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早期胸腔闭式置管引流与传统胸腔穿刺引流对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在常规抗痨的基础上,治疗组早期采用胸腔置管闭式引流,对照组应用传统胸腔穿刺引流,每周2~3次。观察胸水吸收时间、胸膜肥厚粘连及FVC、FEV1。结果:治疗组在胸水吸收时间、胸膜肥厚粘连及FVC、FEV1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结论:早期应用胸腔置管闭式引流,能减少操作次数,较快减轻临床症状,改善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对肺功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王天雄  张辰 《中原医刊》2005,32(17):55-56
近年来恶性肿瘤发病呈上升趋势,恶性胸腔积液的发生已明显增加,对于恶性胸水的治疗近年多采用微创胸腔闭式引流结合胸腔内化疗、胸膜内固定术治疗,疗效显著。我科从2000-2004年,对18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采取简易细管胸腔闭式引流结合胸膜固定术(亦称胸膜粘连术)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朴勇男  金花 《吉林医学》2007,28(11):1298-1299
目的:观察胸腔内注射尿激酶治疗结核性胸膜炎及降低胸膜肥厚粘连的疗效。方法:比较胸腔微管闭式引流、胸腔内注射尿激酶治疗结核性胸膜炎(35例)和常规胸腔穿刺抽液术(35例)两组。两组均采用2RHEZ/4RH方案+激素治疗,治疗组胸腔微管闭式引流、胸腔内注射尿激酶多次,对照组隔2~3d常规胸腔穿刺抽液2~4次,胸水吸收或稳定后观察胸膜肥厚粘连情况。结果:治疗组胸膜肥厚粘连率14.3%,对照组28.6%(P>0.05)。结论:胸腔内注射尿激酶可降低胸膜肥厚粘连的发生,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改良式胸腔闭式引流治疗结核性胸腔积液的疗效. 方法 选择2010年12月—2014年6月收治的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100例,进行随机分组,治疗组:应用中心静脉导管改良胸腔闭式引流,同时胸腔内注射尿激酶;对照组:应用常规胸穿抽液,同时胸腔内注射尿激酶. 结果 治疗组胸水引流彻底,并发症少,患者痛苦小,疗效优于对照组. 结论 应用中心静脉导管改良式胸腔闭式引流治疗结核性胸腔积液优于常规胸穿抽液治疗,胸膜粘连及胸膜肥厚发生率低,患者痛苦小,住院时间明显缩短.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中心静脉导管胸腔闭式引流术治疗结核性胸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08年7月-2009年7月共68例结核性胸膜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6例,采用中心静脉导管胸腔闭式引流术持续引流胸水。对照组32例,采用常规胸腔穿刺抽胸水。两组均给予2HRZE(S)/4HR正规口服抗痨治疗。观察其胸水吸收的情况和观察胸膜肥厚、粘连情况。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置管法治疗的患者胸膜粘连少、胸液消失时间早、胸膜增厚程度轻。结论:胸腔置管持续引流治疗结核性胸膜炎疗效确切,操作简便,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对 5例难治性大量肝性胸水采用胸腔穿刺术排放胸水后胸腔内注入大量 5 0 %葡萄糖 ,使胸膜粘连横膈裂孔闭塞。结果 ,胸水消失 3例 ,胸水明显减少 2例。呼吸困难、缺氧症状迅速缓解 ,直至消失。本法操作简单 ,无明显副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胸膜固定术后提高胸膜固定效果的胸腔引流方法及护理.方法:对108例经胸腔镜胸膜固定术治疗恶性胸腔积液患者随机分组,56例术后采用闭式引流加持续负压吸引,对比52例术后单纯闭式引流的疗效.结果:两组比较在拔管时间、排液量、形成包裹性胸腔积液及重度胸膜肥厚、完全缓解率方面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闭式引流加持续负压吸引配合良好的护理是提高胸膜固定更为合理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肝性胸水5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肝性胸水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失代偿期肝硬化并发胸水50例病人.结果 临床表现主要为:胸闷、气促、胸痛、呼吸困难、咳嗽和不明原因低热.胸水位于右侧64%,左侧20%,双侧16%,中大量胸水45例,少量胸水5例.所有病例皆合并腹水.胸水检查多为漏出液,大部分患者通过积极治疗胸水可以消失,主要死因为肝硬化的并发症.结论 肝性胸水为肝硬化晚期表现,诊断常无困难,胸腔闭式引流加胸膜粘连术对顽固性胸水的治疗可能有帮助.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应用中心静脉导管行胸腔闭式引流治疗216例癌性胸水的临床观察与护理。方法:单腔中心静脉导管一套在B超定位下进行胸腔闭式引流术,以及术前心理护理,术中配合,术后护理。结果:216例癌性胸水应用中心静脉导管行胸腔闭式引流治疗后,气促、呼吸困难等症状均得到缓解,90%以上患者胸水得到完全控制。结论:应用中心静脉导管胸腔闭式引流治疗癌性胸水其不良反应小,对病人的损伤也较小,同时配合使用胸膜粘连剂,为目前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一种较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胸腔闭式引流和间段抽液治疗胸腔积液疗效对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熊晓琦  曾凡军 《中原医刊》2004,31(17):21-22
目的:说明胸腔闭式引流较胸穿抽液治疗大量胸腔积液的优越性;方法:58例患者分为行胸腔闭式引流30例,胸穿抽液28例,观察抽掖量、不良反应发生率、平均胸水消失天数、胸膜增厚率。结果:胸腔闭式引流治疗大量胸腔积液所需时间短、不良反应少、胸膜增厚率低。结论:胸腔闭式引流术优于常规胸穿抽液。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胸腔注射尿激酶治疗结核性包裹性积液疗效。方法:选择38例结核性包裹性胸腔积液住院患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19例。两组均给予抗痨治疗、胸腔置管引流,治疗组经胸水引流后胸腔注射尿激酶10万U加生理盐水20 ml/次,6周后观察胸水及胸膜肥厚粘连变化。结果:治疗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结核性包裹积液,在正规抗痨、胸水引流的基础治疗上,向胸腔注射尿激酶,可加速胸水吸收,减轻胸膜肥厚粘连,疗效确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顾锡炳  曹弘 《苏州医学院学报》2000,20(6):570-570,572
对5例难治性大量肝性胸水采用胸腔穿刺术排放胸水后胸腔内注入大量50%葡萄糖,使胸膜粘连横膈裂孔闭塞。结果,胸水消失3例,胸水明显减少,2例,呼吸困难,缺、氧症状迅速缓解,直至消失。本法操作简单,无明显副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自发性乳糜胸患儿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及治疗转归。方法回顾性分析河北省儿童医院胸外科2007年6月—2012年12月收治的17例自发性乳糜胸患儿临床资料、诊疗过程及治疗效果,并复习国内外相关文献。结果所有患儿均行胸腔穿刺或胸腔闭式引流,完全禁食,静脉高营养支持,11例胸腔内注入50%高渗葡萄糖。治疗34周,14例胸腔引流量逐渐减少治愈,3例治疗3周后,胸腔引流液减少不明显,胸膜粘连伴肺不张,行开胸手术松解粘连,修补胸导管瘘口,2例治愈,1例术后再次复发,经间断胸腔穿刺治愈。结论儿童自发性乳糜胸是少见病例,一般经过胸腔穿刺或引流均能诊断,胸腔闭式引流配合胸腔内注入促粘连剂是有效的保守治疗手段,对于儿童可适当延长保守治疗时间,出现肺不张、胸膜粘连的病例需行手术治疗,有术后复发可能。  相似文献   

14.
自体血胸腔内注射治疗顽固性肝性胸腔积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自体血胸腔内注射治疗顽固性肝性胸腔积液的疗效、不良反应;方法:15例顽固性肝性胸腔积液患者,胸导管闭式引流后,胸腔内注入自体血40m1,行胸膜闭锁术,术后观察患者的近期疗效、不良反应及远期疗效,同时和文献报道的胸腔镜下胸膜闭锁术比较;结果:自体血胸腔内注射,胸膜闭锁的总有效率为86.7%,其中完全胸膜粘连60%,和文献报道的胸腔镜下胸膜闭锁术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自体血胸腔内注射治疗顽固性肝性胸腔积液疗效较好,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胸腔内注射尿激酶治疗结核性胸膜炎及胸膜肥厚的疗效。方法:将64例结核性包裹性胸膜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2例。治疗组在B超定位下胸腔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尿激酶20 u加生理盐水50 m L胸腔注入24 h后开放引流胸水;对照组经B超定位胸腔穿刺抽液,隔日1次;将两组病人的引流胸液量、胸穿刺数、气胸、胸水吸收时间、血性胸水发生率和胸膜增厚的程度进行对比。结果:治疗组引流胸液量大,胸腔穿刺数少,胸水吸收时间短,血性胸水发生率,引起胸膜增厚明显减少。结论:中心静脉导管留置胸腔内注射尿激酶治疗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能有效引流胸液,减轻胸膜增厚和粘连,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研究胸腔闭式引流并胸内注射尿激酶治疗结核性胸膜炎的疗效。方法 以129例中量以上积液的结核性胸膜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为3组,1组45例,胸腔闭式引流并胸内注射尿激酶治疗;2组45例,单纯胸腔闭式引流;3组39例,反复胸腔穿刺抽水。3组患者临床资料具有可比性,治疗1个月和6个月检查,显效为无胸膜肥厚粘连,有效为胸膜肥厚粘连,无效为胸腔包裹性积液。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组总有效率为93.3%,2组为68.9%,3组为53.8%。结论 胸腔闭式引流并胸内注射尿激酶,促进胸水吸收,防止胸膜肥厚粘连,效果肯定。  相似文献   

17.
结核性胸腔积液行内科胸腔镜及胸腔闭式引流术的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卢和平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15):2024-2024
对11例包裹性、粘连性的结核性胸膜炎患者在结核化疗和激素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内科胸腔镜、胸腔闭式引流术,11例胸膜炎患者均胸痛、胸闷症状消失,引流处伤口愈合良好,胸透和B超检查无胸水及胸膜粘连。提出做好胸腔境前物品准备、患者准备、胸腔镜术、胸腔闭式引流配合、胸腔闭式护理、及时健康指导等是其护理要点。  相似文献   

18.
季秋平 《中外医疗》2011,30(4):8-8,10
目的为了解决自发性气胸愈后反复复发问题。方法采用胸腔闭式引流加庆大霉素、高渗糖胸腔内注射胸膜粘连术治疗自发性气胸和单纯胸腔闭式引流术两组病人对照。结果治疗组病人临床治愈率92.0%,1年复发率4.4%;观察组临床治愈率93.3%,1年复发率42.9%。结论胸腔闭式引流胸膜粘连术治疗自发性气胸,取得了治愈率高,复发率低的效果,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覃祚柱  黄大明 《华夏医学》2006,19(6):1208-1209
恶性胸腔积液是常见于晚期癌症转移至胸膜的表现,最多为晚期肺癌患者。常规胸穿抽液及单纯闭式引流很难将胸水引流干净。我科采用常规胸水治疗加局部胞必佳应用,治疗大量癌性胸水,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总结探讨胸膜炎积液抽放水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在常规抗痨的基础上,治疗组早期采用中心静脉导胸腔置管引流,对照组应用传统胸腔穿刺引流,每周2~3次,每次少于1000ml.观察胸水吸收时间、胸膜肥厚粘连.结果 治疗组在胸水吸收时间、胸膜肥厚粘连方面均优于对照组,无出血、感染.结论 传统方法抽胸水,操作繁索,病人痛苦大,尤其是胸水逐渐减少时对胸膜的损伤几率较大,胸膜肥厚、包裹的发生率也较高.本方法操做简单、较快减轻临床症状,疗效可靠、损伤小、无出血、感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