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报道我院儿科1999年7月至2002年6月3年间收治76例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占全部呼吸道感染的18%。其中<6岁者占肺炎支原体感染者的59%。其临床表现除发热、呼吸道症状外,18例合并有肺外并发症,表现为多脏器损害。76例均通过冷凝集试验或/和支原体抗体检测阳性作为确诊依据。全部病例经红霉素或阿奇霉素治疗2周以上治愈,无1例死亡。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病例为我院近3年内收治支原体感染共76例,男42例,女34例。年龄3个月至14岁,其中3个月至3岁11例占14%,3~6岁35例占45%,6~14岁31例占41%。1.2临床表现76例均有发热,体温<38℃7例,38℃…  相似文献   

2.
上呼吸道感染是小儿常见病、多发病,近年来的文献报道和临床实践表明,肺炎支原体感染上升,在冬春常有小规模流行趋势。相当一部分上呼吸道感染是肺炎支原体所致。我科于2002年11月-2003年11月共收治233例上呼吸道感染患儿,肺炎支原体感染者54例,占全部病例23.18%,其临床表现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小儿肺炎支原体(MP)感染的肺部及肺外表现的临床特点,以及本地区的流行特点,提高对肺炎支原体感染的诊治水平.方法 对142例肺炎支原体感染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肺炎支原体感染~3岁占21.8%,~5岁占29.6%,~14岁占48.6%,婴幼儿多表现为发热、喘憋,年长儿除肺部表现外,常有肺外表现,同时在本年度呼吸道感染住院病例中肺炎支原体感染2004年占1.5%,2005年占4.7%,2006年占12.5%.结论 不同年龄段肺炎支原体感染率不同,其临床表现各异,肺炎支原体感染率有逐年上升趋势,应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效果好.  相似文献   

4.
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132例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小儿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MP)感染的临床特点,并通过分析以期提高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治疗水平.方法 对本院2006年9月~2009年7月住院的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患者132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式分析.结果 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患者率占到同期就诊的呼吸道感染患儿的17%.其中小于3岁55例(占41.7%),大于3 岁77例(占58.3%) ;伴肺外症状者55例(占41.7%) ;出入院符合诊断者58例(占43.39%) .结论 MP感染在呼吸道感染中极为多见,因其发病年龄不受限,造成MP感染后肺外损害较多,初入院误诊率较高,值得重视.本文所有患儿用阿奇霉素,疗程2~3周,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5.
姚臻 《微创医学》2006,25(1):26-28
目的探讨婴幼儿肺炎支原体(MP)感染的临床特点,以提高其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总结76例婴幼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特征与相关实验室检查及转归.结果婴幼儿MP感染主要累及呼吸道,以发热、咳嗽为主要表现,易于发生肺炎,占89.47%(68/76),出现肺外合并症42例,胸部X线检查呈现支气管肺炎影相学改变为主,MP-IgM抗体滴度180~1640,确诊时间为起病7~42 d.用阿奇霉素治疗有效,如合并细菌感染加用β-内酰胺类抗生素治疗.7例抗体滴度低(180)者未治自愈.结论婴幼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与一般呼吸道细菌性和病毒性感染不易区别,临床表现差异大,易导致全身多系统损害,使病情复杂化,应提高警惕,尽早检测血MP-IgM抗体,提高早期诊断率.对阿奇霉素疗效不佳者提示合并细菌感染,感染轻微者存在自愈倾向性.  相似文献   

6.
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流行特征及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章礼真 《安徽医学》2007,28(3):237-238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流行特征及临床特点。方法对2005年7月至2006年6月我院儿科收住的支原体肺炎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0例中,婴幼儿为36例占60%,3月、4月发病36例占60%,肺外器官受累38例占63.3%,均经阿奇霉素治疗好转。结论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流行与年龄、季节有密切关系,肺外并发症较多。故对不能完全以细菌、病毒感染解释的多脏器受累的呼吸道感染,应考虑到支原体感染。  相似文献   

7.
肺炎支原体(MP)感染所致的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近年来发病率有所增加,有时呈小流行.临床表现除有呼吸道症状外,还有其他系统受累的征象.我科从2003~2006年共收治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65例,其中有肺外表现者20例,占30.77%,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7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姜海晶 《基层医学论坛》2008,12(25):790-791
目的探讨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病例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总结76例肺炎支原体感染住院患儿的临床资料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婴幼儿病例43例,占56.5%;3岁以上患儿33例,占43.4%。婴幼儿病例中肺部出现湿音者23例,占53.5%;3岁以上患儿中肺部出现湿音者6例,占18.2%,二者之间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婴幼儿病例中出现肺外并发症者12例,占27.9%;3岁以上患儿出现肺外并发症者16例,占48.5%,二者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中婴幼儿病例与3岁以上患儿临床表现差异较大,婴幼儿病例以肺部表现明显且较重,而3岁以上患儿则肺部体征不明显,更易发生肺外并发症,所有病例阿奇霉素治疗效果好,疗程短。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小儿肺炎支原体(MP)感染的临床特点,并通过分析以期提高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治疗水平.方法 对本院2010年3月到2011年6月住院的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进行分析.结果 同期呼吸道感染中小儿支原体肺炎占20%,其中男42例,女29例,小于3岁12例(占16.9%),3~6岁26例(占56.6%),大于6岁33例(占46.4%).发病高峰期为11月到3月.结论 肺炎支原体(MP)在呼吸道感染中十分常见,并容易造成肺外感染,应值得注意.  相似文献   

10.
804例肺炎支原体IgM检测结果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了解本院住院病例肺炎支原体IgM阳性者的发病年龄、肺部及肺外感染与损害的分布情况。方法 :采用ELISA法检测住院病例 80 4例送检血清肺炎支原体IgM标本。结果 :肺炎支原体IgM阳性者占 2 4.5 0 % ( 197 80 4) ,其中年龄组以 3~ 7岁最多见 ,占 5 2 .79% ;婴幼儿次之 ,占 2 3.86%。肺炎支原体肺炎阳性率为 2 9.65 % ( 110 371) ,肺外感染及损害者为 87例。结论 :肺炎支原体感染在南通地区发生率较高 ,除肺炎外对众多肺外感染或损害应引起重视 ,并及时进行检测确诊和合理治疗。  相似文献   

11.
支原体(MP)引起呼吸道感染是青少年急性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体之一,近年来,国内外小儿支原体肺炎发病率有所增加,特别是肺外多脏器的损害已引起临床上的重视,现将我院儿科2003年2月到2004年6月202例呼吸道感染者中支原体阳性的33例病人(16.5%),进行综合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肺炎支原体(MP)在儿童急性咳嗽中感染的情况,提高对其的诊断和治疗水平,减少慢性咳嗽、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和严重肺外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5月至2013年4月,因急性咳嗽于我院就诊的肺炎支原体抗体(MP-IgM)检测阳性患儿的诊治过程。结果:共检人数149例,其中肺炎支原体抗体阳性52例,占34.89%;可疑病例26例,占17.4%;阴性71例,占48.29%。结论:肺炎支原体感染占呼吸道感染的23.3%,且呈逐年增多趋势[2]。近年因肺炎支原体感染导致的重症肺炎及全身多系统并发症的病例报道屡见不鲜,争取早期病原诊断并及于规范化治疗,将肺炎支原体感染对患儿的伤害降低到最小。  相似文献   

13.
刘淑芹  刘艳晨 《吉林医学》2003,24(4):348-348
目的:了解肺炎支原体感染以肺外表现为主要症状的临床疾病的特点,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本院(我科)收治的33例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33例肺炎支原体感染者,肺炎支原体抗体IgM检测均为阳性,临床以全身不同的器官系统受损为主要症状。其中心血管系统12例,占36.3%;皮肤损害8例,占24.24%;血液系统损害4例,占12.12%;肾脏改变4例,占12.12%;神经系统及消化系统损害各2例,占3.03%;骨骼系统1例,占3.0%。结论:肺炎支原体感染除可以引起非典型炎、气管肺炎等呼吸道系统为主要症状、体征的疾病外,还可能以呼吸道以外的全身其他各器官系统为主要症状体征。这部分病人容易被忽视、漏诊,应引起临床的重视。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抗体测定对小儿呼吸道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凝集法对患儿的血清中的肺炎支原体抗体进行检测。结果实验组组的850例呼吸道感染的患儿中有174例患儿的肺炎支原体抗体为阳性,占20.4%,对照组非呼吸道感染的114例患儿中有肺炎支原体抗体为阳性的患儿8例,占7.0%,实验组的肺炎支原体抗体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肺炎支原体抗体的测定在对小儿呼吸道感染的临床诊断中具有显著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呼吸道肺炎支原体感染情况及特点,以指导临床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2年12月郑州人民医院呼吸内科及儿科就诊的呼吸道感染患者1 035例。结果 1 035例呼吸道患者中肺炎支原体感染22.41%,其中6~12岁的儿童、12~18岁的青少年及大于60岁的老年感染率分别为31.48%、27.39%和27.54%,经统计学分析,不同人群肺炎支原体感染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冬季肺炎支原体感染率为29.64%,为全年最高。结论呼吸道肺炎支原体感染有人群性和季节性流行特点,儿童、青少年及老年人为易感人群,春、冬季为高发季节。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肺炎支原体(MP)感染及肺外脏器受累的临床表现以及治疗结果.方法 回顾和分析我院从2005年11月至2009年10月收治的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348例临床资料.其中肺外脏器受累临床表现124例.结果 348例患儿均有呼吸道症状,124例(35.6%)患儿有肺外脏器受累的临床表现:泌尿系统45例(36.3%);血液系统26例(21.0%);心血管系统20例(16.1%);消化系统19例(15.3%);神经系统12例(9.7%)等系统多见;其它2例.所有病例临床治疗比较顺利,经用大环内脂类抗生素治疗及对症处理,全部治愈出院,无一例死亡.结论 支原体感染不仅损害呼吸系统,还引起多系统多脏器损伤.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海口地区呼吸道感染疾病中肺炎支原体、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发病率的情况。方法 用固相酶联免疫吸附(ELISA)方法,捡测血清x2的特异性IgM抗体。结果 上呼吸道感染中肺炎支原体发病率占24.14%,下呼吸道感染中肺炎支原体发病率占31.9%,上呼吸道感染中腺病毒感染率占24.14%,下呼吸道感染中腺病毒感染率占18.89%,上呼吸道感染中呼吸道合胞病毒发病率占15.17%,下呼吸道感染中呼吸道合胞病毒发病率占17.24%。结论 肺炎支原体、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是小儿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不同年龄组肺炎支原体感染肺外并发症的临床特征。方法:对确诊肺炎支原体感染108例患儿进行回顾性临床分析。结果:108例均有呼吸道症状,其中发热76例,58例可听到啰音,主要为干啰音,新生儿组发病少,呼吸系统症状不明显,随着年龄增长呼吸系统症状明显,肺部体征以婴幼儿组及学前期组更为显著;肺外并发症以消化、心血管、血液、神经、皮肤黏膜及泌尿等系统多见。分别为21.3%、19.4%、13.9%,4.6%,3.7%和0.9%。全部经大环内脂类规则治疗好转。结论:肺炎支原体感染可引起多系统、多脏器损害。  相似文献   

19.
肺炎支原体 (MP)引起的呼吸道感染日趋增多 ,为了解MP在成人呼吸道感染中的特点 ,对 1999年 3月至 2 0 0 0年3月本院呼吸科住院的 1845例患者中对 965例进行抽血做支原体抗体检查 ,确诊为肺炎支原体感染 168例 ,占同期呼吸道感染住院病人数的 9 11% ,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168例中男 99例 ,女 69例 ,男∶女为 1 43∶1,年龄最小 15岁 ,最大 85岁 ,15~ 30岁占 2 3 64% ,30~50岁占 5 0 % ,5 0岁以上占 2 6 36%。全年散发 ,以 11月份至次年 1月份为高峰。1.2 临床表现 :发热 12 5例 (占 74 40 % ) ,畏寒 16例 (占9 5 2 …  相似文献   

20.
2002年11月至2003年6月我院呼吸科共接诊呼吸道支原体感染病人269例,其中成人支原体肺炎25例,占呼吸道支原体感染的9.3%。成人支原体肺炎与SARS起病初期临床症状及胸部X线表现有相似之处。我们对所收治的成人支原体肺炎患者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表现及诊治情况进行了总结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