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 毫秒
1.
目的 回顾性分析6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死亡时间,探讨脑梗死患者死亡时间的昼夜节律变化的特点和规律,方法 分析64例死亡病例的临床资料,重点分析死亡时间,利用圆形分布的统计方法,计算出死亡高峰时刻和1天24小时内95%的死亡时间集中时段。结果 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死亡高峰时刻为05:59:31,1天24小时内95%的死亡时间发生在01:04:23-10:54:39.结论 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死亡时间有一定的昼夜节律分布的特点,清晨通常为死亡的高峰时段,与机体血栓性病理状态恶化或血压的昼夜波动有关,工作中应注意加强夜间和凌晨患者的管理和监测,必要时改变投药时间,最大限度地减少死亡率。  相似文献   

2.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居住环境和饮食习惯也发生变化,自我保健意识逐渐增强,同时,也推动了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先进的医疗设备及器材逐渐完善,医疗诊治水平的不断提高。亚健康状态的患者更容易通过先进技术的检查及早发现疾病,及早治疗达到痊愈的目的,而重危病人的医疗质量监控成为医院医疗质量管理的重点与难点。死亡病例是重危病例中特殊的,重要的组成群体,我们通过对365例死亡病例的有关资料分析,探讨重危病人质量监控中应重视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3.
4.
目的:探讨住院患儿死亡高峰时间分布规律。方法:用圆形分布法对1058例死亡患儿的死亡时间进行分析。结果:按月份统计分析中,死亡高峰日为12月14日,高峰期为8月10日至次年4月19日;按日统计分析中平均角无意义,死亡时间无集中趋势;按时点统计分析中,死亡高峰时点为1时04分,高峰期为17时10分至次日8时58分。结论:住院患儿死亡时间存在有月集中趋势及时点集中趋势,无日集中趋势。  相似文献   

5.
滕州市乙脑发病与死亡时间规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乙脑发病及死亡时间分布规律。方法:对滕州市1963-2001年乙脑疫情资料,按照乙脑发病强度和疫苗接种情况。利用圆形分布法^[1]进行不同时期发病及死亡时间的比较分析。结果:乙脑发病高峰日为8月16日,发病高峰期为7月28日-9月4日, 死亡高峰日为8月17日,死亡高峰期为7月29日-9月4日,经watson与williams检查,自然感染、疫苗推广和计划免疫等不同时期,乙脑发病的时间分布差异有显性(P<0.01),死亡时间分布特征差异无显性(P>0.05)。结论:由于实施乙脑疫苗接种和疫源地处理,乙脑发病率控制在1/10万以下,空间分布趋于高度散发,发病与死亡高峰时间提前,且峰期缩短。  相似文献   

6.
本文分析了339例住院死亡病人的死亡时间及1788例孕妇分娩时间,经圆形统计分析显示,大部分病人死亡时间在晨3~6点,分娩时间与其类似,因此必须对病人加强在该段时间的监护,  相似文献   

7.
精神病人死亡发生率较正常人要高,除精神症状导致部分病人自杀和全身衰竭外,住院精神病人还可伴发其他的躯体疾病和药物不良反应导致死亡。为了探讨住院精神病人死亡原因,提高诊治水平,降低死亡率,现将我院1989年1月-2005年8月期间58例死亡病例资料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794例60岁以上老年住院病人死亡原因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摘要目的了解掌握老年住院病人的疾病构成和死亡原因,加强对老年疾病的防治工作,降低老年住院病人的死亡率。方法严格按照国际疾病分类编码原则,利用PB和EXCEL统计工具,对住院病案首页的出院主要诊断进行统计汇总。结果老年住院病人的主要死因前二位是恶性肿瘤和循环系统疾病。结论加强疾病预防知识的宣传,提高自我保健能力,推广全民健身运动,提倡合理饮食,是控制和降低循环系统疾病死亡率的主要手段,同时医疗机构要加强攻克癌症的研究,开拓新技术,使更多的肿瘤病人得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相似文献   

9.
王玉霞 《中国病案》2004,5(6):42-42
本文对我院2003年住院死亡的病人362例的病案全部进行了调查分析,对其死亡病因,年龄性别构成,分科,住院时间及存在问题,进行统计分析,为今后疾病防治工作提供医疗信息.  相似文献   

10.
1213例60岁以上老年住院病人死亡原因分析   总被引:4,自引:7,他引:4  
目的 探索老年慢性病治疗与预防的工作特点和规律,为老年疾病的防治提供参考依据,进一步提高医疗护理质量,降低老年发病率和死亡率。方法 按国际疾病分类编码,以出院主要诊断进行统计汇总。结果 老年住院死亡患者男性多于女性,平均死亡年龄为70.99岁,主要死因依次为循环系统、恶性肿瘤、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损伤和中毒。结论 必须以预防为主,做好社区医疗保健工作,加强健康教育,做到多宣传、多普查、早诊断、早治疗,努力提高医务人员的素质,不断提高医疗、护理技术水平,从而达到降低老年发病率和死亡率,提高老年生活质量、延长寿命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阜阳市手足口病死亡患儿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总被引:29,自引:1,他引:28  
目的探讨阜阳市手足口病(FHMD)死亡患儿流行病学特征。方法死亡患儿为实验室诊断及定点医院专家进行的临床诊断病例;个案调查由具有流行病学调查经验的疾控人员使用统一调查表格进行。结果2008年全年本市发病9439例,其中23例死亡,病死率为0.24%。死亡病例主要发生在4月15日以前(18例),除颍上县、界首市和太和县外各县(市、区)均有死亡病例发生,主要在阜阳市城区周围,以颍州区最多。男女之比为1.56∶1,发病年龄最小为3月龄,最大为3岁零6个月,1岁及以下儿童占69.70%,均为散居儿童。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精神差、呼吸困难等;病人入院后病情进展较快,多数在发病当日或第2日死亡;EV71核酸检测(13份)阳性率为84.62%。结论能够早期发现并及时有效治疗手足口病重症病例,可以明显减少甚至遏制死亡病例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考察一段时间内老年住院患者疾病谱及死亡谱特点,为老年人的医疗保健及疾病控制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资料分析方法对某医院2001/2007年老年住院患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各年度疾病谱中,循环系统、肿瘤、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疾病始终居前四位,内分泌、营养、代谢与免疫系统疾病排位逐年上升。各年度死亡谱中循环系统、肿瘤和呼吸系统疾病始终排前三位,糖尿病的病死率显著下降。结论老年人易患循环系统、肿瘤、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疾病。老年病与由生活方式和生活环境所导致的慢性病密切相关。疾病防控机构应加强对有关医疗保健知识的宣教工作,引导居民树立正确的卫生保健观念、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相似文献   

13.
1 一般资料1983年1月~1998年12月16年中我院内科住院病人共15004人,死亡592人,占同期住院病人的3.9%,现将592例死亡病例按年龄分为3组:老年组(60岁以上)、老年前期组(45~59岁)、青壮年组(45岁以下),对其死因进行分析。592例死亡病例,年龄19~86岁,中位数56.9岁,男316例,女27  相似文献   

14.
安军  徐红银 《中国病案》2011,12(11):50-51
目的分析肺恶性肿瘤构成的分型、病死率的顺位及影响因素。方法按照国际疾病分类(ICD.10)肿瘤形态学及肺恶性肿瘤病理分类原则进行检索,收集2002年-2010年肺恶性肿瘤在院死亡病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腺癌、鳞状细胞癌、小细胞癌为主要构成类型,分别占总出院人数的43.13%、28.37%和18.32%。腺鳞癌、小细胞癌和腺癌是在院病死率的前三位,分别为12.10%、9.89%、9.10%,各年龄组病死率分别为7.57%(31岁~50岁组),8.61%(51岁~70岁组)和13.03%(70岁以上组),男性与女性相比无差异。结论腺癌、鳞状细胞癌和小细胞癌是肺恶性肿瘤的主要构成类型,并且在院病死率较高,且随年龄增长,病死率逐渐升高,而性别对病死率无影响。  相似文献   

15.
免疫组化法检测死胎肾脏组织中HBcAg表达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伟  刘伟  罗婵 《安徽医学》2002,23(1):1-2
目的观察乙型肝炎病毒通过产妇传播在胎儿肾脏组织中表达的情况.方法采集40例乙型肝炎产妇产下的死胎,常规尸检,取肾脏组织,免疫组化法检测HBcAg,回访产妇产前静脉血HBV的检测结果;取百分率行u检验.结果HBcAg阳性颗粒在死胎的肾实质细胞(近、远曲小管上皮细胞和肾血管球毛细血管内皮细胞,球内、外系膜细胞,球旁细胞,足细胞)浆,肾脏血管中点、灶状分布,肾实质细胞核不着色.HBV呈单项阳性、(HBsAg+、HBeAb+、HBcAb+)、(HBsAg+、HBeAg+、HBcAb+)的产妇分娩的死胎肾脏组织中的HBcAg阳性率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死胎肾脏组织中HBcAg阳性率与孕妇HBV静脉中HBV标志无关;肾脏组织中可能存在HBV复制.  相似文献   

16.
报道1973-1989年间烧伤死亡病例432例。其中,全身侵袭性感染253例(58.57%);内脏并发症94例(21.76%);休克41例(9.49%);吸入性损伤34例(7.87%);其它10例(2.31%),并就其死因相互关系及其预防进行了初步讨论。  相似文献   

17.
697例急性脑梗死统计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为了了解急性脑梗死发病率,病死率与年龄、性别的关系,现对脑梗死患者的年龄、性别与发病率、病死率进行统计分析.  相似文献   

18.
脑卒中住院死亡病例的临床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住院期间死亡的原因及危险因素,为提高医疗质量降低死亡率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我院1 200例脑卒中住院患者,其中18例住院恢复期间死亡。通过对所有患者详细资料的回顾性分析,寻找其死亡的原因和危险因素。结果:死因主要有心血管系统并发症、感染性休克、复发性脑出血、糖尿病高渗性昏迷、肺栓塞以及低蛋白血症;年龄、血压、昏迷、高热、卒中史、消化道出血、脑心综合征为主要危险因素。结论:脑卒中患者在住院恢复期间死因和危险因素都是多种多样的,只有予以充分认识并积极预防、早期处理,才能有效地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总结影响烧伤死亡的相关因素,提高严重烧伤患者抢救的成功率.方法 回顾分析2006~2010年5月内收治的29例烧伤死亡病例的临床资料,对主要死亡原因、并发症和合并症分布、伤后入院时间与院前急救对并发症的影响等进行分析.结果 29例烧伤死亡病例中,致伤原因以火焰烧伤为主(65.5%);主要死亡原因依次为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症(MODS)、全身感染和吸入性损伤;延迟复苏与脓毒症、MODS呈高度相关性.结论 伤后积极施行液体复苏,放宽气管切开指征,呼吸机和血液透析的应用和尽早手术封闭创面等综合治疗措施的改进,对延长烧伤病人的存活期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155例肠传非甲非乙肝炎住院死亡的病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住院病人的病死率为11.6%;青壮年死亡的比重较大,占87.1%;孕妇的病死率高,为20.8%,占全部死亡病人的67.1%;重症肝炎占25.2%,其中急性重症占82.6%。主要死因为脑水肿、肝肾综合症、产后大出血、脑疝及上消化道大出血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