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STⅢ↑/STⅡ↑>1诊断下壁合并右室梗塞的意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最近Audersen等首先提出,在急性下壁心肌梗塞患者中,如果常规心电图检查时Ⅲ导联ST段上升幅度大于Ⅱ导联ST段上升幅度(即STⅢ↑/STⅡ↓>1)时,往往高度提示合并有右室梗塞.此指标与根据右胸V_(3R)—V_(7R)ST段上升≥lmm诊断为右室梗塞的17例作比较,以验证其诊断价值.我院自1989年1月至1991年10月,共收住急性下壁心肌梗塞病人38例,其中男18例,女20例,年龄42—84(平均65)岁.全部病人心肌血清酶CCPK、CPK-MB、SGOT、SLDH)均升高.其中17例右胸V_(3R)—V_(7R)ST段上升>  相似文献   

2.
本文分析38例急性下壁心肌梗塞的心电图,结果显示17例右胸导联V_3R-V_7RST 段上升>1mm,从而诊断为合并右室梗塞,同样病人中STⅢ↑/STⅡ↑>1有16例(94. 1%),而STⅢ↑/STⅡ↑≤1仅1例(4. 5%)合并右室梗塞,二者之间有非常显著差异(P<0. 001) 。结论:在急性下壁心肌梗塞中,STⅢ↑/STⅡ↑>1,可作为右室梗塞的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3.
骆俊明 《心电学杂志》1994,13(4):230-230
很多临床医生强调右胸导联记录心电图对诊断右室心肌梗塞合并下壁心肌梗塞的重要性。然而,当采用Grant的心电图分析方法时,就可不需要记录附加导联,如V_(3R)、V_(4R)来判断右室心肌梗塞。本文旨在讨论右室梗塞合并下壁梗塞时常规12导联心电图的异常表现。  相似文献   

4.
急性下壁心肌梗塞影响胸前导联ST段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118例首次急性下壁心肌梗塞患者的心电图进行了比较分析,探讨了急性下壁心肌梗塞时胸前导联ST段改变的影响因素及临床意义。结果表明下壁导联ST段抬高幅度与胸前导联ST段改变呈负相关(r=-0.523.P<0.01).在16例同时合并右室梗塞的患者中,胸前导联ST段改变幅度(V_2:0.63±1.82)及与下壁导联ST段抬高的比值(V_2/avF:0.84±1.61)均高于单纯下壁组(V_2:0.35±1.65,V_2/aVF:0.29±1.28),而38例同时合并侧后壁梗塞的患者胸前导联ST段压低幅度(V_2:-1.20±1.52)及与下壁导联ST段抬高的比值(V_2/aVF:-0.33±1.15)均低于单纯下壁组,且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其次,去掉右室梗塞和侧后壁梗塞的病例,可使下壁导联和胸前导联ST段的相关性显著提高(r=-0.797,P<0.01).因此急性下壁心肌梗塞患者同时合并右室梗塞可使胸前导联ST段趋于抬高,而合并侧后壁梗塞则使其进一步降低,二者呈相反关系。  相似文献   

5.
右室梗塞心电图表现包括:V_3 R~V_6、R_1~V_5导联ST段抬高,STv_2下降/STavf抬高比值缩小;V_3 R和V_4R导联呈QS或 QR型;二或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右束支传导阻滞等。 ST段异常:V_4R导联(探查电极置于右锁骨中线第5肋间)ST段抬高≥1mm,反映右室心肌损害>25%、或损害达到右室游离壁外侧缘.诊断右室梗塞敏感性70%,特异性100%.这类患者中,心力哀竭、低血压和尿少人数较多.Braat等等发现,当V_3~V_6 R导联ST段均抬高≥1mm时,诊断右室梗塞敏感性93%,预测准确度93%.急性下壁梗塞时,V_4R导联ST段抬高 1mm判断  相似文献   

6.
右心室壁远较左心室壁薄,过去认为右室壁缺血不至于引起心肌坏死。近几年,对数组后下壁心肌梗塞死亡患者作细微病理检查,右室游离壁梗塞率高达43%。常规12导联心电图对右心室梗塞的诊断无甚价值,而加作右胸导联(V_3R-V_5R)心电图成为诊断右室梗塞的一种基本方法。鉴于右胸部不同部位导联的正常心电图特征尚未完全了解,对正常孕妇临产前右胸导联正常心电图特征尚未见报导,作者对53例正常孕妇右胸导联(V_3R-V_5R)心电图QRS波形态进行检测分析:旨在提供正常孕妇临产前右胸导联心电图的正常值应用于临床。 1 材料与方法 所有病例均无心脏病史且常规心电图无特殊异常。年龄20—35岁。V_3R、V_4R、V_5R的探查电极均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心电图对右室梗塞(RVI)的诊断价值,我们对18例左室梗塞合并RVI的患者描记了右胸导联V_3R~V_7R及双极右胸导联CR3R~CR7R的心电图,同时设对照组20例。梗塞组18例,男11例,女7例,年龄47~84岁。其中左室下壁梗塞合并RVI 14例;左室广泛前壁梗塞合并RVI 1例;左室下壁及间隔梗  相似文献   

8.
右室缺血的心电图特征是右侧胸前导联,特别是V_4R导联的ST段抬高。晚近,作者们观察到一组急性下壁心肌梗塞合并右室缺血患者,其胸前导联ST段降低与下壁ST段抬高的比值较未合并右室缺血者为轻。因此,作者们对STv_2压低与STaVF抬高的比值,在早期急性下壁心肌梗塞合并右室缺血的诊断价值进行了研究。方法:68例急性下壁心肌梗塞患者(男58例、女10例),平均年龄57士12岁(27-80岁)。急性心肌梗塞按以下诊断标准:(1)胸痛持续在3小时以上;(2)二个以上的下壁导联有肯定的ST段抬高;(3)含服硝酸甘油对缓解胸痛及ST段  相似文献   

9.
急性右室梗塞(ARVI)的心电图特征是右侧胸前导联,尤其是 V_(4R)导联 ST 段抬高。晚近Lew 等对 V_2ST 段压低与 aVF ST 段抬高的比值对早期急性下壁心肌梗塞合并右室缺血的价值进行了研究。受其启发,本文对我院1987年10月至1990年11月收治的35例急性下壁、下后壁心肌梗塞患者早期心电图 V_2ST 段压低与 aVF ST 段抬高的比值进行了测量分析,观察其对合并右室梗塞的诊断价值。资料和方法1.对象按1979年 WHO 标准确诊的35  相似文献   

10.
右室梗塞的心电图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右室梗塞的心电图改变和诊断标准,对5例患者采用CR_(3R)、CR_(5R)、CR_(7R)、V_(7R)和V_(8R)导联描记心电图,结果ST段抬高出现于发病后5—8小时,抬高幅度为0.15—0.3mV,持续8—15天,较V_(3R)-V_(6R)显著。另外尚出现具有诊断意义的坏死性Q波,而20例对照者无一出现Q或QS波。并就沿用的右室梗塞诊断标准作了评价,讨论双极、单极右胸导联的区别,提出急性左室前壁心肌梗塞合并右室梗塞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1.
急性下壁心肌梗塞有某些高危亚组,如老年及右室受累(RVI)的患者。该文比较老年急性下壁心肌梗塞患者伴或不伴RVI时的住院结果。 方法 首次发生Q波型急性下壁心肌梗塞的≥75岁的老年患者198例。伴RVI的诊断标准为心电图示V_3R、V_4R的ST段抬高≥0.1mV和(或)急性期(48小时内)超声心动图检出右室游离壁运动异常或右室扩张。12例因发病到进入CCU时间>48小时合并完全右束支阻滞或起搏心律而除外。进  相似文献   

12.
对象和方法:正常组265例,心肌梗塞(MI)组151例、左室肥大组60例、右室肥大组44例、右束支阻滞(RBBB)组47例、左束支阻滞(LBBB)组14例、预激综合征18例。另外,心电图上从V_1~-~V_3~-呈rs型,且R振幅<0.3mV者作为PRWP(Poor R wave Progression)组。其中PRWP正常组30例,PRWP前壁中隔梗塞组20例,PRWP左室肥大组15例。使用Frank导联记录上述各组对  相似文献   

13.
<正> 作者探讨了24例具有下后壁心肌梗塞尸解病例的心电图,认为ST段Ⅲ导高于Ⅱ导(比值Ⅲ/Ⅱ>1)可以诊断右室梗塞。并与右胸导联V_3R-V_7R,ST段抬高≥1mm诊断右室梗塞进行了比较。尸解所见24例病人均有左室梗塞,17例(占71%)伴有右室梗塞。右胸导联诊断右室梗塞特异性为100%,阳性预测值100%,而导联Ⅲ/Ⅱ>1比率诊断的特异性为88%。阳性预测值91%,两者之间  相似文献   

14.
右胸导联ST段和QRS波改变对右室梗塞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选择30例死于下壁心肌梗塞的病人,男性18例,女性12例。按尸检结果分为两组:第一组21例,具有肉眼可见的左室下壁心肌梗塞并不同程度地累及右室;第二组9例,仅有局限性左室下壁心肌梗塞。对照分析两组病人入院时右胸导联(V_(4R)、V_(3R)、V_1)ST段及QRS改变。并对82例无心肺疾病者进行常规12导联加4个右胸导联(V_(6R)—V_(3R))的心电图检查。结果两组病人除Ⅱ、Ⅲ、aVF显示ST段抬高和病理性Q波外,第一组中16倒ST_(V4R)抬高,13例ST_(V4R),V_(3R)同时抬高。11例ST_(V4R)-v_1同时抬高。第二组除1例V_(4R)抬高外,余右胸导联无ST段抬高。第一组17例病人除4例因出现室内阻滞或在发病后24小时内死亡而未作分析,17例中有16例V_(4R)出现QS波,13例V_(4R),V_(3R)同时出现QS波,12例V_(4R)、V_1同时出现QS波;第二组除1例V_(4R)出现  相似文献   

15.
<正> 右胸心电图曾被用于右室肥厚的诊断,而用于右室梗塞(RVI)的诊断则是近十几年来心电图临床应用的新进展。RVI绝大多数与左室梗塞(MI)并存。由于冠状动脉供血的区域特性,RVI可以是不同程度不同范围左室MI的延伸。尸解已发现左室下壁合并RVI,左室下壁合并孤立性右室乳头肌MI,左室前壁合并RVI,左室侧壁合并RVI,左室心内膜下合并RVI以及左室复合MI合并RVI等。其中以左室下壁、左室前壁MI合并RVI多见。本文着重综述这两型RVI的右胸心电图特征。正常人的右胸心电图完整的右胸心电图包括V_(1R)~V_(7R)7个导联,但因V_(1R)、V_(2R)就是常规V_2、V_1导联,其位于左右室共同部分的室间隔,大部分作者仍用V_2、V_1表示。V_(3R)~  相似文献   

16.
右室心肌梗塞在临床上比较少见;但尸检证明,左室心肌梗塞同时累及右室者占43%之多.右室心肌梗塞的诊断主要依据患者出现右心室功能不全的临床表现和血流动力学变化,面积较小的右室梗塞.放射核素心肌显像可提示诊断.至于标准心电图对有室心肌梗塞的诊断意义,目前仍在探讨之中.Morgera等观察并强调V_(3R)、V_(4R)、V_(5R)导联中Q波在右室心肌梗塞中的特异性.为此,我们连续检测了310例非心脏病人的心电图,除作常规12导联外加作右胸导胸V_(3R)、V_(4R)、V_(5R)并分析其QRS波形态,  相似文献   

17.
分析急性下、后壁心肌梗塞70例患者(并束支阻滞者除外)的心电图结果显示:Ⅱ导联ST段有或无抬高,Ⅲ导联ST段抬高大于1mm,且Ⅲ导联ST段抬高幅度大于Ⅱ导联(即STⅢ/Ⅱ>1)者,在并有右室梗塞的29例中有26例(89.66%);无右室梗塞的41例中有15例(36.66%),二组间ST段抬高Ⅲ/Ⅱ>1检出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01)。作者认为ST段抬高Ⅲ/Ⅱ>1可作为急性下、后壁心肌梗塞合并右室梗塞的诊断依据之一,其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89.66%、63.41%。阳性预告值为63.41%。本资料还显示:Ⅱ导联ST段无抬高,仅Ⅲ导联ST段抬高≥1mm对右室梗塞的诊断更具有特异性。  相似文献   

18.
为能正确诊断在急性左心室发生心肌梗塞时是否合并有右室梗塞,我们对3例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除作常规十二导联外分别加作了双极胸前导联CR_3R、CR_4R、CR_5R和单极胸前导联V_3R、V_4R、V_5R、ST段抬高出现振幅为0.05mv~0.3mv,并出现具有诊断意义的坏死  相似文献   

19.
右室梗塞能继发严重的血液动力学变化,早期识别右室梗塞是重要的,如果按常规方法治疗将使原有广泛性左室梗塞病人导致心源性休克。作者为了利用心电图V_4R导联ST段的改变来估价右室梗塞早期诊断的准确度,对一组下壁梗塞的住院病人进行前瞻性研究。材料与方法连续地取急性下壁心肌梗塞110例,  相似文献   

20.
通过20例急性正后壁心肌梗塞的临床分析,认为右胸前导联V_1、V_2出现高R波,S-T段下降与T波高耸对称,且排除了引起R波增高的其他原因,同时背部导联V_7、V_8、V_9出现病理性Q波及QRS综合波ST段T波进行性演变者,结合临床症状和心肌酶谱分析便可诊断。正后壁心肌梗塞常与其相邻部位下壁、侧壁及右室壁梗塞合并存在,故临床分析研究对整个梗塞面积的估计和预后的判断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