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探讨采用微创经皮钢板固定技术(MIPPO)技术结合改良肩峰前外侧入路运用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手术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MIPPO技术结合改良肩峰前外侧入路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21例肱骨近端骨折,术后随访,按Neer评分标准评定疗效。结果21例患者中,优9例,良8例,可4例,平均分数(79.5±5.6)分,优良率达81%。结论微创技术结合改良肩峰前外侧入路运用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优点在于通过间接复位技术取得满意的骨折复位效果,手术创伤小、术后肩关节功能恢复好,是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一种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2.
于振  凌嵘  时强  程银树  桑树行  张栋 《安徽医药》2024,28(2):344-348
目的 比较改良Frosch入路与传统前外侧入路在治疗后外侧胫骨平台骨折方面的疗效,评价改良Frosch入路在治疗后外侧胫骨平台骨折中的安全性、实用性及有效性。方法 通过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6月就诊于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宿州医院因后外侧胫骨平台骨折行手术治疗的56例病例资料,其中采用改良Frosch入路的病人29例,作为观察组。传统前外侧入路的病人27例,作为对照组。手术均由同一位医生完成。对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术前疼痛强度、末次随访时疼痛强度、术后3、6个月膝关节功能,术后3、6个月膝关节屈伸活动度、术后相关并发症发生进行分析。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117.00±1.25)min明显较对照组(132.52±1.12)min更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108.97±2.41)mL少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136.85±1.63)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骨折愈合时间(4.53±0.05)月稍快于对照组(4.64±0.05)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及末次随访时疼痛强度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  相似文献   

3.
臂后侧与前外侧入路治疗成人肱骨中下段骨折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肱骨干骨折是一种常见骨折,占全身骨折的1%~1.5%[1],治疗方法通常是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手术入路较多,主要是前外侧入路和后侧入路。由于肱骨中下段由圆柱形移行为三棱形的特殊解剖结构,以及桡神经与其复杂的解剖关系,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入路对肱骨中下段骨折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自2011年3月至2012年11月收治的78例肱骨中下段骨折患者按照手术入路不同随机分为前外侧入路组、臂后侧入路组及前方入路组,比较三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不连发生率、骨折愈合率、桡神经损伤发生率、骨折愈合时间和终未随访时肘关节Mayo评分。结果臂后侧入路组从手术时间、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终未随访时肘关节Mayo评分、骨不连发生率、骨折愈合率及桡神经损伤发生率方面比较均较另外两组有显著差异(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臂后侧手术入路治疗肱骨中下段骨折具有内固定牢固、医源性损伤少、骨折愈合快、恢复质量高等优点,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评价后侧纵行劈开肱三头肌、后侧改良两种不同手术八路治疗肱骨髁间骨折的优缺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2年10月在我院行肱骨髁间骨折手术治疗的82例患者(全部为单处骨折)的临床资料,其中后侧三角肌劈开入路47例,经改良后侧入路35例。结果通过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肘关节的上肢、肩、手功能障碍(disabilitiesofthearm,shoulderandhand,DASH)评分,Mayo肘关节功能评价和Knirk评分等,两组患者肘关节的功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改良后侧手术入路行肱骨远端骨折的手术治疗安全有效,效果等同于后侧三角肌劈开入路,但是显露范围较后者较广泛。  相似文献   

6.
完全移位的肱骨髁上骨折经保守治疗能取得较好效果 ,但仍有产生Volkmann挛缩或肘内翻畸形等并发症。在C型臂X线机透视下采用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固定能避免这些并发症 ,但基层医院条件不具备。我们经肘外侧入路治疗31例 ,现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1998年7月~2000年3月 ,共收治肱骨髁上骨折患儿84例 ,收集经肘外侧入路复位并获得随访31例。男26例 ,女5例 ,平均年龄6岁5个月。左侧17例 ,右侧14例。伸直型29例(尺偏19例 ,桡偏10例 ) ,屈曲型2例。按Gartland分型均为Ⅲ型骨折。合并小指、环…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分析改良的前外侧入路治疗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11例单纯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改良的前外侧入路治疗。结果对所有患者随访12~18个月,平均为(14.5±2.5)个月;患者骨折愈合时间为11~19周,平均为(13.9±1.9)周;随访期间,未发现患者复位丢失,出现切口红肿1例,足背麻木、伸趾力减弱及足背伸力1例,经对症治疗后均痊愈。Rasmussen功能评分为14~29分,平均为(26.17±2.19)分;Rasmussen放射性评分为15~19分,平均为(16.27±0.72)分;膝关节活动度为101°~135°,平均运动范围为(124.6±8.9)°。结论对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患者行改良的前外侧入路治疗的临床疗效显著,患者预后良好,值得临床广泛应用及推广。  相似文献   

8.
9.
目的比较双侧、前外侧和前正中入路手术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我院2009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94例,按照手术具体入路分为双侧组、前外侧组和前正中组,比较三种入路手术相关指标、效果及感染情况。结果三组手术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双侧组术中出血量明显高于其他两组,前外侧组引流量明显高于其他两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侧组手术优良率明显高于其他两组(P<0.05),三组感染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复杂胫骨平台骨折中三种入路均可取的较好效果,其中双侧入路效果相对更佳,但术中出血量较相对较高,临床中需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合适入路。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两种钢板内固定方法治疗肱骨中下段骨折的临床效果分析。方法肱骨中下段骨折60例患者,随机分为前内侧钢板组(A 组)和前外侧钢板组(B 组)。每组30例患者。对两组患者进行随访跟踪调查。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愈合时间、肘关节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前外侧钢板组(B组)的患者桡神经功能异常的并发症明显高于前内侧钢板组(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肱骨中下段骨折的患者应用前内侧钢板固定的方法可以有效预防桡神经损伤等后遗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肱骨髁间骨折的几种手术入路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评价不同入路手术治疗肱骨髁间骨折的优缺点。方法 :10 a来随机采用三种不同的入路 ,切开复位 ,内固定手术治疗肱骨髁间骨折共 80例 ,其中经鹰嘴后入路 ,切开复位 ,人字形钢板内固定手术治疗肱骨髁间骨折共 34例 ;经典后入路 31例 ;内外侧联合切口 15例。其中 T形骨折 48例 ,Y形骨折 17例 ;粉碎骨折 15例。结果 :骨折在术后 6周~ 13周愈合。术后随访 6个月~ 18个月。疗效 :经鹰嘴后入路 ,优 2 2例 ,良 9例 ,中 2例 ,差 1例 ,总优良率为92 %。经典后入路 ,优 16例 ,良 7例 ,中 3例 ,差 5例 ,总优良率为 75 %。内外侧联合切口 :优 12例 ,良 1例 ,差 2例 ,总优良率为 80 %。全部总优良率为 84%。结论 :对比研究证明经鹰嘴入路手术治疗肱骨髁间骨折是一种疗效较好的方法 ,它利于充分暴露骨折 ,进行固定 ,对保留远断端血运有利。但要人为造成鹰嘴骨折 ,对手术技巧要求较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逆行交锁髓内钉和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肱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9例肱骨干骨折患者,采用逆行交锁髓内钉固定15例,锁定钢板系统内固定14例,临床疗效评价包括手术时间、出血量、骨折愈合情况、桡神经麻痹、放射线骨折线消失时间、延迟愈合和发生率.结果 平均随访1.5年,逆行交锁髓内钉在手术时间、出血量、临床骨骼愈合时间、桡神经麻痹、放射线骨折线消失时间及骨骼延迟愈合率等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新鲜闭合性骨折,逆行交锁髓内钉在减少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缩短骨折愈合时间及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等方面,均较锁定钢板更具优势,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13.
肱骨近端骨折43例的外科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方法在不同类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06年1月~2009年12月在该院治疗且获得随访的43例肱骨近端患者资料回顾性分析,其中男25例,女18例;年龄34~86岁,平均45.8岁。骨折根据NEER分型:二部分骨折16例,三部分骨折21例,四部分骨折6例;其中合并肩关节脱位5例。方法采用闭合或开放复位及交叉克氏针内固定6例,解剖型钢板内固定17例,锁定钢板内固定18例,人工肱骨头置换2例。结果 43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3~20月(平均11.6月);克氏针内固定患者均骨愈合,但有4枚克氏针滑出;解剖型钢板内固定患者16例骨愈合,近端松质骨螺丝钉松动7根,1例出现肱骨头坏死吸收;锁定钢板内固定18例患者均一期骨愈合,尚未发现明显并发症;人工肱骨头置换2例患者肩关节功能恢复尚可。按NEER评分系统:优24例,良13,可5例,差1例。结论肱骨近端骨折不能一概而论用某种内固定适合,根据患者年龄和不同类型选择不同方法固定或人工关节置换方能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比较可膨胀髓内钉Fixion系统与钢板内固定在治疗肱骨干骨折的疗效,探讨可膨胀髓内钉Fixion系统在肱骨干骨折治疗中的作用。方法自2005年6月~2007年1月,50例采用可膨胀髓内钉Fixion系统与钢板内固定治疗的新鲜闭合性肱骨干中段骨折。按AO分型均为12中的各型,其中男36例,女14例,年龄23~67岁,平均35岁。应用可膨胀髓内钉组26例,其中12A型13例,12B型8例,12C型5例。钢板内固定组24例,其中12A型12例,12B型7例,12C型5例。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定期随访,观察骨痂出现时间、临床愈合时间、有无畸形愈合、延迟愈合、不愈合、感染等并发症,评价肩关节功能。结果50例均获得12~16个月随访,平均14.3个月。可膨胀髓内钉组:手术时间15~50min,平均25min,术中失血10~30ml,平均15ml,均未输血。X线片显示最早出现骨痂为术后4周,临床愈合时间为3~8个月,平均5个月,延迟愈合、不愈合0例,全部伤口获Ⅰ期愈合,无神经并发症;肩关节功能按Neer评分,结果优14例,良8例,可4例,差0例,优良率85%。钢板内固定组:手术时间50~150min,平均90min,术中失血100~500ml,平均120ml,其中1例需输红悬液2单位;X线片示最早出现骨痂为术后6周,临床愈合时间为3~16个月,平均8个月,骨折延迟愈合4例,不愈合0例,无畸形愈合;全部伤口获Ⅰ期愈合,有3例术后出现桡神经麻痹,3个月内恢复。肩关节功能按Neer评分,结果优15例,良6例,可3例;差0例,优良率87.5%。结论在治疗肱骨干骨折中可膨胀髓内钉系统与钢板内固定均可达到有效、可早期活动目的。而可膨胀髓内钉系统更具有微创、可行骨折闭合复位和固定、操作简便、失血少,骨折愈合快及并发症少等优点,是治疗肱骨干骨折的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但在使用顺行进钉者肩关节活动术后略有影响,必须注意。  相似文献   

15.
汪颖峰  胡云渊  毛玮 《安徽医药》2010,14(6):677-678
目的探讨肱骨内固定取出术桡神经医源性损伤的防治。方法对25例肱骨内固定取出术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中所见桡神经18例上移位于肌层,5例与瘢痕组织粘连,2例未寻及。术后23例患者功能恢复正常无神经损伤症状,2例患者出现桡神经不完全损伤。结论对肱骨内固定取出术时桡神经医源性损伤的防治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6.
易松敏 《中国当代医药》2012,(32):27+29-27,29
目的探讨不同入路手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1年1月本院骨科收治的胸腰椎骨折患者78例,按照手术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前入路手术组、后入路手术组和椎旁肌间隙入路组各26例,比较3组的疗效。结果 3组患者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引流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术后Cobb角恢复及ASIA分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3种手术方式治疗胸腰椎骨折均有效,经椎旁肌间隙入路可有效降低术中出血、术后引流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顺行自锁髓内钉与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肱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5月到2012年9月期间收治的肱骨干骨折患者150例,根据手术方法分为两组:顺行自锁髓内钉组(A组)和锁定加压钢板组(B组)。比较两组患者骨折愈合情况(放射线骨折线消失时间、临床骨骼愈合时间和骨延迟愈合率)、两组患者术后肩关节功能(Neer评分)、两组术后并发症(术后桡神经麻痹、术后感染和患肢肿胀)发生率。结果①顺行自锁髓内钉组患者放射线骨折线消失时间和放射线骨折线消失时间、骨延迟愈合率、术后桡神经麻痹、患肢肿胀发生率均少于或低于锁定加压钢板组(P〈0.05)。②两组术后Neer肩关节评分和术后感染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顺行自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肱骨干骨折与锁定加压钢板相比具有缩短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18.
王宏家  于忠慧  孟祥凤 《中国当代医药》2012,(28):187+189-187,189
目的探讨肱骨干骨折应用远端带锁髓内针内固定治疗术后并发桡神经损伤的特点及病因分析。方法本院2009年4月~2012年1月收治肱骨干骨折患者42例,应用远端带锁髓内针内固定治疗术后并发桡神经损伤3例,分析其临床表现、致病原因、诊治方法。结果并发桡神经损伤病例均随访半年,其中2例完全恢复,另1例肌电图示完全性损伤,神经功能无恢复。结论解剖层次不清、髓内针锁钉特点、骨折部位是应用远端带锁髓内针治疗肱骨干骨折损伤桡神经的主要原因。熟悉解剖和改进医疗器械可能避免和减少损伤。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闭合复位与开放复位带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的优缺点。方法将本院2007年1月~2012年1月40例股骨干骨折患者随机分成闭合复位20例和开放复位髓内钉组20例进行疗效比较。结果两种手术方法的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及骨痂生长情况比较,闭合复位组较开放复位组为优。结论采用闭合复位的方法明显优于开放复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