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肿瘤坏死因子α与系统性红斑狼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肿瘤坏死因子α是自身免疫反应的重要效应因子。对肿瘤坏死因子α及其受体P55、P75水平,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产生肿瘤坏死因子α的能力、肿瘤坏死因子α的基因主多态性等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关系做了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2.
α肿瘤坏死因子是介导炎症反应和免疫反应的细胞因子,具有广泛的生物学活性。近年来,国内外抗α肿瘤坏死因子药物的研究进展迅速。从抑制α肿瘤坏死因子、肿瘤坏死因子前体生成、拮抗已经释放的肿瘤坏死因子作用方面简要介绍了目前研究的几个主要靶点及相关药物。  相似文献   

3.
英利昔单抗是一种肿瘤坏死因子-α的人鼠嵌合型单克隆抗体,可以抑制肿瘤坏死因子-α和可溶性受体及膜型受体的结合,使肿瘤坏死因子-α失去活性,临床可用于治疗肿瘤坏死因子-α参与的多种疾病.英利昔在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的同时,可以引起皮肤感染、银屑病、红斑狼疮、特应性皮炎及皮肤肿瘤等皮肤疾病的发生.概述与英利昔治疗相关的皮肤表现,以利于临床医生及时发现皮肤疾病与药物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血清中8-异前列腺素F2α、皮质醇及肿瘤坏死因子-α在寻常型银屑病发病中的作用。方法用放射免疫法分别检测30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和15例正常人血清中8-异前列腺素F2α、皮质醇及肿瘤坏死因子-α的含量。结果寻常型银屑病患者血清中8-异前列腺素F2α含量均值为(6.63±2.02)ng/ml、皮质醇含量均值为(201.94±61.89)ng/ml、肿瘤坏死因子-α含量均值为6.14±2.79ng/ml,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分别<0.05,<0.01,<0.05)。结论银屑病患者血清中8-异前列腺素F2α、皮质醇及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增高,机体氧化应激水平增强,神经免疫内分泌异常,可能与银屑病的发生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5.
角质形成细胞的凋亡涉及代谢及免疫机制,前者可能是亲电子的药物活性代谢产物经线粒体途径诱导凋亡.Stevens-Johnson综合征免疫机制则较复杂,CD8+细胞毒T细胞、自然杀伤细胞、单核细胞及调节T细胞等免疫细胞参与发病.肿瘤坏死因子α、可溶性FasL、颗粒溶素、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和肿瘤坏死因子样弱凋亡因子等细胞因子参与了凋亡作用的放大.在角质形成细胞的坏死中,警报素家族成员S100A、α防御素、高迁移率族蛋白B1均参与.  相似文献   

6.
随着重症药疹发病率的增加及对药疹发病机制的进一步了解,除了传统的治疗手段,一些生物制剂如肿瘤坏死因子α拮抗剂也被用于药疹的治疗。本文对目前国内外肿瘤坏死因子α拮抗剂在药疹治疗中的应用现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
蕈样肉芽肿皮损肿瘤坏死因子α免疫组化检测张士发1林俊萍2王亚坤2张海涛2顾绍裘2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可以表达于多种肿瘤,并通过不同机制对肿瘤产生不同的作用[1~4]。蕈样肉芽肿(MF)是一种亲表皮性T细胞淋巴瘤,为了探讨TNFα在MF中的表达及...  相似文献   

8.
20 0 12 4 4 5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及肿瘤坏死因子 ︿水平的研究 /张开明 (山西太原中心医院 )…∥中华皮肤科杂志 .- 2 0 0 1,34 ( 1) .- 31~33患者 92例 ,正常对照 72例 ,采用双抗体夹心EL ISA法检测血清和外周血单一核细胞 ( PBMC)培养上清液中肿瘤坏死因子 α( TN Fα)、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 ( s TN FR)水平。结果 :1.患者血清中 s TN FR 、s TN FR 、T NFα 水平及 s TN FR / TN Fα 和s TN FR / TN Fα比值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 ( P <0 .0 1)。 2 .PBMC培养上清液中 T NFα、 s TN F…  相似文献   

9.
脂肪组织不仅是一种存储过剩能量的组织,也是一个活跃的内分泌器官,可分泌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如瘦素和脂联素等,这些物质称为脂肪因子,是体内营养状态与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之间相互作用的重要介质.脂肪细胞和巨噬细胞均参与释放促炎症因子,如肿瘤坏死因子、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8、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及脂肪因子(脂联素、瘦素、抵抗素等).其中,脂联素不仅与肥胖及胰岛素抵抗有密切关系,还具有抗炎及血管保护作用.肿瘤坏死因子α和白细胞介素6等其他细胞因子可在体外抑制脂联素的产生,而脂联素可以抑制角质形成细胞和T淋巴细胞产生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17、22和干扰素γ.脂联素水平与银屑病的严重程度及肿瘤坏死因子α和白细胞介素6的水平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0.
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是一种以表皮剥脱坏死为主要表现的药源性疾病,伴有表皮、黏膜以及肝肾功能的损害,死亡率高.其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遗传易感性、特定的T细胞抗原受体序列、药物特异性T细胞、细胞毒蛋白均在其中起着重要作用.治疗的主要方法包括一般处理、血浆置换、糖皮质激素、免疫球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抑制剂等,尤其糖皮质激素和肿瘤坏死因子α抑制剂的疗效近年来得到较多肯定.  相似文献   

11.
951079 银屑病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和白介素σ水平检测/秦建中…//中华皮肤科杂志。-1994,27(6).-357~358 共测22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结果: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_α)与正常人比较无显著性差异,但血清白介素δ(IL-6)水平明显高于正常人。进行期和  相似文献   

12.
【摘要】 目的 观察肿瘤坏死因子拮抗剂在重症三氯乙烯药疹样皮炎治疗中的作用。 方法 5例以皮疹、发热、浅表淋巴结肿大和肝、肾损害为主要表现的重症三氯乙烯药疹样皮炎患者,在判断无肿瘤、结核及重症感染后,3例采用肿瘤坏死因子拮抗剂25 mg皮下注射,每周2次,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2例单独使用肿瘤坏死因子拮抗剂治疗。 结果 肿瘤坏死因子拮抗剂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的3例患者体温在1周内降至正常,住院期间未发生感染、急性肝功能衰竭等,出院时皮疹消退,口腔、外阴等黏膜恢复正常,肝肾功能正常,平均住院时间36 d。单独使用肿瘤坏死因子拮抗剂的2例患者均治愈,临床疗效与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的患者无明显差别,治疗后28周测得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降至正常。 结论 在重症三氯乙烯药疹样皮炎的治疗过程中尽早、足量使用肿瘤坏死因子拮抗剂有益于快速控制病情。  相似文献   

13.
p75神经营养因子受体(p75NTR)是神经营养因子(neurotrophin,NT)的两类受体中的低亲和力受体,属于肿瘤坏死因子受体超家族成员之一,广泛分布于神经系统及众多非神经系统的组织及肿瘤细胞中.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从噬菌体随机多肽库中筛选出能与肿瘤坏死因子-α特异性结合的短肽分子。方法 采用肿瘤坏死因子-α作为配基,免疫亲和筛选以融合蛋白形式在丝状噬菌体M13外壳蛋白Ⅲ表达的随机12肽文库,按“吸附-洗脱-扩增”的淘洗过程,经过3轮免疫筛选后,随机挑取噬菌体克隆用双抗体夹心ELISA及斑点ELISA测其特异性,并用混合的阳性噬菌体克隆分别与SLE患者和正常人血清反应,以斑点ELISA法分析其诊断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价值。结果 经过3轮免疫筛选,特异性结合的阳性噬菌体克隆富集增加近100倍,第3轮筛选后随机挑选7个阳性噬菌体克隆,经双抗体夹心ELISA和斑点ELISA检测,有5个克隆能与肿瘤坏死因子α特异性相结合,其中A值最高的5个克隆混合后与SLE患者血清结合率明显高于正常人,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噬菌体随机肽库技术可以应用于分析、鉴定肿瘤坏死因子α的表位,继而为获得亚单位表位水平的诊断试剂和抗肿瘤坏死因子α的短肽疫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近年,肿瘤坏死因子(TNF-α)拮抗剂被应用于多种皮肤炎症性疾病。重症药疹病情危重,人们对其发病机制深入研究发现,TNF-α在其中发挥重要的促炎、促凋亡作用,因此理论上使用TNF-α拮抗剂将使病人获益,并且现已有多篇文献报道了其在致死性药疹中的成功应用。重症药疹传统上需系统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但实践证明应用TNF-α拮抗剂靶向阻断TNF-α可快速有效控制病情(尤其对于表皮坏死型药疹),同时避免了激素相关的不良反应,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文中就肿瘤坏死因子拮抗剂在致死性药疹中的应用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检测参与银屑病发病的相关炎症因子在皮损部位末梢血(以下简称皮损血)及肘正中静脉血(以下简称静脉血)中的含量情况.方法 34例斑块状银屑病患者,分别采集皮损血和静脉血,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分别检测并比较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8(IL-8)、P物质(SP)、银屑病p27抗原(Pso p27)在皮损血和静脉血中的含量.结果 皮损血中TNF-α、IL-8、Pso p27的含量明显高于静脉血中的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皮损血中SP的含量低于静脉血中SP的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结论 部分炎症因子在斑块状银屑病患者皮损血中的含量高于其在静脉血中的含量,提示炎症因子在皮损部位浓集可能是银屑病发病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
天疱疮的发病过程中有嗜酸粒细胞和单核细胞的浸润、补体的活化、纤溶酶原-纤溶酶的激活,以及角质形成细胞间粘附的丧失,但其确切的发病机制和形成棘细胞松解的机理尚不明确。从细胞因子的角度研究有利于阐明其发病机制。研究提示:天疱疮发病中同时存在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紊乱,细胞免疫紊乱为Th1/Th2细胞混合亚型;天疱疮抗体与靶抗原结合,可能通过诱导角质形成细胞分泌白介素1、α肿瘤坏死因子等细胞因子上调了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剂和C3的合成,从而引起棘细胞松解形成;白介素10下降,使白介素1、α肿瘤坏死因子进一步上升。另外,白介素1、2、6、10和α肿瘤坏死因子等细胞因子有可能成为疾病严重程度的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18.
随着对银屑病发病机制的深入研究,一些更具选择性的靶向不同生物分子的特异性新药相继出现.肿瘤坏死因子-α一直是银屑病治疗的关键靶点,新一代的抗肿瘤坏死因子-α药已研制成功.Th17细胞在银屑病的发生发展中起关键作用,已研制出靶向白介素-23/Th17轴的药物,包括白介素-12/23p40拮抗剂以及白介素-17、白介素-17受体和白介素-22拮抗剂.直接靶向T细胞的药物,如T细胞相关糖蛋白和肽酶以及靶向血管生成、趋化因子受体、神经生长因子和腺苷受体等治疗药已出现.概述目前处于研发阶段或正在进行临床试验的几类不同靶向的抗银屑病新药.  相似文献   

19.
依那西普是一种人工合成的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α受体融合蛋白,可有效地拮抗肿瘤坏死因子α引起的一系列生物学效应。初步的临床试验表明,该药对于关节病型银屑病、中重度斑块状寻常型银屑病、红皮病型银屑病以及难治性皮肌炎、天疱疮、坏疽性脓皮病和化脓性汗腺炎等疾病具有较好的疗效。依那西普在临床应用中安全性较高,引起充血性心衰、脱髓鞘疾病等严重不良反应少见。其远期的临床疗效、安全性、适应症尚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0.
肿瘤坏死因子α是由多种细胞分泌的一种炎性因子,其抑制剂目前市场上有3种:英利昔单抗、依那西普及阿达木单抗.在皮肤科领域,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仅批准本类药物用于银屑病及银屑病性关节炎的治疗.但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TNF-α抑制剂可用于更多类型皮肤疾病的治疗,并成功治疗了如化脓性汗腺炎、坏疽性脓皮病和毛发红糠疹等多种其他类型的炎症性皮肤病.为此,概述肿瘤坏死因子α抑制剂在治疗皮肤疾病中的应用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