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17):3268-3269
探究脊柱微创手术对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的临床疗效。将某院2015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80例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患者,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分成对照组(采用传统保守治疗)与观察组(采用脊柱微创术治疗)各40例,对此两组临床疗效。观察组在治疗总有效率(97.50%),以及治疗后的骨块侵占椎管比率(11.3治疗后的骨)、压缩椎体高度/病椎上下椎体高度和之半(8.2下椎体高度)、椎体后凸Cobb角(9.5b后凸高度)、Frankel分级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脊柱微创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病症,效果确切且安全性高,对此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2.
脊柱是骨关节结核最常累及的部位 ,对脊柱结核在抗结核药物化疗下病灶清除、植骨融合是有效的治疗方式。我院于1980年 2月~ 2 0 0 1年 2月共治疗脊柱结核患者 84例 ,其中 1例施行了USS脊柱通用系统固定 ,为新开展项目。本文就其手术方法和疗效做一初步探讨。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84例 ,男 5 2例 ,女3 2例。年龄 2 3~ 65岁 ,病程 3~ 5年 ,平均 7个月。病变累及 1个椎体 5例 ,2个椎体 68例 ,3个或 3个以上椎体 11例。胸椎结核 (T5~T10 ) 3 0例 ,胸腰椎结核 (T11~L2 ) 3 8例 ,腰椎结核 (L3 ~L5) 16例。术前后凸角 (Cobb角…  相似文献   

3.
2000年2月~2005年9月山东大学附属省立医院采用一期前后路切除半椎体,椎弓根钉棒系统节段性内固定治疗15例4岁以内患儿取得显著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4.
年幼儿先天性脊柱侧凸Ⅰ期前后路半椎体切除术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0年2月~2005年9月山东大学附属省立医院采用一期前后路切除半椎体,椎弓根钉棒系统节段性内固定治疗15例4岁以内患儿取得显著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经皮单侧经椎弓根途径穿刺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23例25个椎体。采用X线侧位平片评定椎体高度恢复,采用VAS评分评定疼痛变化。【结果】23例均成功施行椎体成形术,4例出现渗漏;随访3个月至1年(平均5.5个月),术后疼痛缓解及椎体高度有明显恢复,与术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均P<0.01)。【结论】经皮椎体成形术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后路半椎体切除术治疗小儿完全分节型半椎体畸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经后路半椎体切除术治疗小儿完全分节型半椎体畸形的方法和治疗效果。方法 2007年10月至2010年12月采用经后路半椎体切除术治疗完全分节型半椎体畸形患儿11例,其中胸椎半椎体5例,胸腰段2例,腰椎4例。随访观察患儿脊柱侧后凸矫正效果。结果手术时间为2.6~7.0h,平均(4.6±1.2)h。出血量350~2200ml,平均(850±156)ml。固定融合节段2~12椎体,平均(4.2±0.8)个椎体。术后X线显示患儿半椎体切除完全,侧后凸明显改善,侧凸平均矫正率(67±9)%,后凸平均矫正率(51±8)%。术后随访无明显矫正丢失。结论经后路半椎体切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小儿完全分节型半椎体畸形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7.
骨质疏松性脊椎屈曲型压缩性骨折采用传统保守治疗,患者长时间卧床,骨量进一步丢失,骨强度下降,使其他椎体发生骨折的概率增加[1]。椎体成形术的目的是防止骨折椎体进一步塌陷和缓解疼痛,使患者能早期恢复正常活动。本科2010年2月至2011年10月对31例胸腰椎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采用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取得了满意的效果。本文就护理措施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Sky膨胀式椎体成形器治疗老年椎体源性疼痛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04年8月至2007年2月,本院采用Sky膨胀式椎体成形器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椎体源性疼痛82例126椎。椎体后壁完整,术前均无脊髓和神经根受损的症状。采用经皮穿刺单侧或双椎弓根置入Sky膨胀式椎体成形器使骨折塌陷椎体复位,用骨水泥进行充填。术前的临床所见及随访结果均采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和疼痛视觉模糊评分(Visual Analogue PainScale,VAS)进行评定。结果82例术后疼痛症状明显缓解或消失。5例6个椎体出现骨水泥少许渗漏,4例未见神经压迫症状,1例出现顽固性肋间神经痛;2例出现一过性心脏毒性反应;2例转移瘤出现术后疼痛加重,1天后均缓解。82例随访9~37个月,平均20.5月。术后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较术前有明显改善(P=0.007);VAS评分,术后及最后随访时疼痛症状较术前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SKy膨胀式椎体成形器治疗老年椎体源性疼痛,安全有效,能迅速缓解疼痛,恢复椎体高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与探讨开放性椎体成形术对于脊柱转移瘤与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重庆市奉节县人民医院2010年2月至2012年2月收治的脊柱转移瘤患者共12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共10例,对其实施开放性椎体成形术。对比患者术前疼痛评分与术后疼痛评分,并对患者的手术前后活动能力进行分析与探讨。结果所有患者在接受手术后3d内疼痛情况均得到良好缓解,术前疼痛评分为(7.0±1.0)分,术后疼痛评分为(1.5±0.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术后活动能力也得到了较大的改善,对患者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22例患者中共10例死于原发病,其余12例患者病情稳定。结论对于脊柱转移瘤与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采取开放性椎体成形术能够改善患者的活动能力,缓解其疼痛,因此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患者胸腰椎椎体的冠状位断层图像,探讨脊柱病变三维磁共振成像技术与临床应用。方法:选择2001-11/2002-03在广州市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磁共振室行磁共振检查的患者87例。对其中资料齐全的27例正常成年人行椎体形态学研究分析。椎体肿瘤、脊柱结核、椎体骨折60例患者研究脊柱病变的三维磁共振应用价值。采用磁共振胸腰椎矢状位T2加权像测量T1~L12椎体的上、中、下矢状径,分析椎体形态学特点及其变化规律,进而确定磁共振Ⅰ标准化椎体冠状位扫描的方法,层数等技术参数;对典型的脊柱病变与椎旁病变60例,研究脊柱肿瘤、结核、骨折等病变的三维磁共振特点与临床应用价值。结果:87例均进入结果分析。椎体形态学研究显示,从T1-L5椎体矢状径差别较大,说明从T1-L5椎体形态变化较大,加之脊柱生理弯曲的影响,只能采用标准化冠状位椎体成像技术,才能取得标准一致冠状位成像;对椎体病变的成像分析说明:标准化椎体冠状位扫描能够更好地显示椎体病变的位置、范围、有利于诊断,治疗的准确定位。结论:椎体特异性冠状位磁共振断层成像能补充矢状位、横轴位椎体断层成像的不足,可显示椎体病变的特点、程度、范围,具有临床应用价值;同时应用特异性椎体冠状位成像能够取得标准一致的椎体冠状位断层图像,可进行影像解剖学研究的测量分析。  相似文献   

11.
我院自2004年起采用介入的方法,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与同期保守治疗的患者比较,结果显示介入治疗明显占有优势,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张赟 《医学临床研究》2000,17(4):284-285
椎体间钛合金螺纹融合器(Threaded Fusing Cage,TFC)是近年研制、发展的一种新型椎体间融合技术,它不仅具有传统椎体间骨融合的优点,而且能即时恢复椎体间正常解剖关系,稳定脊椎.作者自1998年应用该技术治疗腰椎疾病6例取得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多椎体压缩性骨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多椎体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的疗效并分析其相关因素.[方法]回顾分析本院2005年9月至2007年9月共11例28个椎体接受PVP手术,比较其术前术后疼痛缓解、止痛药物使用情况,观察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随访3~24个月,所有患者疼痛症状及止痛药使用情况较术前明显好转,优良率90.9%,有1例患者术后2个月发生临近椎体骨折,再次行PVP手术治愈.骨水泥少量椎体外渗漏5例,无临床症状,未作特殊处理.[结论]PVP手术是治疗老年多发性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4.
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椎体骨折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科2005—01~2006—06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椎体骨折22例,效果明显,护理体会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男6例,女16例,年龄58~82(平均65)岁。外伤性椎体压缩骨折(急性)14例15个椎体,疼痛性骨质疏松性椎体骨塌陷6例12个椎体,脊椎骨转移瘤2例3个椎体。病变部位L1 13个,L2 8个,T12 6个,T11 3个。主要症状表现为腰部顽固性疼痛和直立行走困难而卧床,无脊髓损伤和神经根压迫症状。  相似文献   

15.
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椎体压缩性骨折128例的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们2003-01应用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128例,效果满意,护理体会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涉及196个锥体。其中男19例26个椎体,女109例170个椎体。骨质疏松合并脊椎压缩性骨折109例,其中胸椎骨折39例,腰椎38例,胸椎合并腰椎骨折32例,病变累及96个胸椎锥体、78个腰椎椎体。  相似文献   

16.
陈碧珠 《家庭护士》2007,5(7):25-26
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是在透视下经皮穿刺向椎体内注射骨水泥,治疗脊柱溶骨性破坏及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一种近年兴起的微创治疗新技术.可强化病变椎体,迅速缓解疼痛,提高生活质量.我院自2003年9月-2005年2月采用PVP治疗15例病人,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17.
韦莉玲 《全科护理》2013,11(6):535-536
脊柱转移瘤是恶性肿瘤晚期的常见并发症,目前治疗方法很多,椎体成形术能迅速止痛,又能稳定脊柱[1],加固和强化椎体,从而防止进一步塌陷。椎体成形术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止痛效果显著的特点,可改善病人生活质量,已成为此类疾病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我科2005年10月—2012年7月应用椎体成形术治疗脊柱转移瘤椎体病理性骨折15例26个椎体,经精心护理,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患者胸腰椎椎体的冠状位断层图像,探讨脊柱病变三维磁共振成像技术与临床应用。方法:选择2001-11/2002-03在广州市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磁共振室行磁共振检查的患者87例。对其中资料齐全的27例正常成年人行椎体形态学研究分析。椎体肿瘤、脊柱结核、椎体骨折60例患者研究脊柱病变的三维磁共振应用价值。采用磁共振胸腰椎矢状位T2加权像测量T1~L12椎体的上、中、下矢状径,分析椎体形态学特点及其变化规律,进而确定磁共振I标准化椎体冠状位扫描的方法,层数等技术参数;对典型的脊柱病变与椎旁病变60例,研究脊柱肿瘤、结核、骨折等病变的三维磁共振特点与临床应用价值。结果:87例均进入结果分析。椎体形态学研究显示,从T1~L5椎体矢状径差别较大,说明从T1~L5椎体形态变化较大,加之脊柱生理弯曲的影响,只能采用标准化冠状位椎体成像技术,才能取得标准一致冠状位成像;对椎体病变的成像分析说明:标准化椎体冠状位扫描能够更好地显示椎体病变的位置、范围、有利于诊断,治疗的准确定位。结论:椎体特异性冠状位磁共振断层成像能补充矢状位、横轴位椎体断层成像的不足,可显示椎体病变的特点、程度、范围,具有临床应用价值;同时应用特异性椎体冠状位成像能够取得标准一致的椎体冠状位断层图像,可进行影像解剖学研究的测量分析。  相似文献   

19.
背景:经皮椎体成形治疗是针对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一种有效的微创疗法,但在临床应用过程也存在一定的不足,如不能恢复椎体高度及矫正局部后凸畸形,同时骨水泥渗漏发生率较高。目的:评价脊柱外固定器撑开复位结合椎体成形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2012年1月至2013年6月采用脊柱外固定器撑开复位结合椎体成形治疗骨质疏松性严重椎体骨折患者55例。术中先采用经皮椎弓根钉脊柱外固定器撑开闭合复位矫正脊柱后凸畸形,然后再经皮穿刺行伤椎椎体成形治疗。测量治疗前后压缩骨折椎体高度压缩率、后凸畸形角度及椎管内狭窄占位率。同时采用目测类比评分法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估临床疗效。结果与结论:患者治疗后和末次随访时的目测类比评分和 Oswestry 功能障碍指数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改善(P〈0.05),患者腰背痛基本缓解,治疗后1-3 d可下床活动。55例共57个椎体出现骨水泥渗漏4例,但无明显临床症状。经脊柱外固定器整复结合椎体成形治疗后和末次随访时的压缩骨折椎体高度、后凸畸形角度及椎管内狭窄占位率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治疗后与末次随访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提示脊柱外固定器撑开复位结合经皮椎体成形治疗骨质疏松性严重椎体骨折是一种安全有效且疗效稳定的微创修复方法,骨水泥渗漏率低,可获得满意的脊柱稳定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微创经皮脊柱内固定系统(Sextant)、内窥镜(METRx)辅助X-tube通道结合磷酸钙骨水泥(calcium phosphate cement,CPC)椎体成形术治疗单节段无神经障碍胸腰段椎体爆裂性骨折的临床可行性和疗效。方法:自2007年5月至2010年5月,选择31例无神经系统症状、单节段胸腰段椎体爆裂性骨折患者,在C型臂X线机监视及引导下,采用经皮脊柱内固定系统、内窥镜辅助X-tube通道完成椎管减压、骨折复位及跨伤椎的二椎体四钉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置入,并经单侧或双侧伤椎椎弓根向复位的椎体内注入CPC。手术前后及随访观察治疗效果和骨折椎体高度、Cobb角以及椎管横截面积等影像学指标情况。结果:本组31例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为155min,平均出血量210mL,平均下床活动时间3.5d。术后伤椎椎体前缘高度、中央高度及后凸畸形得到明显恢复(P<0.01);术后经过12~36个月随访,伤椎椎体高度、Cobb角与术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伤椎内CPC充填量良好,未见有CPC椎管内和椎间孔内泄漏,无内固定置入及椎体成形操作引起的神经血管损伤。结论:微创经皮脊柱内固定系统、内窥镜辅助X-tube通道结合CPC椎体成形术治疗无神经障碍胸腰段椎体爆裂性骨折具有手术切口小、腰骶肌肉剥离范围小、出血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其能够有效、安全地恢复爆裂性骨折椎体的高度,复位椎管内骨块,且术中即时重建椎体强度,可满足患者早期下床活动,避免继发后凸畸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