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结合动态增强MRA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诊断价值.方法23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经彩色多普勒超声及三维动态增强磁共振血管造影(3D DCE-MRA)检查,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DSA)和/或手术结果相对照.结果83个可比节段中,超声检查符合率为72.29%,3D DCE-MRA符合率为53.01%,而超声结合MRA符合率达到84.34%.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结合3D DCE-MRA能提高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诊断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2.
MR LAVA技术在腹部血管成像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评价磁共振LAVA技术对上中腹部血管成像的应用价值与图像质量。方法44例用LAVA技术行上中腹检查并作动态增强的病例,按动脉血管树枝状走行分为五级,分析此方法对各级正常、变异及病变血管的显示能力,并与50例行3D DCE-MRA检查病例比较它们的血管成像质量。结果LAVA动态增强与3D DCE-MRA两种成像方法对Ⅱ、Ⅲ、Ⅳ、Ⅴ级血管的显示率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0),LAVA技术中Ⅰ、Ⅱ、Ⅲ级组与Ⅳ、Ⅴ级组间两两比较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0)。LAVA动态增强与3D DCE-MRA这两种方法在血管成像质量方面没有统计学意义(χ2=0.660,P=0.719)。LAVA组病例中发现7例血管变异(其中6例动脉,1例静脉),1例病变血管。3D DCE-MRA对照组发现2例病变血管,由于范围所限无法评价变异血管。结论LAVA动态增强技术对正常血管显示率及血管变异情况明显优于3D DCE-MRA,加上LAVA具有较高的分辨率,可同时显示腹部脏器的病变,故在上中腹部血管成像中LAVA动态增强可代替3D DCE-MRA。  相似文献   

3.
随着磁共振血管成像技术的不断发展成熟,由于其克服了传统的血管造影成像的碘电离辐射并具有无创性及无肾毒性等优越性在临床中受到医生与患者广泛接受与应用,但是由于三维动态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3D DCE-MRA)还处于不断的研究改善阶段,国内外学者通过各种实验研究不断更新技术并与DSA进行科学比较,期望它能在下肢血管成像中将来能完全取代DSA。本文对3D DCE-MRA成像技术的研究进展及临床应用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屏气法三维磁共振冠状动脉造影(3D MRCA)显示畸形冠状动脉与主动脉根部、右心室流出道关系的可行性及价值.方法 5名临床拟诊患者、1例志愿者接受MRCA检查,以屏气法三维稳态进动快速成像(3D true-FISP)梯度回波序列采集图像,获得左、右冠状动脉图像,分析畸形冠状动脉近段与冠状动脉窦(Valsalva窦)、右心室流出道的位置关系.结果 6例MRCA均明确诊断先天性冠状动脉起源畸形,畸形血管近段均走行于主动脉根部与右心室流出道之间.结论屏气法3D MRCA可明确诊断先天性冠状动脉起源畸形,显示畸形冠状动脉近段的走行路经,是一种可行的影像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5.
常见主动脉疾病包括真假性动脉瘤,主动脉夹层,主动脉缩窄,大动脉炎等.彩超虽然可以发现上述病变,但不能明确病变范围、大小及侧支情况以及保留图像等,因此无创性影像检查受到临床重视.三维动态增强磁共振血管造影利用顺磁性对比剂的短T1作用,在准确测定血循环时间的基础上,用超快速三维容积采集技术,获得对比剂首次通过靶动脉的高分辨率图像,高质量的3D原始图像允许进行各种复杂的后处理,3D技术能任意方向全面观察病变,为临床制定治疗方案提供充分信息.3D DCE MRA因具有高诊断准确率、无副反应而临床认可的血管造影方法.  相似文献   

6.
MR三维动态增强血管成像在胸主动脉疾病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20例健康检查者及31例胸主动脉病变患者的三维动态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3D DCE MRA),评价3D DCE MRA在胸主动脉成像及病变诊断上的应用价值,探讨影响3D DCE MRA成像的各项因素。方法:临床经彩色B超检查的20例健康检查者及31例考虑胸主动脉病变患者行MR平扫、电影及3D DCE MRA检查,并将源图像作最大信号强度投射重建(MIP)及多平面投射重建(MPR),分析图像质量及其对胸主动脉解剖及病变的显示情况。结果:除1例马凡氏综合征患者不能屏气而图像质量稍差外,其他均较好,能清楚地显示胸主动脉解剖及病变情况,对病变的显示率达到100%。并能显示血管外病变情况。结论:3D DCE MRA是胸主动脉病变的1种较好的检查方法,可部分取代创伤性较大的介入血管造影技术。  相似文献   

7.
磁共振对比增强血管三维成像技术的方法探讨   总被引:10,自引:5,他引:10  
目的探讨磁共振对比增强血管三维成像(3D CE-MRA)的技术方法和影响图像质量的因素.方法采用1.5T高场强磁共振检查仪,对38例病人进行靶血管3D CE-MRA检查.其中脑动脉14例,颈动脉9例,胸主动脉8例,门静脉4例,股动脉3例.成像技术包括3D CE-MRA增强前后图像数据减影,最大信号强度投影(MIP)及多平面重建(MPR).结果图像质量优良者达97.4%,能够清楚显示靶血管的正常解剖结构和病变部位及其狭窄程度.21例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和/或手术证实.结论高质量的3D CE-MRA图像依赖于注药后最佳的延时扫描时间、合适的注射速率、注射总量、扫描序列及其参数以及操作者的技巧和熟练程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主动脉缩窄合并右弓右降及多囊状动脉瘤的的影像学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2例主动脉缩窄合并右弓右降及多囊状动脉瘤x线胸片、超声心动图、心血管造影、三维动态增强磁共振造影(3DDCEMRA)资料并与手术病理结果对照。结果 两例均为镜面右位主动脉弓(Ⅰ型)、主动脉缩窄、主动脉弓部多囊状动脉瘤。结论 心血管造影是诊断该类复杂畸形最可靠的方法,三维动态增强磁共振造影(3DDCEMRA)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替代心血管造影,能为临床手术提供明确的定位与定性诊断。  相似文献   

9.
目的:应用三维动态增强磁共振血管造影对四肢血管疾病进行诊断,并与"金标准"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结果对比分析,评价其技术方法的价值。方法:选择2004-05/2007-05在北华大学附属医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0例四肢血管疾病患者。①用1.5T超导磁共振成像仪(SIEMENS novus1.5T)采集定位像,对兴趣血管注入15mL马根维显(先灵药业有限公司,022H)行三维动态增强磁共振血管造影。②采用Siemens Bicor C形双臂血管造影机,经股动脉采用常规Seldinger法穿刺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③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图像为标准,将三维动态增强磁共振血管造影获得的血管图像按照狭窄程度分为4级,狭窄段血管的长度分为3部分。评价2种方法检测测得的血管狭窄程度及狭窄长度的一致性。结果:30例患者的资料均进入结果分析。①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只观察到与血流相关的信息,而三维动态增强磁共振血管造影能够清楚显示靶血管的正常解剖结构和病变部位,可同时观察到血流、瘤体、骨组织、软组织及其结构关系。②三维动态增强磁共振血管造影测得动脉狭窄程度和长度较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略高.但二者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三维动态增强磁共振血管造影对四肢血管病变的诊断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有很好的一致性,是一种无创、简便快速的诊断方法,图像清晰,有助于观察血管病变及其与周围结构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多层螺旋CT显示和诊断纵隔内先天性静脉变异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在显示和诊断先天性静脉变异中的价值。方法:对13例患先后行胸部CT平扫和增强扫描。分别应用了多平面重建(MPR)13例、最大密度投影(MIP)7例、血管造影三维成像(3D imaging)5例。结果:平扫表现为主动脉弓左侧结节影,注射对比剂后与纵隔内大血管同步强化,应用重建技术后能观察血管走行,皆表现为双上腔静脉。结论:多层螺旋CT可分辨主动脉旁左侧先天性静脉变异。从而可为临床提供更多有价值的影像信息。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DCE-MRA在胸腹部大血管病变诊断中的价值。材料与方法收集我院31例患者的资料,使用SIEMENS公司生产的1·5T磁共振机,应用梯度回波加脂肪抑制层块扫描技术(fl3d-cor-fs),经肘静脉快速注入20ml造影剂后8~15s开始对靶血管区行屏气扫描。结果31例中主动脉离断2例,大动脉炎3例,肾动脉狭窄10例,腹主动脉硬化合并局限性动脉狭窄及动脉瘤1例,动脉硬化合并左锁骨下动脉狭窄1例,主动脉夹层4例,肺癌侵及肺动脉及分支5例,纵隔恶性淋巴瘤侵及心脏和周围血管1例,布加综合征4例,均能明确诊断且与DSA有良好的诊断符合性。结论DCE-MRA在胸腹部大血管病变的诊断中作用显著,可作为筛选胸腹部大血管病变首选检查方法,且对临床治疗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B-TFE与3D DCE-MRA联合应用在布加综合征(BCS)诊断中的价值。材料与方法搜集经DSA证实的布加综合征患者32例,其中8例为单纯下腔静脉阻塞,2例为单纯肝静脉阻塞,22例为下腔静脉阻塞伴肝静脉阻塞。32例患者均行B-TFE和3D DCE-MRA检查,分析两种方法及联合应用时对BCS及其侧支循环的显示情况。结果 B-TFE正确诊断8例下腔静脉阻塞、18例下腔静脉阻塞伴肝静脉阻塞和2例肝静脉阻塞,总检出率为87.5%(28/32);3D DCE-MRA正确诊断8例下腔静脉阻塞、19例下腔静脉阻塞伴肝静脉阻塞和1例肝静脉阻塞,总检出率为93.8%(30/32)。B-TFE共显示个193侧支循环,3DDCE-MRA则显示248个侧支循环。两者结合准确诊断全部BCS及其肝内外侧支循环。结论联合应用B-TFE和3DDCE-MRA是诊断BCS的理想方法。I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胎儿心脏大动脉畸形产前超声诊断的操作技巧,提高产前超声诊断符合率.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诊断并经产后证实的20例心脏大动脉畸形胎儿的超声图像,总结不同类型大动脉畸形的声像图特征.结果 20例心脏大动脉畸形胎儿均经产后新生儿超声心动图检查或引产后尸体解剖证实,大动脉畸形在三血管气管(3VT)切面上均呈阳性特征,分别表现为大动脉内径异常10例,包括肺动脉狭窄7例,主动脉狭窄1例,主动脉弓离断1例及主动脉弓缩窄1例;永存动脉干4例;大动脉交叉关系消失5例,包括右室双出口3例,大动脉转位2例;右位主动脉弓1例.17例胎儿合并心内其他结构异常.结论 3VT切面是诊断胎儿心脏大动脉异常敏感且有效的切面,其他切面可作为诊断和鉴别诊断的辅助切面.  相似文献   

14.
3D CE-MRA在主动脉病变中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磁共振对比增强血管三维成像(3D CE-MRA)在主动脉病变中的临床价值。材料和方法:使用1.5T高场强磁共振检查仪,对50例疑主动脉病变患者进行主动脉3D CE-MRA检查。将获得的3D CE-MRA原始数据进行减影、最大信号强度投影(MIP)、多平面重建(MPR)及表面覆盖法(SSD)等后处理技术。结果:50例中正常11例,异常39例,分别为胸、腹主动脉瘤各4例,夹层动脉瘤15例,主动脉粥样硬化13例,大动脉炎1例,主动脉变异2例。其中34经手术和/或DSA检查证实。结论:3D CE-MRA是一种无创性检查主动脉病变的可靠方法,在临床诊断和治疗主动脉病变中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腹主动脉下端不同程度狭窄引起股总动脉血流动力学的改变.方法 幼年家猪6只,利用血管夹夹闭腹主动脉下端侧壁依次造成1/3、1/2、2/3、3/4管腔狭窄,记录对应股总动脉血流流速曲线波形.测算收缩期峰值速度(PSV)、舒张期最小速度(MDV)、PSV/MDV(S/D)、MDV/PSV(D/S).分析所有实验数据并进行统计学处理,观察血流参数与狭窄程度的相关性.结果 狭窄达到一定程度后反向波消失并转为止向波.PSV与狭窄程度呈线性负相关(R=0.983,R2=0.967),D/S在管腔狭窄超过1/3后与狭窄程度呈线性正相关(R=0.918,R2=0.843).结论 可以根据血流流速曲线波形的改变推断其上游存在狭窄性病变和反映狭窄下游有效循环血流量的情况,PSV、D/S结合流速曲线波形是有效的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妊娠的心脏病胎儿超声心动图特征及分类情况的特殊性。方法对2011年1月至2013年6月孕18-24周在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行胎儿超声心动图检查的IVF-ET妊娠孕妇1129例,分析IVF-ET妊娠胎儿先天性心脏病超声表现及分类特征,并对部分检出胎儿心脏病的孕妇选择性进行羊水穿刺术,追踪所有入选孕妇的妊娠过程及胎儿临床结局。结果1129例接受IVF-ET的孕妇中单胎妊娠953例、双胎妊娠176例,共检测胎儿1305个,其中超声心动图诊断胎儿心脏畸形15例(1.1%,15/1305),临床确诊15例。IVF-ET心脏畸形胎儿超声心动图表现:(1)法洛四联症5例,超声心动图示胎儿主动脉增宽伴骑跨,室间隔缺损,肺动脉狭窄,右心室肥厚。(2)左心发育不良综合征1例,超声心动图示胎儿左心明显缩小,二尖瓣闭锁,右心扩大,肺动脉扩张。(3)完全型房室间隔缺损1例,超声心动图示胎儿心内膜正常十字交叉结构消失,房室共瓣。(4)大动脉共干Ⅰ型1例,超声心动图示胎儿心底部仅见1条大血管,短小的肺动脉主干自大动脉发出,并见室间隔缺损。(5)主动脉狭窄及缩窄各1例,超声心动图示1例胎儿主动脉瓣增厚,升主动脉增宽;1例胎儿主动脉峡部狭窄伴狭窄后扩张。(6)肺动脉狭窄2例,超声心动图示胎儿肺动脉瓣狭窄伴狭窄后肺动脉扩张。(7)室间隔缺损3例,超声心动图示胎儿室间隔连续中断,断端边缘回声增强。超声漏诊胎儿室间隔小缺损1例,为出生后超声心动图检查发现。结论 IVF-ET妊娠胎儿较自然妊娠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发生率高,IVF-ET妊娠胎儿与自然妊娠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超声心动图表现相同。其中以法洛四联症和室间隔缺损最多见。对IVF-ET妊娠胎儿行超声心动图检查能全面系统评价IVF-ET妊娠胎儿心脏异常的情况,有重要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Wang L  Li ZS  Lu JP  Wang F  Liu Q  Tian JM 《Abdominal imaging》2008,33(4):463-468
BACKGROUND: To investigate characteristic features of three-dimensional dynamic contrast-enhanced MR angiography (3D DCE-MRA) and validate its clinical significance for the diagnosis of cavernous transformation of the portal vein (CTPV). METHODS: 3D DCE-MRA, along with subsequent data processing using three-dimensional reconstruction, was performed in 33 CTPV patients. We observed 33 emboli in the portal vein, 29 in the left and/or right portal branches, 18 in the superior mesenteric vein, and nine emboli in the splenic vein. RESULTS: The main presentation of CTPV on 3D DCE-MRA was the replacement of the normal configuration of the portal vein by numerous distorted hepatopetal collateral vessels, the presence of arterio-portal venous shunts, and the appearance of hepatofugal collateral vessels in the abdominal cavity and wall. CONCLUSION: 3D DCE-MRA can be used to simultaneously characterize the portal system and collateral vessels, and can improve the diagnosis and clinical treatment of CTPV.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腹主动脉下端、髂总动脉不同程度狭窄引起股总动脉血流动力学变化的差异.方法 幼年家猪6只,利用血管夹夹闭腹主动脉下端、左侧髂总动脉侧壁依次造成1/3、1/2、3/4管腔狭窄,记录对应股总动脉血流频谱波形,测算PSV、Vmin、S/D、D/S.分析所有实验数据并进行统计学处理,观察血流参数与狭窄程度的相关性,并比较腹主动脉下端、髂总动脉相同程度狭窄引起股总动脉血流动力学变化的差异.结果 超过1/2管腔狭窄时反向波消失,出现持续正向波.PSV与狭窄程度呈线性负相关,D/S在管腔狭窄超过1/3后与狭窄程度呈线性正相关.左侧髂总动脉狭窄时,右侧股总动脉血流参数无显著性变化.髂总动脉狭窄较同等程度腹主动脉狭窄引起股总动脉血流动力学改变显著.结论 根据一侧股总动脉血流频谱波形的改变可以推断其上游存在狭窄性病变和反应狭窄下游有效循环血容量的情况,离心脏越远处的分支动脉管腔狭窄引起其下游血流动力学改变越显著.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主动脉病变相关基因与二叶式主动脉瓣(BAV)相关性主动脉病变的关系。方法选取行Bentall手术并检测到主动脉病变相关基因突变的8例BAV患者,应用超声心动图评估其BAV分型、瓣膜功能及升主动脉内径等指标;收集其外周血并对主动脉疾病相关基因进行筛查,对变异进行致病性预测;记录患者一般临床参数及实验室检查结果。结果 8例患者中5例主动脉最宽处位于升主动脉管部,3例位于主动脉窦部。2例以主动脉瓣狭窄表现为主,5例以主动脉瓣关闭不全表现为主,1例主动脉瓣狭窄与关闭不全程度相当。4例患者FBN1基因突变(分别为c.2926C>Tp.Arg976Cys、c.2374T>Cp.Cys792Arg、c.2639G>Ap.Gly880Asp、c.6700G>Ap.Val2234Met),2例COL3A1基因突变(分别为c.2190A>Tp.GLU730Asp、c.2181G>Ap.Met727Ile),1例MYLK基因突变(c.1414C>Tp.Leu472Phe),1例TGFBR1基因突变(c.134A>Gp.Asn45Ser)。8例患者中1例FBN1基因突变患者为Sievers0型BAV,余7例均为SieversⅠ型BAV,其中RL亚型6例,RN亚型1例。3例FBN1基因突变患者(c.2926C>Tp.Arg976Cys,c.2374T>Cp.Cys792Arg,c.2639G>Ap.Gly880Asp)经3个突变评价软件预测均为可能致病性突变,该3例患者胸主动脉最大径显著高于其他患者。结论基因变异相关的解剖结构异常及主动脉瓣功能改变所引起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可能共同导致了BAV患者不同类型的主动脉病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