠脉血管张力,改善心肌能量代谢障碍而实现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基于PI3K/Akt/eNOS信号通路探讨丹酚酸B(SalB)对Ang Ⅱ诱导的内皮细胞中一氧化氮(NO)合成的影响。方法 采用MTT法筛选出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无毒性的SalB浓度。将细胞分为对照组、低剂量SalB组、中剂量SalB组和高剂量SalB组,分别加入0、25、50、100μmol/L的SalB干预12 h,采用NO检测试剂盒测定不同浓度SalB对HUVEC细胞NO合成的影响。将细胞分为对照组、Ang Ⅱ组和干预组(Ang Ⅱ+低剂量SalB组、Ang Ⅱ+中剂量SalB组和Ang Ⅱ+高剂量SalB组),干预组分别加入25、50、100μmol/L的SalB干预12 h,Ang Ⅱ组和干预组加入1μmol/L的Ang Ⅱ干预。采用NO检测试剂盒测定5组HUVEC细胞中NO含量,Western blot法检测5组HUVEC细胞中PI3K、Akt、p-Akt、eNOS、p-eNOS蛋白表达。结果 25、50、100μmol/L浓度的SalB对HUVEC细胞无毒性,故选为后续实验的干预浓度。与对照组比较,低、中、高剂量SalB组HUVEC细胞中的NO含量明显提...  相似文献   

15.
醒脑启智胶囊药物血清对PC12细胞NO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醒脑启智胶囊药物血清对PC12细胞一氧化氮(NO)损伤的影响。方法:采用血清药理学方法,体外培养PC12细胞,用SNP产生NO损伤,观察PC12细胞形态学、MTT法细胞活力、LDH活性的变化。结果:醒脑启智胶囊药物血清对PC12细胞的形态改变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可增强细胞活力,降低LDH活性。结论:醒脑启智胶囊药物血清能明显减轻PC12细胞的NO损伤,并呈现一定的剂量依赖关系。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三七总皂苷(血塞通)对血管紧张素Ⅱ(Ang Ⅱ)致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体外培养HUVECS细胞,采用CCK8法,采用不同浓度的血管紧张素Ⅱ(Ang Ⅱ)干预正常HUVECS细胞,然后得到损伤条件为10~(-6) mol·L~(-1),24 h。对于损伤后的HUVECS给予不同浓度的三七总皂苷(血塞通)进行保护治疗,设置100、50、25 mg·L-1为高、中、低剂量组,10~(-4)、10~(-5)、10~(-6)mol·L~(-1)氯沙坦为阳性对照组。按对照组、模型组、氯沙坦高、中、低剂量组,三七总皂苷高、中、低剂量组进行实验。对LDH、NO、NOS、eNOS、ET-1、PGI2、TX-B2、t-PA、PAI-1指标进行检测。结果:三七总皂苷对Ang Ⅱ损伤的细胞可以降低LDH、ET-1、TXB2、PAI-1的分泌,增加NO、NOS、eNOS、PGI2、t-PA的分泌。结论:三七总皂苷对Ang Ⅱ损伤的脐静脉内皮细胞具有保护作用,并可促进内皮细胞分泌扩血管物质和抗血栓物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灯盏细辛注射液对损伤心脏微血管内皮细胞( CMEC )的保护作用及其对合成释放炎性介质的影响,寻找灯盏细辛注射液的作用靶点和机制,为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 方法 本实验采用大鼠乳鼠 CMEC 为研究对象,肿瘤坏死因子( TNF-α )为刺激剂,检测 CMEC 细胞活力( MTT )及乳酸脱氢酶( LDH )释放量;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法( ELISA )检测损伤的 CMEC 释放白介素 6 ( IL-6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 1 ( MCP-1 )的含量;用实时定量 PCR 方法检测损伤 CMEC IL-6 、 MCP-1 mRNA 的表达。 结果 灯盏细辛注射液( 12.5 , 25 , 50 和 100 mg × L-1 ) 提高 TNF-α 损伤 CMEC 的细胞活力,降低 LDH 的释放,灯盏细辛注射液( 50 和 100 mg × L-1 ) 抑制 TNF-α 损伤 CMEC IL-6 和 MCP-1 的释放及 mRNA 的表达。 结论 灯盏细辛注射液能够抑制 TNF-α 诱导 CMEC 分泌 IL-6 、 MCP-1 的作用,降低其 mRNA 表达,减轻炎性因子对 CMEC 的损伤。灯盏细辛注射液减轻 TNF-α 对 CMEC 的损伤,抑制炎性因子的释放可能是其保护血管内皮细胞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芪参益气滴丸预适应心脏微血管内皮细胞(CMEC)对心肌细胞(CMC)缺氧损伤的延迟保护作用。方法:应用Tr answel l小室建立CMEC与CMC共培养体系,实验分为心肌细胞组[包括正常对照组(Cont r ol-cm)与损伤组(H/R-cm)]及共培养组[包括正常对照组(Cont r ol)、损伤组(H/R)、中药预适应组(QSYQ)、缺氧预适应组(HPC)]。QSYQ组CMEC经过中药预适应1小时,HPC组CMEC经过缺氧40分钟复氧40分钟预适应,将各组CMEC小室插入CMC孔中,继续培养24小时后将H/R-cm组、H/R组、QSYQ组、HPC组同时进行缺氧24小时复氧2小时的缺氧损伤。以CCK-8、SOD评价细胞活力,以LDH、MDA评价细胞损伤程度,结果:与Cont r ol-cm组相比,Cont r ol组心肌细胞的活力更好;与H/R组比较,H/R-cm组心肌细胞损伤更严重;QSYQ组、HPC组心肌细胞与H/R组比较均体现出细胞活力高,损伤程度小的优势,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共培养体系体现了CMEC与CMC的相互作用,而且共培养的细胞环境较单一细胞更接近心脏内环境条件;中药芪参益气滴丸预适应的CMEC与经过缺氧预适应的CMEC对心肌细胞长时间缺氧损伤具有同样的延迟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中药添加剂降低烟气悬凝物诱导16HBE细胞损伤的作用.方法:使用人类支气管上皮细胞系16HBE细胞,建立细胞烟气悬凝物染毒模型,检测染毒后细胞活力,氧化应激水平,TNF-α、IL-8分泌情况.结果:烟气悬凝物染毒后,细胞活力下降,氧化应激水平升高,TNF-α、IL-8分泌增加.含中药添加剂组烟气悬凝物染毒后细胞活力高于普通烟组,LDH释放及氧化应激水平降低,TNF-α、IL-8分泌减少.结论:烟气悬凝物染毒16HBE细胞可致细胞活力下降及氧化应激水平升高,细胞因子分泌增加,中药添加剂可缓解以上情况.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扇贝裙边糖胺聚糖(SS-GAG)对高糖所致ECV-304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理。方法体外培养生长良好的ECV-304,建立高糖诱导的细胞损伤模型,在高浓度葡萄糖(G lu55.5 mmol·L-1)状态下加入不同质量浓度SS-GAG,采用3H-TdR掺入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特异性硝酸还原酶法检测细胞内NO、放射免疫法测定内皮素-1(ET-1)和血管紧张素Ⅱ(AⅡ)。结果高糖损伤组,细胞增殖活性受到明显抑制,细胞培养上清液ET-1、AⅡ的含量明显升高,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细胞内NO分泌明显降低,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SS-GAG明显减轻高糖对细胞损伤,细胞增殖活性、ET-1、AⅡ、NO均趋于正常,且随SS-GAG浓度增高保护效果越明显。结论高糖对ECV-304细胞具有明显的损伤作用,可导致ECV-304细胞形态和功能的紊乱,引起ET-1、AⅡ产生增多,NO分泌失调;SS-GAG通过调节ET、AⅡ和NO分泌,减轻高糖对ECV-304细胞的损伤,保护ECV-304。提示SS-GAG对防治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DM)血管病变及动脉粥样硬化(AS)的发生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