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胸、腹腔镜联合切除食管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2011年5月至2012年3月40例食管癌患者采用胸、腹腔镜联合切除术,先侧卧位、胸腔镜下游离切除食管并清扫胸部淋巴结;然后平卧位,腹腔镜下游离胃并清扫腹部淋巴结,将胃制成管状于左颈部吻合。结果:全组无中转开胸腹病例,手术时间平均为320min,术中失血量平均280ml,淋巴结清扫共计392枚。术后住院时间平均10.2天,术后36h胸部切口疼痛VAS法评分平均为3.26分,术后胸腔引流平均为200ml,胃肠减压引流量平均为150ml,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5.0%(6/40),其中肺部感染5例,颈部吻合口瘘2例(术后第5、8天)。随访40例,随访时间为1-9个月,均无复发、转移、死亡。结论: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切除术安全、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腹部无小切口腹腔镜联合右胸小切口 Ivor - Lewis 食管癌根治术的安全性、可行性及短期疗效。方法:2012年至今我院行腹部无小切口腹腔镜联合右胸小切口 Ivor - Lewis 食管癌根治术30例,腹腔镜下游离胃并行 D2淋巴结廓清,腹腔内制作部分管状胃,右腋下第5肋间10~12cm 小切口进胸,游离食管并行胸内淋巴结廓清,将胃上提至胸腔,行食管胃胸膜顶吻合,镜下60闭合器完成剩余管状胃的制作。结果:手术经过顺利,其中中转开腹止血1例。手术平均时间160min,平均出血量25ml,所有病例无腹部并发症,无吻合口瘘,无肺内并发症,无胃排空延迟,均治愈出院。结论:腹部无小切口腹腔镜联合右胸微小切口 Ivor -Lewis 食管癌根治术是安全可行的,近期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3.
1985年9月至1991年1月间,我院应用经食管床全胃重建食管术治疗高位食管癌100例,获得较好的近期疗效。本术式的重点是经右胸游离并切除全胸段食管;行上腹正中切口经腹游离全胃,常规行幽门成形及沿小弯的管状胃缝缩术;将制备的管状全胃组织经食管裂孔,送于后纵隔食管床之中,再于左颈部将管状胃递出;最后于左颈部与食管(咽)行Gambee氏单层吻合术。本组胸内(心、肺)未发生术后并发症,颈部吻合瘘为2%。  相似文献   

4.
电视胸腔镜辅助食管癌切除术效果评价(附7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电视胸腔镜辅助(VATS)食管癌切除手术方式效果。方法 1998至2003年采用VATS辅助行食管癌切除术7例,均为上段食管癌,肿瘤长度3cm~8cm。手术分三步:VATS下经右胸游离食管及肿瘤、清扫淋巴结;经上腹部切口游离胃;行颈部食管胃吻合。结果 手术时间120~180分钟,平均150分钟;术中胸腔出血50~100ml,无手术并发症,均痊愈出院。结论 电视胸腔镜辅助食管癌切除具有不开胸、心肺功能影响小、胸壁完整、术后病人咳嗽排痰有力、肺内并发症少;颈部吻合无胸内吻合口瘘之虑等优点。对于胸上段食管病变、需在颈部吻合食管胃的患者优为适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价胸腹腔镜联合治疗食管癌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9月-2014年7月行胸腹腔镜联合治疗食管癌的20例患者的资料,手术先左侧卧位,胸腔镜下游离食管并清扫胸部淋巴结;然后平卧位,腹腔镜下游离胃并清扫腹腔淋巴结,制作管状胃行左颈部机械吻合术。结果 全组无中转开胸开腹病例,胸腔镜手术时间(90±30)min,腹腔镜手术时间(65±20)min,总手术时间(210±40)min。术中胸腔失血量60~200mL,平均110mL,术中腹腔失血量30~100mL,平均60mL,每例患者清扫胸部淋巴结8~15枚,平均11.2枚,清扫腹腔淋巴结6~12枚,平均8.4枚。术后胸腔引流量200~650mL,平均为350mL,术后进食时间6~8天,平均7.0天。术后住院时间11~14天,平均12.0天,术后病理诊断20例均为鳞状细胞癌,术后分期(T1-3N0-1M0),上下切缘阴性,无吻合口瘘,术后肺部感染1例,术后出现喉返神经损伤1例,随访6个月后恢复,术后3个月出现吻合口狭窄1例,予以内镜下扩张三次后治愈。术后随访20例,随访时间为2~10个月,无复发转移及死亡病例。结论 胸腹腔镜联合治疗食管癌具有手术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少,安全可行,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胸腔镜辅助上腹小切口,保留胃左动脉的早期胸下段食管、贲门癌根治性切除术的可行性和近期疗效。方法:2009年2月至2012年1月对15例胸下段食管癌及贲门癌患者经上腹正中小切口胸腔镜辅助下,施行了保留胃左动脉的胸下段食管、贲门癌根治性切除,即食管-胃胸腔内端-侧吻合手术。其中胸下段食管癌3例,贲门癌12例。术后病理分期:T1N0M04例、T2N0M07例、T2N1M04例。手术取右侧后仰卧位,辅助胸腔镜游离胸段食管并清扫纵隔淋巴结,上腹部正中小切口游离胃体并清扫腹腔区域淋巴结,保留胃左动脉,在腔镜辅助下于胸腔内行食管-胃端-侧吻合。结果:全组患者无大出血及死亡,手术时间90-120 min,平均95min。术后出现肺内感染2例,心律失常1例,对症治疗后均痊愈。平均住院12.5天,术中清扫淋巴结总数平均15枚。随访1-6个月,无死亡及复发。结论:小样本临床结果表明:胸腔镜辅助下小切口开腹,保留胃左动脉的胸下段食管、贲门癌根治性切除术安全可行,近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7.
左胸入路治疗中段食管癌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评价左开胸治疗中段食管癌。方法 自1992年1 月至1998年12月采用单纯左胸入路治疗中段食管癌89 例。全组病人均行食管钡餐造影检查。病变上缘均位于气管分叉以下长3~8cm 。右侧卧位。左后外侧切口,先经第七肋间进胸。游离主动脉弓下食管,若肿瘤外侵明显,尽量连同外侵组织整块切除。游离弓下食管至主动脉弓上。清扫纵隔淋巴结。打开膈肌游离胃,低位结扎胸导管。在贲门处切断下端食管,封闭贲门,修整胃小弯侧,将胃制成“管状”。将开胸器移至第五肋间,暴露主动脉弓水平。将食管、“管状”胃经主动脉弓后食管床及主动脉弓上三角处拉出,距胸顶3cm 处切断上端食管。食管- 胃- 层吻合法吻合。吻合口套入胃内3cm ,纵隔胸膜包埋。结果 89例中,1 例术后病理为食管残端阳性,二周后给予放疗。2例肺感染经抗炎治疗治愈。1例术后二周出现吻合口狭窄给予球囊扩张改善。全组无手术死亡。无吻合口瘘及反流。无乳糜胸。结论 单纯左胸入路具有一个切口同时完成胸、腹手术,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的优点。但因不能行全胸段食管切除与颈部吻合,故残端阳性发生率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侧俯卧位胸腔镜食管癌根治术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9月至2015年6月,我院全胸腔镜治疗的食管癌患者31例。采用全身麻醉,双腔管气管插管,由同一组医师行侧俯卧位胸腔镜游离胸段食管并清扫纵隔淋巴结,开腹游离胃,直线切割缝合器制作管状胃,通过胸骨后路径上提管胃,食管胃左颈部吻合。结果:中转开胸4例,手术时间(4.5±1.8)h,术中出血量(150±60)ml,术后胸腔引流管放置时间(5±3)d,术后住院时间(11±5)d。5例患者术后出现并发症,其中颈部吻合口瘘2例,颈部吻合口狭窄1例,胸腔积液1例,声音嘶哑1例。结论:侧俯卧位胸腔镜食管切除术在技术上是安全、微创、可行的。  相似文献   

9.
 1 996年以来 ,我院经左胸切除中下段食管癌经原食管床行颈部胃食管吻合术 1 56例 ,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人 1 56例 ,男 98例 ,女 58例 ,年龄 33~ 74岁 ,平均 57岁 ,发病时间最短 1 2天 ,最长 3个月 ,平均 36天 ,经X线钡餐透视确诊1 2 1例 ,食管拉网确诊 8例 ,内窥镜确诊 2 7例 ,根据其临床病理分期 :Ⅰ期 6例 ,Ⅱ期 68例 ,Ⅲ期 82例 ,根治性切除 1 4 4例 ,姑息性切除 1 2例。术后病理诊断鳞癌 1 54例 ,腺癌 1例 ,癌肉瘤 1例 ,残端均无癌残留 ,平均住院 2 4 .9天。1 .2 手术方法 右侧卧位 ,左上肢消毒用无菌单包扎 ,左胸后外侧切口入胸 ,完成食管及肿瘤的游离 ,弓后钝性游离食管至颈部 ,清扫胸腔淋巴结 ,切开膈肌游离胃 ,清扫腹腔淋巴结 ,贲门下断胃 ,若下段食管癌需要切除部分胃 ,为保证胃的长度足以提至颈部吻合 ,可在胃小弯侧横切纵缝(不切透粘膜 ) ,将胃缝成管状 ,食管及肿瘤用无菌塑料袋或乳胶袋包套 ,主动脉弓后分离容 3指 ,胃底最高点缝制牵引线与食管残端连结。手术台...  相似文献   

10.
丁洁  黄大业  赵坚  郭琪 《癌症进展》2021,19(19):1999-2001
目的 探讨改良管状胃代替食管对胸腹腔镜下食管癌根治术患者肺功能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将150例食管癌患者分为对照组(n=78)和改良组(n=72),对照组患者胸腹腔镜下食管癌根治术中给予管状胃代替食管,改良组患者胸腹腔镜下食管癌根治术中给予改良管状胃代替食管.比较两组患者的围手术期指标(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肺功能指标[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最大通气量(MVV)]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改良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术中出血量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3周,改良组患者FEV1、VC、MVV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改良组患者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9.72%,低于对照组患者的21.79%(P﹤0.05).结论 改良管状胃代替食管可缩短胸腹腔镜下食管癌根治术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术中出血量,促进患者肺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1.
三切口治疗胸中上段食管癌53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胸中上段食管癌的手术治疗方法及可靠的术式。方法:对53例胸中上段食管癌患者采用颈胸腹三切口食管癌根治术,术中行下颈野、胸野、上腹野淋巴结清除术,胃管成形代食管,经胸骨后或食管径路,于颈部行食管胃手工缝合。结果:手术切除率100%,近期随访效果好,并发症少。结论:对于胸中、上段食管癌采用经右胸三切口食管癌根治术,切除全胸段食管,行颈胸腹三区域淋巴结清除术,预防性结扎胸导管,保留迷走神经肺支,术中行幽门成形术,留置空肠营养管,胃管经食管床引至颈部,直视下食管胃分层间断缝合,符合食管癌根治原则,有利于减少术后复发及并发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全胸腹腔镜下食管癌根治食管胃颈部机械吻合术对食管癌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78例食管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入组先后顺序平均分成2组,每组39例。对照组传统开胸手术治疗,研究组全胸腹腔镜下食管癌根治术联合食管胃颈部机械吻合术治疗,观察治疗后在生活质量指标、远期生活质量和住院时间等指标比较。结果治疗后研究组在躯体、角色、情绪、认知、社会功能和症状子量表包括疲倦、恶心与呕吐、疼痛、呼吸困难、失眠、食欲丧失、便秘、腹泻、经济困难以及吞咽困难、进食、反流、疼痛、咽口水、梗阻、口干、食欲减退、咳嗽、言语上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远期生活质量吻合口瘘、反流、胸胃综合征、胃瘫、吻合口狭窄发生率分别为28.2%、15.38%、10.26%、12.82%、12.82%,显著低于对照组的58.97%、35.9%、30.77%、35.9%、46.15%,比较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在术中出血量、创口直径、住院时间上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而在清扫淋巴结数、手术时间上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全胸腹腔镜下食管癌根治食管胃颈部机械吻合术治疗食管癌能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且并发症低,创伤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食管癌切除术后患者近期存活质量的改变及其与手术切除、淋巴结清扫范围的关系。方法:行食管癌根治手术存活一年以上的155例患者分为A组:89例行食管癌切除胸内食管胃吻合及两野淋巴结清扫术;B组:66例行食管癌切除食管胃颈部吻合及三野淋巴结清扫术。采用EORTC QLQ-C30及EORTC QLQ-OES24测评所有患者的生存质量。结果:与术前相比,出院时所有患者的生存质量均有所下降,在3月~12月之内逐渐恢复。两组间比较,整体健康状态、躯体功能及角色功能A组优于B组,存在显著差异(P<0.01)。结论:食管癌患者术后近期内生存质量明显下降,术后一年逐渐恢复;食管大部切除、食管胃颈部吻合加三野淋巴结清扫术较食管部分切除、胸内吻合及二野淋巴结清扫对患者躯体及角色功能等生存质量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4.
消化道吻合器颈部食管胃吻合治疗食管癌346例临床报告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目的探讨次全食管切除胃经食管床消化道吻合器颈部食管胃吻合治疗食管癌的手术效果。方法346例食管癌患者采用左后外侧六肋间切口,游离肿瘤并行次全食管切除,清扫肿大淋巴结。取左颈部胸锁乳突肌前缘切口,游离颈段食管,将胃经食管床主动脉弓后上置颈部,行食管胃消化道吻合器吻合。分析该手术及效果。结果术后残端癌4例,发生率为1.2%。吻合口瘘19例,发生率为5.5%。术后死亡1例,死亡率为O.6%。吻合口狭窄13例,发生率为3.8%,均经食管扩张治愈。结论该术式符合肿瘤彻底切除的原则,残端癌阳性率低。胃放置于食管床内对呼吸循环影响小。使用吻合器增加了吻合的可靠性,减少了术后并发症。即使发生了吻合口瘘,处理也相对简单,死亡率低。  相似文献   

15.
评价食管胃吻合器胸顶吻合术在全胸段食管切除治疗食管癌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42例病例随机分为经左胸行食管胃吻合器顶吻合组和经右胸行“三切口”手术组,并对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听合器法具有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手术适应证广等优点,其食管切除以及胸腹部淋巴结的清扫范围与“三切口”术式大致相同,但颈部淋巴结的清扫不如后者。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纵隔镜联合腹腔镜手术治疗早期及浅表食管癌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21例早期及浅表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上述患者均接受纵隔镜联合腹腔镜手术,离断颈部食管、纵隔镜下应用推进器食管内翻下推分离食管,腹腔镜游离胃,经膈裂孔分离食管与纵隔镜会师,推进器上提食管及胃至颈部,完成食管胃底吻合。结果 全组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并发吻合口漏1例、快速心房纤颤4例、呼吸道感染1例和声音嘶哑1例。无围术期死亡病例。结论 纵隔镜联合腹腔镜下推进器食管内翻分离微创手术治疗早期及浅表食管癌,安全有效、康复快。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食管癌、贲门癌切除、食管(管状胃)胃侧侧吻合术的治疗效果及应用前景。方法共有32例患者行此手术。贲门癌6例、食管癌26例;其中胸下段9例,胸中段12例,胸上段5例。术中按肿瘤手术切除原则常规游离食管及近端胃,切除肿瘤。行主动脉弓下吻合9例,经食管床主动脉弓上吻合10例,左胸左颈两切口4例,右胸顶吻合3例,右胸颈腹三切口6例。22例患者应用管状胃代食管,10例患者应用全胃代食管。行食管胃端端吻合+侧侧吻合术15例;食管胃端侧吻合+侧侧吻合术10例;胸下段食管癌患者行食管管状胃全侧侧吻合术7例。结果本组病例术后分期分别为Ⅱa期9例,Ⅱb期11例,Ⅲ期12例。全部病例手术顺利,术后未出现吻合口瘘,术后2周复查上消化道钡透及胃镜检查均见吻合口通畅、无狭窄,术后随诊0.5~2年不等,均未见吻合口狭窄。结论食管癌、贲门癌切除食管(管状胃)胃侧侧吻合术可降低吻合口并发症尤其是狭窄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胸段食管鳞癌淋巴结转移强度和淋巴结清扫手术方式分析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Lu ZM  Zhang H  Wang MH  Cui DH  Yang YQ  Huang HZ 《癌症》2006,25(5):604-608
背景与目的:淋巴结转移强度包括淋巴结转移数量和淋巴结转移度。淋巴结转移度即术后病理证实的淋巴结转移数和切除淋巴结数的比值。这两个指标是评估食管癌分期和预后的重要指标。本研究探讨胸段食管鳞癌淋巴结转移强度以及影响淋巴结转移强度的因素,进而探讨淋巴结清扫术式。方法: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手术切除的120例食管鳞癌患者,术中按美国胸科协会(AST)Casson修订淋巴结分组清扫淋巴结。结果:120例胸段食管鳞癌清扫淋巴结2631个,平均每例22个。胸上段食管鳞癌向颈部转移的淋巴结转移度(20.9%)大于胸中段(12.9%)和胸下段食管癌(6.8%)(P<0.05)。胸下段淋巴结向腹部胃周转移淋巴结转移度(37.5%)大于胸中段(17.5%)和胸上段食管癌(7.1%)(P<0.05)。隆突淋巴结转移以中段多见。食管癌浸润深度、食管癌分化、食管环壁生长程度与淋巴结转移强度显著相关(P<0.05),食管癌病变长度与转移强度不相关(P>0.05)。经右胸三野淋巴结清扫术后生存时间优于经左胸二野淋巴结清扫术(P<0.05)。结论:食管癌术中应注意淋巴结转移强度高的区域淋巴结清扫。食管癌浸润深度、食管癌分化、食管环壁生长程度是影响淋巴结转移强度的重要因素。在胸段食管癌淋巴清扫手术中,经右胸三野淋巴结清扫明显优于经左胸二野淋巴结清扫术。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胸段食管癌手术治疗的方法。方法 92例胸段食管癌患者全部行右侧开胸全胸段食管切除、三野淋巴结清扫(3-FL)。结果 食管癌沿食管壁内上行播散与下行播散差异有显著性,胸上、中、下段食管癌下颈野淋巴结转移率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胸下段食管癌,全胸段食管切除、二野淋巴结清扫(2-FL)可列为首选术式;胸中、上段食管癌,特别是胸上段食管癌,全胸段食管切除、三野淋巴结清扫(3-FL)应列为首选术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胃管状成形重建食管手术治疗食管癌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410例食管癌患者行胃管状成形重建食管手术,其中92例在颈部行胃-食管吻合,318例在胸内行胃-食管吻合.术中测量做管状胃前的胃和管状胃的长度.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胃液引流量和内容、胸液引流量、术后输血量和围手术期对呼吸的影响、胃排空及反流等并发症发生的情况.结果: 410例患者均治愈出院.手术时间、术中及术后输血未增加,围手术期未发生胸胃综合征,无术后胃出血、胃排空障碍和反流.无手术死亡.结论: 胃管状成形重建食管术式符合生理解剖要求,减少了胸胃综合征症状和反流,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