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钭国英 《现代护理》2001,7(5):35-36
重症肌无力是神经肌肉接头间神经传递障碍的一种慢性病 ,目前主张不管有无合并胸腺瘤均行胸腺切除术 ,可取得较好效果[1] 。 1995年 12月~ 1999年 10月 ,我科共收治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患者 9例 ,经胸腺瘤切除术加纵膈脂肪清扫术后均治愈出院。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9例中男 3例 ,女 6例 ,年龄 12~ 6 4岁 ,平均年龄 37岁。其中眼肌型 4例 ,混合型 2例 ,全身型 3例。术前发生肌无力危象 1例 ,术后发生肌无力危象 2例 ,3例术后均呼吸机支持 7~ 2 8天 ,发生频发室性早搏 1例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1例 ,心动过缓 2例。 9例均经…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围术期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采取配对分组的方法将53例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胸腺瘤摘除患者分成两组,观察组27例,对照组26例.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对照组按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术后发生肺部感染和肌无力危象的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肺部感染和肌无力危象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1).结论 护理干预能有效减少呼吸道并发症和肌无力危象的发生,能缩短住院时间,减轻患者的痛苦及家属的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3.
2002年3月~2007年9月,我院行全胸腺切除术治疗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患者19例,经精心护理,效果满意。现将围术期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19例,男13例、女6例,年龄24~55岁,均为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患者。术前肌无力Osserman分型:Ⅰ型10例,Ⅱa型4例,Ⅱb型3例,Ⅲ型2例。均行全胸腺切除术,行气管切开2例。术后发生肌无力危象2例,胆碱能危象1例,均抢救成功。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评价危象预见性评分护理对于减少重症肌无力合并胸腺瘤患者术后并发症及护理缺陷的效果.方法 将我院外科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46例重症肌无力合并胸腺瘤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3例.研究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危象预见性评分护理,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比较2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平均住院时间、护理缺陷率和患者满意度,并实施Osserman疗效评价.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各项术后并发症(出血、气胸、呼吸道感染和重症肌无力危象)发生率显著降低,住院时间显著缩短,护理缺陷率明显降低,患者满意度提高,治疗有效率升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危象预见评分护理能够显著降低重症肌无力合并胸腺瘤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护理缺陷发生率,促进患者康复,对于改善患者术后身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围术期肌无力危象的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胸腺瘤是位于前纵隔内的一种较常见的肿瘤,该类肿瘤的最大的特点是约10%~45%的病例合并重症肌无力。重症肌无力是一种由于神经-肌肉接头处传递障碍所致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以受累骨骼肌极易疲劳,经休息或服用抗胆碱酯酶药物后部分恢复为特征。早期行胸腺瘤切除可同时治疗重症肌无力,但手术后易发生肌无力危象,即因呼吸肌无力所致的严重呼吸衰竭状态。  相似文献   

6.
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患者围手术期护理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胸腺瘤多位于前纵隔、前上纵隔 ,亦可位于中纵隔或后纵隔 ,常见于成年人。发病年龄多在 2 0~ 4 0岁之间 ,9%~ 38%的胸腺瘤患者发生重症肌无力[1] ,自 1998年以来 ,我科共收治胸腺瘤5 8例 ,其中合并重症肌无力患者 15例 ,现将其围手术期护理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15例中男 10例 ,女 5例 ,32~ 6 5岁 ,平均 4 8岁。病理类型 :9例为良性 ,6例为恶性。术前均合并肌无力 ,术后均得到缓解。术后 10例经鼻气管插管 ,5例行气管切开 ,均用呼吸机辅助呼吸 ,平均带机天数为3d ,均未发生感染。2 护 理2 1 术前护理2 1 1 心理护理 重症肌…  相似文献   

7.
重症肌无力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目前,医学上认为胸腺瘤产生过多的T细胞是导致这类疾病的重要因素。外科摘除胸腺癌是临床的重要治疗手段之一,而术后监护与机械通气耐受造成脱机拔管困难,血浆置换等治疗的配合,减少并发症,促进健康又是这类疾病不容忽视的环节。1 病例介绍 患者,女,58岁,因右眼脸下垂16个月,双上肢无力,吞咽困难4个月入院。专科检查四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病人的麻醉管理。方法:对28例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病人麻醉进行回顾性分析,讨论该种病人的麻醉管理。结果:28例病人麻醉过程相对平稳,25例病人术后短时间拔管,麻醉后复苏室观察1~3h后送外科监护室观察1~3d,3例病人带管直接送外科监护室,24h之内拔除了气管导管。无一例重症肌无力危象发生。结论: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病人需要术前认真准备,术中仔细操作避免大出血,应用平衡麻醉,术后加强监测能够有效防止重症肌无力危象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 总结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手术治疗的临床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36例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患者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 随访11~46个月,未发现肿瘤复发的征象.完全缓解8例,部分缓解14例,稳定10例,进展4例,总有效率61.1%(22/36).Ⅰ型、Ⅱa型、Ⅱb型和Ⅲ型总有效率分别为66.7%(12/18)、55.6%(5/9)、50.0%(3/6)、66.7%(2/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患者,术前应明确诊断,选用适合的手术切口,尽量彻底切除胸腺瘤及纵隔脂肪组织,围手术期积极处理,积极防治肌无力危象及感染等并发症的出现.  相似文献   

10.
胸腺瘤伴重症肌无力16例围术期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4年8月~2006年2月,我们为16例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患者实施手术,经精心护理,效果满意。现将围术期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16例,男11例,女5例。均为胸腺瘤伴重症肌无力患者。10例因眼睑下垂,复视,咀嚼无力就诊,胸部CT检查示胸腺瘤;2例因腭肌轻瘫,出现构音障碍,发音  相似文献   

11.
胸腺瘤术后重症肌无力的观察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症肌无力是横纹肌收缩无力所致,而横纹肌收缩依赖于神经发出冲动未稍释放化学递质乙酰胆硷和终板上的受体结合引起肌肉收缩。和受体结合的乙酰胆硷,很快被终板下的胆硷酯酶分解,恢复稳定的膜电位,并能再次接受神经传递。重症肌无力患者15%伴有胸腺瘤,其余病人中的80%也显示胸腺髓质中淋巴细胞,浆细胞和巨噬细胞增多。位于前上纵膈的胸腺为中枢淋巴器官,主要功能  相似文献   

12.
总结25例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的术后护理.认为要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和肌力的变化,加强呼吸道管理,做好心理护理、用药指导,观察药物的作用和不良反应,警惕肌无力危象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强盛 《全科护理》2011,(16):1501-1502
胸腺瘤是常见的前上纵隔肿瘤,占前上纵隔肿瘤的50%,发病率男女无差异。胸腺瘤具有特异性表现,合并多种副瘤综合征,其中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 gravia,MG)是最常见的一种。  相似文献   

14.
胸腺瘤是常见的前上纵隔肿瘤[1],占前上纵隔肿瘤的50%,发病率男女无差异.胸腺瘤具有特异性表现,合并多种副瘤综合征,其中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 gravia,MG)是最常见的一种.重症肌无力是乙酰胆碱受体致敏而累及神经-肌肉接头突触后膜上乙酰胆碱受体的一种以神经肌肉传导障碍为特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2].  相似文献   

15.
胸腺瘤伴重症肌无力患者外科治疗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院自 1992年 2月至 2 0 0 0年 2月共收治胸腺瘤伴重症肌无力患者 7例 ,术后发生呼吸道严重感染 1例 ,抢救无效死亡 ,其他均痊愈出院。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7例中男 4例 ,女 3例 ,18~6 2岁。临床分型 :眼肌型 4例 ,全身型 2例 ,延髓型 1例。术后发生肌无力危象 2例 ,胆碱能危象 1例 ,呼吸道感染 1例。2 观察与护理2 1 术前准备2 1 1 改善肌无力症状 术前 2周给予抗胆碱脂酶药物 ,吡啶斯的明6 0mg ,每日 3次 ,术日晨加服 1次。2 1 2 为避免患者术后进食呛咳 ,需留置胃管 ,插胃管时动作轻柔 ,用力勿过猛过大 ,…  相似文献   

16.
赵丹宁 《护士进修杂志》2005,20(10):945-946
重症胸腺瘤是指肿瘤侵及周围脏器、体积大、多伴有重症肌无力症状等。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 Gravis,MG)是累及神经肌肉突触后膜乙酰胆碱受体的自身免疫性疾病。胸腺瘤病人中平均约8.5%~27%有重症肌无力的症状,  相似文献   

17.
本院自2002年5月到2004年8月,收治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病人4例,均经手术治疗,现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胸腺瘤伴重症肌无力(MG)患者行胸腺瘤切除术后,发生肌尢力危象的影响因素及治疗措施。方法:48例胸腺瘤伴MG患者行扩大胸腺切除术,术后是否发生肌无力危象分组。分析肌无力危象与性别、年龄、病史、Osserman分型、胸腺瘤病理类型、Masaoka病理分期及术前用药关系,建立人工气道与机械通气治疗肌无力危象疗效。结果:18例患者于术后(1.69±1.62)d发生肌无力危象,肌无力危象与年龄、性别、Osser—msn分型、病理类型、Masaoka分期及术前用药无关。9例气管切开、6例鼻腔气管插管、3例口腔气管插管.机械通气(12.0±13.88)d,肌无力危象组住院时间明显延长(34.61±23.90d vs 20.33±15.26d,P〈0.05),10例给予大剂量激素冲击治疗,其中1例发生双侧股骨头坏死,无一例死亡。结论:胸腺瘤伴MG患者术后肌无力危象的发生与胸腺瘤关系不密切,迅速建立人工气道与合理的机械通气策略是救治肌无力危象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胸腺主司免疫调节和诱导免疫耐受功能。临床研究表明 ,约 75 %~80 %的重症肌无力 (myastheniagraris,MG)患者胸腺异常 ,其中 6 0 %~ 75 %为胸腺增生 ,10 %~ 30 %为胸腺瘤。MG是神经肌肉接头处乙酰胆碱受体自身致敏和破坏所致的自身免疫疾病 ,表现为运动后肌肉疲劳和无力 ,经休息或用抗胆碱脂酶药后可以缓解。1992年 1月至 1999年 12月 ,我院收治胸腺瘤 2 6例 ,其中 2 1例合并MG ,现将围术期护理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2 1例中男 15例 ,女 6例 ,2 2~ 6 5岁 ,平均 45岁。MG临床表现主要是不能持续或反复收缩…  相似文献   

20.
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的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儒红 《实用医学杂志》2002,18(12):1354-1354
重症肌无力(MG)是一种神经肌肉接头间传导功能发生障碍的自身免疫性病[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