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对儿科静脉输液不良事件发生原因进行探讨分析,寻找有效的改善对策,提升护理质量和安全性。方法:2010~2014年我院共出现了50例儿科输液不良事件,我们对这些输液不良事件进行了统计分析和研究,对其发生原因进行寻找,积极的提供针对性的处理对策来改善护理效果,提升护理质量。结果:儿科不良静脉输液事件的产生多是因为药品检查不严格,护理人员缺乏责任心,不能够遵守护理操作流程。结论:对儿科静脉输液护理管理进行强化,对医院低资历的护理人员进行培训和安全教育,加强输液规范化管理,为减少临床输液不良事件的产生积极的努力,提升护理质量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对我院近两年来80例儿科护理不良事件发生原因统计、分析,为今后的儿科护理工作找出依据,促进我院护理工作的发展。方法对我院2010年1月-2011年12月共发生80例儿科护理差错及其原因进行归纳、分析。结果患者对护理工作的不理解、不配合护理工作、一部分护理人员的责任心不足、没有和患者进行有效沟通,以及现阶段我院护理人员的缺乏等多种原因导致在护理工作中差错的发生。结论我院应扩充护理人员的数量,对护理人员进行沟通技巧的教育、培训,严格落实查对制度,减少护理差错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呼吸内科护理不良事件的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对护理工作的高效开展提供对策。方法:选取我院呼吸内科25例护理不良事件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发生的类别和原因等相关因素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研究。结果:通过调查发现,其中因护士因素造成不良事件发生12例,其构成比为48%;因患者自身因素而造成护理不良事件发生7例,其构成比为28%;因疾病因素造成护理不良事件3例,其构成比为12%;除此之外,环境因素和管理因素共造成3例护理不良事件。结论:呼吸内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主要受到护理人员工作水平和患者自身因素的影响,因此应该加强对护理人员的素质业务培训等来实现护理工作质量的进一步提升,确保患者的健康安全。  相似文献   

4.
目的:选取我院64例儿科临床护理不良事件种类,制定预防儿科临床护理不良事件的对策。方法: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对护理工作中出现的64例不良事件进行统计分析,并制定适应的对策。结果:给药错误、延误检查、对遗嘱执行不到位等问题是儿科临床护理中最为常见的护理不良事件,需要特别重视并改善。结论:加强医院的护理人员的管理工作,提高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给幼儿患者营造快乐融洽的环境。减少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概率,给患儿一个安全的护理服务。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儿科病房皮肤过敏试验不良事件发生的原因,提出安全管理对策。方法加强护理人员安全教育,改进工作流程,应用皮试执行卡和护理警示标识。结果自实施皮肤过敏试验安全管理措施后,无皮肤过敏试验不良事件发生。结论在儿科病房实施皮肤过敏试验安全管理,能有效避免此类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保证患儿得到安全的治疗和优质的护理服务。  相似文献   

6.
邱劲草 《基层医学论坛》2016,(12):1706-1708
目的 探讨妇产科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原因与对策.方法 对27例妇产科护理不良事件发生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妇产科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主要原因为"三查七对"落实不到位、护士专业水平欠佳、产妇及家属沟能不良、宣教不到位等,所占比例分别为37.04%,33.33%,29.63%;护士工作年限、工作时间段等不同因素引发不良事件的概率较大.结论 成立护理不良事件管理小组,制定护理不良事件上报制度,针对原因制定相关的防范措施,落实防范对策,可减少妇产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通过回顾性分析某院小儿外科2012年1月~ 2013年10月发生的21例护理不良事件,找出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与相关护理人员责任心不强,核心制度执行不力,告知、宣教、沟通不到位及服务对象的特殊性等有关。为避免小儿外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确保患儿住院期间的安全,应加强对护理人员伦理知识的培训,提高护理人员责任心,加强核心制度的落实,提高护理人员的沟通能力,做好入院宣教,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合理配置护理人力资源,改变护理人员超负荷工作状态,从而提高小儿外科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在儿科临床护理过程中,发生不良事件的原因及其种类,并提出有效对策,降低护理风险,保证护理安全。方法:收集2013年1月1日至2014年1月1日发生于儿科的护理不良事件,了解不良事件发生率,并对相关原因和类型进行分析,制定保证护理安全的对策。结果:儿科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为6.58%(32/486),主要类型包括医嘱执行不到位、检查延误和错误给药等,主要原因是护理人员的责任意识不强、欠缺沟通技巧和配合意识等。结论:为保证儿科护理安全,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需要针对具体问题及其原因,建立健全并贯彻落实各项护理管理制度,保证患儿安全,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妇产科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原因及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妇产科2009年-2011年38例护理不良事件的情况,对不良事件的原因及与护理人员制度的执行、专业工作年限、职称的关系进行调查及分析。结果38例护理不良事件中,由工作责任心不强,“三查七对”落实不到位造成比例较高,占不良事件总发生率的60.51%;发生不良事件频率与护理人员在妇产科工作年限和职称密切相关,其中在妇产科工作年限短的护理人员发生护理不良事件的比例最高,占36.84%。结论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关键在于严格贯彻、落实各种制度,加强质量管理,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和注重职业素质培养,保证相对稳定的护理队伍。  相似文献   

10.
张小平 《基层医学论坛》2016,(21):2990-2991
目的:探讨儿科护理安全影响因素及相应的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儿科2015年1月—2016年1月100例发生护理安全隐患的患儿临床资料,总结儿科护理安全影响因素及相应对策。结果儿科护理安全影响因素以护理人员因素为主(80%),其次为患儿及家属因素(15%)、环境因素(5%)。结论强化护理人员管理、开展良好的健康宣教工作、营造放心舒适的就医环境是降低儿科护理安全隐患发生的有效措施,应引起高度关注与重视。  相似文献   

11.
50例儿科护理不良事件原因分析与防范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毛永霞 《海南医学》2010,21(22):155-156
目的分析儿科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原因,为儿科护理风险管理提供依据。方法对我院2007年1月至2009年12月儿科所发生及上报的50例护理不良事件进行分析。结果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与护理人员沟通技巧欠缺、责任心不足、患者缺乏参与和配合意识、人力资源不足有关。结论为减少护理不良事件,提高护理安全,应加强护士沟通技巧的培训、强化查对制度落实、建立共同参与的护理查对模式、完善人力资源配备。  相似文献   

12.
匡莉萍 《中外医疗》2012,31(33):160-161,163
目的通过不良事件原因及特点分析,为加强患者安全管理,减少不良事件发生制订相应对策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某二甲医院发生的48例护理不良事件,对不良事件分类、发生原因、时间特点进行研究。结果前3位的护理不良事件分别为管路滑脱、跌倒、压疮。②主要原因分别是宣教不足、评估不足及未认真查对。③护理工作年限在5年之内及15年以上的护士发生护理不良事件的概率较高。④白班出错率高。结论护士人力资源科学管理和优化配置是保障护理安全与质量的前提条件。加强患者及家属安全宣教,让患者参与安全管理,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建立全面系统的评估工具,强化护士宣教及评估方面的培训,提高护士综合素质和整体风险意识是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根本途径。管理者转变管理理念,从系统中完善工作制度及流程,可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该论文的目的是探讨产科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论文方法 产科护理回顾性分析本科2008年~2011年23例护理不良事件的情况,论文分别对不良事件的愿因、不良事件发生与护理人员的产科工作年限、职称的关系进行调查及分析.结果 23例护理不良事件中,由于“三查七对”落实不到位的构成比例高,占不良事件总发生率的78.26%;不良事件发生频率与护理人员在产科工作年限和职称密切相关,其中在产科工作年限短的护理人员发生护理不良事件的比例最高,占35.73%.结论 严格制度的落实,加强质量管理,提高护理人员的知识水平和素质培养,保持相对稳定的护理队伍,是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目的 通过分析不良事件发生的原因,探索如何避免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患者安全管理,制订相应防范措施.方法 对我科2011年发生的7例护理不良事件进行分析.结果 ⑴护理不良事件中第一位是跌倒,⑵主要原因分别是患者的安全知识宣教不到位和环境因素,⑶护士资历与不良事件发生有关,⑷一天中发生不良事件的高峰时段在夜间.结论 对护理人员进行相关知识培训,提高护理整体的风险意识水平和综合素质,合理配置人力资源,按照患者的需要实行弹性排班.  相似文献   

15.
目的:患者安全是医院管理和护理管理中的重要内容,也是医疗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的基础,对常见护理不良事件的原因进行分析,有针对性地采取有效防范措施,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减少护理纠纷。方法:针对2012年护理系统上报的86例护理不良事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护理不良事件前两位均是患者人身安全问题;主要原因是护士执行力差,评估不足、健康宣教不到位;低年资护士工作能力不够与不良事件的发生有关。结论:针对各种原因,提出防范措施,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保障患者安全,提升护理服务质量和水平。  相似文献   

16.
任霞玉 《求医问药》2014,(15):136-137
目的:研究引发护理不良事件的原因与上报影响因素,探讨相关的防范对策。方法:对2013年2月至2014年4月我院上报的72例护理不良事件进行表格统计、原因归类分析。对与这些护理不良事件有关的护理人员发放匿名问卷进行调查,根据分析结果制定相关的防范措施。结果:护理制度与流程执行不严格是导致护理不良事件的第一要素(占50%),其中又以违反操作流程为导致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主要原因,占12.5%。在所有导致护理不良事件的二级影响因素中,护工失误所占的比例最高,约占15.3%。对护理不良事件主动上报的影响因素进行问卷调查的结果显示,护理人员害怕发生护理不良事件后被扣罚奖金是影响护理不良事件主动上报最主要的因素(占36.1%),其次为护理人员存在侥幸心理(23.6%)。结论:对我院发生护理不良事件的原因和上报影响因素进行统计分析,制定相关制度和预防措施,能够有效提高护理不良事件的主动上报率及护理工作的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住院病人管道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原因,为患者安全管理提供依据。方法对医院护理系统上报的54例管道护理不良事件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管道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主要原因是安全管理不到位、护患沟通不足、管道固定不牢;同时管道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高危时间段是中午和夜间。结论为确保患者安全,应不断完善护理安全相关工作流程,强化护理人员安全意识,加强对护士的培训,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水平,降低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儿科护理中引起护理纠纷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探讨相关防范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6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89例出现护患纠纷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本组患儿中出现护理纠纷的主要因素。结果儿科护理中主要是因为法律意识淡薄、护理工作责任心不强、护理技术不熟练、护患间缺乏有效沟通、病房环境差等因素引起的;并从提高法律意识、提高护理人员工作责任心、加强业务素质培训、加强沟通交流、改善病房环境等方面给予防范。结论全面了解儿科护理中引起护理纠纷的主要原因,并提出针对性的防范对策,可促进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减少,明显提高护理治疗,维持良好的护患关系。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县级医院减少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保障患者安全的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2月全院上报的护理不良事件共87例,对护理不良事件的类型、发生的主要原因、发生护理不良事件的护理人员的工作年限、发生护理不良事件的时间进行分类、归纳和分析。结果:护理不良事件主要包括给药相关、跌倒、液体外渗、管道相关、血标本采集相关、专科知识缺乏、护理文书书写等事件。主要原因为:巡视观察不到位、查对不认真、安全风险评估不足、沟通不足,健康教育不到位、操作未按流程执行等。发生护理不良事件的护理人员的工作年限为:1年内占34.48%,2∽5年占57.47%,5∽20年占6.90%,21∽30年占1.15%。发生不良事件的时间:A班占50.58%,P班占24.14%,N班占17.24%。结论:应关注易发生护理不良事件的护理人员,强化责任意识,加强业务技能培训,提高专科护理水平,以减少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  相似文献   

20.
总结了儿科门诊输液室存在的安全隐患,并提出管理措施,包括护理人员素质培训、技术培训、各项规章制度培训、应急预案培训、严把配液关、加强安全防范及宣教工作、消毒隔离工作、合理分配工作人员、流感高峰期间的人员动态调整、查对制度,不良事件及时上报,儿科门诊优质护理的开展。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能有效保证病人的输液安全,避免了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了患者满意度,提高了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