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妊娠晚期死胎原因,为提高围产保健质量,降低围产儿死亡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2年1月~2011年12月在南宁市第三人民医院妇产科住院的所有妊娠晚期死胎病历资料进行分析,比较2002~2006与2007~2011年死胎病例的死因构成、就诊原因及入院时机,了解围产期健康教育效果及围产保健水平。结果:2007~2011年妊娠晚期死胎的发生率为4.03‰,低于2002~2006年妊娠晚期死胎发生率7.72‰。死亡因素中排在前3位的因素由2002~2006年的脐带因素、不明原因、胎儿因素变为母体因素、脐带因素、胎盘因素。2002~2006年与2007~2011年因胎动消失入院的病例分别为34例、31例,分别占死胎病例的61.82%、65.96%。结论:指导孕妇自数胎动及识别胎动增多、胎动减少并了解其临床意义,同时于胎动消失前入院是降低死胎发生率的关键,重视婚检、孕前检查及提高妊娠合并症的监测和治疗水平是降低死胎发生率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妊娠晚期胎死宫内的原因,降低围产儿死亡率。方法:对68例妊娠晚期胎死宫内的病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妊娠并发症是胎死宫内的主要原因,其次是脐带因素及胎盘因素。结论:预防妊娠并发症,加强高危妊娠管理,加强胎儿监护,对降低妊娠晚期死胎发病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随着围生医学的发展和产科医疗水平的提高,围生期母儿死亡率和病残儿的发生率逐渐降低,但死胎发生率仍无明显下降,我国围生儿死亡病例中,死胎仍居首位.死胎指妊娠20周后的胎儿在宫内死亡,不包括死产.本文收集了2009年我院30例妊娠晚期(即28周后)死胎病例,对引起死胎的原因及相关因素进行探讨,分析总结在围产期保健中值得注意和必须加强监测的内容,目的在于减少并预防妊娠晚期宫内死胎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妊娠晚期导致胎死宫内的主要原因,制定预防措施,降低围生儿死亡率。方法对昌吉市人民医院2005~2009年收治的82例死胎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死胎的原因顺位依次为妊娠并发症、脐带和胎盘因素。结论加强对育龄妇女的孕期保健知识的宣传,加强高危妊娠的监测,对降低围生期母儿死亡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讨宫内感染对胚胎发育的影响,本文对住我院进行死胎引产的孕妇常规进行血清引物酶链反应(PCR)技术检测及梅毒TPHA筛查,发现35例死服引产中有8例母亲孕期感染风疹病毒,9例母亲血清梅毒确诊试验TPHA检测阳性。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资料来源收集我院1997年1月至8月期间收住我院死胎引产的35例病案进行回顾性分析。1.2方法对孕20周后胎死宫内的孕妇入院后常规进行血清引物酶链反应(PCR)检测风疹病毒、巨细胞病毒和弓形体,对IgM阳性病例进行研究,同时进行梅毒特异性诊断试验TPHA检测,对引产后胎盘进行常规病理检查…  相似文献   

6.
妊娠晚期死胎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妊娠晚期死胎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以期减少死胎发生,降低围生儿死亡率,提高围生医疗质量。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07年6月在本院住院分娩的9733例孕妇中,发生妊娠晚期死胎的孕妇。结果9733例住院分娩孕妇中,发生妊娠晚期(≥28孕周)死胎170例,死胎发生率为17.47‰(170/9733)。剔除因胎儿畸形所致死胎后,校正后死胎发生率为12.24‰(118/9733)。发生妊娠晚期死胎孕妇中16.47%(28/170)年龄≥35岁,64.12%(109/170)孕妇职业为农民及待业者,42.94%(73/170)孕妇孕期未进行产前检查或仅行不定期产前检查,35.88%(61/170)孕妇在死胎发生前自觉胎动异常。妊娠晚期死胎发生原因中,母体因素占第1位,发生率为70.59%(120/170),依次为合并妊娠期高血压疾病(30/170,17.65%)、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18/170,10.59%)、胎膜早破(17/170,10.00%)、妊娠期糖尿病(16/170,9.41%)、梅毒(2.94%);其余因素依次为胎儿因素(88/170,51.76%)、脐带因素(35/170,20.59%)、胎盘因素(23/17,13.53%)。结论加强围生期宣教及孕期保健,提高孕妇保健意识,积极治疗母体合并症及并发症,可有效降低妊娠晚期死胎发生率,提高围生医疗质量。  相似文献   

7.
邵冰心  肖美群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24):3743-3745
目的:探讨妊娠晚期突发胎死宫内原因,降低围生儿死亡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11年9月该区行死胎引产的妊娠晚期突发胎死宫内359例患者资料,将围生儿死亡分为3种:①不可避免死亡;②创造条件可以避免死亡;③可以避免死亡。所有病例均参加了区级围生儿死亡评审,按上述对每例死亡的病因、处理过程进行全面的临床分析。结果:综合评定结果:不可避免死亡189例,创造条件可以避免死亡110例,可避免死亡60例。脐带因素造成的死因孕周≥35 W明显高于28~34+6W(P<0.05)。结论:发展和提高产前诊断和产前保健技术,加强对患者孕期知识的健康教育,加强Ⅰ级医院医务人员的基础理论知识的培训,加强高危妊娠的管理,积极防治妊娠并发症是降低围生儿死亡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8.
在围产儿死亡的构成比中 ,胎儿宫内死亡占大多数[1 ] 。我们对近两年来我院的死胎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 ,通过寻找胎儿宫内死亡的发生原因 ,提出预防措施 ,以期达到降低死胎发生率 ,提高产科质量的目的。临床资料1 一般资料  2 0 0 1~ 2 0 0 2年我院住院的死胎病例。共 10 3例。孕妇的平均年龄为 2 8 1岁 (19~ 38岁 ) ,高龄初产妇 1例 ,经产妇 2 1例。 2 7例为初次妊娠 ,余 76例中有自然流产史者 15例 ,死胎史者 7例 ,其中既有自然流产史又有死胎史者 2例 ,有早产史者 4例。 31例发生于妊娠 2 0~ 2 7+ 6周 ,5 2例发生于妊娠 2 8~ 35 + 6…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死胎发生的原因,减少并预防宫内死胎的发生,降低围产儿死亡率。方法:总结2003年1月~2005年12月间本院及市第一医院孕28周后死胎病例64例,对与死胎有关的母婴相关因素进行病因分析。结果:3年间共收治分娩孕妇14115例,其中≥28孕周者死胎共64例,占0.45%。3年死亡率分别为0.74%、0.48%和0.26%。除外9例胎儿畸形,死胎总数55例(0.39%)。脐带因素居死因首位,占37.5%,胎儿因素占17.19%,胎盘因素占21.86%,母体因素占20.31%,特别是2005年,脐带因素和胎盘因素所占比例更大。结论:加强围产保健,要求每名孕妇建立孕妇保健卡,特别是流动人口的围产保健管理,加强及完善产前检查、产前宣教,早期筛查胎儿畸形,积极治疗妊娠期合并症、并发症及分娩期并发症,减少死胎的发生,提高出生人口素质,促进社会的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77例宫内死胎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2013年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宫内死胎产妇的临床病历资料(病例组),并随机选取同期200例单胎活产分娩产妇病历资料(对照组),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宫内死胎的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结果显示,高龄(30岁)、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胎盘早剥、前置胎盘、脐带异常、无规律产检、羊水异常、胎儿发育异常的孕妇更易出现宫内死胎(P0.05);不同孕次、产次、流产史、妊娠期糖尿病的孕妇宫内死胎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胎儿宫内死胎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龄(30岁)、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胎盘早剥、前置胎盘、脐带异常、羊水异常、胎儿发育异常是宫内死胎的独立危险因素(OR分别为1.675、1.956、1.863、1.985、1.677、1.945、1.954,P均0.05);规律产检是保护因素(OR=0.542,P0.05)。结论高龄(30岁)、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胎盘早剥、前置胎盘、脐带异常、羊水异常、胎儿发育异常是宫内死胎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应重点关注高危人群,采取针对性措施进行干预。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妊娠晚期单胎死胎的原因,做好防范措施,降低围生儿死亡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5月-2017年12月该院住院分娩的孕周≥28周的单胎死胎病例78 634例。结果妊娠晚期死胎发生率为0. 21%(169/78 634),单胎死胎发生率为0. 20%(158/77 261);单死胎的尸检率达57. 59%(91/158),胎儿组织染色体送检率63. 92%(101/158),胎盘病检率87. 97%(139/158)。导致单胎死胎发生的原因依次为:脐带因素(38. 61%,61/158)、胎儿因素(28. 48%,45/158)、不明原因(15. 19%,24/158)、孕妇因素(10. 76%,17/158)、胎盘因素(6. 96%,11/158)。单个原因死胎顺位为:脐带扭转或缠绕(34. 18%,54/158)、原因不明及胎儿先天畸形(15. 19%,24/158)、胎儿生长受限(10. 76%,17/158)、妊娠期高血压疾病(6. 33%,10/158)、绒毛膜羊膜炎(3. 16%,5/158)。结论加强孕期产检,降低出生缺陷,注意胎动的重要性,重视母体合并症及并发症的处理,尤其是胎儿生长受限、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及绒毛膜羊膜炎,适时终止妊娠,有利于降低妊娠晚期单胎死胎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妊娠中晚期胎死宫内的原因,提出干预措施,降低围产儿死亡率的发生。方法收集2007年1月至2009年12月间在安徽省六安市妇幼保健院住院分娩的279例孕中晚期死胎病例,对与死胎有关的母婴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脐带因素115例,占41.22%,居死因首位;羊水因素63例,占22.58%;母体因素46例,占16.49%;胎儿因素39例,占13.98%(其中畸形36例,占12.90%,双胎3例);原因不明16例,占5.73%。结论必须加强围产期保健管理和监测,建立孕妇保健卡,定期进行产前检查,教会孕妇自数胎动,自我监测胎儿宫内情况,若有异常立即就诊寻求解决办法,以期降低胎死宫内发生率及围产儿死亡率;加强孕中晚期出生缺陷监测,降低畸形儿发生率,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相似文献   

13.
带宫内节育器妊娠97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使用宫内节育器(IUD)是目前应用极为广泛的一种避孕节育措施,为了减少带IUD妊娠给妇女造成的痛苦和损失,更好地提高IUD避孕节育效果,本文通过对97例带IUD妊娠者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探讨带IUD避孕失败的原因。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晚期妊娠死胎引产方法及运用综合方式引产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1日至12月31日湖北省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40例晚期妊娠引产病例,将引产时死胎设为观察组(42例),胎儿存活设为对照组(98例)。比较两组病例的一般情况、引产时间及并发症,并分析综合方式引产与单一方式引产的并发症差异。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孕妇的产次(Z=-2.258)、妊娠期糖尿病患病率(χ^2=4.444)、分娩时身体质量指数(BMI)(t=0.138)、住院天数(t=6.848)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仅需使用催产素引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5.051),引产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t=4.54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综合方式引产的引产时间(t=7.984)、产后出血量(t=3.284)、产后出血率(χ^2=10.256)、产后输血率(χ^2=13.453)、产褥病率(χ^2=10.256)均高于单一方式引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晚期妊娠死胎使用米非司酮配伍利凡诺或COOK球囊安全、有效,综合方式引产的应用可减少引产过程中的中转剖宫取胎的几率,但需要警惕产后出血、产褥感染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15.
<正>1病例报告患者,女,26岁,G2P0。因"停经32周,下腹疼痛1天,胎心消失12小时"于2009年9月27日由外院转入我院。末次月经:2009年2月23日,孕早期顺利,未作系统产前检查。9月26日因腹痛到当  相似文献   

16.
72例死胎原因分析及预防性措施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3~2004年收治的72例死胎的可能原因,目的在于减少并预防宫内死胎的发生,保障妇女的身心健康,提高出生人口素质,促进社会的稳定与发展。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03~2004年计划内妊娠至分娩收住本院的9967例,其中妊娠20周以上B超确诊“死胎”的72例(死产除外),占7·22‰,死胎孕龄最小的20 1周,最大的40 5周,其中20~28周41例,占死胎56·94%,孕28~37周17例,占23·61%,大于37周14例,占19·44%。1·2对孕妇及配偶进行有针对性的病史询问及体格检查。内容包括:年龄、学历、职业、生活、工作环境、有无接受定期产检、孕期有无特殊服药及异常…  相似文献   

17.
<正> 我站从1995年6月~1996年4月对123例已行输卵管结扎手术,但有人工流产、引产、生育史的对象行二次输卵管结扎,术中直观地检查了第一次输卵管结扎后复孕的原因。现就复孕原因防治措施讨论分析如下。一、一般资料123例对象,第一次手术采取潘氏改良法86例,抽芯包埋法37例。年龄22~39岁(平均30岁),复孕时间最短3个月,最长9年,大部分怀孕发  相似文献   

18.
舒文 《工企医刊》2001,14(5):47-48
本文就从一例双胎之一胎儿宫内死亡的原因、诊断方法及处理原则等进行分析探讨。 1 病历摘要患者,女,27岁C_2Po住院号991462,因孕33周双下肢浮肿7天~8天,查血Hb5.8g于1999年6月7日收住院治疗。PE神清,贫血貌,BP18/12KPa心肺(-)肝脾肋下未触及。腹部妊娠隆起,纵产式,四肢脊柱无畸形,NS(-)产检宫高  相似文献   

19.
48例死胎回顾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死胎发生原因,以降低围产儿死亡率。方法:将7000年1月~7007年12月间的48例死胎进行病因分析。结果:自7000年1月~2007年12月间共收治分娩孕妇4987例,其中≥孕78周的死胎共48例,占0.96%;除外胎儿畸形14例后的死胎总数34例(0.68%)。48例中死因主要集中于胎儿因素(35.47%)、妊娠合并症、并发症或分娩期并发症(29.17%)、脐带因素(25.00%)、胎盘因素(18.75%)等。结论:加强围产保健,早期筛查畸形胎儿,防治妊娠期合并症、并发症及分娩期并发症,有助于减少死胎的发生,提高围产儿生存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妊娠晚期(≥28周)胎死宫内的相关病例资料,寻找突发胎死宫内的病因以及围生期需值得注意的事项及有效干预措施,以期降低其发生率.方法 回顾研究2014年3月—2020年12月医院收治的80例晚期妊娠胎死宫内病例的相关资料,分析死亡原因.结 果 80例孕妇发生胎死宫内的主要原因为脐带因素,其次为胎盘因素、孕妇自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