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 毫秒
1.
肺炎性假瘤CT诊断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肺炎性假瘤为肺内良性肿瘤样病变,是非特异性炎症所致的一种慢性炎性增生性肿块.其临床表现错综复杂,影像学有多种不典型征象,常与肺内其他肿块性病变相似,特别与周围型支气管肺癌鉴别困难.本文搜集经CT检查、手术及随访证实的炎性假瘤27例作回顾性分析,以探讨X线与CT对肺炎性假瘤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2.
肺炎性假瘤的CT诊断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 探寻肺炎性假瘤的CT征象特点 ,以便与肺癌、肺结核瘤以及球形肺炎等球形病灶相鉴别。方法 搜集 3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肺炎性假瘤的CT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肺炎性假瘤的主要CT表现 :(1 )类圆形 ,大都边缘光整的肿块 ,多为单发 ,直径在 3 .0cm左右 ,密度均匀。 (2 )局限性胸膜肥厚粘连 ,无胸水及钙化征象 ,肿块与增厚的胸壁之间有条状低密度影。 (3)病变中间层面一侧边缘垂直于胸膜呈刀切样改变。 (4)病灶边缘粗短毛刺。结论 CT检查对肺炎性假瘤的正确诊断与鉴别诊断是很有帮助的。  相似文献   

3.
肺炎性假瘤的CT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肺炎性假瘤的CT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穿刺活检和/或手术病理证实的肺炎性假瘤12例的CT表现。结果:本组12例中病灶圆形4例,椭圆形2例,纺锤形3例,锥形2例,不规则形1例;明显均匀强化8例,仅边缘强化2例,未见明显强化1例。肺炎性假瘤多位于胸膜下,病灶基底较广泛贴于胸膜,伴局部胸膜增厚。病灶边缘有粗毛刺。血管向病灶集中。病灶可密度不均匀,有空洞。结论:CT诊断肺炎性假瘤有较高价值。  相似文献   

4.
肺炎性假瘤的CT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肺炎性假瘤的CT征象和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肺炎性假瘤的CT表现。结果:①病灶部位:两肺下叶基底段13例、背段8例,上叶后段(尖后段)5例,中叶(舌段)2例;均邻近胸膜。②CT征象:病灶呈类圆形26例,不规则形2例,密度均匀27例,空洞1例,边缘光整20例,有粗长毛刺或锯齿状8例,呈尖角状4例,分叶2例,病灶有垂直于胸膜的刀切样边缘12例,局部胸膜增厚粘连21例。肿块与邻近胸壁之间有低密度条状影18例。结论:全面分析CT征象能提高肺炎性假瘤的正确诊断率。  相似文献   

5.
肺炎性假瘤的影像学诊断   总被引:23,自引:2,他引:23  
本文回顾性分析4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肺炎性假瘤X线平片、体层摄影及CT扫描的影像学表现。认为年龄、性别及病灶的倍增时间对本病的鉴别意义不大,而密切结合临床、全面掌握假瘤的影像学征象特点,尤其是病灶局部胸膜增厚、粘连及“桃尖征”、肿块周围长毛刺等征象对肺炎性假瘤诊断意义重大。文中对引起术前误诊的原因进行了探讨,并对影像学检查的诊断价值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6.
肺炎性假瘤是胸部肿瘤中较常见的良性肿瘤,因缺乏特异性症状和典型的影像学征象,术前多易误诊。1993年2月~2003年12月,我院收治肺炎性假瘤46例,均经手术治疗、病理学检查和免疫组化确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7.
肺炎性假瘤一般认为是肺实质内一种非特异性炎性增生性病变,其发病率居肺部良性肿瘤的第3位,约占30%,近年来更有上升趋势.因无特异性的诊断方法,临床上难以与肺癌、结核球及肺内其他良性肿瘤相鉴别,误诊率较高.我院于1998年5月~2005年4月共收治肺炎性假瘤45例,均经手术病理证实,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9.
肾脏炎性假瘤临床较罕见 ,认识不足极易误诊。本文总结分析了我院 1996~ 2 0 0 0年收治的 2例。1 病例报告例 1 女 ,30岁。左腰腹胀痛 3个月 ,无发热、血尿、尿频、尿急及尿痛史 ,体检左肾区有轻叩痛 ,血、尿常规未见异常。B超 :于左肾中背部可见一 3cm× 4cm低回声团块 ,彩超见其内有血流频谱。CT(图 1,2 )示 :左肾中背部见 4 3cm× 3 2cm类圆形稍高密度肿物影 ,边界不清 ,后缘轮廓呈锯齿样 ,平扫CT值 39~ 47Hu ;注射造影剂后明显增强 ,CT值 74~ 85Hu ,但其程度仍低于正常肾实质 ,其内并见散在点状低密度影 ,肿块…  相似文献   

10.
孤立性肺结节中,炎性假瘤占有一定比例,在临床上并不少见,往往被怀疑为肺癌。近三年来我院共遇见8例经手术或经CT导引下穿刺活检病理证实资料完整的肺炎性似瘤,分析肺炎性假瘤的CT表现特征,以提高对本病的诊晰正确率,现回顾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1.
Lung inflammatory myofibroblastic tumor is an uncommon cause of solitary lung nodule (0.7 % of lung tumors). The principal site of inflammatory pseudotumor is the lung, but it can also occur elsewhere in various organs. Although benign, they may be locally very aggressive. Recurrent and multifocal forms have been described. Since they are likely to mimic malignant neoplasms, accurate histopathologic diagnosis is necessary in order to guide appropriate surgical excision and avoid aggressive treatments. We report a case of lung involvement in a young adult with radiologic and pathologic correlations. Received: 26 February 1998; Revision received: 31 July 1998; Accepted: 14 September 1998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肝脏炎性假瘤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复习6例肝脏炎性假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其进行组织学观察和免疫组化标记。结果:6例标本中,男性5例,女性1例,年龄31~52岁,平均45岁。临床表现为右上腹胀痛。镜下病变组织为增生的胶原纤维,部分坏死组织周围绕以增生的纤维组织,见大量的浆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等炎细胞。免疫组化染色病变组织内淋巴细胞部分为CD20、CD45RA阳性;部分为CD3、CD45RO阳性;部分淋巴细胞轻链κ、轻链λ标记双项阳性。结论:肝脏炎性假瘤术前无法确诊,多以肝癌而手术,确诊只能依靠病理学,免疫组化标记可以起到辅助诊断的作用。治疗采用手术治疗、激素治疗,以及观察随访,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肺炎性假瘤(IPT)的动态CT特征。方法6例IPT术前或抗炎治疗前均行以下方案的动态CT扫描:病灶层平扫、注射造影剂后30s开始,在180s内间隔30s的病灶序列扫描。结果IPT的平均平扫CT值为33.5HU±6.66HU;30s时间段的平均CT增强值为10.3HU±2.40HU;60s时间段的平均CT增强值为39.17HU±6.27HU;峰强化在90s时间段,其平均CT增强为45.5HU±12.37HU,病灶达峰强化后在3min内无明显下降。结论综合分析平扫CT值、30s时间段的CT增强值以及90s以后的造影剂消退速度有助于IPT的诊断。  相似文献   

14.
21例肺炎性假瘤的影像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能提高肺炎性假瘤诊断准确率的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肺炎性假瘤的X线胸片和CT表现及相关临床资料。结果 肺炎性假瘤可有以下影像学特征:a)孤立的类圆形影,多位于肺的外周,可有浅分叶;b)大部分病灶密度均匀,边缘光整,少数病灶密度不均匀,边缘模糊,可有粗长毛刺或指向肺门的粗大纹理;c)病灶边缘可见平直征或桃尖征;d)病灶近肺门侧可见充气支气管征;e)病灶邻近胸膜局限性增厚、粘连,无胸腔积液;f)肺门及纵隔淋巴结无肿大。结论仅凭X线胸片易误诊为肺部肿瘤,掌握其CT特征并结合l临床资料,能明显提高肺炎性假瘤的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15.
肝脏炎性假瘤的影像学诊断现状与进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肝脏炎性假瘤(IPL)是一种少见的良性肿瘤样病变,其影像学表现多样化。超声检查:表现为低回声不均质结节,形态不规则,后方无声能衰减现象。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l)多无明确彩色血流信号。CT检查:平扫表现为低密度灶;增强扫描,多数病例动脉期不强化,门静脉期及延迟期可呈现多种强化方式,表现为周边环形强化、整个病灶不均匀强化、病灶内结节状强化及肿块周边和内部高密度分隔等。炎症过程的动态变化及不同程度的纤维组织增生、炎性细胞浸润、凝固坏死是产生多种强化类型的病理基础。MRI检查:由于病灶病理阶段的不同,平扫中T1WI及T2WI信号强度不一,可表现为长T1、长T2或长T1、等T2信号。GD-DTPA增强扫描部分病灶动脉期可见快速明显强化,门静脉期及延迟扫描强化方式与CT增强扫描大致相同。肝脏特异性对比剂增强扫描病灶无明显强化。  相似文献   

16.
肺及气管炎性假瘤的CT和MRI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肺及气管炎性假瘤的CT和MRI表现及特征。方法:搜集我院经病理证实的肺炎性假瘤23例及气管炎性假瘤2例,对其CT和MRI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肺炎性假瘤的CT和MRI表现具有以下特征:①肿块多位于肺的外围,贴近胸膜,伴邻近胸膜增厚粘连;②病灶可呈楔形或方形,一侧边缘平直;③病灶密度及信号不均,有小空洞及支气管气像;④MRI SE T1WI及T2WI像肿块可表现为较肌肉高信号或稍高信号;⑤肿块内结节状及斑块样钙化;⑥病灶边缘粗长毛刺。气管炎性假瘤CT主要征象为管壁弥漫性增厚,管腔变窄,病变与周围结构分界较清楚,无浸润表现。结论:全面分析CT和MRI征象,仔细观察病灶内部结构及周围改变,并紧密结合临床资料有助于提高本病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7.
风湿性肺病的HRCT表现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风湿性肺部病变HRCT表现的一般特征。材料和方法:分析308例风湿病的肺HRCT图像,观察病变的分布特点、肺与支气管病变的形态特点。结果:风湿性肺病的病变分布主要为周边分布(63.6%)、偏后侧分布(57.8%)及膈上肺底分布(61.4%)。本组大多数肺部病变表现为磨玻璃影(68.9%)及线样结构(59.4%),部分病例可伴有网状改变或蜂窝影(32.2%)及界面征(34.1%)。风湿病大支气管及小支气管的受累率分别为1.9%和32.5%(χ~2=96.54,P<0.01)。马赛克灌注的检出率在吸气、呼气相扫描上分别为15.3%、25.6%(χ~2=10.35,P<0.01)。结论:风湿性肺病HRCT表现有一定的特征。病变分布主要位于周边、偏后侧及膈上区域;肺部病变表现主要为磨玻璃影、线样结构、网状改变或蜂窝影及界面征等;支气管病变主要累及小支气管。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肺癌性淋巴管炎(PLC)高分辨率CT的影像学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经临床病理和随访证实8例肺癌性淋巴管炎的肺部HRCT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8例中,PLC的HRCT影像表现为支气管血管束周围间质不规则形及串珠状增厚5例,小叶间隔增厚,呈网格状改变5例,小结节状影沿胸膜下间质、小叶间隔、支气管血管束蔓延6例,肺门纵隔淋巴结肿大4例,胸腔积液4例;胸椎椎体及附件溶骨性破坏2例。结论小叶间隔结节状增厚是PLC较为特征性CT表现。HRCT对PLC诊断与鉴别诊断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