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比较涂片和切片对骨髓细胞增生低下的诊断价值。方法:对66例骨髓涂片示细胞增生低下(或极度低下)患者的同期同部位骨髓活检组织用石蜡包埋半薄切片,做常规HE染色及网状蛋白染色,光镜下观察。结果:涂片示细胞增生低下(或极度低下),而切片结果分为以下5类:细胞增生低下10例,细胞增生旺盛37例,网状纤维增生6例,骨髓细胞增生旺盛伴网状纤维增加9例,穿刺失败4例。结论:骨穿干抽或骨髓涂片示细胞增生低下(或极度低下)并非完全是骨髓细胞增生不良所致,骨髓涂片与活检相结合可提高对骨髓细胞增生程度及血液病诊断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骨髓涂片示细胞增生低下的原因。方法:对66例骨髓涂片显示细胞增生低下(或极度低下)患者的同期同部位骨髓活检组织用塑料包埋半薄切片,做常规染色及网状蛋白染色,光镜下观察。结果:根据切片结果把引起骨髓涂片示细胞增生低下(或极度低下)的原因分为以下5类:细胞增生低下(10例,10/66);细胞增生旺盛(37例,37/66);网状纤维增加(6例,6/66);骨髓细胞增生旺盛伴网状纤维增加(9例,9/66);穿刺失败(4例,4/66)。结论:骨穿干抽或骨髓涂片示细胞增生低下(或极度低下)并非完全是骨髓细胞增生不良所致,骨髓涂片与活检相结合可提高对骨髓细胞增生程度的判断及血液病诊断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3.
何涛 《安徽医学》2013,34(6):810-811
目的探讨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诊断中,骨髓涂片和骨髓活检的异同性。方法对22例MDS患者同步做骨髓涂片和骨髓活检切片,观察骨髓涂片和切片的形态学特征,并对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活检切片对骨髓增生程度的判断明显优于涂片;涂片对红系病态造血的观察优于活检,而活检对原始细胞数量、网状纤维增生、粒系、巨核系病态造血观察优于涂片。结论骨髓涂片与骨髓活检在MDS的诊断、分型中各有优点,结合应用可提高MDS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骨髓穿刺涂片与骨髓活检切片同步观察对诊断MDS的临床意义。方法针对32例MDS病人采用骨髓抽吸——活检双标本一步法取材,同步观察其涂片和切片。结果活检切片对骨髓增生程度的判断优于穿刺涂片。粒系、巨系病态造血检出率活检切片高于穿刺涂片,红系病态造血的检出率穿刺涂片高于活检切片。网状纤维增生的观察活检切片优于穿刺涂片。结论活检切片和穿刺涂片同步观察比常规穿刺涂片形态学观察更有利于提高MDS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5.
孙嘉峰  黄艳  杨佳  高芳  杨波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11,42(11):912-914,942
目的探讨骨髓涂片及骨髓活检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 syndrome,MDS)诊断中的意义,以利于正确分型,指导治疗。方法观察64例MDS患者骨髓涂片及活检的形态学特征,并对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64例MDS患者中,骨髓涂片三系病态造血分别为:粒系57例(89.1%),红系40例(62.5%),巨核系23例(35.9%)。涂片中原始细胞比例:<5%者29例,5%-9%者18例,10%-19%者17例。活检切片中检出幼稚前体细胞异常定位(abnormal localization ofimmature precursor,ALIP)55例(85.9%);巨核系病态造血39例(60.9%);Gomori网状纤维染色呈现阳性者23例(35.9%),伴骨髓纤维化13例(20.3%);铁染色呈现阳性者39例(60.9%)。结论骨髓涂片从细胞形态及细微结构观察病态改变。而活检既可以全面观察并显示骨髓内造血细胞之间,造血细胞与骨小梁及间质细胞之间的结构关系,也可以反映是否存在骨髓纤维化及其他改变,如铁代谢异常等。骨髓涂片和骨髓活检在MDS诊断、分型中各有优点,两者结合,相互补充,可以全面反映MDS患者骨髓形态学改变,对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骨髓活检和骨髓涂片在血小板减少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157例血小板减少患者骨髓涂片和骨髓活检切片的临床资料,分别观察骨髓涂片和活检切片的增生程度、骨髓造血容积、巨核细胞数及阳性结果检出率。结果骨髓组织切片能准确地反映骨髓细胞增生程度,阳性结果检出率高于骨髓涂片。结论骨髓活检可作为血小板减少重要的鉴别诊断依据,骨髓活检和涂片同步观察能有效提高血液病诊断率,减少误诊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骨髓活检和骨髓涂片在血小板减少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157例血小板减少患者骨髓涂片和骨髓活检切片的临床资料,分别观察骨髓涂片和活检切片的增生程度、骨髓造血容积、巨核细胞数及阳性结果检出率.结果 骨髓组织切片能准确地反映骨髓细胞增生程度,阳性结果检出率高于骨髓涂片.结论 骨髓活检可作为血小板减少重要的鉴别诊断依据,骨髓活检和涂片同步观察能有效提高血液病诊断率,减少误诊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估骨髓活检在骨髓增生低下性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0例骨髓增生低下患者分别作骨髓涂片与活检印片的光镜检测。结果:骨髓涂片提示为增生低下性疾病的20例患者中,经活检切片确诊为骨髓转移癌者5例;骨髓纤维化者2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者5例;慢粒合并骨髓纤维化者5例;急性白血病者3例。结论:骨髓活检是诊断骨髓增生低下性疾病的必要手段。  相似文献   

9.
骨髓活检病理学检测在血液病诊断和鉴别诊断的价值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探讨骨髓活检和骨髓涂片在血液病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对650例血液病患者,分别进行外周血采集,骨髓活检和骨髓穿刺,分别观察骨髓涂片和骨髓活检切片.结果 骨髓活检切片能准确地反映骨髓细胞增生程度,对恶性细胞的检出率更高.在淋巴瘤、骨髓纤维化、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骨髓转移癌、多发性骨髓瘤诊断方面,骨髓活检优于涂片.结论 骨髓活检和涂片同步观察能有效提高血液病的诊断率,减少误诊率,并正确判断疾病的分期.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恶性血液病继发骨髓纤维化患者的临床情况和骨髓病理学特征,探讨继发性骨髓纤维化与原发性骨髓纤维化在临床表现及骨髓组织形态的差异。方法对69例继发性骨髓纤维化(SMF)患者分别采用骨髓活检塑料包埋切片HGE(苏木素-吉姆萨-伊红)染色和骨髓涂片Wright染色进行组织与细胞形态学对比观察,并与36例原发性骨髓纤维化纤维化期(PMF-F)患者骨髓组织形态进行回顾性比较分析。结果 69例SMF患者初诊年龄显著低于PMF患者(P<0.05),在初诊时贫血的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实验室指标包括血红蛋白、白细胞数量、血小板数量没有显著差异。两组病例在骨髓涂片以及骨髓活检的增生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骨髓活检网状纤维染色不同级别网状纤维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①继发骨髓纤维化的发生年龄小,且多取决于其基础疾病的发生年龄。②继发性骨髓纤维化骨髓涂片和骨髓活检的增生程度与原发性骨髓纤维化相比,增生情况较好,对临床年轻的骨髓纤维化患者及早寻找原发病因,进行鉴别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