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抗心律失常药实际上可引起新的心律失常或使原有的心律失常加重,称为“致心律失常作用”(Proarrhythmia)。多见于心肌电不稳定程度较严重的患者接受抗心律失常药治疗后。抗心律失常药的致心律失常作用强度,与药效成正比.药效愈强(例如氟卡胺),致心律失常作用也就愈大。Sellers和DiMarco指出,抗心律失常药治疗中出现致死性心律失常,可能是药物中毒的第一个临床表现。  相似文献   

2.
一般情况下,心律失常并非一种独立的疾病,对患者的治疗应是综合治疗,其中病因治疗是基础.目前药物治疗仍是心律失常患者治疗的基本方式.在治疗前应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确定:①患者的心律失常是否需要治疗;②采取何种治疗方式.现有抗心律失常药物品种有限,有较大副作用,而疗效并不尽如人意.在应用时应注意评估抗心律失常药物在整体治疗方案中的意义和地位,确定合理现实的治疗目标,选择有效而不干扰整体治疗的抗心律失常药物.  相似文献   

3.
室性心律失常:为何难于用药物治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室性心律失常含有由偶发室(性)早(搏)至心室颤动的宽广的心律失常谱。室性心律失常的诊断相对容易,而防治确较困难。不能用同样的方法对大多数室性心律失常患者进行治疗,这是由于治疗目标的不确定性和可资利用治疗武器的缺陷所致。本文旨在探讨治疗目标及室性心律失常流行病学、机制、治疗与业已累积的知识领域中可资利用的治疗方法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心律失常的治疗是一个挑战性的问题,尽管其发生机制、诊断技术和治疗方法有了很大进展。由于抗心律失常药本身可使心律失常恶化,因此,何时、何地和如何治疗心律失常必须仔细权衡其症状和预后意义。  相似文献   

5.
抗心律失常治疗目前的观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抗心律失常治疗是心血管治疗学的重要内容之一。近年来由于下列事实使我们在抗心律失常治疗的观念上发生了一些重大的改革 :( 1 )一些新的抗心律失常药物不断问世 ,特别是第 类抗心律失常药物。( 2 )一些使用时间较长的抗心律失常药物的某些缺点得到了进一步暴露。( 3)目前评价一个抗心律失常药物 ,不仅要看其治疗心律失常的疗效 ,更重要的是看其对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心血管死亡率和总死亡率的影响。 ( 4 )近年来由于射频消融治疗、埋藏式抗心动过速起搏和除颤器等的发展 ,技术改进和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使我们在抗心律失常治疗上有了更多的…  相似文献   

6.
正确评价和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随着我国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日益增长 ,心律失常的发生率也相应增多。心律失常作为心血管疾病的一种主要表现 ,已是心血管专科医师和内科医师每天诊疗工作遇到必须处理的问题。近年来 ,心律失常的治疗有不少进展 ,主要在非药物治疗方面 ,包括除颤、起搏、消融、手术等。非药物治疗可以解决一部分心律失常的治疗 ,但是大部分心律失常还需用药物治疗。应该承认 ,近 2 0年来抗心律失常药物的新品种发展甚少 ,不少新品种由于安全性的原因而开发受限制。近 5年来上市的新药仅有伊布利特、多非利特 ,以针对房性心律失常为主要用途。因此 ,抗心律失…  相似文献   

7.
心律失常药物治疗是滞后的领域。我们过去所熟知的一些药物,有的已经退出临床应用,有的虽几经努力研发了一些新的抗心律失常药物,但可供临床应用的寥寥无几。选择其中已较成熟的或有发展前途的新型抗心律失常药物略作介绍,以期正确对待心律失常治疗。  相似文献   

8.
心律失常药物治疗评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律失常药物治疗至今还是一个难题。①难在尚无理想的抗心律失常药物(AAD),既安全又可靠;②难在评定药物治疗后果,可能心律失常减少了,但远期死亡率反见上升;③难在评定药物治疗效果,心律失常自然病史起伏不定,如心律失常自发缓解,误判为药物治疗作用;④难在预测促心律失常反应,心肌对AAD反应是变数,当心肌敏感性增加,就会出现促心律失常反应。因此心律失常治疗虽有指南,但在具体患者治疗上应个体化,由此既增加了治疗难度,又使治疗不能规范化,这是药物治疗难点所在。1心律失常药物治疗发展心律失常药物治疗起始于奎尼丁,用于心房颤动(简…  相似文献   

9.
本文主要阐述1个经射频消融术治疗房扑导致的心律失常性心肌病从而逆转心脏结构,改善心功能的病例,并且查阅了近年来国内外对于心律失常性心肌病的研究进展,对心律失常性心肌病的病因、病理生理特点、诊断以及治疗进行总结。从中得出,心律失常性心肌病的诊断主要依靠回顾性诊断,目前射频消融术仍然是治疗心律失常性心肌病的最有效办法,伴随着心律失常的纠正,心脏结构以及功能能够得到最大程度的恢复。  相似文献   

10.
近15年来使用常规剂量的抗心律失常药物过程中出现新的心律失常或原有心律失常加重,现就其机理及诱因进行探讨。 临床资料 291例器质性心脏病、心律失常患者,抗心律失常药物常规剂量治疗出现新的心律失常或原有心律失常  相似文献   

11.
心律失常用药简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心律失常药物治疗出了一个治疗建议[1] ,基本上代表了现在心律失常治疗和用药的观点。抗心律失常药物发展并不快 ,常用的药物没有几个 ,问题在于正确地使用这些药物 ,充分发挥它们的治疗作用 ,把不良反应限制到最低程度。因此本文根据具体的心律失常探讨药物治疗的选择。1 心房颤动 (AF)治疗AF治疗原则 :能复律者重建窦律 ,并维持窦律 ;不能复律者 ,则控制心室率 ;必要时抗凝治疗 ,以减少栓塞并发症。1.1 AF复律阵发性AF者可自动转复窦律 ;持续性房颤者必需加以干预 ,才能恢复窦律。AF发作而诱发急性心力衰竭 (简称心衰 )、低血…  相似文献   

12.
大量临床试验证明,目前应用的抗心律失常药物有很大局限性,可能使器质性心脏病患者心律失常病死率和总病死率增加,针对新的靶点寻找更加安全、有效的药物是抗心律失常药物研究的热点。选择性延迟钠电流阻滞剂在治疗浓度不抑制峰钠电流,不延长或仅有限度的延长动作电位时程或QT间期,可能避免药物致心律失常作用的危险,且对房性和室性心律失常均有效,因而针对抑制延迟钠电流的药物治疗可能是未来抗心律失常治疗的新方向。  相似文献   

13.
在心律失常的药物治疗中,抗心律失常药物虽然有效,但并不理想,且很多不良反应和并发症让人难以接受。如何使心律失常患者得到安全、有效的药物治疗,是人们长久以来探索的方向。现已发现,针对高血压、冠心病、心力衰竭等疾病的药物治疗能有效预防或减少心律失常的发生,达到心律失常治疗的一级或二级预防作用,且不良反应相对较少。为此,人们提出心律失常"上游治疗"的新概念。  相似文献   

14.
关于药物治疗心律失常的几点意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心律失常的药物治疗至今还是一难题,有关促心律失常、适应证、禁忌证、远期疗效的评价、治疗的效益与危险比值等问题常难以掌握,需靠心内科医师长期知识与经验的积累。本文就心律失常药物治疗问题谈几点意见。抗心律失常药物分类问题至今抗心律失常药物不过20余种,历来用Williams分类,把抗心律失常药物分为类以钠通道阻滞为主,通过减慢传导达到抗心律失常目的;类为β-受体阻滞剂,通过β-受体阻滞起抗心律失常作用;类为钾通道阻滞,通过延长心肌有效不应期起抗心律失常作用;类为钙通道阻滞剂,心肌细胞有的电活性为钙依赖。抑制钙内流起抗心律…  相似文献   

15.
室性心律失常药物治疗选择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药物治疗仍是室性心律失常的主要治疗手段,但至今尚无理想的抗心律失常药物(AAD),如治疗不当,反而造成失大于得,因此药物治疗要选择:(1)何种室性心律失常需要治疗,何种室性心律失常不需治疗。(2)选用何种药物较安全有效,何种药物风险较大。(3)哪些药物有较多的循证依据,因此室性心律失常治疗药物选择至今还是一难题。在实践中虽形成了一些共识,但在治疗上各持己见的也不少,为此在室性心律失常中如何选用药物稍作讨论。  相似文献   

16.
在第一部分,讨论了胎儿心律失常发生胎儿水肿的机制,及胎儿心律失常的主要类型.这一部分将着重讲述胎儿心律失常的诊断和治疗策略. 1 胎儿心律失常的治疗 通过胎儿心律失常的简单诊断和处理技术还不足以正确判断抗心律失常治疗对母亲和胎儿潜在的危害.  相似文献   

17.
小儿心律失常是小儿心脏病学范畴中的一个重要课题。近年来小儿心律失常的发病日益增多,据统计在原发性心律失常病人中,小儿占7%,而在继发性心律失常或装有起搏器的病人中,小儿也占7%。尽管小儿心律失常通常采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但仍有数量不少的病例对内科治疗无效。自1968年首例手术治疗室上性心动过速获得成功以来,随着诊断技术和手术方法的不断进展,手术治疗室上性和室性心律失常在小儿得到了广泛的运用,从而使小儿心律失常的治疗有了根本性突破。现对手术可治性心律失常的类型、手术指征和手术方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8.
普罗帕酮     
普罗帕酮(心律平)是I型C组抗心律失常药,作用强,疗效好,副作用弱。治疗主动性异位性室性和室上性心律失常的效果很好。特别适用于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致死性室性心律失常患者。与Ⅰa、Ⅰb、Ⅱ、Ⅲ型抗心律失常药并用的疗效尤佳,是当前最理想的抗心律失常药。  相似文献   

19.
洋地黄是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及心律失常常用的药物,但治疗范围较窄。(通常其治疗量为中毒量的60%,而中毒时的剂量已为最小致死量的40%~50%,安全范围极其狭窄)。胃肠道症状及心律失常是洋地黄中毒最常见的表现,而以心律失常最为严重,在洋地黄中毒中约80%~90%出现各种类型的心律失常。主要表现为室早、室速、室颤、房室阻滞等。  相似文献   

20.
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建议   总被引:481,自引:5,他引:481  
1992年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和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共同制订了心律失常的临床对策 ,发表在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1993年第 1期[1] ,至今历时 8年。在此期间 ,心律失常治疗取得明显进展。不少新药面世 ,并通过大规模临床试验重新评价了原有药物。结果表明 ,有无器质性疾病、心脏病的性质和心功能状态等 ,都能影响药物疗效和副作用。心律失常的非药物治疗迅速发展 ,室上性和一些室性心律失常可被射频消融治愈。近年来 ,国内有关的专业学会制订了起搏治疗、消融治疗等指南或建议 ,至今仍有指导作用。为了更好地反映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