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真空蒸汽润药法润制浙产三棱饮片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根据真空蒸汽润药原理,对浙产三棱进行气相置换软化,优化三棱润制工艺。方法 采用真空蒸汽润药机优化三棱润制工艺,并与传统润制方法进行比较。采用正交实验对润药工艺进行多因素考察,运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总黄酮的含量,以三棱醇浸出物和总黄酮的含量为综合评价指标,筛选最佳优化方案。结果 采用真空蒸汽润药软化后的三棱饮片含水量低,软化效果好,浸出物和总黄酮含量高。结论 真空蒸汽润药法可使药材在低含水量的情况下,快速、均匀地软化,还可提高三棱中有效成分的含量。  相似文献   

2.
润药乃传统炮制重要环节之一,润法是洗、泡、浸等中药材水制法中最基本、最关键的方法。中药材炮制加工离不开润药,润药好坏直接关系到药材的质量和疗效。笔者综述了中药材润药过程中存在饮片质量降低、润药方法不当、炮制程度判断方法单一等问题。从润药前、润药过程中、润药后三个方面讨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对解决润药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展望,希望为今后有效的解决润药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保证中药材质量提供线索与帮助。  相似文献   

3.
陈秀榕 《海峡药学》2008,20(9):74-74
中药材切制前的润泡工艺关系到中药饮片的规格和质量.因此,要根据不同类别药材的性质和特点,采取不同的润泡和加工方法 ,确保中药饮片的质量和疗效.  相似文献   

4.
气相置换法加工甘草饮片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智  于泳 《黑龙江医药》2006,19(2):116-117
目的:研究中药材水蒸气软化的机理进行水蒸气软化。方法:采用气相置换润药机软化甘草与普通方法进行比较;结果:采用气相置换润药机软化药材相比具有药材含水率低软化效果好、软化速度快、避免有效成份流失等特点。结论:药材可在低含水量的情况下,快速、均匀软化。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皮寒药的形态组织学特征。方法采用石蜡切片、徒手切片和表面制片相结合的方法,绘制组织、粉末图用显微描绘器。结果描述了皮寒药在药材性状、组织构造及药材粉末上的主要鉴别特征。结论形态组织学特征可作为皮寒药的鉴别依据,为皮寒药的品质评价奠定了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6.
目的 优选壮药骆芡愈方含挥发油药材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 以挥发油得率、挥发油中主要成分柠檬烯、桉油精、α-松油醇、水杨酸甲酯、正癸酸为指标成分,分别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对挥发油成分鉴别及测定,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药材中挥发油,通过AHP-CRITIC法结合正交试验优选壮药骆芡愈方含挥发油药材的提取工艺。结果壮药骆芡愈方中挥发油的最佳提取工艺为加12倍的水提取8 h,提取1次。结论 建立壮药骆芡愈方挥发油提取工艺,可为壮药骆芡愈方新剂型—壮药骆芡愈凝胶膏剂的制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目的:综述新疆民族药质量标准的研究现状及发展前景,为民族医药市场的发展壮大及监管提供参考。方法:通过专项检查、市场调研、文献查询以及民族药质量标准提升工作,分析当前民族药质量标准的现状、问题及发展契机。结果:民族药药材,尤其是进口药材中基原混乱现象普遍,民族药制剂质量标准难以准确评价产品质量。结论:澄清民族药材的基原、调研药材资源情况并加强民族药的对照品/对照药材研究,是为民族药质量评价与监管提供更有效的技术支撑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8.
目的建立瑶药暖骨风的薄层色谱鉴别。方法瑶药暖骨风经甲醇提取后,以冰乙酸∶水(4∶6)为展开剂,对瑶药暖骨风进行薄层鉴别。结果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色谱清晰,无杂质斑点干扰。结论本方法专属性强,可更好地控制药材质量。  相似文献   

9.
蔡瑾 《安徽医药》2012,16(1):96-97
目的通过异丙酚复合静脉麻醉人工流产、复合萘普生栓配合"润婷"牌套装式一次性宫腔组织吸引管人工流产、药流术对停经49 d内终止妊娠比较,寻找一种痛苦少,副作用少,安全性能高,完全流产率高的流产方法。方法选择门诊ASIS级无痛人流手术早孕患者446例(停经49 d),根据流产的妇女要求分为三组:A组采用异丙酚复合静脉麻醉(55例),B组采用复合萘普生栓配合"润婷"牌套装式一次性宫腔组织吸引管人工流产(282例);C组采用药物流产(109例)。观察各组镇痛效果、出血量、出血时间、完全流产率、术后感染率。结果异丙酚复合静脉麻醉人工流产无痛率最好;复合萘普生配合"润婷"牌套装式一次性宫腔组织吸引管人工流产的出血量最少;从出血时间来看:复合萘普生配合"润婷"牌套装式一次性宫腔组织吸引管人工流产与异丙酚复合静脉麻醉的出血时间较短为3~7 d,而药流出血时间相对较长为7~14 d;药流的完全流产率相对较低为77%,"润婷"与异丙酚效果基本相当。结论复合萘普生栓配合"润婷"牌套装式一次性宫腔组织吸引管人工流产手术安全、有效、受术者创伤小、疼痛轻、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陆燕  刘华  王东兴 《中国药房》2011,(47):4500-4502
目的:为中药鼻腔给药的临床应用和新药开发提供参考。方法:对近年来中药鼻腔给药临床前研究的文献报道进行归纳、总结和分析,从中药鼻腔给药的研究对象(中药复方、单味药材、中药单体)和处方工艺研究、药理学研究、安全性评价、质量控制等方面论述中药鼻腔给药临床前研究的进展情况和发展趋势。结果:中药鼻腔给药的临床前研究进展迅速,取得了不少成绩,但还存在一些问题。结论:中药鼻腔给药的临床前研究对于其临床应用及新药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中药材气相置换软化的机理,进行气相置换软化。方法采用气相置换润药机软化丹参与普通方法进行比较。结果采用气相置换润药设备软化丹参具有药材含水量率低,软化效果好,丹酚酸B含量高的特点。结论气相置换软化法使药材可在低含水量的情况下,快速、均匀软化,且可提高丹酚酸B的含量。  相似文献   

12.
新型抗真菌药伏立康唑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9  
伏立康唑 (voriconazole)是第 2代三唑类抗真菌药 ,具有抗菌谱广、抗菌效力强的特点 ,尤其对于侵袭性曲霉菌侵润所致感染疗效好。本品口服吸收好 ,病人也有很好的耐受性。本文对其药效学、药动学、药物相互作用、临床应用、不良反应等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3.
中药材黄药子质量标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修订中药材黄药子的质量标准。方法药材粉末的显微鉴别,选用合适的方法测定浸出物,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薯蓣皂苷的含量。结果显微鉴别组织特征典型,根据检测结果,暂规定本品水溶性浸出物不得少于15.0%;含薯蓣皂苷应为0.12%~0.29%,薯蓣皂苷在0.01958μg~0.3916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99.30%(RSD=0.8%,n=6)。结论所建立的质量标准方法可靠、准确、专属性强,可有效控制黄药子的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抗肿瘤药静脉注射渗漏原因、所致组织损伤机制,提出有效的防治措施,提高用药安全性。方法:结合临床实际,回顾分析相关文献。结果:抗肿瘤药静脉注射渗漏,同药物本身、护理穿刺技术、患者个体因素相关联;发生机制为直接毒性和间接损伤。结论:抗肿瘤药静脉注射渗漏可采用局部封闭、外敷、解毒剂、物理照射等方法进行有效治疗。提高护理操作技术,加强健康教育和追踪观察,可起到积极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为民族药对照药材研制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可行策略。方法:分析民族药对照药材研制工作中的难点问题,主要包括原料收集难度大、鉴定困难、标准不完善以及研究基础薄弱等方面。结果:在符合国家药品标准物质研制要求的前提下,提出民族药对照药材切实可行的研制方案,包括原料收集与遴选方法、生药学鉴定、理化标定、均匀性考察和稳定性考察方法。结论:民族药对照药材的研制工作起步晚、基础弱、困难多,但对民族药质量评价与监管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也可为民族药科研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6.
生药、鲜药及现代鲜药不可混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有些人把鲜药误认为是生药,把现代鲜药与鲜药相混同,这其实是对生药、鲜药及现代鲜药概念的混淆。生药是一切天然药材,范畴远大于鲜药,生药、鲜药对于某些疾病的防治各有侧重。现代鲜药较传统鲜药更具现代剂型  相似文献   

17.
维吾尔医药学是我国民族医药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医药的重要补充。近年来,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维吾尔药的现代基础和应用研究取得了诸多进展。维医根据维吾尔药药性,将药物分为热性药、湿性药、寒性药、干性药、干热性药、湿热性药、湿寒性药和干寒性药。根据药性的强弱分为4级,药性三级或四级的大多数药物被认为具有毒性。本文主要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原卫生部颁发药品标准——维吾尔药分册(1998年)收录的三级和四级药材的药性与毒性进行概述。  相似文献   

18.
本文汇总整理了民族药标准现状,分析民族药标准及其实施中存在的问题,解读民族药对照药材首批研制的程序及关键技术要点,提出民族药质量工作的发展建议,为进一步提高民族药标准与民族药标准化建设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杨金霞  田作明  寇振茹 《中国药房》2007,18(34):2673-2674
目的:探求减少患者退药的有效模式和方法。方法:通过对2005年我院退药情况统计及原因分析,制定出《医院退药管理办法》(下简称《办法》)并加以实施。结果:实施《办法》后,我院门诊及住院退药处方数与上年同期比较均明显地减少(P<0.01)。结论:《办法》的实施可有效地减少医院退药的发生,提高用药水平,进而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20.
王珊  李秋 《医药导报》2006,25(9):0973-0974
目的分析门诊患者退药原因,探讨减少退药率及合理退药的方法。方法统计门诊退药处方126张,进行退药原因分类分析。结果退药原因按所占比例依次为药品使用过程中出现不良反应、患者服药依从性不好、医师用药不当、患者病情改变等。结论有效开展药学服务,做好临床药学工作,增强医务人员责任心,可减少门诊退药发生;应建立合理化退药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