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峰  马树民  薛峰 《中国基层医药》2014,(21):3273-3275
目的:探讨肝内外胆管结石术后再次手术的原因及防治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150例行肝胆结石手术后再次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首次肝胆结石手术的原因将其分为三组:肝内胆管结石组即A组(100例)、胆囊结石组即B组(30例)、胆总管结石组即C组(20例)。分析各组再次手术的原因。结果肝内胆管结石再次手术患者中,肝胆结石再发患者98例(65.3%),胆总管囊肿和Caroli病35例(23.3%),胆肠吻合口狭窄17例(11.3%);A组再次手术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4.0%,明显高于B组的13.3%和C组的15.0%(χ2=9.32、5.88,均P<0.05);A组二次手术后结石以及炎症5年内复发率为32.0%,明显高于B组的6.7%和C组的10.0%(χ2=7.67、3.97,均P<0.05)。结论肝内胆管结石是肝胆结石术后再次手术的主要类型,且肝胆结石再发是其进行二次手术的主要原因。应在术前明确病因,针对不同类型结石患者采取不同手术方案,预防以及避免术后并发症的发生,能有效减少二次手术的概率,减轻患者痛苦。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比三种不同手术方式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94例肝内外胆管结石患者随机分为A、B、C组各98例。 A组给予T管引流术,B组给予胆总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C组给予肝切除联合T管引流术。所有患者术后给予常规治疗和护理。对比观察3组结石残留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康复时间、临床疗效和近远期并发症。结果 C组治疗后结石残留率、近期和远期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A组和B组,而临床疗效高于A组和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A组、B组结石残留率、近远期并发症发生率和临床疗效无差异(P>0.05)。 A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康复时间均小于B组和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B组和C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康复时间无差异(P>0.05)。结论肝切除联合T管引流术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具有最佳治疗效果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胸腔镜辅助肺叶切除术、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及单操作孔肺叶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该院2007年2月—2011年2月期间诊治的162例早期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法的不同将162例患者分入A组(胸腔镜辅助肺叶切除术)、B组(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及C组(单操作孔肺叶切除术),比较三组患者3年生存率及手术效果的差别。结果 A组患者手术时间显著长于B组及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与C组患者手术时间未见显著差异(P>0.05);C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引流时间均显著少于A组与B组(P<0.05);A组、B组及C组患者术后1 d及3 d VAS评分依次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与C组患者术中淋巴结清除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3年生存率分别为71.4%、70.4%和71.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及C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7.1%、5.6%和3.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腔镜辅助肺叶切除术、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及单操作孔肺叶切除术治疗早期肺癌远期疗效相当,但单操作孔肺叶切除术对机体损伤更小,有利于患者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分析桡骨远端C型骨折手术治疗的最佳入路。方法将68例桡骨远端C型骨折患者随机分为A组38例和B组30例,分别采取掌侧与背侧入路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的手术方法,并对所有患者追踪随访6个月。比较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和术后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腕关节功能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2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而A组的手术时间长于B组,术中及术后出血量均大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腕关节功能评分A组优良率为94.7%高于B组的6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B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桡骨远端C型骨折手术治疗中,掌侧入路的并发症少,功能恢复较好,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左半结肠癌肠梗阻的外科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3年1月湖南省安化县龙塘医院90例确诊为急性机械性完全性肠梗阻患者,分为术中灌洗后一期吻合术组(A组)、一期切除造瘘拟二期吻合术组(B组)及结肠次全切除术组(C组),分析比较三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情况。结果三组手术患者中C组手术时间最长,术中出血量最多;B组手术时间最短,术中出血量最少;手术时间A、C组明显长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出血量B组低于A、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肺部感染、切口感染、吻合口瘘、腹腔脓肿、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平均住院时间最短.住院费用最低。结论左半结肠癌致完全性肠梗阻患者的手术方式选择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而定。  相似文献   

6.
郭胜  芦佳娜  王海燕 《中国医药》2013,(11):1632-1634
目的探讨分析闭合性眼外伤继发难治性青光眼不同手术方式的临床效果。方法对山西省大同市第五人民医院2008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81例闭合性眼外伤继发难治性青光眼患者,按照不同手术方式分为A组(29例,行内窥镜引导睫状突光凝治疗)、B组(25例,行引流物植人手术治疗)与C组(27例,行小梁切除手术联合丝裂霉素C治疗),对比分析3组患者的手术效果。结果随访3个月,A、B组患者手术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平均眼压均明显降低(均P〈0.05);A组患者手术成功率75.9%(22/29),与B组的76.0%(19/25)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均高于C组的48.2%(13/27)(P〈0.01);A、B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4.1%(7/29)和24.0%(6/25),均明显低于C组51.8%(14/27)(均P〈0.05)。结论对闭合性眼外伤继发难治性青光眼患者,采用内窥镜引导睫状突光凝术及引流物植入术,手术成功率大,术后并发症少,但术前应注意把握患者的手术适应证,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7.
牙韩年 《中国当代医药》2012,19(18):171+174-171,174
目的探讨严重肝外伤的手术方法和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39例严重肝外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均行手术治疗:单纯缝合修补4例,带蒂大网膜或明胶海绵填塞加缝合17例,不规则性肝切除术9例,单纯纱布填塞3例,肝动脉结扎3例,门静脉修补l例,下腔静脉及肝静脉修补2例。结果39例患者中治愈34例,死亡5例。术后并发症11例。结论手术是严重肝外伤的根本治疗措施,合理选择手术方式,完善围术期综合治疗是提高抢救成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手术患者的治疗方案。方法120例急性心肌梗死符合急诊PCI适应证的患者随机分为3组:A、B和C组,每组40例。A组采用单纯的血栓抽吸;B组在A组基础上合并冠状动脉注射替罗非班,C组在A组基础上合并冠状动脉注射替罗非班和硝普钠。对比三组患者的相关基线资料、手术前后冠状动脉的造影结果、住院和随访期间发生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结果三组患者之间的性别、年龄、合并疾病史、血压、心率、血肌酐、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糖、置入支架个数、支架长度和直径、胸痛至球囊扩张时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胸痛至球囊扩张时间(5.2±3.8)h。C组患者术后IRA血流<TIMI 2级、术后TMP分级<3级、心电图ST段回落不良例数明显低于A组,C组患者肌钙蛋白Ⅰ峰值、左室射血分数(LVEF)明显高于A组(P<0.05);C组患者术后TMP分级<3级明显低于B组,左室射血分数明显高于B组(P<0.05)。三组出血情况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时,血栓抽吸合并替罗非班与硝普钠经冠状动脉导管注射和单纯的进行血栓抽吸比较,心肌水平再灌注效果更好,并且不会增加出血和其他的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经皮肾穿刺碎石术与经尿道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单侧输尿管上段结石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差异。方法研究对象选取2013年7月至2015年7月收治单侧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共110例,以随机抽签法分为A组(55例)和B组(55例),分别采用经皮肾穿刺碎石术与经尿道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临床指标、结石清除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总治疗费用等。结果 B组患者手术时间显著长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B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2组患者结石清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B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总治疗费用显著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两种微创碎石术式治疗单侧输尿管上段结石临床疗效确切;经尿道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式可有效减轻手术创伤程度,加快术后康复进程,并有助于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而经皮肾穿刺碎石术式则能够有效缩短手术用时,减少治疗费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使用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治疗伴有出血的Ⅱ级痔的效果及其成本效益问题。方法以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伴有出血的Ⅱ级痔患者11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组和B组,A组行PPH术治疗,B组使用常规外剥内切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术后疼痛情况、术后并发症及成本/效果(C/E)值。结果A组患者手术时间、伤口愈合时间和术中出血量皆显著小于B组(P〈0.05)。A组疼痛水平得分亦显著低于B组(P〈0.05)。A组并发症发生率为7.27%,显著高于B组(21.82%),A组医疗费用显著高于B组,C/E显著低于B组(P〈0.05)。结论PPH可以在伴有出血的Ⅱ级痔疮治疗中起到积极效果,其可降低疼痛水平,提高手术效果,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且其医疗成本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硼替佐米为主化疗方案辅以中药治疗多发性骨髓瘤骨病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收治多发性骨髓瘤骨病患者共150例,以随机区组法分为A、B、C组,每组50例,分别给予VAD方案、VAD方案+硼替佐米及VAD方案+硼替佐米+祛瘀散结汤治疗,比较3组临床疗效,生活质量改善率、治疗前后疼痛数字评分(NRS评分)、白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水平及药物毒副作用发生率等。结果 C组患者临床疗效均显著优于A组和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C组患者生活质量改善率均显著高于A组和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C组患者治疗后NRS评分均显著低于A组、B组及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C组患者治疗后IL-6和CRP水平均显著低于A组、B组及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同时C组患者药物毒副作用发生率均显著低于A组、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祛瘀散结汤辅助硼替佐米为主化疗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骨病可有效控制病情进展,改善生活质量,减轻疼痛程度和炎性反应水平,且有助于降低药物不良反应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同时性结直肠癌肝转移手术时机的选择。方法对2001年1月至2005年12月期间39例同时性结直肠癌肝转移可行手术治疗的患者按手术时机进行分组,对其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同时性结直肠癌肝转移同期手术切除组与二期手术切除组比较,手术时间、并发症、围术期死亡率、术后1年、3年和5年生存率方面两组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中出血、住院时间、治疗费用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同时性结直肠癌肝转同期手术切除优于二期手术切除。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股骨头置换、DHS及PFNA在老年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比较。方法将老年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300例,随机分为A组、B组及C组各100例,A组给予人工股骨头置换术,B组给予动力髋螺钉内固定( DHS),C组给予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 PFNA),比较3组手术时长、出血量、愈合时间、住院时间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3组患者手术治疗时长、出血量、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均为由A到C逐次递减。 C组手术时间短于A、B组,术中出血量低于A组及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而C组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与A组及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组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C组的总有效率高于A组及B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A组及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A组与B组的总有效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PFNA较股骨头置换和DHS具有手术时间、愈合时间和住院时间短,出血和并发症少,治疗有效率高的优点,是治疗老年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较为理想的术式。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并评价两种术式治疗结节性甲状腺肿继发甲亢的疗效。方法48例诊断为结节性甲状腺肿继发甲亢的住院患者,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 A 、B 组各24例,对比两组患者手术前后 T 淋巴细胞亚群及免疫球蛋白水平,手术时间、术中出血及术后并发症。结果(1)与术前相比,术后1 d 两组患者 CD3+、CD4+、CD4+/CD8+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术后14 d 两组 CD3+、CD4+、CD4+/CD8+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CD8+水平显著降低(P <0.05),B 组相比 A 组所有项目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与术前相比,术后1 d 两组患者 IgA 、IgG 、IgM 水平显著升高(P<0.05),术后7 d 两组患者 IgA 水平与术前相比显著升高(P<0.05),术后14 d 血清 IgM 、IgG 、IgM 水平显著降低(P<0.05),两组间所有指标比较有显著差异(P <0.05);(2)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及术后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2年,A 组复发2例,B 组无复发病例,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一侧腺叶切除加对侧大部分切除术对远期预后更为有利,可作为结节性甲状腺肿继发甲亢的首选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肥胖对初次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临床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原发性髋关节疾病初次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104例,根据体重指数(BMI)分为三组,不肥胖44例(A组),BM I<30 kg/m2;肥胖38例(B组),30 kg/m2≤BM I≤35 kg/m2;病态肥胖22例(C组),BM I>35 kg/m2。比较三组患者功能评分(Oxford评分、SF‐12评分及6 min行走测试)结果,比较术中术后并发症、疼痛评分、出血量、手术时间、手术难度及患者满意度评分。结果三组术后Oxford评分降低,SF‐12身体及心理评分较术前增加(P<0.05),但三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周,C组6 min行走测试值低于 A、B 组( P<0.05)。 A、B、C 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7.3%、15.8%、9.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手术时间、出血量、患者满意度、术后6周VAS疼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手术难度大于A、B组(P<0.05)。结论肥胖患者接受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短期内能取得良好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6.
黄小兰 《海峡药学》2015,(4):178-179
目的:比较3种促排卵方案对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比较分析2012年01月~2014年8月门诊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126例,应用3种促排方案( A组:克罗米芬,B组:克罗米芬+人绝经期促性腺激素,C组:来曲唑+人绝经期促性腺激素)后,通过监测排卵同时指导受孕对临床结局的影响。结果 B组及C组临床妊娠率均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及C组流产率均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及C组临床妊娠率、流产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克罗米芬+人绝经期促性腺激素及来曲唑+人绝经期促性腺激素方案对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治疗优于单纯使用克罗米芬方案,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临床妊娠率,降低流产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术前预用吲哚美辛栓对吗啡硬膜外止痛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妇科手术患者120例,随机分为3组,每组40例,术半3组患者均从硬膜外导管注入吗啡2.0吨(用生理盐水稀释至10mL)。A组为对照组。B组在硬膜外操作完成,注入麻醉药前经直肠给吲哚美辛栓100吨,C组在术后8h经直肠给吲哚美辛栓100吨,手术后8,12,24,36h观察镇痛效果。结果:术后VAS评分8h时B组低于A、C组(P<0.05),术后12h后A组评分明显高于B、C组(P<0.05),B组低于C组(P<0.05)。结论:吲哚美辛栓能增强吗啡硬膜外止痛效果.术前预用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经肝动脉插管栓塞(TAE)治疗原发性肝癌自发破裂出血的临床价值。方法 50例原发性肝癌自发破裂出血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四组:TAE后择期部分肝切除(A组)12例;单纯TAE治疗(B组)12例;急诊手术治疗(C组)13例;保守治疗组(D组)13例。结果A、B两组患者治疗前腹腔动脉造影.有6例可见造影剂外渗(25%),其余为富血供肿瘤染色。A、B、C三组的止血成功率(100o,6)明显高于D组(40%,P〈0.05),三组的住院死亡率分别为0、4%和17%(P:0.286),明显低于D组的60%(P〈0.01)。A组1年存活率为76%,明显高于B组(48%)和C组(44%)。D组未有生存期超过1年者,与前述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TAE是原发性肝癌破裂急诊止血的有效、安全方法。对可切除的肝癌患者,TAE后择期手术切除应作为首选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肝切除和不同范围肝切除术对肝内胆管结石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03年12月~2012年12月手术治疗的肝内胆管结石患者452例,比较肝切除组、无肝切除组以及不同范围肝切除组手术后的结石残余率、治疗优良率以及手术并发症。结果肝切除组术后残余结石率、优良率优于无肝切除组(P〈0.05),但肝切除组术后的并发症(伤口并发症不计)与无肝切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局限在肝左外叶的结石,肝左外叶切除术后无残余结石患者。但对于结石超过左外叶时,左、右半肝切除以及肝段切除残余结石率、优良率优于左外叶切除术后(P〈0.05)。左外叶切除并发症(伤口并发症不计)低于左右半肝切除和肝段切除(P〈0.05)。结论肝切除治疗肝内胆管结石优于不进行肝切除,对于超出左外叶的肝内胆管结石,半肝切除和肝段切除术治疗效果优于仅仅左外叶切除。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慢性乙型肝炎( CHB)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NAFLD)患者的临床特点及病理特征。方法选取该院2009年1月收治的CHB+NAFLD患者150例作为A组,予以肝穿刺组织活检及肝脏CT平扫,对血液生化学指标进行测定,同时选取同时期150例CHB和150例NAFLD患者分别作为B、C组。比较3组(1)血清学检查:丙氨酸转氨酶(ALT)、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P)和丙氨酰转肽酶(GGT)。(2)血脂、血糖、胰岛素检查: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空腹血糖(FBS)、胰岛素(INS)和胰岛素抵抗指数(IRI)。(3)肝组织学检查、肝/脾CT比值。结果 A组ALT、AST和GGT水平均高于B组和C组(P<0.05)。3组血清AL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B组TC、TG、FBS、INS和IRI水平低于A组和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A组和C组TC、TG、FBS、INS和IRI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 A组和 C 组脂肪变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A组炎症程度和纤维化程度高于B组和C组(P<0.05)。 A组患者肝/脾CT比值低于B组,高于C组(P<0.05)。结论 CHB+NAFLD患者临床特点和病理特征与单纯CHB、NAFLD存在差异性,检查诊断时应予以区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