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文总结了我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的质量管理经验.通过严格执行药品、信息系统、环境、审方、配制等环节的质量管理,完善内部质量控制措施,能有效减少配置过程中产生的差错.完善的内部质量控制措施,是确保输液配置正确与安全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本文针对静脉药物配置中心药物配制过程中的质量管理进行经验总结,从正确使用生物安全柜和水平层流台、注意药物配伍、药物加入顺序及混合均匀、执行药物溶解的标准操作、加药时注射器的合理使用、操作流程和药物配制方法、配药过程中的慎独修养等方面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3.
静脉药物配置中心(PIVAS)是将原来分散在各个病区配置的静脉滴注药物转为药学监护下集中配置、混合、检查、分发的管理模式,可为临床提供安全、有效的静脉药物治疗服务,是现代医院药学工作的新的亮点。我配置中心为河北省首家静脉药物配置中心,自2007年3月向临床科室开展工作以来,  相似文献   

4.
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的管理需要根据医院的发展不断加以完善,配置中心的管理者必须及时调整管理模式,才能使配置中心的运行更为高效、顺畅。本文从管理模式、环节质控、流程重组、人员管理等方面阐述本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的管理情况,对适合静脉药物配置中心高效运行的管理措施进行了探讨,以期为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管理模式的不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的风险控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静脉药物配置中心(PIVAS)的集中配置各个环节都可能存在质量风险。因此,抓好PIVAS服务安全质量管理,控制工作质量的每个风险环节,具有现实意义。但由于配置制剂中成分错误;微生物污染;配置方法的错误;剂量错误等原因存在,OP使建立PIVAS,若没有严格的操作规程,不仅不能给患者带来好处,反而会酿成严重事故。针对以上风险。我院PIVAS建立后,建立健全了规章制度,介绍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静脉药物配置中心洁净区的微生物污染控制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静脉药物配置中心(PIVAS)洁净区微生物污染原因,进一步完善洁净区微生物污染控制程序及相关管理制度。方法2005至2008年,在PIVAS洁净区面积与室内设施不变的情况下,在不同管理要求下每月1次监测紫外线灯辐照强度,对空气、物体表面、工作人员手部、使用中的消毒液进行细菌监测,每半年1次对洁净区相关室间进行洁净度监测(包括尘埃粒子、浮游菌、沉降菌)计数,并将监测结果进行分析、总结,针对存在问题,进一步完善微生物污染控制程序的部分环节,继续追踪考察所有监测数据,判断整改措施是否有效。结果通过完善、落实微生物污染控制程序,紫外线灯辐照强度合格率从78.5%升至95%;空气细菌总数合格率从90%上升至99%。结论该措施能有效预防微生物污染和保障静脉药物配置的安全。  相似文献   

7.
静脉药物配置中心药物配置过程中主要存在环境控制、合理用药、配药效率、人流物流以及信息流管理、职业防护等问题,有必要加强质量管理,设立合理的质控目标,建立质控方法.同时做好科学管理,精益求精思想,以人为本,优化人力资源管理,积极优化工作流程,提高科学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8.
宋碧英  任俊辉 《中国药业》2010,19(18):60-61
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通过对审方、排药、配置、成品复核4个环节的有效质量控制,加强了各环节质量管理和控制,保证了临床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体现了药学对临床用药的监督职能,实现了以患者为中心的药学服务模式,验证了标准规范化管理是配置中心首选的管理方法。  相似文献   

9.
肖茜  任俊辉  孟德胜 《中国药房》2010,(13):1200-1201
目的:为提升静脉药物配置中心(PIVAS)配置间的管理水平,促进药物配置的规范化提供参考。方法:从人员管理、物料管理、配置管理和环境及设备管理4方面阐述我院PIVAS配置间的管理情况。结果与结论:通过对人员、物料等4个方面的管理,提高了静脉药物配置的质量和效率,确保了患者用药的安全。  相似文献   

10.
任俊辉  孟德胜 《中国药房》2010,(13):1193-1194
目的:促进静脉药物配置中心(PIVAS)的规范化管理。方法:总结我院PIVAS管理体会,探讨适合医院PIVAS的有效管理模式。结果与结论:通过操作规程、管理规范、管理小组、考核标准等的建立,规范了PIVAS的管理,提高了工作效率,提升了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11.
付琳 《中国药事》2012,26(3):297-300
目的 改善医院静脉药物调配中心的工作环境,强化全体工作人员的责任心和安全风险意识.方法 运用6S管理模式的方法对科室环境、物品定置摆放、药库的管理、工作流程质控管理及工作人员素养5个方面进行调查、改善和评价.结果 通过6S管理模式的运行,使得静脉药物调配中心的工作环境、物品的分类、定点放置规范达到了目视管理的要求,提高了员工的风险防范意识,促使人人都能严格遵守规章制度并形成行为习惯.结论 6S管理模式在PIVAS里的合理应用,实现了“安全管理常态化、现场管理规范化、流程管理标准化、标识管理统一化、人员管理制度化”.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IVAS)的各个工作环节运用标识管理,提高精细化管理水平。方法:在药品仓位、包装、物流、设备保修、排班等日常工作中开展相关的标识管理。结果:通过规范科学的标识管理,减少了工作中的差错和危害的发生,增强了员工自我管理的意识。结论:标识管理的积极运用,提高了用药安全性,使工作开展更有序,从而提升了工作质量和效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优化影响预调配模式调配质量的关键操作点,以优化后的关键点作为质量控制的关键指标,构建预调配模式的质量控制体系.方法 找出影响预调配模式调配质量的关键点,包括精准度、成品输液的核对方式、配液泵的残留.通过对排气泡、校准和灌注体积确定方式的改进,保障配液泵的精准度和成品输液的精准度,优化成品输液核对方式.测定配液泵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对静脉用药集中调配中心(PIVAS)信息管理系统改进优化,提高PIVAS的工作质量和效率。方法:比较PIVAS信息管理系统优化前后(2016年8-12月和2017年4-8月)系统审核率、不合理医嘱漏审率、排批耗时、打印耗时、贴签耗时、配置扫描耗时,以评价PIVAS信息管理系统改进优化后的效果。结果:PIVAS信息管理系统改进及优化后,医嘱审核效率明显提升,不合理医嘱漏审率由2.6%降至0.88%;排批、打印、贴签时间较优化前均有明显缩短;配置扫描耗时由每袋1 100 ms降至每袋10 ms,提高了配置效率。结论:信息管理系统的优化可明显提高PIVAS各环节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5.
金海荣  闫荟羽  宋燕青 《中国药事》2017,31(9):1072-1077
目的:通过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IVAS)开展品管圈活动,提高个人调配速率及工作效率,确保临床及时用药。方法:根据品管圈质量管理方法,以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第三批次药品的调配速率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记录输液总量、配制人数及配制时间,相比得出的速率值(单位:袋/小时)作为衡量指标,按照品管圈活动的十大步骤,拟定计划书,把握现状、设定目标、解析问题、拟定对策,并对政策的实施进行效果确认,制定标准化流程,最后对整个活动进行总结,提出品管圈活动的改进意见。结果:通过品管圈活动,查找到影响个人调配速率的主要原因是操作不规范、备品准备不充分和其他个人因素。通过开展品管圈活动,个人调配速率由活动前的88袋/小时,提高到改善后的106袋/小时,进步率为20.4%。结论:品管圈活动不仅提高了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个人调配速率,亦提高了各圈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参与管理的意识,形成标准化文件,完善了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工作流程及规章制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应用品管圈有效缩短静脉用药集中调配中心(PIVAS)调配住院长期医嘱的时间,提高工作效率与质量。方法:通过开展品管圈活动,针对PIVAS调配住院长期医嘱的时间设定目标,分析原因,提出对策与实施,从而达到预期目标。结果:通过品管圈活动,PIVAS长期医嘱日均调配时间由20.55 h减少至11.51 h,目标达标率103.7%。结论:在PIVAS开展品管圈活动,缩短了调配住院长期医嘱的时间,改善了工作流程,有利于患者合理安全用药。  相似文献   

17.
目的:建立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IVAS)智能系统,为PIVAS的信息化、自动化建设提供借鉴。方法:基于医院信息系统(HIS),开发智能审方、智能摆药、扫描核对、智能轨道运送等系统模块, 分析其在实践中的应用情况, 并对应用前后不合格医嘱率、摆药效率、差错件数、人员效率等进行比较,以评价应用效果。结果:该系统运用后, 实现了自动审核医嘱、智能分拣摆药、智能扫描核对、成品输液自动运送;不合理医嘱由原来的0.10%下降为0.06%,摆药贴签用时由每日(4.35±0.48)h 缩短至(3.15±0.31)h;每日调配内差由(4.23±0.82)件降低至(1.52±0.24)件;药品破损由每日(2.78±0.24)件降低至(0.69±0.74)件;成品输液打包分拣差错由每日(6.78±0.45)件降低至(2.36±0.14)件。每日可减少排药人员1名,减少外送人员1名。结论:PIVAS的信息化和自动化建设有助于提升药学服务水平,降本增效,提高医院整体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8.
静脉药物配制技术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雍小兰  曾仁杰  景莉  张勤 《中国药师》2004,7(7):564-565
目的: 探讨静脉药物混合配制与临床药学工作相关的问题.方法: 分析输液配制工作中药物相互作用、制剂使用方法及配制操作等因素对临床治疗的影响.结果: 患者病情、配制操作程序、合用药物、大输液溶媒、输液速度等因素均是配制工作中应认真对待的问题.结论: 静脉药物配制工作是临床药学工作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防控对策,确保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工作人员的安全及输液成品的质量。方法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有关法规文件、指南,并结合静脉用药调配中心近期针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防控经验,总结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防控对策。结果与结论加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学习,严格落实防控对策,及时疏导人员紧张情绪,总结经验,有助于在疫情蔓延形势下,保证人员及输液成品的安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索HMISS 7级医学信息系统在完善PIVAS闭环管理模式信息化建设中的应用。方法:观察HIMSS 7级创建的信息系统在PIVAS的应用情况,通过比较信息系统升级前后PIVAS管理各环节的相关指标,评价其改造效果。结果:PIVAS信息系统改造后处方合格率由98.14%提高到98.96%;前置处方审核时间由每日(4 821.56±31.42)s缩短为(2 464.22±48.26)s;内部差错发生率由0.314‰降至0.175‰;1批和4批成品液体平均打包时间分别由(1 920.54±24.16)s和(1 026.13±40.31)s缩短到(1 141.46±38.70)s和(546.22±35.28)s;病区护士满意度由93.61%升高到97.56%。结论:HIMSS 7级评审标准下的PIVAS信息化系统建设可以有效实现工作流程的闭环管理,提升工作效率,减少用药差错,提高病区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