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瞿真 《上海护理》2010,10(4):70-72
现代社会的人群中有许多不良生活习惯,加之社会竞争日益激烈,许多人意外遭受的物理和心理刺激不断加剧,消化道各种疾病的发生率大幅度提升,相关的手术也随之增加。而大部分患者在腹部消化道手术后,由于手术操作的刺激和麻醉作用等因素,往往可以引起肠蠕动减弱或消失,  相似文献   

2.
患者自控静脉镇痛对腹部手术后肠功能恢复的影响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氟、芬镇痛液行腹部手术后PCIA的疗效及对肠蠕动的影响。方法  80例全麻腹部手术术后随机分为对照组和PCIA组。对照组根据镇痛的需要给予肌注曲马多 ;PCIA组术后以芬太尼 1mg、氟哌利多 10mg与生理盐水配成 10 0ml,按持续剂量 1 8ml、PCA1.5ml、锁定时间为 10~ 15min给药模式行PCIA。观察术后 2 4h镇痛评分、总体满意率、肠蠕动恢复时间及呼吸抑制等严重并发症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均未发现呼吸抑制、锥体外系反应等严重并发症 ,PCIA组镇痛及时完善持久 ,总体满意率比对照组明显增高 ,两组肠蠕动恢复时间没有明显差异。结论 对腹部手术后以氟、芬镇痛液行PCIA ,镇痛效果好 ,对肠蠕动影响不明显 ,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术手镇痛方法  相似文献   

3.
朱萍  陈坚 《护士进修杂志》2011,26(13):1160-1161
目的 探讨消肠胀Ⅰ号对腹部手术后肠蠕动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20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磁珠穴位按压加常规护理;观察组在采用磁珠穴位按压加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消肠胀Ⅰ号方治疗.结果 观察组100例中术后48 h内总体有效率(显效加有效)为77%.对照组100例中术后48 h内总有效率(显...  相似文献   

4.
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加,排便的生理功能逐渐衰退,容易引起腹胀、便秘,加上腹部手术的创伤和麻醉反应以及术中对胃肠道直接的损伤和刺激,可致胃肠功能受到抑制,术后早期出现肠麻痹,造成腹腔脏器气滞血淤、肠腑气机运化失调,转化之物停滞,形成肠腔内积气、积液增多及腹胀等。腹部手术后胃肠功能恢复迟缓在老年体弱病人中尤为常见,如果不及时纠正,不可避免地影响机体内环境的稳态和诱发各种并发症。为此,我科对老年腹部手术的患者术后采用大黄和乳果糖,对促进肠功能恢复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足三里封闭在腹部手术后肠功能恢复期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足三里封闭在开腹手术后肠功能恢复中的作用。方法将440例腹部手术患者按照实际手术顺序编号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20例。实验组于手术后第1d起,由护士行足三里复合维生素B封闭注射,直至肠功能恢复,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护理方法。分析两组在肛门排气、排便、食欲恢复、腹痛消失及术后住院时间方面的差异。结果实验组比对照组在肛门排气时间、不规则腹痛消失时间、排便时间、食欲完全恢复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均缩短(均P〈0.05)。结论腹部手术后患者行足三里封闭,对肠功能恢复有明显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腹部手术后尽早复功能是手术治疗的关键.并可预防粘连性肠梗阻的发生。我院自1995-2002年共实行腹部手术690例。其中280例.随机分为两组,以第1次肛门排气为肠功能恢复的标志。  相似文献   

7.
8.
9.
目的观察四磨汤口服液对妇科腹部手术后肠蠕动功能影响。方法将61例妇科腹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1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术后均按妇科腹部手术治疗后进行护理,治疗组加服四磨汤口服液20 mL/次,每隔8h 1次;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及护理,观察各组患者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和腹胀情况。结果治疗组术后肠鸣音恢复及肛门排气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P<0.01),腹胀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四磨汤口服液可以促进妇科腹部手术后肠蠕动功能恢复,有效预防腹胀的发生,方法简单、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耳穴埋豆联合艾灸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后患者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2013年2月~2014年2月82例入院行腹腔镜手术的患者,根据所在病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予以耳穴埋豆联合艾灸治疗。观察两组患者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时间和腹胀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时间均早于对照组(P0.05),腹胀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耳穴埋豆联合艾灸能有效促进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患者肠功能的恢复,适合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腹部手术是外科常见的手术,暂时性的肠道功能障碍是每个腹部手术术后患者必经的过程.术后由于损伤、机械刺激、麻醉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使肠功能受到一定的抑制,导致术后早期出现腹胀、腹痛、肠麻痹等[1].  相似文献   

12.
促进腹部手术后肠蠕动恢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腹部手术是外科常见的手术,暂时性的肠道功能障碍是每个腹部手术术后患者必经的过程。术后由于损伤、机械刺激、麻醉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使肠功能受到一定的抑制,导致术后早期出现腹胀、腹痛、肠麻痹等^[1]。如何有效安全地提早术后第1次排气时间,尽早恢复正常的进食功能,是患者康复过程中非常重要而且急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腹部(非结肠及直肠)择期手术患者术前灌肠与不灌肠对术后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珐将200例行择期腹部手术(非结肠及直肠)的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各100例)。对照组:术前早晨用1000ml生理盐水和20%肥皂液10ml灌肠。试验组:不灌肠。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肠鸣音恢复情况、首次自主排气时间及首次自主排便时间。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肠鸣音恢复情况无显著性差异(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患者术后首次通气时间及首次排便时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腹部手术前灌肠和不灌肠对术后肠功能的恢复情况无明显影响,可省略灌肠措施,以减轻患者灌肠时的不舒适感,节省了医疗费用。  相似文献   

14.
须斐  汪晔倩  孙洪 《护理管理杂志》2011,11(10):752-753
目的 观察大承气汤组方外敷神阙穴促进腹部手术后肠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 将80例腹部手术后患者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外科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干预基础上于术后6 h用大承气汤组方持续外敷神阙穴,比较两组患者首次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结果 干预组患者首次肛门排气时间缩短,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术前肠道干预与否对妇科腹部手术后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185例妇科良性肿瘤行腹部手术病人分为术前肠道不干预组与干预组,干预组又分为灌肠组与口服甘露醇组.肠道不干预组术前不做任何肠道干预.灌肠组用0.1%肥皂水于术前1 d晚灌肠1次,术晨灌肠2次.口服甘露醇组于术前1 d 16:00口服20%甘露醇250 mL与5%葡萄糖500 mL混合液,在30 min内服完.所有病人其他干预均相同.观察3组病人术中肠胀气情况、手术时间及术后肠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肠道不干预组肠鸣音恢复时间及首次肛门排气时间较干预组短(P<0.05或P<0.01),且术后腹胀发生率低于干预组(P<0.01).[结论]妇科良性肿瘤腹部手术前行肠道干预,可延迟术后肠功能的恢复,可考虑不进行肠道干预.  相似文献   

16.
腹部手术是妇科常见的手术,多限于盆腔器官[1],与其他外科的消化道手术相比,妇科腹部手术一般不触及肠管[2]。妇科腹部手术患者在术后12~14h内均会出现暂时性肠麻痹,随着麻醉药物抑制作用的减弱及术后时间的延长而逐渐恢复,一般在术后3d整个胃肠道功能基本恢复正常,开始排气或排便,若超过此期限不能自主肛门排气则会引起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不同开塞露纳肛法对腹部术后患者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72例腹部术后72h未能肛门排气或排便的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36例,对照组采用开塞露插入肛门3—4cm的方法;实验组用注射器抽取开塞露连接一次性吸痰管后插入肛门15cm的方法。观察两组患者首次肛门排气和排便时间及腹胀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首次肛门排气和排便时间较对照组短,腹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与传统的开塞露直接插入肛门方法相比,采用注射器抽取开塞露连接一次性吸痰管插入肛门的方法能促进腹部术后患者肠功能恢复和降低腹胀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正>腹部手术患者由于麻醉、术中暴露、牵拉等原因,术后患者胃肠功能障碍,表现为胃肠蠕动减弱、肠鸣音消失、腹胀、停止排气排便等。因此,腹部手术后促进胃肠功能恢复成为术后护理的重要内容之一。随着临床经验的积累和相关诊疗技术的进步,对于促进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方法也多种多样,现将各方法内容综述如下。1影响胃肠功能恢复的相关因素1.1手术种类罗涛等[1]研究表明,同样为腹部手术,普通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针对性护理干预对全麻腹腔胃肠道手术后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该院接受全麻状态下腹腔胃肠道手术患者110例,采用数字法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予以常规临床护理措施,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手术后肠功能恢复情况、手术前后腹胀程度评分与睡眠评分、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肠鸣音恢复时间、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腹胀程度评分与睡眠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以及对照组治疗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麻腹腔胃肠手术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对其术后肠功能的恢复具有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0.
妇科腹部手术后患者因麻醉、手术创伤、牵拉等刺激 ,常导致肠蠕动功能减弱 ,出现腹胀、术后排气、排便功能障碍等。自 1998年 10月始 ,我们对在硬腹外麻醉下行妇科腹部手术的患者采用按压足三里、中腕、三阴交穴位的方法 ,促进肠蠕动功能恢复 ,效果满意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选择 1998年 10月至1999年 6月在我院住院的腹部手术患者 40 3例 ,包括附件切除术、卵巢肿瘤剥除术、全子宫切除术、次全子宫切除术等。将用按压穴位法的 2 0 2例为观察组 ;用常规护理措施的 2 0 1例为对照组。两组年龄均为 18~ 72岁 ,术前 2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